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读《本草纲目》学生活
5607200000028

第28章 得病找本草,修复后天之本(2)

(2)柿子也不可与螃蟹同食。因为蟹肉富含蛋白质,遇柿子中的单宁则凝结成块而不易消化,多食必然引起胃肠疾病。

肺病食茼蒿,润肺消痰避浊秽

湖北有一道“杜甫菜”,用茼蒿、菠菜、腊肉、糯米粉等制成。为什么要叫做杜甫菜呢?这其中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疾病相袭,他在四川夔州时,肺病严重,生活无着。年迈的杜甫抱病离开夔州,到湖北公安,当地人做了一种菜给心力交瘁的杜甫食用。杜甫食后赞不绝口,肺病也减轻了很多。后人便称此菜为“杜甫菜”,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杜甫菜能有这种食疗效果,是因为它其中含有茼蒿。中医认为,茼蒿性温,味甘、涩,入肝、肾经,能够平补肝肾,宽中理气。主治痰多咳嗽、心悸、失眠多梦、心烦不安、腹泻、脘胀、夜尿频繁、腹痛寒疝等病症。

现代医学也证明了茼蒿的各种医疗作用。

1.促进消化

茼蒿中含有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油,有助于宽中理气、消食开胃、增加食欲,并且其所含粗纤维有助肠道蠕动,促进排便,达到通腑利肠的目的。

2.润肺化痰

茼蒿内含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可以养心安神、润肺补肝、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气味芬芳,可以消痰开郁,避秽化浊。

3.降血压

茼蒿中含有一种挥发性的精油以及胆碱等物质,具有降血压、补脑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茼蒿辛香滑利,胃虚泄泻者不宜多食。

贴心药膳:

茼蒿蛋白饮

功效:对咳嗽咯痰、睡眠不安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准备材料:鲜茼蒿250克,鸡蛋3个。

做法:

(1)将鲜茼蒿洗净备用,鸡蛋取蛋清备用。

(2)茼蒿加适量水煮,快熟时,加入鸡蛋清煮片刻,调入油、盐即可。

茼蒿炒猪心

功效:开胃健脾,降压补脑。适用于心悸、烦躁不安、头昏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

准备材料;茼蒿350克,猪心250克,葱花、盐、糖、料酒各适量。

做法:

(1)将茼蒿去梗洗净切段,猪心洗净切片备用。

(2)锅中放油烧热,放葱花煸香,投入猪心片煸炒至水干,加入盐、料酒、白糖,煸炒至熟。加入茼蒿继续煸炒至猪心片熟,茼蒿入味,加入味精即可。

“菇中之王”香菇可防治小儿佝偻

香菇味美,是老少皆爱的食品。正是由于它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所以香菇更有“菇中之王”的美誉。

香菇的栽培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宋朝浙江庆元县龙岩村的农民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栽培法,后传到全国。庆元县直到现在还被称为“香菇之乡”。

传说,明代金陵大旱,明太祖朱元璋下谕吃素求雨。雨没有求到,整日的素食让朱元璋觉得茶饭无味。此时,宰相刘伯温从家乡浙江龙泉带回了土产香菇,命御厨浸发后烧好呈给皇帝品尝。朱元璋大加赞赏,从此常食香菇,香菇也因此被列为宫廷美食。

香菇不仅味美,功效也不一般。《本草纲目》中记载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所以食用香菇可防治脑溢血、动脉硬化、心脏病、肥胖症、糖尿病等病症。香菇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利肝益胃、健体益智、降脂防癌的功效。香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铁、磷和多种维生素以及30多种酶和十几种氨基酸,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香菇还有一大功效不可不提:那就是防治小儿佝偻。因为香菇中的麦角甾醇,在日光照射下,可以很快地转变为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防治佝偻。所以处在成长发育期的孩子,多吃香菇可以保持好的体形。另外,贫血、免疫力低下及年老体弱者食用香菇也很适宜。

干香菇通常比新鲜的香菇疗效更好,所以做食疗时应该选择干香菇。如果食用新鲜香菇,先将它晾晒一下,效果就会更好。

贴心药膳:

刀豆炒香菇

功效:温中补肾,补气益胃。适用于脾肾阳虚型肺源性心脏病。

准备材料:鲜刀豆250克,水发香菇50克。

做法:

(1)将刀豆洗净,切段;用温水浸泡香菇,切成丝。

(2)将处理好的刀豆和香菇倒入烧热的油锅内,翻炒至熟,加适量清水、盐、味精即可。

香菇粥

功效:可以缓解夜尿频繁等症。

准备材料:干香菇、红枣、冰糖各40克,鸡蛋两个。

做法:

(1)将香菇发好后,切丁;红枣洗净,去核备用。

(2)碗中倒入适量清水,加入准备好的香菇、红枣、冰糖,然后加入鸡蛋,搅拌均匀后煮熟即可。

莴笋可谓治疗便秘的灵丹妙药

莴笋营养丰富,是蔬中美食,古人称之为“千金菜”。有语曰:“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名千金菜,今莴笋也。”

莴笋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认为,莴笋能够利五脏、通血脉。《本草纲目》中记载,李时珍曾用莴笋加酒,煎水服用来治疗产后乳汁不通。现代医学表明,莴笋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能够促进人体的肠壁蠕动,可以治疗便秘。另外,莴笋中还含有铁、钙等元素,儿童经常吃莴笋,对换牙、长牙是很有好处的。但在吃莴笋的时候,千万不要扔掉莴笋叶,因为莴笋叶子里的维生素含量要比莴笋茎高出5~6倍,而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更是高出15倍之多。

具体说来,莴笋的功效有以下几方面:

1.开通疏利、消积下气

莴笋味道清新且略带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进食欲。其乳状浆液,可增强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胆汁的分泌,从而增强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对消化功能减弱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

2.利尿通乳

莴笋有利于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对高血压、水肿、心脏病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3.强壮机体、防癌抗癌

莴笋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机化合物中富含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对缺铁性贫血病人十分有利。莴笋的热水提取物对某些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故又可用来防癌抗癌。

4.宽肠通便

莴笋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帮助大便排泄,可用于治疗各种便秘。

需要注意的是:有眼疾特别是夜盲症的人应少食莴笋;莴笋性寒,产后妇女应慎食。另外,莴笋与蜂蜜不宜同食,否则会导致胃寒,引起消化不良、腹泻。

贴心药膳:

蜇皮莴笋

功效:开胃消食。

准备材料:蜇皮150克,莴笋1根,鸡蛋1个,盐、酱油、糖、醋、麻油少许。

做法:

(1)蜇皮洗净切薄片泡水,最好换数次水,另外用70℃的温水快速汆烫过,再泡冷开水。

(2)莴笋切片加盐,腌10分钟后,用冷开水冲去苦水。

(3)蛋打匀后做成蛋饼切成块。

(4)将所有材料混合放入大碗内,再加上调味料拌匀即可盛出。

枇杷——生津、润肺、止咳的良药

枇杷,又称腊兄、金丸等,因外形似琵琶而得名。枇杷清香鲜甜,略带酸味,产自我国淮河以南地区,以安徽“三潭”的最为著名。在徽州,民间有“天上王母蟠桃,地上三潭枇杷”之说,枇杷与樱桃、梅子并称为“三友”。

祖国医学认为,枇杷性甘、酸、凉,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主上焦热,润五脏”。“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此外,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很好的疗效;枇杷中含有苦杏仁苷,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常吃可以预防感冒;枇杷叶可晾干制成茶叶,有泄热下气、和胃降逆的功效,为止呕的良品,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

需要注意的是:脾虚泄泻者忌食;枇杷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也要忌食。另外,枇杷仁有毒,不可食用。

贴心药膳:

枇杷冻

功效: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能提高视力,保持皮肤健康,促进胎儿发育。

准备材料:枇杷500克,琼脂10克,白糖150克。

做法:

(1)将琼脂用水泡软;将枇杷洗净,去皮,一剖为二,去核。

(2)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糖和琼脂,熬成汁;将枇杷放入碗中,倒入琼脂汁,晾凉,放入冰箱内冷冻即成。

秋梨枇杷膏

功效:生津润肺、止咳化痰。

准备材料:雪梨6个,枇杷叶5片,蜜糖5汤匙,南杏10粒,蜜枣2颗,砂纸1张。

做法:

(1)先将5个雪梨切去1/5做盖,再把梨肉和梨心挖去。

(2)把枇杷叶、南杏和蜜枣洗净,放进梨内。

(3)余下的1个梨削皮、去心、切小块,将所有梨肉和蜜糖拌匀,分放入每个雪梨内,盖上雪梨盖,放在炖盅里,封上砂纸,以小火炖2小时,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