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读《本草纲目》学生活
5607200000023

第23章 补出男人的阳刚

从赵匡胤大赞羊肉泡馍说起

相传,赵匡胤早年贫困潦倒,流落于长安街头。一日,他饥寒交迫,求羊肉铺施舍一碗滚烫的羊肉汤泡馍,他吃后精神百倍,饥寒全消。十年后,赵匡胤已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一次,他出巡长安,又来到这家羊肉铺,命店主做一碗羊肉汤泡馍。店主连忙让妻子烙饼掰碎,精心配好调料,浇上汤又煮了煮,还放了几大片羊肉。没想到皇帝吃后大加赞赏,当即给店主赏银百两。此事很快传遍长安,来吃这种羊肉汤泡馍的人越来越多。由于生意兴隆,店小二来不及给客人掰馍,于是改为客人自己掰馍,此法一直流传至今。

现在,羊肉仍然是人们日常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其肉质细嫩,脂肪及胆固醇的含量较低,并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因此,它历来被人们当做冬季进补佳品。

《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性温,味甘;益气补虚。”中医认为,羊肉性温,味甘,具有补虚祛寒、温补气血、益肾补衰、开胃健脾、补益产妇、通乳治带、助元益精的功效。主治肾虚腰疼、阳痿精衰、病后虚寒、产妇产后火虚或腹痛、产后出血、产后无乳等症。

寒冬常食羊肉可益气补虚、祛寒暖身,增强血液循环,增加御寒能力。

女性产后无乳,可用羊肉和猪蹄一起炖吃,通乳效果很好。

体弱者、儿童、遗尿者食羊肉颇有益。

羊肉又可保护胃壁、帮助消化,体虚胃寒者尤宜食用。

羊肉含钙、铁较多,对防治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等病症很有帮助。

羊肉还有安心止惊和抗衰老作用。

但羊肉属大热之品,故夏秋季节气候热燥,不宜多吃羊肉。另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的人也应该少吃羊肉,以免加重病情。

还有些人不喜欢羊肉的膻味,所以吃羊肉时喜欢配食醋作为调味品,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羊肉与食醋搭配会削弱两者的食疗作用,并可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夏季,有很多人喜欢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烤羊肉串,一边喝扎啤,感觉很爽,不过这种吃法对身体也不好,烧烤的羊肉很容易产生致癌物,还是少吃为妙。

贴心药膳:

萝卜羊肉汤

功效:益气养血,补中强体。

准备材料:萝卜300克,羊肉200克,豌豆100克,盐、胡椒、香菜各适量。

做法:

(1)羊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沙锅内,加水煮沸,除去表面泡沫。

(2)萝卜洗净切块,与豌豆一起放入羊肉汤中,大火浇开,改用小火煨。出锅前放入盐、胡椒适量,稍煨一下,再放香菜于汤内即可。

甲鱼——滋阴补阳之上上品

甲鱼又称鳖,俗称水鱼、团鱼、脚鱼、圆鱼,《养鱼经》中称其为“神守”。其味鲜,性平无毒,营养丰富,是滋补良品。

自古以来,甲鱼就是备受人们喜爱的滋补食品,战国时代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招魂》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腑鳖炮羔,有拓浆些;酸鹄膊凫,煎鸿鸽些,露鸡懦端,历而不爽些。”大意是:文炖甲鱼,烧烤羔羊,调味有甘蔗的甜浆;醋烹天鹅,红烧野鸭,鸿雁灰鹤煎得酥黄,蒸凤鸡,焖肥龟,香味浓烈而又吃不伤。

《本草纲目》中记载:“甲鱼性平,味寒;滋补肝肾、益气补虚。”中医认为,甲鱼可滋阴补肾、清热凉血、益气健胃,对骨蒸劳热、子宫下垂、痢疾、脱肛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它还有防癌的功效。甲鱼的壳、血都有很大的药用价值,甲鱼背壳可散结消痞、滋阴壮阳,对骨蒸劳热、闭经等功效明显;其血可作为滋阴退热的良方。

(1)甲鱼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并用于防治因放疗、化疗引起的虚弱、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症。

(2)甲鱼有较好的净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胆固醇,因而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益。

