书城成功励志读《西游记》学生活
5561800000007

第7章 领受修身智慧(7)

在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中,观音禅院的和尚看见孙悟空,害怕地问唐僧,“那牵马的是什么东西?”当知道是唐僧的徒弟时,说“这般一个愁头怪脑的,好召他做徒弟!”,不免感叹。可是,唐僧却说道:“你看不出来哩,丑自丑,甚是有用。”可见,唐僧对他的高徒是十分欣赏的。第四十七回中,当陈家庄老者说,“这般好俊师父,怎么寻这样丑徒弟”时,三藏道:“虽然相貌不中,却倒会降龙伏虎,捉妖擒怪。”同样,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中,当唐僧听到别人对他的徒弟们的相貌评头论足时,也马上为他的徒弟们辩解道:“他们虽是丑陋,却也秉教沙门,皈依善果,不是什么妖魔鬼怪。”在第八十八回“禅到玉华施法会心猿木母授门人”中,唐僧对玉华王子说他的徒弟们:“顽徒虽是貌丑,却都心良。”在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中,唐僧又说:“丑则虽丑,倒颇有些法力。我一路甚亏他们保护。”在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天竺国朝王遇偶”中,唐僧还说他的徒弟:“大人勿惊,我等三个徒弟,相貌虽丑,心地俱良。”通过唐僧的这些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唐僧对他的几位徒弟是倍加赞赏的。从取经出发之初,直到最终到达西天,唐僧为他的徒弟们辩解了一路,也称赞了一路。这里,唐僧在告诉我们。对于他的三位徒弟,要知道,“人不可貌相”,在他的徒弟们丑陋的相貌下面,却都有着一颗解救苦难的善良心灵和勇敢无畏的强者品质。唐僧也深深知道,自己得以到达西天,徒弟们都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孙悟空和猪八戒也为自己因貌丑所受的误解,不时地进行辩解,对他人错误的想法做了不少更正。

如在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除魔”中,孙悟空对高太公说:“老高,你空长了许大年纪,还不省事!若专以相貌取人,干净错了。我老孙丑自丑,却有些本事。替你家擒得妖精,拿住你那女婿,还了你女儿,便是好事,何必谆谆以相貌为言!”在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中,被斥为是“拐子脸,瘪颏腮,雷公脸,红眼睛的一个痨病魔鬼”的孙悟空反驳道:“你这老儿,忒也没眼色!似那俊刮些儿的,叫做中看不中吃。想我老孙,虽小,颇结实,皮裹一团筋哩。”而且“捉得怪,降得魔。伏龙擒虎,踢天弄井,都晓得些儿。倘若府上有甚么丢砖打瓦,锅叫门开,老孙便能安镇。”在第五十六回“拯救驼罗禅心稳脱离秽污道心清”中,孙悟空同样反驳数落他相貌丑陋的李家庄老者道:“相法云:‘形容古怪,石中有美玉之藏。’你若以言貌取人,干净差了。我虽丑便丑,却倒有些手段。”在第六十二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中,孙悟空当听到祭赛国国王评论他们的相貌时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怪也?”

孙悟空虽然承认自己丑陋,但拒绝接受自己被否定,自己可以降妖捉怪,手段非凡,认为不能以貌取人,要看真才实干,这就是孙悟空对相貌与能力的认知。

当然,猪八戒也不会接受他人对自己的不屑一顾或错误低估。在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除魔”中,猪八戒认为自己“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第二十三回中也自赞道:“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若言千顷地,不用使牛耕。只消一顿钯,布种及时生。没雨能求雨,无风会唤风。房舍若嫌矮,其上二三层。地下不扫扫一扫,阴沟不通通一通。家长里短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还在他人对唐僧说他的徒弟是“一个丑似一个的和尚”时,认真地纠正道:“老官儿,你若似相貌取人,干净差了。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这里的猪八戒一副吃苦耐劳、勤快能干、无所不能的模样。似乎完全可以被接受。

《西游记》中,不但唐僧对他的弟子们赞赏有加,孙悟空和猪八戒并不把相貌丑陋作为评判自己的唯一标准,事实上,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取经一路上降妖除怪,救危扶困,也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自己的可爱和可敬。让那些开始不接受他们、害怕他们的人,最终对他们刮目相看、常是热情款留。他们以自己真实的魅力换得了接受和信任。

