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香港回归
5592500000053

第53章

丘吉尔嘱咐秘书在池塘多摆几把椅子,算是他会见来访客人的用场。秘书问是否还准备一些茶点招待客人,丘吉尔大手一挥说,还准备什么?一池秋荷,满眼朗日,够他们品尝的,不用不用。

眼见得画布上渐显荷塘影象,便看到艾德礼们沿着秋田残埂踽踽而来。

丘吉尔并没有停止手中的画笔。

直到艾德礼摘下帽子,向他问好之后,他才欠过身来,招呼客人落坐。

宾主客套一番之后,艾德礼便向丘吉尔讲明来意。艾德礼说:蒋介石同意撤军。但他还有一个条件,待受降时,驻港英军必须接受他的授。因为他是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

蒙哥马利接着说:这就是说,他要以中国统帅的名义,授予我们英国在港的司令官以接受香港日军投降的权限。丘吉尔听着听着,放下手中的画笔。丘吉尔虎着脸问艾德礼:依首相之见呢?艾德礼忙说:这是我们无法容忍的。如果按蒋介石的意旨,就等于香港仍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答应他的无理要求,只是见艾德礼欲言又止,丘吉尔不高兴地说:英国没有被别的国家任命的先例,尤其是亚洲国家,尤其是那个无能的蒋介石。

蒙哥马利见状马上把话插了过来:只是美国方面又给我们施加了压力。杜鲁门总统说,本来香港地区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段,为了保持稳定,盟军曾经规定不许兀自乱动,要等外长会议后才能确定。美国埋怨我们太无视国际公法了。在这个问题上,他谴责我们擅自出兵香港,但考虑到我们的心情,也基于我们两国的盟友关系,可以偏袒我们。但应该给蒋介石一个面子,实际上也是给它们美国一个面子,就是同意蒋介石的授权意见……

丘吉尔立即反驳说:那么,我们的面子呢?我们大英帝国的面子呢?谁都知道这关乎一个国家的尊严!

艾德礼觉得丘吉尔有点过份。从他的口气里,似乎只有他才捍卫过英国的尊严,别的人似乎都是给英国抹黑的。他之所以到丘吉尔的契克斯庄园,就是为了英国的尊严才来的,要不然的话,他才不来听这个失败的政治对手喋喋不休的说教呢。

想到这里,艾德礼声调高了许多:是的,谁都知道您对英国的贡献。但是,现在该轮着我们为英囯做贡献了。我们来这里就是想听听先生您的高见,如果您还在唐宁街,如果您还是首相,您该如何回复山姆大叔们的要挟呢?

艾德礼尽量使自己的语调平稳礼貌,但他的话语里仍然柔中有刚。他的潜台词里说得明白:我艾德礼才是当今的首相。你丘吉尔不过是昨日黄花。现在只有我艾德礼才能代表英国,也只有我才是英国尊严的真正维护者。

蒙哥马利知道丘吉尔是个爱发脾气的人,尤其是他刚含恨离别唐宁街,由一个声名赫赫的首相变为此地的一名乡绅般的老人。蒙不禁有些兔死狐悲的味道。他也将会像丘吉尔一样,早晚会从军界退出,成为伦敦市郊或乡下别墅里的赋闲者。想到这里,蒙哥马利忙解释道:

杜鲁门总统私下里曾表示过他的立场,他说,虽然罗斯福总统生前十分偏重中国,但那只是他的个人倾向。他说他个人和罗斯福是有区别的。他不会因为中国而冷疏了自己人。但有些事情是很复杂的,他虽然身为总统,也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政府里和军界里的许多人他都惹不起。他本人没有罗斯福那样的权威,没有斯大林那样的专横,也没有丘吉尔先生那样的胆魄,所以,他还要夹着尾巴当总统。比如坚持蒋介石授权一事,就是麦克阿瑟将军发难的……

丘吉尔弹弹烟斗问道:麦克阿瑟不是在日本海吗,他将要主持日本的受降仪式,他回美国干什么?

蒙哥马利回答:他是专程为蒋介石说情去的。他是美国太平洋总司令,关于一号命令也是他签署的。他的资历颇深,像杜鲁门这样的总统也拿他没有办法。他对杜鲁门总统说,如果英国人无视他的一号命令的话,他要为自己的尊严而战,而如果香港地区真要发生冲突,他将坚决站在中国一边……

丘吉尔愤怒起来,他咚咚磕着烟斗,眼睛喷着火焰说:这个多管闲事的老火鸡!

艾德礼说:后天就要接受日本人的投降了,香港的事情定不下来,就会影响整个进程……丘吉尔先生,鉴于此情状,你说我们该不该听从美国人的劝告?让美国人见鬼去吧!让杜鲁门见鬼去吧!

让麦克阿瑟见鬼去吧!