(3)甲鱼还能“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

(4)食甲鱼对肺结核、贫血、体质虚弱等多种病患亦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注意:凡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低下及便溏腹泻之人忌食甲鱼肉。孕妇及产后便秘的人也不宜食用。另外,食用甲鱼时不能同时吃苋菜、薄荷以及鸡蛋、鸭蛋、兔肉等。幼甲鱼有毒,不可食,严重的可致人死亡。

贴心药膳:

枸杞甲鱼肉

功效:滋阴潜阳、补虚扶正,对神经衰弱很有疗效。

准备材料:甲鱼1只,枸杞60克。

做法:

将甲鱼放入瓦锅,加入枸杞、水,用小火煮熟,加适量调料。

吃甲鱼肉,每天吃两餐,连服一周。

鳗鱼被誉为壮阳补肾的“鱼类软黄金”

鳗鱼又称鳗鲡,分为河鳗和海鳗。它肉质鲜美、细嫩,纤维质很少,营养价值高,属于高蛋白食用鱼类,有“水中人参”、“鱼类软黄金”的美誉。

对鳗鱼最情有独钟的要数日本人,在日本还形成一种独特的吃鳗文化:每年7月土日节的时候,家家都要吃鳗鱼。日本人认为:唯鳗鱼最“壮阳补肾”,不吃鳗鱼为“人生一大遗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有专家研究认为,这跟吃鳗鱼有一定关系。

《本草纲目》中记载:“鳗鱼性平,味甘;强肾壮精、祛风杀虫。”鳗鱼壮阳补肾的功效在其中得到了证实。

现代研究表明,鳗鱼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鳗鱼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鳗鱼也是富含钙质的水产品,经常食用,能使血钙值有所增加,使身体强壮。

鳗鱼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夜盲人的优质食品。还具有滋阴润肺、补虚祛风、杀虫等作用,适用于防治肺结核、女性劳损和白带过多等症。但是,患有慢性疾病和水产品过敏史的人应忌食。

贴心药膳:

清蒸鳗鱼

功效:补虚养身。

准备材料:河鳗300克,猪油(板油)50克,火腿肠50克,大葱、姜、料酒、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1)鳗鱼宰净,切段,放开水锅中氽一下,捞出,用清水洗净;猪油(板油)切丁;火腿切末。

(2)盘中放鳗鱼,放入猪板油丁、火腿末、葱、姜、料酒、盐、味精、胡椒粉,上笼用旺火蒸20分钟取出,除去葱、姜即可。

虾是雄性力量的象征,给肾阳亏者带来福音

一直以来,虾被人们认为是雄性力量的象征。虾主要分为淡水虾和海水虾。我们常见的膏虾、河虾、草虾、小龙虾等都是淡水虾;对虾、明虾、琵琶虾、龙虾等都是海水虾。虾的肉质肥嫩鲜美,老幼皆宜,备受青睐。

虾的补益与药用价值极高,中医认为,虾性温,味甘,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壮阳、通乳等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虾,性温,味甘,有补肾、壮阳和通乳的功效。”由此可见,虾为补肾壮阳的佳品,对肾虚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四肢无力、产后缺乳、皮肤溃疡、疮痈肿毒等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因此,凡是久病体虚、气短乏力、不思饮食的人,都可以将其作为滋补珍品,经常食用可以强身健体。

现代营养学家也一致认为,虾营养价值丰富,脂肪、微量元素(磷、锌、钙、铁等)和氨基酸含量甚多,还含有荷尔蒙,有助于补肾壮阳。在西方,也有人用白兰地酒浸虾以壮阳,鉴于此,便不难知道为何扶阳不可缺少虾了。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虾无疑对肾阳亏者有效,但阴虚阳亢者不宜多吃,急性炎症和皮肤疥癣及体质过敏者也应忌食。

吃虾时,要注意去除虾背上的虾线,这是虾未排泄完的废物,吃到嘴里,会有泥腥味,影响食欲,所以应去掉。变质的虾不可食,色发红、身软、掉头的虾不新鲜,尽量不吃。虾皮补钙效果最佳,凡骨质疏松症患者、各种缺钙者特别是孕妇、老人及小孩更适宜经常食用虾皮。

吃虾时,还有很多禁忌:不要同时服用维生素,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吃海虾后,1小时内不要食用冷饮、西瓜等食品;食用海虾时,最好不要饮用大量啤酒,否则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

