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切从赞美开始
5610700000032

第32章 赞美中必杀的神奇方法和技巧(3)

5、感慨式赞美

有很多赞美的方法稍不注意便会显得不太真诚,这里有一种感慨赞美法,会让别人听了你的赞美感觉很真诚。因为人人都在感慨生活,感慨生命,感慨挫折与失败,感慨成功与方法之中。

我拜访一位从外地机关里出来,在北京开饭店的老板。他说:“像你这样背个包天天卖书也不容易,一天挣个20、30想想还如我饭店里的业务员呢。”

“是啊!经理,像您这样又在政府机关工作过,又下海经商,能在社会上挣成如此名气,你是否知足了?”

“现在人挣个钱真他妈跟打仗似的。”他继续慨叹道。

“谁见了钱不眼开呢?当官的拿工资能拿几个钱,还不是靠贪吗!”我感慨道。

“官场和政治那是最劳心的,比我开这饭店差远了,这,多悠闲呀!不欠谁,谁也管不着。”他还发议论。

“哎,现在的人,有几个象您这么想的。谁挣了钱不想混个官当当。”

“咱是管不着别人,反正我是当一天老板卖一天饭——得过且过。”

“真是的,现在这年头,可真找不着和你说得这么开心的人了。”我高兴就掉眼泪,两只手一只手擦着一只眼,一张嘴还忍不住的笑。

“来,小姑娘,今天,大哥给你个惊喜,这七本书是吧!全给我了,多少钱?”

“哎呀,大哥,这年头怪了,越是像您这样不在乎钱的人,越是不愁钱花,生活越过得丰富多彩。”我引伸开去,想进一步扩大对方的梦想。

“是吗!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吧!150,别找了。”

他拿着书哼着小调向后门走去,说要打电话约几个朋友来玩牌。

当别人发感慨的时候,你也发类似的感慨。准错不了。因为,人际沟通中的同理心建立是缩小人际沟通差距最奏效的办法之一。

方法与技巧:谦字赞美法

1、向人学习式赞美

在一个写字楼里把书销空以后,已经6点钟了,我想已经到了下班的时候,该回去了。于是我下了楼梯,到了二楼。此时,我发现还有一个人在办公室埋头地工作着。

我轻轻地走过去,敲了一下门。她让我进去了,是一位挺年轻的女孩在看英语书。她看着我,“有什么事吗?”

“我看你这么努力,下班了还加班,为你这种学习的精神而鼓起勇气向你推荐本书。”

“什么书,拿来看看吧!”我递过去。

“你在学习英语啊!这里的单词我认识不了多少,你英语都过了几级了?”

“四级刚通过。今年我一定过五级。”我看她不过二十一二岁。

“你那么厉害,还在努力,太让我受震动了。”

“没有吧!”

“真的,你看着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却这样刻苦,我能不受震动吗?不仅仅是一点点。”

“什么学校毕业的?”

“没读过大学。”

“没读过大学,这么小就做了导游,而且英语还学得这么好,太了不起。你绝对是这家旅游公司最有培养价值,而且是最年轻的一位苗子吧!”“现在,还谈不上!学习总不至于落后吧!”

“对,这句话我应该记上,多看几遍,不想学习时就看看这一句话。”我掏出小本子记了下来,她看着我非常认真的样子,脸上便有一种优于他人的喜悦流露出来。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买你两本。多少钱?”她看着我,让我算账。

“30块,给你打八折。”她拿着书笑了笑,从皮包里拿钱给我。“你也不错,一会便卖了两本书,这么晚还推销。”

“谢谢,为了让你学习,这是最大的收获。”

我走出门,那个女孩的言行举止,学习精神,以及对目标的定时突破让我倍受震动,我感到自己将落后了,于是加紧步伐往前走。

将别人最优秀的言词,当着对方的面详细记录下来。这是一种很有效、又很理性的赞美技巧。

2、请教式赞美

不可明目张胆讨人好清朝刊印二十四史时,乾隆非常重视,常常亲自校核,每校出一件差错来,觉得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心中很是痛快。

