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弦断,柔妃自当配合哀伤之情态,不过今日的哀伤,用作了另类的表达。
只见她曼舞红绸,翻云覆雨,大有窦娥喊冤之气撼山河。一会儿婉转巧立,似风中摇曳的洒满点点泪瘢的潇湘竹似泣非泣。留人无限遐想,众人皆扼腕叹息,为这般情境所打动。另一边大白宣纸上,诗已题好。
翻云覆雨云咆哮,金戈铁马破竹势。
迷迷春色三分舞,杳杳晴天一霹雳。
看罢,众人自顾自聊着时事政治,似怕非怕,似懂非懂。此时,唯有继续抿一口小酒才稳了心中的不安定。
该是场如何翻云覆雨的场面!
台上,十八个女子依次排开,水袖遮面,神秘感十足。这次仍是琴音想起,已换了把古琴,弹奏之人是个年轻乐师,带着那个年龄特有的骄傲与张扬,琴音曼妙飞舞,腾跃而上,少年意气风发之态尽显。声音婉转节奏飘飞,悠悠得意,如天籁之音。
嘴角勾起,自负可见。
古琴音漂转委婉,张扬它的张力。
柔妃沿袭了温暖舞风,将红绸抛与一个宫婢,大甩水袖。
时,花香再起,夹杂着甘草香味,沁人心脾,摄人魂胆。不同乐师的高调,她低调本分,做足了每一姿势。如玉的素手婉转流连,裙裾飘飞,她看向不远处的南宫轩,轻笑。一双如烟的眼眸又迅速闪过,欲语还休。接着莲步小走,流光飞舞,将水袖同他人一般遮了半边脸。整个人犹如隔雾之花,朦胧飘渺,惹人遐想而不敢想。
矜持自现。
如若讽刺,便是从此开始。
不比第二舞,她转身击鼓时,满是温柔,“咚咚咚……”声音不再浑厚,只是淡淡地轻吟。大鼓仿佛很喜欢这抹红绸,贴脸接受它的怀抱。
温暖,成了这一幕的代名词。
等第四个舞者题好了,柔妃又跳着回了舞台中央。期间,仍是含情脉脉地望了南宫轩一眼。
暖阁升舞不知愁,反付天变相笑咥。
红满枝头香袭袭,绿溢芳园草薿薿。
这四舞便是罢了。谁能知道,讽刺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