贴心药膳:

茄子对虾

功效:滋阴壮阳、益气通乳。

准备材料:对虾500克,番茄酱、黄油、熟精制植物油、麻油、白糖、味精各适量。

做法:先洗净对虾,然后将对虾的长须剪掉。把对虾排列在盘中,加调味料番茄酱、黄油、熟精制植物油、白糖、味精,然后放于微波炉高功率档加热,5分钟后取出,最后淋上麻油即可。

清蒸龙虾

功效:养心补肾、滋阴壮阳。

准备材料:龙虾600克,香菜、黄酒、麻油、芥末酱、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龙虾洗净去须、头、尾后切段。将龙虾段放在碗中,头、尾、须放上面,然后加黄酒、盐、少量味精隔水蒸。蒸好后,将龙虾段摆在盘中,洗净的香菜放在盘中两旁,最后淋上麻油即可。食用时可蘸芥末酱。

珍贵的“水中人参”海参,真男人的好选择

海参又名刺参、海鼠、海瓜,是一种名贵海产动物,因补益作用类似人参而得名。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是久负盛名的名馔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着“压台轴”的角色。

在我国,食用海参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资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就已食用海参进补养生。明朝时海参进入皇家宫廷的御膳,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位喜食海参的人。

《本草纲目》中记载:“海参性温,味甘、咸;补肾益精、除湿壮阳、养血润燥、通便利尿。”中医认为,海参堪称补肾壮阳的佳品,经常食用海参,对男子肾虚引起的羸弱消瘦、梦遗阳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遗精、遗尿、性机能减退者,能起到较好的食疗效果。

海参中的胆固醇含量很低,脂肪含量相对较少,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对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等病人及老年人堪称食疗佳品,常食可治病强身。海参中含有硫酸软骨素,有助于人体生长发育,能够延缓肌肉衰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海参中微量元素钒的含量居各种食物之首,可以参与血液中铁的输送,增强造血功能。美国的研究人员从海参中萃取出一种特殊物质——海参毒素,这种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多种霉菌及某些人类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经常食用海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胃溃疡等病症均有良效。

要提醒的是:患急性肠炎、菌痢、感冒、咳痰、气喘及大便溏薄、出血兼有淤滞及湿邪阻滞的患者应忌食海参。另外,海参不宜与甘草、醋同食。

贴心药膳:

葱烧海参

功效:滋肺补肾,益精壮阳。

准备材料:水发海参500克,葱白100克,植物油、酱油、黄酒、白糖、味精、淀粉各适量。

做法:

(1)将海参洗净,切成两条,下沸水锅中烫透沥干。

(2)把葱白切成4厘米长、1厘米宽的段。

(3)锅置火上烧热,加适量底油,下葱段煸炒出香味,烹入黄酒,加酱油、鲜汤、白糖、味精,放入焯过的海参,大火烧沸,除沫,转用小火烧至入味。

(4)见汤汁稠浓时,淋明油,翻炒均匀,出锅装盘上桌即可。

男人的“肾之果”——板栗

板栗又称毛栗、栗子、瑰栗、风栗,为壳头科木本植物栗子的种仁。板栗是我国的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对人体有着很强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故又被称之为“肾之果”。

每年八九月间,栗子成熟上市,入秋吃栗,已是民间习俗。栗子甘温,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的作用。中医学认为,栗子能养胃健脾,壮腰补肾,活血止血。历代中医都认为栗子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胃、肾三经,功能为补脾健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肢不遂、小便频数以及金疮等症。唐代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本草纲目》中指出:“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日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因而,肾虚者不妨多吃栗子。

栗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栗子含有核黄素,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等的正常功能,可以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但是,栗子含糖分高,糖尿病患者应当少食或不食;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患有风湿病的人也不宜食用。

贴心药膳:

板栗煲鸡汤

功效:益气补血、补肝益精。

准备材料:板栗15~20粒,鸡肉100克,枸杞10克,生姜5克,精盐和鸡精少许。

做法:

(1)先将整鸡拆散,把鸡剁成寸块,选有骨肉100克,把鸡肉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放入汤锅内。

(2)把枸杞、板栗、生姜依次放入锅中,倒入高汤适量,大火将锅烧开后,再用小火煲汤1小时。

(3)出锅时,把精盐、鸡精调入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