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保卫列宁格勒
5620900000001

第1章 德军的北路进军(1)

具体到北方集团军,就是夺取维拉河上的桥梁,为进一步进攻列宁格勒地区打下基础。这就是第4装甲集群的任务。这是一场赛跑,看哪一个装甲军最先夺到维拉河上的桥梁。

德军坦克发射的炮弹被KV重型坦克的装甲弹回来,竟造成德军装甲部队的伤亡。有1辆KV坦克遭到德军的围攻,前后中弹达70多发,仍然开火还击。最可怕的是KV重型坦克甚至追着撞击身边的德军坦克。

勒布的任务是消灭波罗的海地区的苏军,同时占领列宁格勒。然而,陆军部竟不知道希特勒的新指示,陆军部的命令未对这两个任务的主次安排做出规定,这为日后的互相指责埋下了种子。

双方在利耶帕亚发生了激烈的巷战,给德军造成了重大伤亡。6月29日,德军完全占领了利耶帕亚,守备司令杰达耶夫于6月25日战死。

1941年6月21日子夜过后,历史的时针指到了6月22日,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苏联总参谋部和国防人民委员部的人员,全部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所有的来电都报告德军正在空袭,请求下达作战命令。

凌晨3时7分,苏军黑海舰队司令奥克佳布里斯基上将通过电话第一个打来报告:“大量来历不明的敌机向我海岸扑来,舰队已经做好战斗准备,请下达作战命令。”

3时30分,西方方面军军区参谋长克利莫夫基赫报告说:“德机空袭白俄罗斯。”

3时33分,基辅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报告说:“乌克兰遭到德机空袭。”

3时40分,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司令库兹涅佐夫报告说:“德机空袭了考那斯等市。”

经过研究,斯大林向全军下令:“猛烈还击,坚决歼灭来犯之敌!”

4时30分,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都集中在会议室里。斯大林板着脸,手里拿着未点燃的烟斗。他感到震惊,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来推迟战争,各种武器正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各部队,紧张的训练正使军队的战斗力日益提高。他经常说:“再给我们点和平的时间,我们就能摆脱劣势了。”

斯大林在战争爆发的时间估计上犯了灾难性的错误。所有的军政高级领导都赞同他的估计,因为他们都被他所左右,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灾难性的后果完全是斯大林导致的,他被希特勒欺骗了。这场战争可能会影响苏联的继续生存。

斯大林号召各军区向德军发动进攻,而这个命令是不符合实际的。当时,苏军一片混乱,通信联系中断。所有西部边境军区与各部队的电话通信都中断了,各军区与各集团军也失去了联系。德军预先空投在苏军西部的破坏小组,到处破坏通信,截杀苏军联络官,偷袭苏军指挥部。

西部边境大部分军区的部队没有无线电设备,各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成为苏军最紧迫的问题。

6月22日上午8时,通过收听德国广播以及各军区的报告,苏军总参谋部了解到下列情况:

德军机群猛烈空袭了西部、基辅和波罗的海沿岸3个军区的机场,分散在各机场的飞机遭受重大损失;

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很多城市和铁路枢纽遭到了轰炸,塞瓦斯托波尔和波罗的海沿岸的海军基地遭到了轰炸;

苏联西部边境全线遭到德军的入侵,德军已与许多苏军先头部队交火;

苏军第一梯队各部队尚未到达预先构筑的阵地,在前进过程中陆续遭遇德军;

看到以上战况,斯大林默默地在办公室里踱着步。

当时,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德国陆军于6月22日拂晓越过边境。此前,德军炮兵炮轰了苏联内务部边防军和其他苏军驻地、指挥部。列宁格勒的喀琅施塔得、比萨拉比亚的伊兹梅尔、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等地的机场、铁路枢纽、海港均遭到德机的空袭。

从凌晨3时至3时30分,从波罗的海至匈牙利的边界线有多处被德军突破。大批破坏分子,有不少是立陶宛人、乌克兰人随德军一起入侵。破坏分子的任务是切断电话线,捣毁通信设施,在公路、铁路旁截杀苏军联络人员。

西部边境地区60多个机场遭到持续的轰炸。中午前,德国空军报告说击毁了苏机800架,而德军仅损失了10架。

苏军各边防部队远离边境防御工事,执行着和平时期的例行任务。大批军官正在各边境城市度周末,很多炮团和通信营驻扎在远离前线的靶场和兵种训练中心。

德国空军掌握着制空权,因为苏军航空兵战前毫无准备。苏军前往防御工事的道路受到了德军飞机的威胁,苏军各部队指挥陷入瘫痪。

尽管战争已经爆发,斯大林仍期望能够停战。苏联国防部于上午7时15分发布了指令,命令各军区部队不得进入德国,空军进入德国境内侦察不准超过145公里。同时,苏联与德国保持着无线电联系。

苏联请求日本出面调停。

下午,克里姆林宫仍无法了解前线的真实情况。因为前线各部队通信联络陷入瘫痪,军官与部队之间、各部队之间都失去了联系。许多从城里赶来的军官都找不到自己的部队。

在大多数情况下,苏军各集团军高级将领们不敢向斯大林承认,他们对各部队失去了控制。这个结果是可怕的,战争爆发后的几个小时内,各军区司令和苏联国防部误以为自己了解真实的情况,甚至坚信各集团军组织的反攻正在进行。

6月22日下午1时,斯大林打电话给总参谋长朱可夫说:“西部各方面军司令员看来有点发慌。你赶紧去西南方面军担任统帅部代表。另外,我还要派沙波什尼科夫和库利克到西方方面军那里。你要立即飞往基辅。”

朱可夫问道:“当前局势如此复杂,谁来做总参谋部的工作?”