和呻和其他大臣,为了迎合乾隆的这种心理,就在抄写给乾隆看的书稿中,故意于明显的地方抄错几个字,以便让乾隆校正。这是一个奇妙的方法,这样做显示出乾隆学问深比当面奉承他学问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皇帝改定的书稿,别人就不能再动了,但乾隆也有改不到的地方,于是,这些错误就传了下来,今天见到的殿版书中常有讹处,有不少就是这样形成的。

和呻工于心计,头脑机敏,善于捕捉乾隆的心理,总是选取恰当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欢心。他还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进行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乾隆的脾气、爱憎等了如指掌。往往是乾隆想要什么,不等乾隆开口,他就想到了,有些乾隆未考虑到的,他也安排得很好,因此,他很受乾隆的宠爱。

和呻拍马尼高在两点:一是知己知彼,每拍即中;二是让对方浑然不觉却全身舒坦,因为他做得无声无息,不着痕迹。

如果一个人的学识、机智、地位等到了一定水平,赞美话便可大讲特讲,有声有色。只是已不能称为“马屁”了,而应叫作谦和。钱钟书先生即为一例天才。

有一年冬他访问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文学教授座谈会上即席作了(诗可以怨)的演讲。开场白是: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斗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方而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通晓日语的中国学者也满心钦佩和虚心采用你们的成果,深知道要讲一些值得向各位请教的新鲜东西,实在不是轻易的事。我是日语的文盲,面对着贵国汉学或支那学的丰富宝库,就像一个既不懂号码锁又没有开播工具的穷光棍,瞧着大保险箱,只好眼睁睁地发愣。但是,盲目无知往往是勇气的源泉。意大利有一句嘲笑人的惯语,说:“他发明了雨伞。”

据说有那么一个穷乡僻壤的土包子,一天在路上走,忽然下起小雨来了,他凑巧拿着一根棒和一方布,人急智生,把棒撑了布,遮住头顶,居然到家没有淋得像落汤鸡。他自我欣赏之余,也觉得对人类作出了贡献,应该公诸于世。他风闻城里有一个发明品专利局,就兴冲冲拿棍连布,赶进城去。到那局里报告和表演他的新发明。局里的职员听他说明来意,哈哈大笑,拿出一把雨伞来,让他看个仔细。我今天就仿佛那个上注册局的乡下佬,孤陋寡闻,没见识过雨伞。不过,在找不到屋檐下去借躲雨点的时候,棒撑着布也不失自力应急的一种有效办法。

这段开场白,其实讲了两个层次。先讲对日本汉学研究中国人不敢等闲视之。即使是中国专家在日本讲中国学问,也要对听众的水平作最充分的估计。后段讲自己不通晓日语,除了有勇气之外,没什么资本。然而,自嘲正乃赞美别人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是也!

3、服从式赞美

服从就是对领导最好的赞美。

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谦恭地敬重领导,不如顺从领导的意志和命令。对高明的赞美者而言,服从是金,语言是银。这是由领导与下属的特殊关系决定的。

勿庸赞言,每个领导都喜欢听赞美的话,就连包拯也喜欢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但善于用语言来赞美领导的人却未必是领导最喜欢的下属,也未必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和赏识。有些州县在意平时对领导说赞美的话,也常常使领导感到开心,但关键时候却又顶撞领导的旨意,不同意领导的决策,不服从领导的命令。这类人可以说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这是一种最不合时宜的称赞领导的策略。

不服从领导就是不尊重领导。中国人比较讲究实际,一个人说的天花乱坠,干起来什么都不行的人很受人歧视。领导是工作上的权威,很重视自身威信,下属的赞扬无疑是对领导的威信的维护和尊重,但言行不一,不服从领导实际上就是无视领导的权威,损害领导的尊严。

