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巴巴罗萨行动
5621200000011

第11章 苏联崛起(11)

莫洛托夫说:“爱沙尼亚已经签订了互助条约,拉脱维亚也即将签订。若立陶宛不同意,将迫使苏联采取必要的措施。”在苏联的强大压力下,立陶宛外长被迫屈服,但要求苏联驻军人数缩减到2万人,并且苏军只能驻扎在维尔诺地区。斯大林不同意这一要求,提出苏军人数不能少于35000人。

10月4日晨,立陶宛代表团回国。10月7日,立陶宛代表团又来到莫斯科。立陶宛就苏军进驻问题提出建议,莫洛托夫威胁道:“立陶宛人如果不接受互助条约,苏联就不归还维尔诺地区。”

苏联《真理报》不断发表文章,说要把维尔诺划归西白俄罗斯。白俄罗斯共和国领导人多次飞往维尔诺,假装要接收维尔诺。10月10日,立陶宛被迫向苏联屈服,双方签署《关于维尔诺市和维尔诺省移交给立陶宛及关于苏联和立陶宛互助的条约》。条约规定了苏联驻军为2万人。

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恩威并施,逼迫三国签署互助条约。波罗的海三国对未来的命运忧心忡忡,他们不信任苏联政府。蒙捷尔斯在签约时叹道:“这意味着拉脱维亚历史的转折。”乌尔布什斯抱怨道:“立陶宛的心情很沉重。”爱沙尼亚的谢利捷尔在签约的同时辞职了。

苏联在与波罗的海三国签署互助条约后,由于当时欧战的发展尚未明朗,苏联采取谨慎的政策。苏联政府认为,英法与波罗的海三国关系良好,一旦英法战胜德国,苏联如果根据苏德协议兼并波罗的海三国,英法将武装干涉。为此,斯大林严令驻三国的苏军领导人不要干涉三国的内政。

10月14日,莫洛托夫电令苏联驻拉脱维亚的全权代表:“禁止同该国共产党来往,只能与该国政府保持联系。”10月21日,苏联政府要求驻立陶宛的全权代表处的所有工作人员,在立陶宛严禁干涉两党事务。10月23日,莫洛托夫向驻塔林的全权代表发出类似的指示:“严禁干涉爱沙尼亚内部事务。”

10月25日,苏联国防部就军队进驻问题下达命令,要求全体军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干涉三国内政,一切干涉内政的言行应当毫不留情地制止。

由于苏联严格遵守互助条约,波罗的海三国恐惧的心理逐渐消失,三国对苏联的信任感不断增强,关系出现缓和。

1940年5月10日,德军大举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10日,卢森堡投降。15日,荷兰投降。28日,比利时投降。英法联军一败涂地,被德军驱赶到敦刻尔克一带。

斯大林发现英法两国已自身难保,立即改变信守互助条约的政策,开始兼并波罗的海三国。5月25日,苏联自己制造事端,却说在立陶宛政府的“庇护”下,出现苏军士兵失踪的事件。

5月28日,立陶宛政府成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苏军失踪”事件。苏联拒绝与立陶宛调查委员会进行任何合作。立陶宛政府表示愿意接受苏联政府对查明事件所提出的一切要求。

6月7日,立陶宛总理梅尔基斯赴莫斯科谈判。6月11日,立陶宛外长乌尔布什斯赴莫斯科谈判。6月14日,应莫洛托夫的要求,立陶宛被迫解除内政部长斯库恰斯和政治警察署波维伊季斯的职务。

德国忙着对英作战,而且不愿过早地得罪苏联。当波罗的海三国向德国求援时,德国答复说:“这纯粹是波罗的海国家的内政,德国无意干预任何国家的内政。”

英法的态度更加消极。过去英法曾将波罗的海三国视为“欧洲反共产主义的桥头堡”,苏联若想兼并,一定会遭到英法两国的反对。但现在英法军队在与德军作战中一败涂地,无力干预远在东欧的波罗的海三国。英法两国也不敢在这时候得罪苏联。

6月14日,莫洛托夫发表声明说:“立陶宛力图使苏军无法在立陶宛驻军……立陶宛粗暴破坏了互助条约,并准备入侵苏联。”

苏联政府要求立陶宛政府:将斯库恰斯、波维伊季斯移交法庭审判;在立陶宛成立有能力执行互助条约的新政府;保证苏军自由经过立陶宛领土;在10个小时内作出答复,否则苏军将立即进攻。

在苏联最后通牒到期前15分钟,立陶宛外长乌尔布什斯通知莫洛托夫,立陶宛愿意接受所有要求,立陶宛政府集体辞职。

6月16日,苏联向拉脱维亚公使和爱沙尼亚公使分别递交声明,要求两国成立新政府并同意苏联驻军,限6个小时内答复。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在规定的时间内妥协。两国原政府各自宣告辞职。

