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急驰而去。然而,他还未到前线,就派副官回来向库图佐夫要求增援。库图佐夫懊丧地皱了皱眉头,知道自己派错了人。他跟来人说,请转告亲王,他非常需要得到亲王的帮助和指点,故请亲王马上返回戈尔基村指挥所,同时指派多赫图罗夫将军前去指挥左翼部队。
多赫图罗夫是位谦逊质朴,富有同情心的将军,他也是位久经沙场的英雄。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就是他把俄军残部带出重围的。俄军中许多人熟知他说过的话:
“我从未当过内侍官,也从未到大本营去钻营禄位或是巴结朝廷以求宠信,因为我十分珍惜官兵对我的爱戴,对我来说,这才是最宝贵的。”
多赫图罗夫因此得到官兵们的热爱和尊敬。
库图佐夫清楚地知道,多赫图罗夫在谢苗诺夫沟那里将会遇到什么情况。撤下来的第2集团军已溃不成军,现在在那里设防的是从预备队抽调的三个团兵力。法军炮兵已开始向那里轰击;拉图尔一摩布尔的骑兵军已开始列队,准备发起进攻。
库图佐夫给多赫图罗夫下的命令是:
“您要坚持到最后。”
多赫图罗夫一到前线,就奔波于被打散的各团之间,沉着地下达着命令。他身穿破旧的军装,并不引人注目。阵地上的秩序逐渐恢复了,士兵们又重新聚集在指挥官的周围。俄军刚刚部署完毕,法军著名的胸甲骑兵师——“铁人”师就发起了进攻。
他们的攻势锐不可当。强壮的骑士身披金属胸甲,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各色战旗,在缪拉的率领下向俄军阵地猛冲过来。
胸甲骑兵不断向俄军冲击,可是俄军好像是屹立在由骑兵汇成的汹涌大海中的一些小岛,虽然大海渐渐淹没了周围的一切,但这些小岛却岿然不动。在敌人的攻击下,俄军不断有人倒下,但活着的人仍在用枪和刺刀还击,一直坚持到援军赶来击退胸甲骑兵。
双方的激战在持续,法军的力量在战斗中大量消耗,如不投入大量增援部队,是无力取胜的。
元帅们一次又一次地请求拿破仑派近卫军投入战斗。内伊元帅派贝利亚尔将军来报告说,俄军后方的莫扎伊斯克已隐约可见,只要再发动一次猛攻,就能彻底解决战斗。缪拉元帅用脑袋担保,只要派近卫军参战,他就能夺取胜利。
当俄军只有库尔干纳亚炮垒还在坚守,整个防御阵地岌岌可危的时候,拿破仑断定,以出奇不意的猛烈突击彻底打败俄军的时刻来到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把青年近卫军和骑兵预备队投入了战斗。
拿破仑最喜欢这种时刻,他爱说的一句简短而有力的话是:
“近卫军——出击!”
随着这一声令下,强大的近卫军步兵以密集的队形从他身旁呼啸而过,向敌人发起攻击。掷弹兵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突破俄军防线,使俄军尸横遍野,胆战心惊。近卫军骑兵风驰电掣般地发动进攻,掀起冲天烟尘,追逐、歼灭敌人。
突然,法军几个副官惊恐万状地喊叫起来:
“哥萨克!哥萨克!”
