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我是战斗机飞行员
5608000000028

第28章 盲目飞行(五)

真令人气恼,可是却没那个功夫让我来发泄,必须马上进行修正,否则高度表、速度表很快就会变化,评分标准规定:60度坡度盘旋5分动作中,高度一项是正负30米,就是超过30米就评不上5分了。好在我的修正动作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不需要我再过多思索了,手脚协调地反杆反舵就上去了,立马就把坡度重新扳回到60度去。同时稍微增加了一点仰角,控制住升降表的继续下指,并拉杆把它重新指回零,同时又补上一点油门。这么来回一折腾增加了飞机的阻力,速度很有可能会减小的,油门不提前加不行,等看到速度小了再加油门就晚了。这个时候我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看速度表和转速表了,但是原则要把握好,就是像坡度60度这样的大坡度盘旋,速度很容易小,而且小了以后还不容易增上来,所以做类似动作的原则就是速度要宁大勿小。

还好,高度表只是下指到接近30米,仍在5分范围内。但是,我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为这样不行,不能懒,必须把高度表修正回零!否则一会儿稍不注意飞机再带点下降率就麻烦了,一下子就会突破30米的5分标准。于是我在气流颠簸中竭力保持住60度坡度的同时,又暗中使劲把驾驶杆往斜后方带了带,让升降表上指了约1米/秒左右,让高度慢慢回升一点。看已经构成了很小的修正态势,修正到位还需要一些时间的,我赶紧转移注意力看速度表和转速表。看速度是否稳定在规定的600公里/小时,看转速能否维持住这样的速度不变。见速度、转速都正常,我又迅速把视线转移回来看高度表,因为我还需要及时改平飞,别矫枉过正,把高度又给冒上去了。还好,看的很及时,高度表的指针已经接近5000米了。我稍微松了一点带杆力,同时赶紧检查升降速度表,让它的指针重新回到了零。

气流还在颠簸,严重时飞机竟像是一把扇子,忽闪来忽闪去的,坡度在正负3~5度范围内变个不停,最大振幅达到10度,给我的数据保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空域仪表所有动作里面,飞行员们都普遍认为:坡度60度盘旋是比较难做的,因为它要求的是稳定,数据基本不能变,而且时间较长,更增添了飞行员保持的难度。不像俯冲、上升转弯之类的动作,坡度、速度、俯仰角等都是不停地在变化,飞行员的操纵动作快一点或慢一点、多一点或少一点都行或是都还可以弥补,所以相对好做一些。看来我今天是“屋漏更遭连阴雨,船迟偏遇打头风”了,本身就是很难做的动作,还赶上了这么大的气流,真是上来就给我一个下马威啊!

不怕,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嘛,越是难飞我越要把它飞好,这样才能显示出我的暗舱仪表水平啊!我快速分配着注意力,头是根本来不及偏转的,只能是眼珠子叽里咕噜地转来转去的。像鸭子浮水一样,手脚不停地捣鼓着,随时修正着方向、俯仰以及横侧平衡中出现的细小偏差。看出来就修到位,不让它有丝毫的积累。终于,一左一右两个坡度60度的盘旋被我做过去了,当然偏差是不少的,但一是都被我及时修正好了,二是都没有超出5分范围。

下一个比较难做的动作是坡度60度的30米/秒下降转弯——有利速度上升。这套动作难就难在下降率的保持上,在坡度大、横侧倾斜多的情况下,飞机的俯仰平衡也变化明显,所以想要精准保持那么大的下降率是比较困难的。油门是收光了做,但是如果你放机头快了的话,速度还有可能大起来,甚至超过30~50公里/小时。因为油门已经是收光了,无法再用油门来控制速度,最后只好放减速板来控制速度。随后减速板若再收晚了,速度又会小下来,也能小到30~50公里/小时,需要再往上加油门。如此循环往复,耗费精力不说,整个动作也就乱了套,勉强还够个3分标准就算不错的了。

对于这个动作,我是精心研究过的,为了便于操控,我把它在《训练大纲》和《飞行教范》的允许范围内进行了分解:按照坡度45度为界,之前算第一段,之后算第二段。第一段做到45度的时候一定要等一等,看一看,确实稳定了,再进入第二段,直至把坡度做够60度。这样阶段明显就可以抓住主要矛盾,一个阶段突出一个重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没有前后,稀里糊涂。那样是很难把动作做好的。

