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切从赞美开始
5610700000034

第34章 赞美中必杀的神奇方法和技巧(5)

我轻轻走过去,在近他一米处我站了有半分钟,他才有感觉地看了我一眼,我立即微笑了一下,然后告诉他:“你这种学习的精神非常令我感动,你这种超然而宁静的心态,我默默地深受你的感染。”在成功学里,经常讲到超然而宁静的心态,听到人讲课对这句话非常深刻。他听了之后,看了我一眼:“你是做什么的?”

“我是一个农民真实的故事《挑战人生败局》的推荐者,这本书就像你这个黑房子的盏灯一样,能让人看到一种精神和力量,能让人发现生命的真谛。”

他翻了一下后面的价格便买了那书。

“你很有勇气,也很值得佩服。”他临走前送我这样一句话,走出这家舞厅,我的心无法平静,我激动得心要跳出胸膛,因为我不仅给予他特殊的赞美,我也在顾客的赞美中得到了一种肯定,这种肯定让我信心十足去见更多的人,我一抬头,便看到人群中散发出满是希望的气流。

换一个词语,换一片天空。换一个词语。换一次惊喜。

2、特别记忆赞美

如果我们在某一陌生场合,突然听见自己的领导喊自己的名字,或者听到仅有一面之缘的朋友或同事喊自己的名字,我们便会有一种被受重视的感觉。其实,这也是一种赞美,这种赞美叫做特别记忆法。

在一个宾馆的宣传栏里,我看到花名册里有一位姓王的经理,于是我找到他。一推开他的办公室,我就满腔热情地说:“王经理,就是您吧!很荣幸又见到您。”他说:“你怎么认识我?”我早已想好,他们的宣传栏是用来公开哪些在表彰大会上受过赞美的人的。

“你在表彰大会上戴着红花,我怎么会不记得呢?”他一下子高兴起来,很客气地让我坐下。他没有时间看我的书,但王经理亲自把我送到胡主任的办公室。王经理走了以后,我对胡主任说:“胡主任,我在表彰大会上可见过您赢得那么多的掌声。”他听了以后,也要倒茶。

他一边翻书,一边说你是王经理的侄女吧?我只好连声应道:“是,是,是。”最后他们单位决定买四套书籍。

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与印象。我们如果在交往中留心记住别人的名字。并能在下一次见到别人时喊出来,是受别人欢迎的一种特有效的方式。

3、小声神秘式赞美

想让某个人得到你的赞美,表达你的心意,试用小声赞美法还真算一个妙计。

在一个招待所里,我给一客人沟通了一会。他说他能帮我找人买我的书。然后把我带到另一个同学(这里的顾客全是到北大学习的)那儿。他一到那儿就让一个叫王总的看书。王总说:“这书不错。”我发现王总对书挺感兴趣,由于我的书与他的品味不太合拍,我真有点担心。那个给我引见顾客的人正向门外走去,然后我跟着他来到门外,并凑到他耳边故作神秘地对他小声赞美道:“这个人很听你的话,看来你在此人心中的影啊是相当大的。今天全靠你帮我了,帮忙就帮到底吧!”

他又跟着回去了,随后提着一本书说:“王总,那本书我已看过了,观点和你的相近,挺独特的,你应买一本。”他拿起来道:“就这本是吗?”

“对!”他便把它放在一边,定下来,然后这个人又帮我推荐了三本。他们还决定买一套《中国传世名画》,1580元一套的。

后来我又以同样的方式卖出八套,他们都和我成了好朋友。临告别北京时,那两位首长还特别给我打了招呼。我一人送他们一个手拉车。然后对每个人都故作神秘兮兮地小声说:“千万别告诉他们,这是我专门送给你的哦。”

后来他们打电话哈哈大笑的告诉我:“分别卖给他们的书,当时都说是特别优费,比他人折扣低,一对口,才知道,并未优待哪一个,价格都一样,送的东西也一样。原初,还以为只有自己的拉车是送的,结果我们一聊起来了,你对每个人都使了这一招,小丫头,你有两下子,以后我也得用着点儿,看来还真灵!”