苏联政府派特使杰卡诺佐夫、日丹诺夫、维辛斯基,分赴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谈判组建新政府问题。三国总统接受了苏联指定的候选人,组成亲苏政府。

帕列茨基斯成为立陶宛总理,基尔亨廷成为拉脱维亚总理,瓦列斯成为爱沙尼亚总理。苏军完全占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6月22日,法国向德国投降。第二天,苏联照会德国将解决比萨拉比亚问题,还要求将比萨拉比亚问题扩大到整个北布科维纳。对德国来说,苏联等于打了德国一个重重的耳光。因为当时德国海外石油来源被切断,罗马尼亚油田成为德国的主要油源。但苏联却要求得到罗马尼亚的油田。此后的数周内,希特勒对这一危险感到惴惴不安,越来越怀疑斯大林的真实意图。

德国政府向苏联提出,北布科维纳从来都不是苏联的,而且苏德协议也没有提及。德国反对苏联将布科维纳也纳入苏联版图。

6月26日,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指责罗马尼亚威胁苏联西南地区的安全。苏联还声明:“罗马尼亚于1918年利用俄国内战,侵占侵占的比萨拉比亚地区……苏联对比萨拉比亚被强占的事实永远不能承认。现在苏联不再弱小,罗马尼亚必须归还比萨拉比亚。罗马尼亚必须将北布科维纳割给苏联,作为罗马尼亚对苏联的赔偿。”

6月27日,罗马尼亚政府向苏联提出建议,希望双方在相互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友好的蹉商。苏联政府对此十分不满,立即向罗马尼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从6月28日起4天内,罗军从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撤军,同时要求罗马尼亚政府对所撤地区的一切设施负责保护,严禁短少和损坏。

6月28日,罗马尼亚被迫接受苏联的条件。6月30日,苏军进驻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苏联又增加了51000平方公里,人口400万。8月2日,比萨拉比亚并入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北布科维纳并入乌克兰加盟共和国。

8月初,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将三国划入版图。结果,苏联又增加了17.04万平方公里领土和586万人口。

苏联趁德国进攻西方国家之机,建立了“东方防线”,然而这对苏联这样一个拥有广阔领土的国家来说作用不大。另外,在整个西欧战役中,希特勒始终担心东线只留下10个师无法对付苏联的100个师,他对苏联戒心很大。

斯大林本想把“东方战线”作为抵御德国入侵的“屏障”。然而,事后证明,“东方战线”在加强苏联的安全地位上作用甚微。它反而使被占领地的人民极端痛恨苏联,甚至希望法西斯德国来解救自己,他们秘密向德国提供苏联驻军的情报。

有些国家认清了形势后,未等苏联兼并自己,争先恐后地向德国求援。“东方战线”反而壮大了德国的力量。

德国在苏联的“东方战线”秘密采取利诱、挑拨离间等手段,扶植反苏力量。芬兰对苏联存在严重的敌视情绪,德芬两国达成共同入侵苏联的协议。

罗马尼亚失去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两个地区后,罗马尼亚人民决心报仇雪耻。安东尼斯库上台后,在罗马尼亚建立了亲德的军事独裁制度,得到罗马尼亚各个阶层的支持。

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先后加入轴心国,大大增加了德国侵苏力量。西班牙、瑞典和土耳其等国,都站在亲德反苏的立场上。

至1941年6月初,德国兼并希腊后,完成了对苏联西部月牙形的包围。苏联远东地区进出太平洋的航道随时有被德国封锁的可能。苏联从芬兰湾进出波罗的海,从黑海进出地中海,也有被封锁的可能。一旦爆发战争,苏联只能通过巴伦支海与美英等强国联系。

安妮·弗兰克是德籍犹太人。她留下来的日记使她闻名遐迩。安妮15岁时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主人公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安妮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是奥图·弗兰克一家的小女儿,家中还有父亲奥图、母亲艾迪斯、姐姐玛格特。由于当时纳粹德国排斥犹太人风气日盛。父亲奥图便放弃在德国的事业而将家庭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家过着较为平静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后,荷兰被德国攻占之后,荷兰的新统治者英夸特也将排犹法律于荷兰执行,1941年夏天,安妮姐妹因此转入犹太人学校就读。这段期间安妮开始写日记。

但是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密告而被德国警察逮捕。数日后所有人被转送到荷兰的威斯第包克集中营,一个月后,被转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安妮与姐姐又被转送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姐妹都因伤寒死于营中,距离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安妮的日记由于公司女职员的保存而留了下来,1947年安妮的日记出版了,成为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她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安妮日记》。

