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读《本草纲目》学生活
5607200000008

第8章 巩固身本的先天之本(1)

大补元气的尊贵“霸主”:人参

中医学中有这样的说法:“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这里的“气”是指人体的元气,元气充足人体免疫力就强,从而能战胜疾病,如果人体元气不足或虚弱,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免疫力去战胜疾病,因此可能造成死亡。“元气”亦称“原气”,指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现代医学称其为人体新陈代谢。

现在很多人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大,经常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所以常使元气大伤,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泄泻、气喘、多痰、失眠等,所以,补元气就显得尤为重要,拥有“长生不老的神草”之称的人参就是一种很好的补品。

人参是中草药之王,是最传统的补品之一。《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参,味甘微苦而性温,入脾、肺经。具补益强壮、补气固脱、补肺健脾之功效。”现代科学研究则表明,人参中最宝贵的独特成分就是人参皂苷或称皂角苷,这种物质在其他植物中是没有的。皂角苷能通过新生DNA和RNA来抑制机体衰老,并能刺激血纤维蛋白溶酶活动,产生抗炎和抗疲劳性,同时在美肤方面也功效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人参虽是一种滋补强壮药,但不可人人服人参、药药入人参,惟有虚损时才宜进补,而且人参的类似品种非常多,应用时要注意分辨。如:党参为桔梗科植物,所含成分及性味与人参相似,但功能弱于人参;西洋参偏苦、寒,重在养阴生津;太子参也称孩儿参,性味甘平微苦,也有补气生津的功效,但功效较弱。

虽然人参对人体有诸多好处,但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这里要提醒有九种人不适合服用人参:

1.健康之人

身体健康的人应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的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若盲目服用人参非但无益健康,而且会招致疾病。尤其是婴幼儿、少年儿童、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服用人参一定要谨慎。

2.舌质紫暗之人

中医学认为,舌质紫暗为气血淤滞之象,如服用人参反而会使气血凝滞加重病情,出现“疼痛、烦躁不安、手足心发热”等症状。

3.红光满面之人

临床发现,红光满面之人情绪往往兴奋,血压常常偏高,再服用人参可能会导致血压上升、头昏脑涨、失眠多梦等病症。

4.舌苔黄厚之人

正常人的舌苔薄白又显湿润,黄则表示消化不良、有炎症,此时服用人参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等。

5.大腹便便之人

此类人服用人参后,常常食欲亢进,出现体重猛增、身重困顿、反应迟钝、头重脚轻等不良感觉。

6.发热之人

发热应先查明病因,不可因病体虚而盲目进补,感冒、炎症等发热病人服用人参后犹如雪上加霜,会使病情加重。

7.胸闷腹胀之人

此类病人服用人参后,常常出现胸闷如堵、腹胀如鼓等症。

8.疮疡肿毒之人

身患疔疮疥痈和咽喉肿痛者不易服用人参。

9.体内有热毒者

此类人服用人参后会导致疮毒大发、经久不愈等严重后果。

贴心药膳:

高丽参糯米饼

功效:补元气。

准备材料:糯米粉、红枣、栗子、松子、高丽参。

做法:

(1)取糯米粉一杯,加入热水搅拌,可以增加糯米的黏度,捏成团备用。

(2)将红枣切成丁备用。然后将栗子剥壳,压成碎末备用。再将松子压成粉、高丽参切成颗粒备用。这几种原料中,红枣是补血的;栗子是粗粮,可通便,对皮肤有好处;松子可以预防贫血、预防老化。

(3)将锅加热倒入少许油,将糯米团擀成饼状,放入油锅煎,然后放入红枣末、栗子末、红参末,对折后粘上。煎熟后出锅,放在盘子里,撒上松子即可。

强壮机体、生精补髓:鹿茸

鹿茸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它是“关东三宝”之一,非常珍贵,是大补之药。

据《本草纲目》记载:“鹿茸味甘,性温,主病下恶血,寒热惊悸,益气强志,生齿不老。”它主要用于治疗虚劳羸瘦、神经疲倦、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溃带下,还能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等。