惊叫声使司令部陷入一片惊慌之中。拿破仑知道,在他的左翼,即在博罗季诺以北,冲杀出来的俄军骑兵,直接威胁着他的后方。他立即命令左翼部队停止进攻,同时命令博加尔涅停止对炮垒的进攻,急率部队救援左翼。近卫军被俄国骑兵打得大败而逃,博加尔涅躲在士兵中间,才得以死里逃生。
时间在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拿破仑丧失了时间,同时也失去了胜利。
库图佐夫由于派出普拉托夫和乌瓦罗夫的骑兵大军去攻击法军侧翼,而使法军陷入混乱,为自己赢得了时间,及时地把预备队调到了炮垒和左翼,从拿破仑手中夺取了主动权。他没有让骑兵深入到敌人后方,他知道现在还没有力量这样做,因此很快就命令他们撤了回来。
俄军骑兵对法军发动的这场突击,对俄军的处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利用争取的一点时间又巩固了本已陷入绝境的左翼。
俄军骑兵撤回后,法军翼侧和后方的威胁消除了,但拿破仑在作战指挥时显得更加犹豫和动摇。拿破仑命令他的部下重新向俄军发动进攻,但仍然拒绝派出老近卫军参加战斗,而老近卫军不参加战斗,那显然是不能取胜的。
博加尔涅倾其全部兵力,对拉耶夫斯基炮垒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步兵师从正面进攻,骑兵从两翼和后方进攻。
在法军的头两次进攻中,守卫炮垒的第26步兵帅被击溃。巴克莱派利哈乔夫率第24师换下了第26师。老将军、师长利哈乔夫,面对蜂拥而上的敌军,向士兵们大声喊道:
“弟兄们,不要忘了,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
在他的鼓舞下,士兵们继续坚持战斗,不断向法军射击,并利用刺刀与敌人搏斗。
突然,炮声停止了,放眼望去,有一条巨大的似乎披着金属铠甲的怪兽向阵地扑来;鳞状装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几乎盖住了山岗。这是法军胸甲骑兵纵队从后方在向炮垒冲击。与此同时,法军步兵也从阵地正面扑过来了。
俄军少数还活着的炮手,操起擦炮的通条打击敌人,利哈乔夫解开衣扣,裸露着胸膛,摇摇摆摆地迎着敌人的刺刀冲上前去。俄军还是没能守住阵地。俄军炮手全部阵亡了,第24师的希尔万斯基团1400名士兵,幸存者只有92人。
法军终于攻占了炮垒,他们为这次进攻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仅第9巴黎团就有1116名士兵阵亡。在高高的山岗上,到处都是成堆的俄法两国士兵的尸体。后来法国人写道:
“博罗季诺成了法国士兵的墓地。”
在攻占了俄军的阵地后,拿破仑准备再对俄军发动一次致命的攻击。在定下决心,迈出这一步之前,他纵马奔赴已成为废墟的谢苗诺夫斯科耶高地和拉耶夫斯基炮垒,经过实地视察,他一下子明白了一般人无法理解,而只有库图佐夫才能理解的一切。
拿破仑是位身经百战的常胜统帅。他看惯了法军押着衣衫褴褛的俘虏从自己的面前经过;看惯了自己的士兵清理缴获的枪炮和战旗,也看惯了被俘的敌军将领在自己面前卑躬屈节、唯唯诺诺。然而在博罗季诺他看不到这些情景,他所看到的正如他身边的塞居尔所描写的那样情景:
“俄军并没有退缩,他们正在重整旗鼓,再来冲杀……”
拿破仑知道,即使将老近卫军投入战斗,能否取胜亦尚难预料。一旦失策,在库图佐夫投入预备队转入反攻的情况下,他将落得连掩护自己撤退的精锐部队都没有的可怕下场。
当参谋长贝蒂耶,几位元帅以及拿破仑身旁的一些人悄悄商量一阵,然后由拿破仑的一个亲信达吕礼貌而坚决地转告皇帝,说大家都以为必须把老近卫军投入战斗才能取胜时,拿破仑默默地听着他的陈述,表情沮丧,显出踌躇不决的样子。达吕仍在反复强调派老近卫军参战的理由,突然,拿破仑脸上显出狂怒的表情,他用低沉的语调狠狠地说:
“如果明天继续交战,达吕,你说,还派谁去打仗?在这远离法国800里约的地方,我不能用最后的预备从来冒险!”
