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拉宾
5619700000005

第5章 少年拉宾(1)

1父母的奇遇

拉宾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犹太复国主义思想极浓的家庭里。

父亲老拉宾(原名鲁比佐夫)和母亲罗莎,可以说为了重建犹太民族家园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拉宾的父亲鲁比佐夫就参加了英军,到处转战。说起他从军的事,还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

1917年的一天,身体高大的小伙子鲁比佐夫,来到美国芝加哥一个招兵站,在大厅里焦急地转来转去。英军招募小组正在检验报名参加犹太军团的申请者,目的是为了从土耳其人手里夺取巴勒斯坦。纳赫米亚·鲁比佐夫没有验上,因此他显得焦急,甚至有点垂头丧气。他的脚被查出是平脚板,这不利于军人的艰苦行军,但他不甘心就这么被刷掉。

鲁比佐夫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幼年丧父,14岁他便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艰苦的生活和恶劣的社会环境,使鲁比佐夫很早便投入到革命活动中,他参加过多次社会民主党人领导的罢工活动。当然,他照样逃不脱宪兵和密探猎犬般的搜捕,但他幸运,最后还是孤身一人逃到了美国芝加哥,其中所经历的艰苦是一言难尽的。

在芝加哥,鲁比佐夫先是一名街头的卖报小贩,后来才做了一名犹太裁缝,但他生活得很自在,业余时间就上夜大读书。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他的政治热情不减,他很快就成为美国移民中犹太复国主义党的成员,对在巴勒斯坦重建民族家园极为关心。他不是一个贪图安逸的人,他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建立起自己的犹太家园。现在有了机会,却被一双平板脚弄砸了,他不甘心。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在寻找机会。突然,脑子里闪出一个改名念头。于是,他以“拉宾”的名字大模大样地再次向另一位招兵军官走去。这位军官就是与老拉宾后来患难与共的战友大卫·本·古里安,他矮矮的个子、宽额角。他抬起头来目光如剑地盯着身材高大的老拉宾,半晌后竟大笔一挥让鲁比佐夫过了关。

鲁比佐夫便以老“拉宾”的名字成了英军第38营的士兵。第38营因为大部分士兵是美国佬,故又叫“美国营”。该营官兵中也有一些被土耳其当局流放的巴勒斯坦犹太人,其中有古里安和本—茨维等。有意思的是,在开往巴勒斯坦的途中,老拉宾又在埃及结识了另一位很有影响的犹太军官弗拉基米尔·泽夫·雅博茨斯基。雅博茨斯基后来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激进的右翼“修正派”领袖,梅纳赫姆·贝京是他最得意的门生。老拉宾也深得雅博茨斯基的好感,并且教老拉宾学习希伯来语,同时也向他宣讲自己的观点。

但是,犹太军团成立得太迟,开进巴勒斯坦时已没有什么仗可打,从而使老拉宾失去了立功的机会。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声只留下回声。不久,耶路撒冷发生了反犹太人的骚乱,这才使他多少挽回了一些损失,他和他的战友被派去平息骚乱。

人是需要缘分的,缘分是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机会。但缘分偏偏宠爱老拉宾。他没有在战场上获得多少战利品,却在情场上大获全胜,一位楚楚动人的犹太姑娘成了他情场上的俘虏。这便是拉宾的母亲罗莎。老拉宾在耶路撒冷遇见了她,被她的美丽所吸引,他便以参军的那股倔劲征服了她。后来,也就是1921年春天,老拉宾在耶路撒冷与罗莎结了婚。

1919年夏季的某一天,在俄国黑海港口敖德萨的码头上,一群兴高采烈的年轻人又唱又跳,引人注目。他们是一群到巴勒斯坦去建立自己的集体定居点“基布兹”的犹太移民。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位美丽的犹太姑娘,禁不住热情歌声的诱惑,很快也进入了欢乐的圈子里。她便是拉宾的母亲科亨·罗莎,在这里她走上了与老拉宾相遇的有缘之路。