人们都确信世间有神秘的力量存在,神秘的现象存在。神秘本身便具有亲和力。你只要神秘一些,反而更能拉近两者的关系。

4、故意错位赞美

故意错位赞美法,就是不直接赞美对方的真实存在,而是故意将对方的特征、年龄等故意夸大或缩小,来满足对方人性弱点的需要而使用的一种赞美法。

在一个家居广场的停车场上,我看到一个司机在那儿很悠闲地抽烟,我走上前去,拿给他一本书告诉他:“这本书有利于把你女朋友顺利追到手。”我故意这么说,因为他昕了以后,会很高兴,以为他还是谈恋爱的花季年龄,他说:“我小孩都快上幼儿园了,你这不是鼓励我婚外恋吗?”

我赶紧说:“不可能吧!一点也看不出来,我真的没看出来。”急忙掏出一本教育小孩的书给他。

“这本还差不多。”

“打折吗?”

“打个八折,算给你道个歉吧!”

“算了吧!给你20”没想到这么痛快。

“先生,擦的是法国王子香水吧,效果居然这么好!”

“大宝,天天见。”我和他同时嘿嘿地笑起来。

这种故意错位赞美技巧,在生活中表现得也很广泛。如一个女人穿着一件衣服,“这衣服得几百块吧!”又如见到一个少妇问:“还没结婚吧?”总之,这种赞美,的确让人感觉很舒服。

人人都不能容允别人的不诚实,但能宽容和放纵自己的虚伪和自私。正因为如此要想取得好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掩盖一些对方无法更改的不足和局限。

方法与技巧:掩字赞美法

1、掩盖隐私式赞美

赞美别人,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即根据对方的文化修养、个性性格、心理需求、所处背景、角色关系、语言习惯乃至职业特点、性别年龄、个人经历等不同因素,恰如其分地选用词语赞美别人。

对方性格外向,透明度高,可以多赞美他,他会自然接受;如果对方比较内向、敏感、较严肃,你过多地赞美他,会使其认为你很轻浮、浅薄。她是一个不喜欢淑女型,个性鲜明,男孩子气十足的女子,你夸她如果长发披肩,长裙摇曳,定会婀娜多姿,美丽迷人,她也许并不会感激的,甚至还有可能说你是瞎操心。如果你了解她的内心,夸她短发看起来又精神又有活力,她一定会开心。

俗话说:“入门休问待客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在一个军区里,我给一位首长推荐一本安顿的《绝对隐私》,他一会儿朝周围看看,由于是在军区大院内,来回走动的人都是他的同事,让别人发现他看这本书。虽是正规出版物,但总是不大好。这位首长一向是很保守的,不一会,我看见过来了一个人,好像要找他,我马上拿出一本《我向总理说实话》交到他手里。那个人走过来说:“主任买书呀!”

“主任怎么那么爱看关于百姓生活话题的书,真是‘处高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上则忧其君’呀!”首长很高兴地笑了,只有我知道,他心里一定像落了蜜一样。在他的同事面前,这样一句话才是他最喜欢听的赞美诗。

他的同事走了,我拿报纸包上那本《绝对隐私》递给他,他掏过钱说:“你还挺会来事的,以后。让你办事,我放心。”我在他的背后伸了一下舌头,扮了一个鬼脸给他。看着他昂首阔步,一副领导的气派,真是那么回事似的。我知道其实他也有一颗凡人的心。

千万不要在女性面前称赞其他女性。

有人说:“女人的敌人就是女人自己。”对女性而言,其他女性全都是永远的敌人。

市内某女中,据说有位男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以相同的速度走动,倘若中途不经意停下来,那么全班便认为老师对旁边的女孩子有意思,也许有人会觉得很荒谬,但实际上却有男老师因不堪其扰而辞掉教职。

“男人也会嫉妒。”也许女性如此反驳,老师站在身旁认为“老师对我有兴趣”,这是女性特有的自我中心式的观念。女性在男女关系中没有所谓洒脱的状态,亦即没有所谓中立状态。例如情侣相偕上街,男的看着迎面而过的漂亮小姐,说道:“哇!好漂亮的女孩。”大致上,女的会生气不再理他。