斯大林生气地说:“别让瓦杜丁同志跟你去基辅了,让他领导总参谋部。你快去吧。这件事我会通知瓦杜丁的!”

朱可夫和家人通了电话,告诉家人别等他吃饭了,立即起身飞往基辅。西南方面军政委赫鲁晓夫在机场等他,然后两人乘车赶往位于捷尔诺波尔的司令部。

斯大林按照列宁在苏联内战时的做法,派自己信任的代表到战区去。他不信任那些经验不足的方面军司令员,同时也是为了显示领袖的存在。

朱可夫赶到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后,立即转达了斯大林的指示和问候,使将领们受到了极大鼓舞。

朱可夫没有料到前线的形势如此混乱,他立即派出大批联络官,将被德军的进攻打得七零八落的部队整顿起来,转入防御,并向德军展开反攻。

到了晚上,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还以为战争对苏军十分有利,德军已被击溃。

当天,苏联空军空袭了普洛耶什蒂、布加勒斯特、华沙、但泽。由于未能组织战斗机护航,苏军空军损失惨重。

事后,斯大林才知道,德军是兵分三路入侵苏联的。

德军北方集团军负责北路,由勒布元帅指挥,它以第4装甲集群为中路,第18和第16集团军为左右两翼。在第1航空队支援下,自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以东地区向陶格夫匹尔斯、普斯科夫、列宁格勒方向实施进攻,企图消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占领那里的港口和海军基地,攻取列宁格勒,与芬兰军队会师。

在东欧平原西北部的列宁格勒州,临芬兰湾、波罗的海、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该州呈长方形,南北距离325公里,东西距离446公里,南部与诺夫哥罗德州和普斯科夫州交界,西部与爱沙尼亚接壤,西北与芬兰接壤,北部与卡累利阿共和国接壤,东部与沃洛格达州交界。

列宁格勒州属于俄罗斯联邦,面积8.59万平方公里,多是低地和平原。主要城市有季赫温、维堡、加特契纳、沃尔霍夫、金吉谢普、基里希、索斯诺维博尔。

该州最早的先民出现在冰川时代结束后至公元前9000年。公元10世纪中期,芬兰-乌戈尔人部落在这里居住,出现了农业、畜牧业和渔猎活动。公元8世纪,斯拉夫人占领了这里。753年,斯拉夫人建立拉多加城,即俄罗斯西北部最古老的居民点。

公元10世纪,拉多加城是古罗斯国家中最重要的政治中心。10世纪末,诺夫哥罗德替代了拉多加城的地位。

17世纪初,俄罗斯人被赶出波罗的海沿岸,瑞典人统治着俄罗斯西北部。瑞典人把芬兰人搬到这里定居。1656-1658年,俄国企图用武力夺取这里,但战败了。

1700年,彼得大帝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再次出兵。1700-1712年,这里成为北方战争的主战场。1702年10月,俄军攻克涅瓦河的诺捷堡要塞。

1703年春,俄军打败了瑞典军队,占领了伊若拉地区。为巩固北部边境,1703年5月16日,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建立圣彼得堡要塞。1710年,这片土地成为圣彼得堡州。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圣彼得堡这座港口城市成为波罗的海舰队的基地。

18世纪至20世纪初,圣彼得堡地区成为俄国工业中心之一,圣彼得堡是俄国的主要商港。圣彼得堡地区的建材业发达。18世纪初,在伊若拉河、托斯诺河、涅瓦河河岸,在斯特列里纳和彼得格夫建立了大批砖瓦厂,在普季洛夫村附近建立了采石厂。

1830年以前,在洛杰伊诺耶波列建有奥洛涅茨造船厂。1732年,俄国又建立了伊若拉厂,后来成为俄国最大的重工制造厂。另外,圣彼得堡州还建有谢斯特洛列茨基武器厂。

在西部边陲建立首都,需要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与国家的重要地区连接起来。18-19世纪,俄国建立了上沃洛乔克、季赫温、马林斯基河运系统。19世纪下半期,俄国沟通了新拉多加运河、新夏新运河、新斯维里运河,改建马林斯基运河。19世纪末,圣彼得堡60%的货物靠水运,19世纪下半期在圣彼得堡地区修建了芬兰铁路、波罗的海铁路、莫斯科-温达瓦-雷宾斯克铁路、华沙铁路、彼得堡-沃洛格达-维亚特卡铁路。