丘吉尔神经质地吼叫着,结束了他的谈话。他说,他坚决不同意。

告别丘吉尔后,蒙哥马利和艾德礼驱车回城。途中,蒙哥马利问艾德礼是不是电告香港夏悫少将,拟接受中国方面的授权意见?艾德礼一愣:您怎么知道我要这么做?蒙哥马利说:因为丘吉尔先生反对。艾德礼哈哈大笑起来。

1945年9月16日。香港。

晨雾中,不屈号犹如黑色的鲨鱼从水坑口水面向维多利亚港缓缓驶去。

舰队司令官夏悫少将昂首站在甲板上,苍白的脸上浮现骄横的神色。今天他将以香港军政府总督身份,代表英国政府和中囯战区最高统帅,到总督府接受日军投降。他的身后是全副武装的舰队官兵,他们穿着雪白的礼服,睑上浮现着和他一样的笑意。

夏悫少将回头看看身边的成员,他们是中国代表潘国华,美国代表威廉臣,加拿大代表凯氏等人组成的受降小组。在总督府,在英、中、美、加四盟国代表面前,日本驻港陆军冈田梅吉少将、海军中将藤田头太郎将把各自的佩剑解下交给他,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他们英国人再一次成为主角,别的人只是陪衬。

舰上一片静寂。海风徐来,舰上的旗帜猎猎飘动。夏悫仍回头寻找着什么。

终于,透过大英帝国的米字形国旗,他在雾开处寻找到了太阳。这是香港的太阳。更是他们大英帝国的太阳……

新界租期已近

转眼一个世纪过去,新界的租期已近--1997年6月30日就满99年了。

此时是1979年3月的一天,确切时间是该月的29日。就在春意渐浓的时日,香港的第25任总督麦理浩爵士,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部长李强的邀请,来北京进行访问。

1978年12月,李强曾经访问过香港,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中国高级官员第一次访问香港。访问期间,李强部长向麦理浩发出了邀请。麦理浩出生于1917年10月16日,早年就读于牛津大学。二战时,他是一名梳着偏分头的皇家海军中尉,他所在的舰艇曾在大洋深处和德国的海狼进行过殊死的战斗。战争结束后,他开始外交生涯,并于1948年被派往中国汉口,担任代理总领琪。60年代初,他曾担任过英国驻香港政治顾问。1971年起任香港总督。他是英国外交部任命的第一位外交官出身的港督。

麦理浩是几天前踏上访华之路的。他先在广州进行了短期访问。在那个有着高大乔木和果树掩映的秘密宾馆里,他会见了当时广东方面的最高官员--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习仲勋和广州市革命委员会主任杨尚昆。

当时中国正在与越南打仗。同是军人出身的麦理浩已经从空气中嗅到了它特殊的战争气息。在他下榻的宾馆里,尽管院内竹影婆娑,梅影横斜,小桥流水,但他仍可以从头戴钢盔,荷枪实弹的一队队卫兵的身上得到这个准确的信息。战争时期,一切事件难分巨细。即使很小的事件也会酿成很大的国际争端,因此,中共广东方面对麦理浩的到来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关于中越战争的密报英国情报部每天都以专电的形式向麦理浩传递。香港既是英囯的经济重镇,也是它伸向亚洲的军事手臂。香港的位置是国际性的,是世界各国在亚太地区的晴雨表。中国和香港虽然分开了百年,但毕竟是连体连心的特殊关系,香港人民关注这场战争,作为香港总督的麦理浩尤其注意它的劳端发展。

对于越南,麦理浩是熟悉的。他曾于1967年就任过驻越南大使。老实说,他和越南并无感情。一是因为越南曾是法国人的殖民地,那是浮躁的法国人经营的地盘,沉稳的英国人没有染指的兴趣。二是越南是个极不稳定的国家,双方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因此,在就任大使的那些日子里,麦理浩通常只是孤守一隅,睁着自己那双略带阴郁的蓝眼睛,静观越南变幻不定的天空。那是一段奇异而令人内心亢奋的日子。这个弹丸之地,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先是阮氏集团和胡志明的共产党交手,后是美国和苏联、中国的斗法。越南不仅是新式武器的实验场,也是意识形态交锋的阵地。它。的负载委实太重了。就像热空气和冷空气,就像高压脊和低压带。气象学上的名词最适用于这个国家多变的时局。只是麦理浩还没看够云卷云舒,就离开了这个国家。他去了丹麦,在那里任大使。就在他担任香港总督之后,越南的西贡集团垮台了,共产党在那里取得了政权。这是个不可思议的土地,以美国那样一个世界第一强国,竟在越战中折戟沉沙,败得一塌糊涂,至今令美国人痛心疾首。但是,越南的河内政权转瞬间又抛弃了昔日的朋友,击败美国的胜利使它们忘乎所以,开始对昔日的盟友大打出手,结果,它遭到了来自北京的重创。

具体说就是受到了北京的政治家邓小平的重创。这个时候,恰逢邓小平执政。面对来自河内的挑衅,中国此时最有实力也最政绩卓然的邓小平,以他特有的果敢和决绝态度,立即宣布对越自卫反击,从1979年2月17日起到3月5日宣布撤军止,仅仅半个月时间,就将不可一世的越南打翻在地,从云南和广西两个方向的铁流荡涤了越南三分之二的主力,使它仅剩一个加强师孤独地守候在河内听天由命。