我修正了高度和速度的细微偏差,很快就创造好了进入30米/秒下降转弯的条件,开始进入——首先是盯着速度表指针,不看转速表完全凭感觉稍微收小油门,这样可以集中精力看更重要的东西。见速度出现了减小的趋势,便开始松杆,减轻带杆力,让机头缓慢下沉。看升降表指针下指了,才开始压坡度,压得很慢,我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关注并控制下降率上了。在压坡度的同时我继续柔和松杆增大下降率,在下降率达到25米/秒左右的时候,坡度也达到了45度。于是我向斜后方反住了坡度带住了杆,先不要再往下下了,坡度也不要再增加了,先保持一会儿再说。哼!我的地盘我做主,这就是我定的第一个阶段,必须要等一等,看一看,千万不能着急,等数据稳定下来再做下一步,进入第二阶段。

从一开始油门就是一直缓慢地收个没停,这个时候我感觉快收到底了。现在我必须要充分利用这个“等”的机会,抓紧时间检查速度和转速,因为前面主要精力是看地平仪和升降表了,没有过多的精力来照顾它们,现在腾出精力了,再不看的话就有可能积累出大的偏差来。一看速度还可以,没怎么变化,转速也符合当时的速度需要,能维持住这样的速度不变,我就放心了,该进入第二阶段了。我也不能在第一阶段停留的时间太长了,那样别人会挑毛病说我这是简化练习。于是,我把注意力快速循环在“地平仪——升降表”上,继续柔和增加坡度,同时也进一步松杆放机头增大下降率,并把油门继续不停地往后收。坡度达到60度时,正好下降率也达到了30米/秒,油门也被我收到了最后也就是“慢车”位置。

OK!非常完美的一个开端,咬紧牙关保持住!我在心中暗自喝彩,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住。杆力很大,我使劲地向斜后方拉住驾驶杆,反住坡度,防止坡度继续自动增加。想让下降率一点不变化很难,能不超过正负2米/秒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这个动作难就难在升降率偏差的修正上,尤其是下指的偏差,光靠拉杆是拉不起来的,你越拉杆下降率就越往下指,而且速度还很快就会小下来了。再拉狠了飞机甚至会进入急盘旋下降等复杂状态,改都改不出来了,直接危及飞行安全。必须要动坡度,就是要在减小坡度的基础上再结合拉杆才行。这就等于修正一个偏差的时候却要打破两个方面的平衡:俯仰平衡和横侧平衡,所以才叫费劲呢!我保持中间出现过升降表下指到了32米/秒的情况,好在我发现的及时,赶紧减小坡度到55度左右,然后向后扪住劲拉了一杆,才把升降表拉回30米/秒上去。

由于这个30米/秒下降转弯的动作转弯角只有180度,而在坡度60度的情况下转弯角速度是很大的,所以我在保持坡度和下降率的同时,也要注意检查罗盘指示,防止一不留神转过去了,来不及改出。当看到罗盘距离180度的转弯角还剩30多度的时候,此时高度也剩余300多米,正合适,几乎同时到了改坡度和改高度的时候了。这两个一起到是最好的了,一般都是航向先到,这种情况下很讨厌,因为你动坡度的时候还要保持下降率30米/秒不能变。而这样很难,坡度到45度左右的时候飞机的俯仰状态是个分水岭,变化较大,不好精准控制,下降率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正负超过5米/秒都很常见。30米/秒的下降率,你误差超过5米/秒了,也就是超过超过正常的16%了,动作也就不成个了,非常难看,按评分标准连3分也都不够了。但是,如果是航向、高度一起到了,就好做多了,可以眉毛胡子一把抓了,在动坡度的时候就不用考虑俯仰过多了,只要带杆减小下降率而不是让它增加即可,因为我也是到了改高度的时候了,下降率减小是完全正常的。早在前面刚进入的时候,我特意先下降高度,再慢慢进入转弯,也有这样的目的,就是创造条件,让航向和高度同时到,以便同时进行改。在符合有关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小难度。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道道,我认为这不叫投机取巧,而是动作技巧。

我开始改出转弯,还是分成两段来做的,但分隔点变了,以坡度30度为界:首先是一杆把坡度改到30度,把下降率减到10~15米/秒,同时把油门加上一块,停住,等一等,看一看。这个第一阶段只用看地平仪,适当扫视了一眼升降表,高度表、速度表、罗盘暂时不用看。等飞机短暂地稳定下来后,我立刻检查高度表和罗盘的指示,看到了二者都在协调同步地减少。再看速度表也还基本没什么变化,说明我刚才全凭感觉加的那块油门正合适。下面的第二阶段就要精确地改高度和航向了,我依旧是以地平仪为中心,快速分配着注意力“地平仪——升降表——地平仪——高度——地平仪——罗盘——地平仪——速度——地平仪——转速”,最终把飞机基本改平在预定高度上,略高了一点,不过就是20米;航向没有误差,改平在预定航向上,一度不差;速度略大一点,也不超过5公里/小时。都在5分范围内,VERYGOOD!整个动作都成功了。

