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们的故事2
5593000000083

第83章 后记

感谢和遗憾

当我写完最后一个故事,就要关闭电脑时,我的脑子里涌出两个词:“感谢”和“遗憾”。

感谢是因为,在写这两本书时得到了许许多多人的帮助。首先是被采访的那些人,他们毫无顾虑地打开心灵之门,甚至不怕暴露自己的隐私。他们中的许多人把已经写好的回忆文章,送给我自由引用,显示了北大荒人像黑土地一样宽阔的胸怀。当然也要感谢为我发现、推荐、寻找这些采访对象的朋友。有故事的老知青真像文物一样隐身在大山的深处和大都市的角落,能找到他们并面谈,绝非一人所能为之。省农垦总局系统、各城市的知青组织和新闻界的朋友是我的后援。

这些故事最早在《生活报》开辟了专栏,每星期一篇,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没有总编们的决心和耐心是不行的,因为不是每篇都叫座。先后有吴铭越、黄义伟和王虹担任编辑,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没有他们的精心打磨,我的文章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美术编辑刘广海拿出在北大荒当知青时的所有生活积累,每期都配上精细的插图,更让我的文章锦上添花。后来《农垦日报》、《齐齐哈尔日报》、《黑河日报》、《妇女之友》都连载过这些故事,《文汇报》、《光明日报》、《文学报》等等报刊都选载过部分故事,那些不知名的编辑都是“幕后英雄”。

网络的传播让我的故事广而传之。《东北网》最早为我开了博客,《新浪网》、《黑龙江新闻网》都有我的一席之地,《黑龙江兵团网》、《上海知青网》、《北大荒知青网》更是我经常的家园。感谢各位网主和数以万计的网友,对我的关爱,你们的网评是我的动力,收入书中,更显画龙点睛之神功。

特别感谢哈尔滨广播电台的王铁台长和他的同事,让我的文章走进了这个城市的千家万户,其影响大大超出我的预料。天弘先生的倾情朗诵,晓达先生的精心配乐,更增加了这些平常故事的感染力和艺术性。还有音乐频道着名主持人菲阳小朋友的精心策划,竟把正在全国走红的作家、评论家陆天明、石钟山、萧复兴、白烨和责任编辑贺平请进广播,为我的新书捧场。连老朋友蒋巍也赶来祝兴,为我写书评,“借景生情”地表达了他对知青运动独特的见解,很好玩,不信你看附文。老朋友梁晓声来哈尔滨参加知青活动,专门请他当年的同学吃饭,我为他陪客,我也送他这本书。作为着作等身的名家,把朋友的书郑重地搬上自己的书架,已算难得,而他回京后连夜捧读,并因此失眠,第二天一早,不顾梳洗打扮,就为我写信,其真诚之意,溢于言表。我以为这是一篇关于知青文学的重要通信,我也附后。我常想我和他们都是一样的知青,“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当然也要感谢北京广播电台,也在长篇连播节目中,播出了《我们的故事》,责任编辑是没过面的胡银芳女士。听说广电总局胡占凡副局长还打电话给予鼓励。

有幸曾在柳河干校当过小知青的贺平为本书责任编辑,她和她可敬的先生春生,边校对边流泪的情节,通过广播感动和吸引了许多听众和读者。她及侯秀芬主编为这两本书的高质量出版尽了不少心,本来续集想在省里出的,架不住她们的热情和为这本书已造成的声势,我也只好服从了作家出版社。但也会漫待本省的老朋友,再有了拿得出手的东西,一定先想着他们。

这本书是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本书的版式和加网络留言的创意是青年美术家王绘提出的,受到到广大读者的好评。文中的颇具历史感的图片是知青摄影家吴乃华摄制和编辑的,他跑的地方并不我少。还有精通电脑的“80后”王德丰、王宇小友也出力不少。考虑这本书文章较多、较长,又收集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片,只有把网络留言割爱了,在此我特别感谢众多网友的关注,你们的意见,无论是肯定,还是批评,对我都是极其重要的。

不好!我犯了一个大忌,“落一村,不能落一人”,对我帮助的人太多了,我怎么可能不落一人呢!被落下的人谅解吧,老哥心里有你。

要说的遗憾更多,有的人我采访了,却没有写;有的写了,但没写到我自己满意的程度;还有许多人希望我写,或来找我写,我还没写――知青的故事真是说不完写不尽。特别要向天津、浙江的知青朋友致歉,你们在北大荒的故事并不比上海、北京和哈尔滨知青的故事少,只是我没有机会和时间到你们的家乡采访。

萧复兴说过,我们所有对知青的回忆不能全部的真实。我同意他的意见,我的遗憾是还不能写出北大荒知青生活的全部真实。我以为,我写得已经很真实了,但肯定不是全部真实。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我们自己的原因,谁也不肯“裸体”显众。这个任务让伟大的作家去完成吧!

有个知青在网上批评我:你写这些文章有什么用,能不能让省政府出台政策,给老知青涨两级工资。我说,我办不到,作为一个作家做不到,就是在领导岗位时,我也做不到。对不起了。其实,比我们困难的人还有很多,几亿农民一辈子上山下乡,就是走出的农民工,也和我们有共同的背井离乡的经历,只是去的地方不同而已。还有当年北大荒的十万转业官兵呢,他们才是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和他们比,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没听说谁给他们涨工资了。我写的这些文章,除个别的,对当事人改变困境有所帮助外,但救不了任何人。对许多人来说,也许得到历史的尊重更重要。当然我也特别希望通过这些文章唤起整个社会对老知青这个特殊阶层的尊重和同情,给他们以必要的关爱。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是《国际歌》中的话,在此书的一篇故事里我引用过,现在献给所有的战友。

2008年7月15日 写于阿城鸽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