人是多面性组合的动物,老人有童心的一面。小孩有严肃的一面。男人有女人温柔的一面。女人也有男人刚性的一面。总之;任何一面的展现都是有时空条件的,你要想赞美他,你就得见时发货,见场景发货,见人发货。

方法与技巧:抬字赞美法

1、故意抬举式赞美

嘴甜未必心就辣吹牛拍马的人,总是通过甜言蜜语、花言巧语,使对方在不知不觉或轻松愉快中入耳入脑而变得春风得意或忘乎所以。

有时,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自己吃不准是对是错,如果有人趁机贡献几句好话,你就会飘飘然,大有“深获我心”的知遇感,不禁发出“知我者唯你也”的慨叹。再说,古今中外能够“闻过则喜”的人实在太少,听到别人赞美自己而欣然大悦的人倒是太多,“闻过则喜”的首创者也未必真能“闻过则喜”。

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虽然明知阿谀奉承的人大都言非心声,甚至可能别有用心,却仍然愿意或乐意姑妄听之,自我陶醉,这也叫“一个锅要补,一个会补锅”。这大概就是对阿谀谄媚既怀深恶痛切之心又有洗耳恭听之意的主要原因。

冲着人们这层心理,酒家、舞厅的服务小姐对待上门捧场的客人,左一句“老板”右一声“董事长”的,不知提振了多少男人的心。她们口中的称呼虽是职业性的奉承,仍令承受者飘飘欲仙,有如真当了老板、董事长。

一个挣薪水的突然成了老板,其心中的快活自是不在话下,即使短暂,也心满意足。可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这样衡量人:爱夸赞的人是虚伪的;爱挑错的人是真诚的。后者难能可贵,所以有成语“闻过则喜”、“攻错之谊”等等。我们是那么怕吃亏上当,以致神经过敏,听到赞美自己的话,就疑之入骨;同时留心自己绝不轻易称赞别人,免得落下“嘴儿甜”之坏印象。

赞美的话语一般来说都是善意的,不是来捧杀你的。即便溢美之辞也大多是好意,效果也通常是好的。

一棵小歪脖树,你夸它美丽,它绝不会盲目自大起来,往更歪了长,而是会竭尽全力直起身子来。

一个跛脚孩子,你说:啊,多美丽的孩子啊(这话显然不符合事实)!这孩子听了绝不会昏到认为越跛越美丽,而是会加倍锻炼矫正自己。

相反,你见面就说一句符合实际的话:你这个病孩子!他没准会变成瘫痪。孩子越夸越聪明!不信你试试。孩子如此,大人也是一样的。一电视剧里演员们表演个个舒展自如,我问导演诀窍,

导演说:一段拍下来,我先说“好!”不管好不好我都惊喜状说“好”,然后再具体指点。我听了受教良多也颇认同。

我们还有另外的俗话:好言一句严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这好言窃以为不是指逆耳忠言,多半是指夸赞的话。

你赞美了一个人,比如一句“你的衣裳好漂亮!”被夸者如果是位教师,则他的学生那一天会多得到老师几个亲切微笑;他若是位医生,则他的患者那一天就有福了。

2、共演共进式赞美

指责能使双方恼火,而赞美却能使双方高兴、快乐。

我在一家保险公司,给一位经理推销书,对他赞美道:“您在保险业做了十年了,十年之前你怎么能看准这行业有发展,眼光怎么这么准?”