罗莎出生在俄国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一位虔诚的犹太教徒。罗莎自幼个性极强,在十姊妹中是有名的。她凡事很有主见,上高中时就因违抗父命进入一所基督教会办的女子中学寄读而与父亲闹翻了脸。但她父亲很疼她,毕业后又把她带到彼得堡去学做木材生意。罗莎很快便成为一名精明强干的木材商,到十月革命胜利时,她又成了一家生意兴隆的军需品厂的老板。但她当时被“扫地出门”,结果引发了全厂工人的罢工,生产陷入了瘫痪。当局只好让她继续留任厂长,但她却再也不想干了,她决定离开俄国。

罗莎原不打算去巴勒斯坦的,她打算去北欧或美国定居,她当时对重建犹太民族家园没有什么兴趣。就因为那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的吸引力,她才走上了与老拉宾奇遇的旅途。

罗莎开始是和伙伴们一块在加利利海畔的卡乌塔兹·钦乃里特安营扎寨,但她受不了那种恶劣的条件,也不习惯“基布兹”那种近似斯巴达式的生活方式。她只好悄然离开,去耶路撒冷投奔她叔叔,随后又在那里找到了一份护士工作。在那场耶路撒冷阿拉伯人袭击犹太人的骚乱中,是老拉宾用他那厚实温暖的胸膛保护了她。她从惊恐万分中抬头,看到的是一双热情而又坚定的蓝眼睛,她的心弦触电似地颤抖。随后,他们便开始了奇遇后的热恋,不久便结了婚。

结婚以后,老拉宾在海法市找到了一份邮电局的差事,罗莎也在一家木材商行当会计。当时,英国人解散了犹太军团。罗莎当会计时的木材行出纳,就是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的女强人果尔达·梅厄夫人。也就在这时,小拉宾即将出生,罗莎回到了耶路撒冷。伊扎克·拉宾出生后,老拉宾把全家迁到了特拉维夫市,时间是1923年。

2 家庭的熏陶

老拉宾把全家迁往特拉维夫市以后,家庭生活才真正走上正轨,逐渐平稳起来。这时候的罗莎,已是一名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追随者。在政治才能上,正如经商才能一样,老拉宾同样不如妻子。当罗莎被选为特拉维夫市政委员时,老拉宾还只不过是一名金属工会的积极分子。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到他们对建立自己家园的追求。为了建立自己的祖国,他们连自己的家也贡献出来作为活动的场所。他们明白:家没有祖国无以成家。每天,来自各个阶层的工党积极分子,总在他们家里讨论或争辩到夜深人静。

这时,父母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到对祖国的追求中去了。小拉宾和小他三岁的妹妹拉切尔,已很少感受到父母的哺乳之爱。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拉宾兄妹二人在这种情况下懂事很早,从小就学会了干各种家务。大人们在慷慨激昂地发表高见的时候,兄妹二人便默默地干着收拾桌子、添茶水和上点心之类的事儿。他们俩就像两条小鱼,在大人们身旁钻来钻去,也听到不少大道理。

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从小就潜移默化地在拉宾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已习惯于过这种献身事业的动荡生活。

3 坚强的小拉宾

小拉宾上完幼儿园,就被送进离家很远的工人子弟学校去读寄宿。当时,工党的成员把培养自己子女过这样一种寄读集体生活视为一种惯例。但拉宾太小,初进学校时真还有些不习惯。白天有小朋友一起学习、做游戏倒还行,但一到晚上,妈妈不来接,就想家,就害怕,不由得大哭起来。这样,马上就引起了其他的孩子们也嚎啕大哭起来。老师们毫无办法,只好耸耸肩,摊开手,干脆让他们来一次哭声大合唱。这样的大合唱每年新学期都有一次。

妈妈何尝不想自己的孩子,但她们根本没来看。罗莎实在太忙,同时也没有必要,孩子是未来国家的财产,必须从小接受最严格的集体生活教育。在学校里,学生们必须自己做饭、洗衣、种菜和干各种杂活,自私和偷懒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尤其是学校的各种庆祝活动,孩子必须一大早就起床,来回不停地奔忙,整个学校就像一个嗡嗡作响的大蜂窝,只有等戴着白手套的校长确信每一个角落都一尘不染的时候,身着校服的孩子们才能松上一口气。这一切,小拉宾很快就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