这一句话道出了拿破仑心中的焦虑和不安,这种感觉在法军第一次进攻失利时,就已在他心中产生了。
拿破仑由前线视察归来后,他用嘶哑的声音命令部下停止无效的进攻,又命令莫捷的部队坚守住已经占领的阵地。一会儿,他又把莫捷召来,问他是否领会让他坚守阵地,不准进攻的命令。
天黑以后,恐怕遭到俄军的偷袭,拿破仑便下命令将其溃不成军的部队撤至早上出击时的位置。拿破仑未能取胜,他向后撤退了。法军在战场上留下了4. 7万名死伤的官兵,其中有47名将军。
血战终于停止了,一位法国医生用讥讽的口吻写道:
“伤员们在呼喊着亲人的名字,他们忘了,在他们身旁是俄国的小镇格扎茨克,而不是德累斯顿。”
身负重伤、肢体残缺不全的法国人、普鲁士人、意大利人、波兰人、葡萄牙人……数以万计,他们躺在山丘上、沟壑里,他们在嚎哭、叫骂、呻吟,他们哀求救助,但是没有人来抬他们,也没有地方安置他们。
夜幕降临后,四周一片漆黑。天下起雨来,刮着凛冽的秋风。伤员在不断死去,呻吟声渐渐平息。此时,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法国、德国、波兰等国的城市和乡村,他们的亲人还正在盼望着他们早日回家呢。
法国人洛热写道:
“尽管我们是胜利者,但是就可怕程度来说,任何一场灾难,任何一次败仗都不能与博罗季诺战场相比。一切都被动摇了,都被毁灭了,军队溃乱不堪;伤员无处安置;到处是尸体,人尸、马尸,横七竖八,血流成河;遍地是丢弃的武器,到处是坍塌或烧毁的房屋,原野上弹坑累累。炮垒上的人全部战死了。被胸甲骑兵砍死的俄国炮手躺在大炮旁,步兵的尸体成堆地倒在那里。
将军们、军官们和士兵们默默地走来走去,他们感到压抑和惊奇,他们不相信自己竟然还活着。
大家都在挨饿,士兵们顾不得许多,伸手去摸死者的口袋,想找点能吃的东西……”
塞居尔写道:
“营地里死一般的寂静,既无歌声,也无话语,就是在皇帝身边也听不到往常说的那种奉承话。静得令人毛骨悚然。士兵们对不计其数的伤亡和微不足道的几个俘虏感到惊讶。要知道,只有这些才能说明胜败。惨重的伤亡说明了敌人的勇敢,而不是敌人的失败……”
拿破仑本想通过一次决战全歼俄军,一举战胜俄国,尽早结束战争。但是,通过一天的血战,他虽然占领了俄军的阵地和工事,但未能全歼俄军,自己的军队却伤亡惨重,连白天攻占的地盘,到了晚上又不得不让出来。
博罗季诺战役,拿破仑攻占了俄军的阵地,使俄军遭到了重大的伤亡,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他的战略目的一个也没达到。俄军没有被歼灭,通往莫斯科的道路没有打通,俄国更没有投降。不过,这并没有妨碍拿破仑炮制关于战胜俄军的公告。塞居尔写道:
“这是他最具欺骗性的公告。”
但是,他的这种伎俩只能暂时欺骗欧洲诸国,却骗不了自己的军队。
入夜,拿破仑得到报告说,总共俘获俄军士兵700名,其中大部分是伤员,还缴获大炮13门。拿破仑不相信,命令重新清点。清点后又得到报告说,确实只有700名俄军士兵被俘。大家指着遍地都是的俄军士兵的尸体,企图说明拿破仑确实取得了胜利。但拿破仑回答说,不用别人说,他自己就能看到胜利,只是看不到胜利带来的好处,相反,倒可能会等来俄军的反击。
经过一天的血战,俄军的阵地被法军占领了,表面上看,俄军是打了败仗。但它并没有弃甲而逃,军队的有生力量并没有被消灭,它的部分实力保存了下来,它还有战斗力,还有夺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撤退到新阵地的俄军,在驻地燃起了篝火,在战斗中掉队的伤员在向火光靠拢,指挥员在点名。