所以,“人不可貌相”,《西游记》以它的言和事告诉了我们这一关于相貌和人的品质之间关系的判断道理。

但是,在《西游记》中,还有许多人的相貌的描写,如关于唐僧的相貌描写,在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中,唐僧的相貌是“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在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中,描写观音菩萨为:“理圆四德,智满金身。樱落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素,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心欣紫竹,蕙性爱香藤。他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第十三回中的猎户伯钦“头上戴一顶,艾叶花斑豹皮帽;身上穿一领,羊绒织锦叵罗衣;腰间束一条狮蛮带;脚下里一对麂皮血。环眼圆睛如吊客,圈须乱扰似河奎。悬一囊毒药弓矢,拿一杆点钢大叉。雷声震破山虫胆,勇猛惊残野雉魂。”而在第十六回中,观音禅院的院主则是“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满面皱纹,好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

这里,唐僧的英俊飘逸、相貌堂堂;观音菩萨的善良美丽、眉慈目善,笼罩于瑞气祥光之中;猎户伯钦的粗爽豪放、勇猛异常;观音禅院院主的装扮与佛家的简朴格格不入、面目卑陋可憎,都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一看便知是好是坏,是良善之辈还是恶毒之人。

以上又是“人可以貌相”的明证。

至此,相貌与人的品性特点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描述呢?检点《西游记》全书,似乎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清晰确切的答案。而实际上,《西游记》也不可能给我们一个清楚明了的答案。因为,人的品性与相貌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存在。世间之人,千差万别,有时,根据经验,我们说“人可以貌相”,而有时,我们又会告知自己,“人不可以貌相”,这是辩证的真理,是我们生活的经验所得,也是《西游记》告诉我们的人生智慧之一。

认知了这一富有辩证意义的真理,我们可以避免因为对他人根据相貌的错误判断,而去上当受骗。我们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与无谓的时间和财物的浪费。

【智慧金言】

所以,“人可以貌相”,同时,“人又不可以貌相”,请您一定铭记这个至真的道理,这是作为艺术的《西游记》小说告诉您的,也将是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您的道理。它会为您的快乐生活带来更大的保证,也会让您的一生受益无穷。

做人要有仁爱之心

中国文化在佛教西来之前,便有道,强调无为,重自然规律;便有儒,强调自强不息,济世救民;再加上佛的慈悲,中华文化就三足鼎立。任何一部古代的经典作品,必然要反映中华文化,《西游记》也不例外。

《西游记》中有浓厚的《论语》思想。北宋赵普,曾任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宰相。一次在与宋太宗谈政的时候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治天下。”这部《论语》也太了不起了,它的作用与影响,实在是亘古未有的。《论语》是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不但对过去,而且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唐僧四众取经至西天,如来向唐僧道出为什么取经、传经的原因。如来对唐僧说:“你那东土,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尊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生,造下无边之孽。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

如来在这里谈到了孔子,也谈到了孔子所推崇的仁义礼智,谈到了东土之人违背了忠孝仁义,而忠孝仁义正是儒学推崇的。

儒学推崇的仁、德、信、义、节、礼、智、勇、诚、忠、孝、忍。《西游记》都有所体现。

“仁”为儒学的思想核心。《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之多。孔子对仁有多种解释,说得最简洁明白的是他对樊迟的回答:“仁者,爱人。…‘爱人”就是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爱,“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

孙悟空西行路上,不仅仅是除妖降魔保唐僧,而是走一路行善一路,体现了仁爱之心。孙悟空先后在火焰山扇火断火根,救一方生民,乌鸡国寻丹救活已死去三年的无辜国王,通天河擒妖救了无辜小童,比丘国降妖道救了千余名小儿,凤仙郡劝善解了百姓长期之忧,皆为施布仁爱。

“仁”这个字,中国人几乎没有不认识的,单用这个字作为词首的成语、常用语,就多得不可胜数,如:仁人志士、仁民爱物、仁人君子、仁心仁术、仁义道德、仁者心寿、仁者见仁……足见在中国人的词典里,“仁”这个字的重要。

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肯献出爱心的人,总会得到社会和众人敬仰。唐僧四众回东土经过通天河陈家庄,见新建座寺,楼上塑着他四众之像,这是当地人不忘悟空的仁爱之思。古时大禹治水,仁爱兼天下,人民拥护他坐天下。周文王关心民间疾苦,礼贤下士,积善累德,邻国人纷纷投奔他,使周国强大起来,为武王灭纣、建立周朝打下了基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包拯除恶为民,海瑞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焦裕禄身患重病,治沙治盐治碱,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古今中外为人民献出仁爱的人都受到世人的颂扬。