现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安妮之家每年前往参观的游客超过50万。当时这个犹太小女孩安妮和她的家人就藏身在这个小地方。就在此地,安妮写出了闻名于世的《安妮日记》。日记的原稿作为安妮之家永远的典藏向公众展示。

《安妮日记》传达了生活在绝境中的一群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个成长中的少女虽在绝境也不放弃的乐观,以及在艰苦的环境也阻挡不住的情感的萌发。

在《安妮日记》里生活的人,他们没有自由,生命随时都会因为一次偶然的暴露而丧失;他们没有起码的生活保障,连饱暖都成为奢求。

一个16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4.侵德的“大雷雨”计划

1940年1月,苏联政府曾秘密制定了“大雷雨”计划,准备对德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为了实施“大雷雨”计划,苏联很多兵团必须从乌拉尔调过来,但苏联西部的铁路运输能力比德国和德国占领的波兰等国的铁路运输能力低两倍至两倍半。因此,苏联最高统帅部将“大雷雨”计划实施的时间定为1940年夏季。

斯大林将重兵集结在苏德边境,并非是他预见到德军随时可能入侵苏联。否则,斯大林绝不会在德国后来突袭苏联时显得手足无措,而是因为斯大林有趁火打劫的计划。

斯大林认为德国在西线开战将为苏联提供良机。两线作战乃兵家大忌,何况法国、英国并不是弱国波兰。

根据斯大林的估计,德国很难在西线取胜,更大的可能是陷入西线泥潭。因此,斯大林才与希特勒共同瓜分了波兰。只要德国陷入西线泥潭,苏联就会大举入侵德国,以后再找机会对付英法。

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大举入侵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后,苏联军方认为机会不久就要来了。斯大林甚至认为:“德军主力将受困于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苏军将有机会大举进攻德国,苏军将占领整个波兰、斯洛伐克、捷克,乘胜占领柏林。”

苏联将领们希望英法联军继续与德军消耗,最好来个两败俱伤。他们认为苏军将有可能在易北河的某个地方,与心怀感激的英法联军会师。他们认为,苏军最好在莱茵河畔与英法联军会师。到时候,苏联将控制整个欧洲。这样,社会主义苏联就彻底摆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不料,英法联军一败再败,苏联不得不考虑“大雷雨”计划了。苏军将领们感到很痛心,“谁能料到德军只需要不到两周的时间,就粉碎了英法联军的主力!”

斯大林到最后一刻仍希望英法联军哪怕再抵抗一个月,让苏联完成攻打德国的军事准备,并重演一战时德国两线作战的窘境。

6月22日,斯大林听说法国投降后,气得破口大骂。德军的西线战役进行得如此顺利完全出乎斯大林的预料,他本来想在德国陷入西线战局时,派苏军从背后扎德国一刀的。

法国战役的结束并没有打消苏联进攻德国的计划。当德军主力开始东移后,斯大林认为德国采取了必要的防御性措施。苏联仍然继续准备“大雷雨”计划,但将进攻的日期不断推迟。

在法国投降和英军残部逃回英伦三岛后,苏联在未来可能向中欧和西欧进行的战略进攻中突然少了两个强大的对手。苏联只剩下德国这个对手,苏联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欣喜。

1941年1月2日至11日,苏军举行了两场战役和战略演习。军事演习由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等人指挥。演习的目的是检验苏军进攻行动计划中的主要措施是否可行。

演习结束后,朱可夫号召苏军应在远离边境100公里外的地方修筑工事,然而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显然这种防御措施不受苏军的欢迎。无论是斯大林同苏军将领们的谈话,还是刚刚结束的演习过程本身,所有的一切都证明:苏军将要进攻德国,而并非防御德军。

1月31日,朱可夫抵达莫斯科,升任苏军总参谋长。2月1日,他开始负责备战。他的主要任务是秘密训练进攻型的军队,准备发动大规模的攻势。

朱可夫向斯大林汇报,德军加强了在东部边境的侦察力量。斯大林笑道:“德国人怕我们。”对于德军不断向东线调兵,斯大林认为是德国采取了防守措施。

基于同样的考虑,希特勒也将苏军在德国边境的集结视为预防措施,但无论如何苏军的进攻也不会是在1941年,而应该是若干年以后。因为各种情报都显示,苏联的各项进攻准备都还远未完成。

1941年2月,“大雷雨”绝密计划被苏联国防部通过。斯大林仍不相信德国会在未打败英国以前就攻打苏联。3月,苏联国防部通过了关于苏军在西线展开的新计划。新计划借鉴了1月份的演习成果。在新计划中,国防部在给西南方面军提出任务的那一部分上加了绝密标记:“进攻将在6月12日开始。”当苏军进攻日期临近时,苏军中的反德政治宣传也在秘密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