派出去侦察的哥萨克潜入拿破仑的住地舍瓦尔季诺村,曾两次惊动守卫在那里的近卫军。最后查明,白天攻占的俄军阵地、工事,他们现在已经全部放弃。这样,俄军就更容易发动进攻了。
3远见卓识战略后撤
晚上,库图佐夫接到报告,在战斗中有4. 4万士兵和23名将军伤亡。他知道拿破仑的损失也很惨重,但要想彻底粉碎敌人,必须从防御转入进攻。
巴克莱在9月7日,在给第2军军长巴戈武特的便笺中写道:
“总司令指出:敌人在今天的作战中损失程度不次于我们。他命令各集团军保持战斗队形,明天好再度投入战斗。”
当然,作战经验丰富的库图佐夫心里明白,单靠现在剩余的兵力、兵器显然不足以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加强军队,增调预备队,补充弹药和粮秣。
虽然库图佐夫多次派人到莫斯科报告,坚决要求增援和加强部队,但是朝廷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预备队没有,武器、弹药、粮食也没有得到补充。
库图佐夫很清楚,次日如果再战,即便俄军能够获胜,拿破仑败退,但拿破仑还能得到预备队的补充,而俄军兵力将在新的战斗中消耗殆尽,最后的胜利也就会成为泡影。特别是拿破仑还有没有动用的近卫军,因此再次交战对俄军来说是一种冒险。
面对这种局面,总司令最后打消了进攻的念头,下决心撤退。要保存军队的实力,要积聚力量,然后才有可能转入反攻。十分清楚,撤退是在当时局势下不得不采取的行动。
大家都想不通,既然拿破仑损失惨重,已退回到攻前的阵地,为什么还要撤退呢?巴克莱写道:
“夜间,我接到两个集团军都撤过莫扎伊斯克的命令。我打算去见公爵,请求他改变决定。但有人告诉我,多赫图罗夫将军已提出了异议,所以我只好心怀疑虑地服从了。”
库图佐夫在给亚历山大一世的报告中说:
“陛下的军队作战无比英勇。炮垒数易其手。敌人虽有优势兵力,但未赢得一寸土地……但是,这场战争并不仅是为了赢得几次战役的胜利,主要目的在于彻底歼灭法军……因此我决定撤退……我必须撤退,还因为那些应该支持我的部队,无一向我靠拢……”
9月8日凌晨,俄军放弃了阵地,实行全线撤退。
当发现库图佐夫的军队悄悄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时,在拿破仑的司令部里,人们感到十分惊讶,他们不知道库图佐夫为何撤走了,是什么时候撤走的。
拿破仑这时振作起来,又一次巡视了战场。有人提醒他说,这里简直成了巨大的墓地。他虽然明知道法军损失惨重,但他仍神气十足地回答说:
“到莫斯科只有两天的路程了,一到莫斯科,一切都会被忘掉的。”
拿破仑派缪拉的骑兵打先锋,向前推进。
法军官兵简直难以相信亲眼见到的景象:一路上空空如也,只有一座座新坟和坟前竖起的十字架,说明俄军是在掩埋好阵亡将士的尸体以后,从容撤走的。一起撤退的还有大量伤员和庞大的辎重。
“经过一场鏖战,还能这样秩序井然地撤退,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呀?!”大惑不解的内伊对缪拉说。
快到莫扎伊斯克时,缪拉确信俄军已远远地撤离了,就请拿破仑进城休息。当拿破仑赶到时,却亲眼看到,缪拉的先头部队经过激战,伤亡惨重,却仍未能攻占莫扎伊斯克。
拿破仑感到震惊,他沉思着只顾向前走去,直到随从提醒他有危险时,他才停下来,久久地凝视着前方。在前面,俄军的营火铺天盖地,遮断了通往莫斯科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