“你现在的眼光也不错,能做个像你这样一直努力的业务员。将来也一定会很了不起。”

“像我身上这些优点,也只有像您这样有先见之明的领导才能发现,我自己都不知道,您说的是真的吗?”“是真的,小姑娘,只要你有意志力坚持下去,胜利就属于你。”

“我坚持,我相信叔叔的话,今天,只要我坚持给叔叔推荐这两套书,我相信你一定会买的。”“嘿嘿……哈哈……”

他把书一合,对着我说:“你果真不出我所料,有两下子。”

“叔叔的慧眼看人真有两下子,我脸上是不是长着什么东西,让你一看便能识别出来。”

“不告诉你,给你钱,180是吧!给,200块钱,别打折了,开个发票吧!”我开好发票,递给叔叔,他用一种心悦诚服的眼光看着我笑,我仿佛像一匹被伯乐看中的千里马一样,越夸飞奔得越快。这种双赢的策略是在两者兼顾,相互一致的起点中得到升华的。

要搞好人际关系。有时就要脸皮厚。就要经常说:只有像你这样独具慧眼的人,才能真正看出我目光中隐藏的大智大慧呀!你真了不起。

3、 征求意见式赞美

并不是所有的赞美都只是甜言蜜语的,其实不全是。有些赞美不需要任何华美的装饰。征求意见赞美法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一家酒店的门口,已经晚上9点半了,还剩下最后三本书,我看见一个人从酒店出来钻到车里,看样子是喝了酒的。我走上去给他推销书,说了好一会儿他也没买。他是吃饭吃到半路没劲,自己出来了。于是就扯起闲话来:“你没买车之前羡慕别人有车吗?”

“羡慕,那怎么不羡慕呢?”

“那你有了车之后感觉怎么样?”

“就那样,它只是我行走的工具嘛。”

“那你刚买车时很激动吗?”

“激动,那是我挣的第一个50万,就买了这辆车。”

“什么样的力量让你挣那么多钱?”

“男人,要养活老婆和孩子,最起码的责任和义务,这,你是不懂的。”

“按理说,我也应有很多责任和义务。但我一致没找到着力点,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朝什么目标努力呀!大哥,你能不能指个方向?”“你先卖好你的书,到时候也可以做生意呀!”

“要卖书,啊!我知道了,今天昕了你的话,我一定要将这最后三本书卖完,卖不完绝不回家。可是,你不知这卖书也有许多辛酸苦辣,要卖完这三本书有时碰不好还要卖两个小时,现在已是快晚上十点了,唉!大哥。”

“得得得,你拿过来吧!我给你买了。这么晚,别再卖了,一个女孩子家。”

他嘴角咬着牙签,从钱包掏出50元给我说:“够不够。”我说:“还多5块。”

“算了算了。”装上钱包,他继续用牙签掏着牙缝。“好好卖啊!”一边掏一边说,仿佛因为刚才的一句指点,我就成了他的学生似的。

我挥挥手说:“再见,谢谢你,大哥!”

没有一个人总愿意被别人施舍,每个人都希望去施舍别人,拯救别人。这是生命内核中“自信”、“自尊“的一种张扬。助人时并不一定会想到助己,同情他人者也不一定会图个回报。他们惟一要的就是当场那一瞬间酌虚荣和快感。

4、倾听式赞美

几天前,我和一位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下车时,朋友对司机说:“谢谢,搭你的车十分舒适。”这司机听了愣了一愣,然后说:“你是混黑道的吗?”

“不,司机先生,我不是在寻你开心,我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乱时还能沉住气。”

“是呀!”司机说完,便驾车离开了。

“你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不解地问。

“我想让纽约多点人情味,”他答道,“唯有这样,这城市才有救。”

“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怎能办得到?”

“我只是起带头作用。我相信一句小小的赞美能让那位司机整日心情愉快,如果他今天载了20位乘客,他就会对这20位乘客态度和善,而这些乘客受了司机的感染,也会对周遭的人和颜悦色。这样算来,我的好意可间接传达给1000多人,不错吧?”

“但你怎能希望计程车司机会照你的想法做吗?”

“我并没有希望他,”朋友回答:“我知道这种作法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我尽量多对人和气,多赞美他人,即使一天的成功率只有30%,但仍可连带影响到3000人之多。”

“我承认这套理论很中听,但能有几分实际效果呢?”

“就算没效果我也毫无损失呀!开口称赞那司机花不了我几秒钟,他也不会少收几块小费。如果那人无动于衷,那也无妨,明天我还可以去称赞另一个计程车司机呀!”

“我看你脑袋有点天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