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将首都迁回莫斯科。1924年,圣彼得堡省改名为列宁格勒省,彼得格勒市改名为列宁格勒市。

当时,在波罗的海沿岸组织防御的是苏联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改编为西北方面军,下辖第8、第11和第27集团军,共44万人。

对于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的兵力部署,德军是非常清楚的。波罗的海军区在战争开始后改称西北方面军, 司令为库兹涅佐夫,他只有两个集团军,离边界很近。索宾尼科夫指挥的第8集团军位于右翼,莫罗佐夫指挥的第11集团军位于左翼。根据德军的估计,这两个集团军约有20个师,两个摩托化军。

波罗的海地区地势平坦,高地很少,一些地区有茂密的森林、沙丘、湖泊和沼泽。沿海地区是牧场。越向东北方向走越荒凉,森林越多。公路又少又狭窄,而且年久失修,一到了夏雨连绵季节,公路就无法使用。波罗的海地区有两条河流从东向西注入波罗的海,将对德军的进攻造成严重阻碍。

第一条河是涅曼河,他的下游(梅默尔河)注入东普鲁士,其他部分距德军出发地约64公里。第二条河是西德维纳河,从维切布斯克流到里加,离东普鲁士边境322公里。对于德军来说,抢占这两条河流可以防止苏军将它们筑成牢不可破的防线,还能够切断苏军向南部的退路。

苏联西部的地理状况非常不利于装甲部队作战。苏联西部河湖众多,要深入内地必须经过一些重要桥梁和渡口,苏军只要事先炸掉大桥,等德军接近时就可以凭借江河天险阻挡德军一段时间。

德军要完成“巴巴罗萨”计划规定的闪击任务,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抢占这些桥梁。具体到北方集团军,就是夺取维拉河上的桥梁,为进一步进攻列宁格勒地区打下基础。这就是第4装甲集群的任务。

这是一场赛跑,看哪一个装甲军最先夺到维拉河上的桥梁。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面对这种非常不利的地形,只好把兵力密集地集中在东普鲁士边界和涅曼河下游两岸,因此,无法展开对苏军的合围。

经过周密的策划,德军北方集团军总司令勒布派布施的第16集团军从埃本罗德-考纳斯公路两侧进攻陶格夫匹尔斯;屈希勒尔的第18集团军从蒂尔西特-里加公路进攻里加;赫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从涅曼河下游以北进攻芬斯克和西德维纳河,夺取渡河点,占领阿波卡。

第4装甲集群的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有两个装甲师,在广阔的正面推进,在到达德维纳河的克鲁斯特皮耳斯前,将与苏军第3、第12摩托化军开战。

第4装甲集群的右翼为曼施坦因的第56装甲军。这个装甲军从一条狭窄的正面发起突击,那里只有一条公路。曼施坦因指挥的一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步兵师,需要推进322公里,抵达德维纳河边的道加夫皮耳斯。

赫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只有第41装甲军和第56装甲军,两个装甲军齐头并进,后面没有预备队。勒布手中只留下一个步兵师作为北方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就如同第4装甲集群参谋长后来指出的那样,这是一位蹩脚指挥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第4装甲集群左、右两侧的两个集团军,一个要去消灭沿海的苏军,一个要去占领考纳斯,再推进至道加夫皮耳斯。

早在6月21日,第4装甲集群就从梅默尔河下游的狭窄地带出发,所有的部队通过了提耳济特公路桥和两座在天黑以后架起的舟桥。第18集团军派来一些步兵部队支援装甲部队。

6月22日凌晨3时5分,在600门大炮的援助下,德国步兵和装甲部队越过边界,进入林间公路,几乎未遇到什么抵抗。后来苏军的抵抗稍有增强,特别是在森林地带。但抵抗是零星的,属于小股苏军部队的自发行为,并非协同作战。

当天的天气十分晴朗,深沟峡谷中的公路两旁长满了树木,狭窄的劣质小道限制了德军的推进速度。同时,也影响了苏军的行军速度。8万左右波罗的海地区的苏联公民、苏军家属、建筑工人、警察、行政人员拥挤在几条通向苏联内地的公路上,严重影响了苏军部队的行动。

德军的大规模空袭使这些挤在路上的苏联人受到重创,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的伏击更使这些人疲于奔命。

德军一次又一次地迅速突破只有少量苏军坚守的阵地,抢渡杜比萨河后,德军第4装甲集群快速向西德维纳河扑去。为了切断在西德维纳河前的所有苏军退路,第4装甲集群的推进就像是赛跑。

赫普纳要求完整地夺取西德维纳河上的桥梁,两个装甲军接到命令以后,争先恐后地扑向该河。第4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很快推进到达杜比萨河一带。

在第4装甲集群的进攻方向上,曼施坦因的第56装甲军快速向前扑去,把其他部队远远地抛在了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