从个人感情而言,麦理浩是倾向中国的。他毕竟是香港总督。在中越发生战事的那些天,他的那些华人朋友常谈越战,就像品尝一杯昧醇绵厚的龙井茶。当然,所说的都是中国军队向南挺进的消息。

喂,今天打到谅山了,嗄,推进真快,啧啧……呀,再往南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越南人无险可守,仅有一个师的兵力怎能抵挡中国大军呢,呀,这下河内完了……

邓小平真厉害,这人可不敢惹。他既会打政治牌,又会打经济牌,更会打军事牌,还会打桥牌……

麦理浩附和着他们,不时也谈点个人看法。但是到后来,他不再说话了。

因为他从这些人的话语中品出了另外一层深意。这些人虽然是他的个人朋友,也算至交,但他们却是中国人。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他们是龙的传人。而自己却是英国人,是客居此地的外国人。虽然他是这里的总督。他们的话里有话:现在的中国人,可不是从前了!

美国人都惹不起的越南,被中国教训得俯首帖耳,若是他们打香港,那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

新界租期已经临近,中英关系再一次到了微妙关头。作为英国人,作为香港总督,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纪之结呢?他不由想起了香港的军事实力。

和中国的军事实力相比,香港等于没有设防。由于多年的和平生活,香港的驻军一直没有发展。

香港最大的一次危机是1949年春夏之交。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长江北岸待命渡江之际,英舰紫石英号不顾中共军队的劝阻,强行溯江驶过解放军的防区,引发了一场严重的武装冲突。紫石英号和前来驰援的另外三艘英舰受到了惩罚。这个事件说明,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香港的华人报纸说,英国人无法和共产党军队抗衡,如果共产党人愿意夺取香港的话,英国将无力保卫它。这应该是一句实在话。但是英国并不甘心,它们立即向香港派遣援军,在中共军队攻占香港之前增至如下实力:

陆军:

2个步兵旅(4个英兵营、2个外籍兵营)。反坦克炮24门。野战炮36门。重型高射炮16门。轻型高射炮12门。坦克16辆。

空军:

喷火式战斗机16架。苏打兰飞船5架。

海军:

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5艘快速舰。若干小巡逻艇。英国军界估计,如果中共军队向香港发动大规模进攻,其陆军将在4万人左右,将会得到百架左右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空中支援,而上述英军根本不可能抵挡中共军队,因此还应该抽调大批的海陆空作战部队支援香港。

但是,中共军队并没有夺取香港。

老子言:将与夺之,必面与之。谁都清楚,中共有数百万军队,有世界上最优秀的陆军,有这样一支打击力量在香港的身旁,还不是说夺就夺,说取就取。不夺不取,是有它们的意图。一切主动权操在中共领导人的手里。

多少代香港总督就是这样从心惊胆战中过来的。这种没有安全感的时代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从第22任总督葛量洪起,然后是第23任柏立基、第24任戴麟趾,到他麦理浩,这种没有安全感的接力棒就这样传了下来,尤其是到了八十年代末,眼看九十年代就要来临,所有居住香港的英国人都开始惴惴不安。从本质意义上讲,他们都是客居异国他乡的英国浪人。他们是居住在别人的国土上。现在,他们的大限到了,就像租借寓所的房客,到了1997,房东要收回他们的居住权了。香港总商会董事麦格雷戈就很忧郁地说:各银行在贷款给一些较大的开发者时,开始认识到为期超过15年的贷款不能按常规的条件进行谈判,因为有钱人已为1997年的期限感到担忧。

富有的人每天都向麦理浩唠叨:尊敬的麦理浩爵士,您能保证我们在香港未来21世纪的利益吗?如果不能,您能保证我们的企业搬回到英国本土吗?如果都做不到,身为香港总督的您,您不感到难为情吗?

更为深刻不安的是英国政府。随着世纪末的临近,所有的内阁成员都感到莫名的烦躁。这种症状最后得到确诊,这一切都是因为香港问题的临近。

现在是文明社会。一切历史的漂浮物都已拨去。西方经过反思在混沌的殖民湖泊澄清之后,终于认清了自己污浊的嘴脸。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攻击一百年前殖民者侵略的恶行。

于是,即使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会知道英国曾经因为向中国贩卖鸦片而引发了鸦片战争,并旦从中夺取了香港。他们前辈的手是不太干净的。

面对英国儿童的追问,谁也不好意思再把谎言说下去。倘若一个民族无法面对道德和公理的审视,它就很难成长下去。英国的决策人物不想使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萎顿和衰落下去,它们就必须大胆地将这颗东方明珠归还失主,从而摆脱这道沉重的梦魇。

可是,这颗明珠又委实太璀璨,太可爱了,它养在中国南粤一隅,百年滋润,百年玉成,已是风华绝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