后面的几套动作对我来讲难度就不大了,加上前面做的很成功,我也就越做越顺手,行云流水一般,操纵动作柔和,运动轨迹圆滑。我觉得自己有点像盲人音乐家阿炳了,虽然看不见座舱外的蓝天白云,但是依旧在万里长空以驾驶杆为弓,以航迹为弦,演奏出动人的乐章来。只不过是他的委婉凄凉,如泣如诉,而我的则是壮怀激烈,气吞河山罢了。

空域动作按配套顺序全部做完了,因为都不错,所以也不需要再补做什么了。副师长让我打开暗舱罩休息一下,我这才有机会和闲工夫看看外面的美景:空域里面有着5~6个量的淡积云,高度约在3000~4000米左右,白衣苍狗,形态各异,点缀在湛蓝的天空和白茫茫的大地之间。竟像是上苍用神来之笔信手涂抹的画卷,大气磅礴,波澜壮阔,令人感慨万千,叹为观止。顿时,一种飞行员特有的自豪感在我的心中升腾而起,志在蓝天,今生无悔,我骄傲,我光荣,因为我是战斗机飞行员!当然,事后回想起来,那是因为前面的动作做的好,我才有了这样的好心情好兴致而已,如果做到不好,我的心情肯定十分灰暗,哪里还会冒出来这么多的感慨呢?

欣赏了一会儿这天上美景,感觉精神上放松多了,憋在这暗舱罩里面是真不舒服啊。本来歼教六的座舱就不大,再扣上这个暗舱罩就更小的可怜了,更加让人感到非常的压抑。就连转个头都很不方便,一不留神头盔上两侧突出部件还会挂上暗舱罩的钢丝骨架,把头偏在那里卡着动弹不得,等费点劲才能回到原位。可往往经常出现的不幸就是等到你把头回到原位,数据肯定早变了,变乱了,真能把你气个半死的。

我看时间和剩油量都差不多了,到了返航的时候,该回去了。于是我在请示完副师长后,保持高度5000米,表速600公里/小时,转弯对向导航台改出。这个时候,我就不能再舒服了,有点恋恋不舍地最后看了一眼舱外的蓝天白云和脚下的壮美河山,便又主动扣上了暗舱罩,重新回到暗黑狭小的世界里,继续在黑暗中“摸索”和“徘徊”。

我挪了挪臀部,调整到了一个最佳的操纵坐姿,既让头部尽量靠后,能有着更广阔的观察仪表视界,同时又让两臂处在便于操控驾驶杆和油门的舒适位置。然后再次把刚刚放松好的精神继续抖擞起来,重新调整到了最佳竞技状态,严格保持飞机向导航台平直飞行。飞机需要准确通过导航台上空,只有这样才能按照地面计算好的背台航向和背台时间,飞到背台进入点,转弯对正着陆航向并“骑”在跑道延长线上。

5000米这个高度层还有着不小的气流,飞机是一路上晃晃悠悠甚至有点跌跌撞撞地飞着,平常相对很简单的平飞也变得复杂和艰难起来。只不过才5分多钟的时间,我却感觉时间像挺长的。好不容易才看到无线电全罗盘指针开始打转了,这是飞机进入了导航台上空盲区的标志,说明我已经飞到了导航台的上空。指针开始有气无力地甩来甩去,像是喝醉了酒似的,跌跌撞撞。又像是变成了一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飞。我严格保持着前面进入盲区的航向,继续往前飞,要出了盲区才能转向背台航向的。

时间不长,感觉也就是经过了10秒钟吧,突然,刚才还有气无力的指针仿佛触了电一样,猛地跳动起来,一下子跳到表盘的最下边也就是180度左右的位置上。然后便小幅度高频率抖动起来,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你瞧瞧,你瞧瞧,它原来还像是一条在脸盆里毫无方向、漫无目的晃来晃去懒散地游动着的鳝鱼,只在瞬间就变成了一条鲨鱼,一个突然发现了猎物,身形猛烈一抽,调整好方向便闪电一般嗖地全速扑向目标的掠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