经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证明,鹿茸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恢复和保持机体健康。目前鹿茸主要被用于全身衰弱、年老或病后体弱及病后恢复期的治疗和滋补。

那么鹿茸怎么吃呢?最常见的就是煲汤了,取鹿茸片5~10克,与鸡(鸭、鹅、鸽、猪、牛、羊)肉、大枣、枸杞、莲子、百合等随意搭配,放入电饭煲或沙锅内炖3~5小时,之后食用。另外,还可以用鹿茸来泡茶、熬粥、泡酒,坚持食用后会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要注意的是,也有不适合服用鹿茸的人群:

1.外感风寒及外感风热等外感疾病者均不宜服用鹿茸。

2.肾有虚火者不宜服用。

3.内有实火者不宜服用。

4.高血压、肝病患者慎服。

在这里要提醒的是:服用鹿茸时最好不要喝茶、吃萝卜,也不要服用含有谷芽、麦芽和山楂等的中药,这些食物都会不同程度地削弱鹿茸的药力。

贴心药膳:

三鲜鹿茸羹

功效: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

准备材料:蒸熟鹿茸100克,冬笋50克,水发海参100克,熟鸡肉50克,鸡汤300克,盐、淀粉、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1)海参、鸡肉、冬笋切成大小适中的片,经开水焯后,沥干。鹿茸切丁,放入碗内加少量盐、味精、煨好。

(2)砂锅中加入鸡汤、海参、鸡肉、冬笋及适量盐、味精大火煮沸后,撇云浮沫,用淀粉勾芡,滴入香油,最后将鹿茸丁撒在上面即可。

阴阳兼治的“五行之精”:五味子

阴阳学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中医学上认为“阴”代表储存的能源,具体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别中的雌性等,而“阳”则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无形的气、卫、火、性别中的雄性等都属于阳,而“阳”的这种生命活力靠的是内在因素的推动,即“阴”的存储。人体只有阴阳平衡才能身体健康。

调和阴阳的食物最好是五味子。《本草纲目》中记载:“五味子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红,北产者黑,入滋补药,必用北者为良。”就是说五味子有南北之分,但南五味子的滋补作用较差,所以冬季进补时应选用北五味子。

五味子性温,味酸咸,归肺、心、肾经,具有敛肺止咳、补肾宁心、益气生津之功,主治肺虚咳嗽、自汗盗汗、遗精遗尿、九泻九痢等症。现代医学认为,五味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神经系统兴奋剂。经常服用适当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有反射性反应,均有兴奋、强壮的作用,能调节胃分泌和促进作用,并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实早在古代,五味子的功效就已经得到充分发掘,《神农本草》中将五味子列为上品,古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说“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女皇武则天更是服用五味子来延年益寿。

现代药理学研究还证实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五味子可增强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协调,改善智力水平,提高学习记忆效率;五味子还有扩血管、保肝、抗氧化、抗溃疡的作用;另外,它还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脂质形成,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贴心药膳:

五味子鸡蛋汤

功效:补齐养阴。

准备材料:五味子20克,鸡蛋1个。

做法:五味子洗净,浸泡,用清水700毫升和鸡蛋一起煎煮,蛋熟后捞起放在冷水中浸泡片刻,去壳后再放回煎煮,约煮1小时煲至汤汁剩250毫升(约1碗量),加入少许白糖便可。

益气补脾,山药当仁不让

我们知道脾为后天之本,是人体存活下去的根本,只有脾好了,人的身体才能正常地运转。那么补脾效果最好的食物是什么呢?山药是最好的选择。

山药又称薯蓣、薯药、长薯,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的块茎。山药中以淮(怀)山药最好,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健康食品,外国人称其为“中国人参”。山药口味甘甜,性质滋润平和,归脾、肺、肾经。中医认为它能补益脾胃、生津益肺、补肾固精。对于平素脾胃虚弱、肺脾不足或脾肾两虚的体质虚弱,以及病后脾虚泄泻、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非常适宜。

《本草纲目》中对山药的记载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因为山药的作用温和,不寒不热,所以对于补养脾胃非常有好处,适合胃功能不强、脾虚食少、消化不良、腹泻的人食用。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的老年人也可以适当多吃些山药。