善于称赞领导的人却未必有多么甜蜜的语言,而是以自己的行动来贯彻领导的意志、领导的权威和威信得到认可、维护和巩固,无疑,聪明的领导也最喜欢这样的赞美。

这样的下属也量受领导的青昧,刘秀登基称帝后,在南方尚有更始帝手下的郾王尹尊等将领拒不投降,成为刘秀的心病。刘秀决定灭掉更始帝手下的这些拒不投降的将领,完成统一大业,使民安居乐业。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诸大臣时,大臣们纷纷称赞刘秀“居庙堂之高而思其远”的心意,刘秀也越发感到统一的必要。但当他召集众将商讨对策时,谁都不愿去,谁也不愿拿主意,刘秀感到很丧气,最后以木简敲着地问道:“郾势力最强,宛居其次,谁能前去征讨?”此时贾复应道:“请让为臣征伐郾王!”刘秀开怀笑道:“有执金吾贾复进击郾王,我还有什么担心的。”后来评功论赏时,贾复还是一声不吭,但刘秀却说:“贾复的功劳,我自己是一清二楚的。”贾复不是个善于逢场作戏、沼须拍马的人,他的行为无疑是对刘秀决策的最大的支持和赞同。一些人口头上说好,但让他去干却又极不愿意,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与贾复比起来结果怎样呢?刘秀说他心里最有数。

当然,服从领导并不是要求盲目服从,凡是领导说的都要听从,凡是领导决定的都要遵从,盲目服从可能是对领导的一时的赞美,但从长远和结果看,如果服从的是错误的决策或命令,可能会害人害己。

李斯就是个死心塌地跟秦始皇走的人,对秦始皇逆来顺受、言听计从。秦始皇是个鱼肉百姓的昏君,大兴土木,工程很多,为行建功立业之实,他决定东填大海、西建阿房官、南修五岭、北筑长城,群臣听说后喧哗不止,劝谏者颇众,秦王很不高兴。此时,李斯却称赞了秦始皇的计划道:“陛下操谋远虑,此数举措置得宜,导万民于千百世之鸿利。目下诸多困境,可致后世无穷之基业,奈何着眼于近途,而遗千古之功。”秦始皇听完很高兴,自觉没有看错了人,是个人才。李斯见秦始皇龙颜大悦,更是明日张胆地大肆吹嘘:“今陛下动众兴工,圣王之举也,奈何言之涌诵,尽阻基业之创就,臣不知何由至此?”秦始皇高兴地说:“丞相所言极是,联意已决,众卿无需赘言。”自此把李斯视为知己。

李斯在大兴土木方面盲目信从秦始皇,并为之歌功颂德,仅仅为一人着想,却害苦了天下老百姓,助长了秦朝的苛政,不仅激怒了民众,而且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溃。

聪明的下属既尊重领导的决策和命令,又能有分辨地执行领导的决定,只要事情解决的完满,把功劳很大程度上归于领导,同样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信赖。

方法与技巧:比字赞美法

1、对比烘托赞美

对比显长式的赞美常常是以他人之短来对比赞美对象之长。使用这种方式,一定要特别讲究表达方式,追求良好的表达效果。首先,赞美对象的“长”是清晰而具体的,比较对象的“短”则应该是笼统而模糊的,不能指向特定对象,否则,就会影响赞美的效果。

其次,比较时不能当着有“短”的一方的面说,否则就会伤害这一方,赞美的效果同样要受到影响。比如,一位导游员赞美一位老年游客的毛衣外套,说:“您的外套真是太好看了,这种花色与款式的妙处只有像您这样有眼光的长辈才能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就不太会体会其中的审美效果了。”老年游客听了以后当然高兴,但是一定不能当着年轻游客说这种话,否则,会引起年轻游客不满。

在一个大学校院内,我给一位大学生推销书籍,他们说他们没有多少钱买书。我试用了这种对比烘托赞美法解决了这一借口。

“你瞧我们想花父母的学费钱,却没有那个资格花,大学是专门为青年人成才之路搭的桥,你们在桥上轻松走路,我们只能在桥下游泳,游得不好,就有可能一下子淹着。”这位大学生笑了,说:“有文化没钞票,不也会被淹死。”我说:“错了,即使有钞票,若没文化,也会很快会被淹死。”