仁爱之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感情的纽带。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传统美德的核心。仁爱,必须体现在“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上,扬善去恶,扬美去丑,扶正祛邪,保护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仁爱,以民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义”为价值准绳,孔子把仁、义、礼三者看作一个整体,密不可分。孔子认为,义为做人做事的最高原则,一个人是否仁,是否知礼,都是以是否知义为最终裁决。若不知礼,人就变得不文明;若没有仁,人就无爱心;若没有仁,人就没有处事原则。如来最后对孙悟空的评价:“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始全终。”其中“隐恶扬善”即义,即孙悟空的处事原则,其中“炼魔降怪”也是义,即正义,以正压邪,以善胜恶。

“礼”为儒学所推崇的行为规范。孔子认为,礼是文明社会的必然产物,只要人不逃避文明社会的生活,那么礼就无处不在地规范着人的每一个活动。孔子经常教育弟子们说:“不学礼,无以立。”在孔子看来,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规矩准则,也是为人做事的尺度,是不可或缺的规范。沙僧原本是流沙河中吃人的妖怪,猪八戒、孙悟空一猪一猴,原本三人都缺人性,西行路上,通过学习、实践,与各国交往,也越来越文明知礼。如来佛让唐僧取经、传经,其实也是嫌东土之人不知礼,于是想用经去规范之。

儒家文化认为,礼的诸多用处靠以礼治情来实现。情是人人都有的,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但情感的表现和发泄如不适当,就会产生有害的结果。唐僧四众也有喜怒哀乐之情,也有痛苦、无聊、悲观、恼恨之感,若无处事的原则,早就半途而废。一个人如果任凭感情如脱缰野马那样发泄,不仅有害于个人,也有害于社会,用礼治情,就是要用全社会可以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原则维护正常、正当、健康的感情,抑制不当、不健康、有害的感情。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重要原因在于人类社会有道德规范,也即“礼”。

任何一个群体,如果没有礼,这个群体则离灭亡就不远了。李自成的义军入北京城之前,纪律严明,大家都懂得用礼约束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义军力量日增,百姓也爱戴义军。这么一支威武之师,人北京城没几天便急剧垮了下来,为什么?缺礼,一进城就乱了套,欲望和感情任其发泄,大将也不检点了,士兵也无拘无束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威武之师竟成了“豆腐兵”。

“智”是儒家强调的认识手段。孔子曰:“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西游记》中到处可见的是孙悟空的智慧,《西游记》中也介绍了许多认识的方法,如顿悟、类比、联想、归因、逻辑、想象、演绎等。

【智慧金言】

儒学博大精深,覆盖面极广。修身、立业、处世、为学、为师、为官、为友,均渗透着儒学润物的春雨。

必须加大失信“成本”

老鼋驮着唐僧四众,蹬开四足,踏水面如行平地。不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登岸。唐僧上岸,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话,只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唐僧应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水去了。

唐僧取经后回东土,在通天河又遇老鼋。老鼋驮着唐僧四众,径向东岸而来。行经多半日,将次天晚,好近东岸,老鼋忽然问道:“老师父,我当年曾央你到西方见佛祖,与我问声归着之事,何时可得人身可曾问否?”唐僧到西天后不曾问得老鼋归着,无言可答。老鼋生气了,便将身一晃,把唐僧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此乃唐僧取经所受第八十一难。

如果说所受前八十难,都是客观造成的,这第八十一难则是主观造成的。唐僧答应过人家的事就应当给人家去办,没有办就是失信。回答不出老鼋的问题,已经造成公关危机,唐僧又不道歉,又不想办法弥补,失信再加上迟钝,才又造成一难。这一难也是活该,这是唐僧必须付出的失信“成本”。

做事要付出成本,做好事要付出成本,让马儿跑,就得给马儿草料吃,这草料就是成本;做了坏事、不光彩的事,也要付出成本,这成本就是法律、道义的惩罚和公共关系的恶化。

失信必须付出“成本”。失信无“成本”,便会滋长个人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勇气,进而由道德犯禁向法律犯禁迈进,最终将社会的道德、法律体系破坏无遗。

放羊的孩子喊“狼来了”骗人,最后狼真的来了,再多喊几声也没人信了,最后狼把羊吃了,这就是放羊孩子付出的失信成本。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最后得了个国破身亡的下场,这就是周幽王付出的失信成本。吕布无信无义,最后在白门楼被擒。曹操虽爱其勇,但因吕布无信,不敢用他,吕布以生命付出了失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