贴心药膳:

山药枸杞粥

功效:美容养颜,补血益气。

准备材料:白米100克,山药300克,枸杞10克。

做法:将白米和枸杞洗净沥干,山药洗净去皮并切成小块。将500克的水倒入锅内煮开,然后放入白米、山药以及枸杞续煮至滚时稍搅拌,再改中小火熬煮30分钟即可。此粥营养丰富,体弱、容易疲劳的女士多食用,可助常保好气色,病痛不侵。

补肝益肾、滋阴养血:何首乌

关于何首乌的来历有一个传说,在唐代文学家李翱的《何首乌传》中有相关的记载。何首乌是顺州南河县人,祖父名叫能嗣,父亲名叫延秀。能嗣原名叫田儿,自小身体虚弱,长大后没有性欲,遂到山中从师学道。一天酒醉后卧在野外石块上酣睡,一觉醒来,天色已晚,忽见二株藤枝叶纷披,渐渐枝叶互相交缠,过了一段时间才分开,片刻后又交缠在一起,使他十分惊奇。

翌日,能嗣顺藤挖根,将块根请人辨认,谁也说不清这是什么药材,有位老者说,可能是一种仙药。他就试着连服了7天,便开始有了性欲。连服三四个月后,体质逐渐强壮;服用1年后,宿疾痊愈,容颜焕发,毛发乌黑有光泽。之后的十年中连生了几个儿女,便把田儿改为能嗣。他又把此药给儿子延秀吃,延秀又把药传授给儿子首乌服,祖孙三代都活到了130多岁。延秀的邻居李安期,与延秀是好朋友,他吃了此药后也很长寿,并把它公开了,很多人吃了此药均有效,便把这种能够延年益寿、乌须黑发的药叫做何首乌。

这个故事显然有传奇色彩,但何首乌补肾固精的功效却是不容置疑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何首乌的功效是:“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另外,何首乌还有美容和乌发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何首乌可止心痛,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何首乌具有良好的益精血、补肝肾作用,经常服用可使人气血充足,面色红润,容光焕发,面色无华或面色萎黄的血虚病人,常服制首乌(深加工过的何首乌),可使面容青春久驻。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何首乌还具有延缓衰老、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在调节血脂方面,何首乌能降低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此外,何首乌还能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改善心肌缺血。

何首乌分为几种制法,因制法不同,功效也有所不用。生首乌以黑豆煮汁拌蒸,晒干后变为黑色,即为制首乌,有补血和补肾益精的功效,适用于未老先衰、须发早白、贫血虚弱、头晕眼花、腰酸遗精的病人。晒干的叫生首乌,功效和制首乌大相径庭,不用于补虚,而是用于润肠通便及消痈肿等,适用于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的便秘及疮疖等。新鲜的叫鲜首乌,与生首乌相似,但润肠、消肿效果更佳。

贴心药膳:

何首乌山鸡

功效:补肝肾,乌须发,悦颜色,延寿命。

准备材料:山鸡2只,制首乌10克,青椒100克,冬笋15克,鸡蛋1个,酱油、料酒、味精、精盐、豆粉、菜油各适量。

做法:

(1)制首乌洗净,放入铝锅煮2次,收药液20毫升。

(2)山鸡去净毛,剖腹去内脏,洗净去骨,切成丁;冬笋、青椒切成丁;鸡蛋去黄留清,蛋清加入豆粉,调成蛋清豆粉,用一半加少许精盐将山鸡丁浆好,另一半同料酒、酱油、味精、首乌汁兑成汁液待用。

(3)净锅置火上,注入菜油,烧至六成热时下鸡丁过油滑熟,随即捞入勺内待用。锅留底油,加入鸡丁、冬笋、青椒翻炒,倒入汁液勾芡,起锅装盘即成。

枸杞——补肾益肝的“东方神草”

枸杞又名地骨子、杞子、甘杞子,其浆果呈鲜红色,形似纺锤,更似红玛瑙坠,它还是一种名贵的中药,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关于枸杞,有个非常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