“如卖建材的老板比一个教授挣的钱多,但是它的身份地位是不同的,而且,有多少暴富的人不久又成了穷光蛋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没文化,脚下垫的不是坚硬的砖,而是稀泥。你每多读一本书,都是在脚下垫一块砖,我一直要坚持说下去,直到你同意我为你垫上这块砖为止。”

他说:“就买这本口才书吧!看你口才不错,这块砖应该是老火砖,可能会结实一些。”

优越性最直接的实现方式。便是对比烘托赞美法。别人越低,你就会越高;别人越失败。你就会越成功。

2、左右逢源赞美

很多推销员,见到一对恋人,或一对夫妻,都不喜欢给他们做销售,因为他们中总有一人挑拨干扰买卖实现,那么,让我们用左右逢源的赞美法来对待他们。

在北京西单广场上,晚上七点钟,有一对恋人坐在草坪旁边台阶上。他们很开心地在聊天,手挽着手。我“哼”了一下,拉了很长的音,然后等他们有察觉后,我才走过去:“看姐姐,和这未来的姐夫聊得挺开心,没打扰吧?”“没有,没有。”

“姐姐感觉姐夫追上你口才重不重要?”我笑着问,递上一本书,“他是学法律的。”这位小姐碰着先生说。

“我说吗!看着姐姐又有气质,又漂亮,这么有女性魅力,应该找个优秀的才对,这不,未来的姐夫原来是个律师啊!收入最高的了,姐姐挺有眼光,姐夫左看右看都绝不像一般的男孩,不仅真诚可靠,而巳眼中还充满智慧。一看便是那种对你挺好的那种。”姐姐一直在翻着书,笑着。

“这本书可别让姐夫看了,你要留着悄悄看,以后好用书中的口才把姐夫管严格。姐夫,你要是不怕姐姐看管你,就选本书给姐姐,以表示对她的诚心。”“给你买一本吧!”“姐夫也听话听到家了,到这个时候还问姐姐。”

他买了一本。我说:“姐姐,别辜负了我这本书的心意,祝两位今晚快乐。”他俩站起来,向我道了声谢,然后,手挽着手幸福地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左右逢源,只有技巧高超的人才能实现双向控制,甚至多向控制。

3、1比4赞美

在赞美中掺杂些小缺点,有时候更切中要害。

在武汉的夏天,这是一个炎热的中午,我进了一家店面。一位看上去挺酷的老板在里面坐着写字。我打了声招呼,他就让我拿出书来看看,我环视了一下四周:只见墙壁上挂着一副特别大的字画,我说:“没想到老板还有当书法家的朋友。”

他愣了一下,问我何以见得。

“这副字您是请哪位高人写的,如此洒脱。”

“噢,是我自己写的。”

“原来,我有幸今天遇上了大书法家了,这门没白进。”

“大书法家,不敢当。”

“那你是书法协会的会员吧!”

“不是的。”

“国家真埋没了一位书法人才,如果你要是在一些机关单位工作,估计早成了中国的一流书法家。”

“我有那么厉害吗?”

“你看老板你在生意场上还能坚持书法艺术,如果在政府单位从事这个专业,肯定早已名扬四海了。真是可惜,埋没了一位伟大的书法家,唉!反过来讲是国家埋没了你,但仔细一想,您自己也有不是了,完全对自己不负责任,对社会不负责任,对艺术不负责任,不主动把自己推销出去,真可惜!”我越说越故作生气状。

我在赞美中还故意带了点责怪。他则更显兴奋地讲,他也认为自己有这个天赋。我看他讲得眉飞色舞的,好像42度的高温突然吹来一阵秋天的凉风一样。他买书可痛快了,也不问价,直接给钱。我离开店面之前,他走过去,把那张墙壁上的画又摆了摆正,站在那儿又欣赏了几遍,又是点头,又是摇头,我看着他陶醉的样子,猫着腰偷笑着轻轻地离开了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