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5621400000006

第6章

古德里安回到德国后,立即下令增加虎式和豹式坦克的产量。当时的豹式坦克装备了88毫米火炮,装甲比较薄,但机动力很强。豹式坦克后来改装了75毫米火炮,由于没有机枪,不适应近战。

1943年,德国坦克和强击炮比1942年增产了73%,飞机增产71%。德国为在苏联作战的军队提供了最新式的“斐迪南”式强击炮。

1942年6月8日,希特勒会见了德国著名的汽车设计师波尔舍博士。波尔舍向希特勒提出发展超重型坦克的建议。希特勒任命波尔舍为总设计师,研制装备128毫米或者150毫米火炮的超级坦克,即鼠式坦克。

1943年1月12日,德国陆军兵器局向各有关厂家下达研制任务。这些厂家为克虏伯公司、西门子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斯柯达公司和阿尔凯特公司等。

1943年12月23日,负责总装任务的阿尔凯特公司成功地进行了鼠1坦克的试验。但当时的炮塔还未浇铸,用的是混凝土炮塔。

1944年1月10日,这辆坦克被运抵斯图加特附近的博普林根试验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除了一些小故障外,其表现令人满意。希特勒命令波尔舍于1944年6月以前制造出有炮塔的完整坦克。

1944年3月20日,第2辆鼠2坦克运抵博普林根试验场,其他零部件直到6月9日才运到。1944年10月,鼠1坦克和鼠2坦克运往柏林的库麦斯道夫试验场。试验开始后,鼠2坦克的发动机和发电机轴匹配错误,出现了发动机曲轴损坏的严重故障。1945年3月,新制造的发动机运抵库麦斯道夫,组装未出现任何问题,但德国不久投降了。

此时鼠式坦克仅生产了两辆,还有9辆正在生产中。鼠1坦克装有一门128毫米的火炮和一门75毫米火炮。鼠2坦克没有安装炮塔。两辆坦克没有参加过战斗。苏军进攻柏林前,德军将这两辆坦克炸毁。战后,苏军利用从各地缴获的部件组装了一辆鼠式坦克。

鼠式坦克的火力猛,装甲更厚,但它的行驶速度太慢,几乎只能在原地作为固定炮台。

3.第三帝国的危机

德军侵苏以来,将机动能力高、装备精良、精锐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投入了苏联战场,尽管这些部队的人数只占德军的一小部分。苏军虽然拥有更多的坦克、飞机或其他重装备,但是苏军并不是摩托化军队,其战斗力还比不上德军那些用骡马牵引火炮的步兵师。

1943年初,在苏军不断发动反攻期间,德苏双方的军队编成和兵力对比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拥有庞大经济实力的美国不断增加对苏联的援助,还为苏军提供大量的坦克和其他技术装备。这样,德军武器装备的质量和规模就远远落后于苏军。

德国步兵师缺乏反坦克武器,被迫用坦克来代替。结果,德国每个月生产的2000辆各型装甲车辆,并未用于实施猛烈的进攻。与此同时,德国坦克产量逐渐萎缩,因为英美空军的轰炸摧毁了很多德国坦克工厂,尤其影响了坦克零部件的生产。

当时,所谓的德国装甲师仅剩30-40辆坦克。1943年1月23日,德军在整个东线只剩下495辆能维持战斗的坦克。除了很少的虎式坦克外,德军没有任何坦克可以对付苏军坦克。虽然三号和四号坦克都加装了装甲裙,还改装了碳化钢的装甲和初速大的火炮,但仍无法与苏军坦克抗衡。

德国装甲师的编制也在不断萎缩,编成内团的数量和团编成内营的数量都大量削减。1943年3月,苏联战场上的德军缺编兵力达47万人。面对苏军的不断反攻,德军被迫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继续抵抗,希特勒为了欺骗德国民众,总是不断地组建新的师,而拒绝补充、加强现有的师,结果这些师的战斗力不断下降。

同期,苏军的实力却突飞猛进。苏联空军虽然在飞机性能上仍然比不上德国空军,但他们在改进飞机质量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苏军的KV型坦克和T-34型坦克优于德军的三号和四号坦克,并且大量装备给了各部队。苏军的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已经改编为坦克集团军。

苏军的最大改进是摩托化,使得苏军各集团军能在冰雪融化的季节进行快速突破。

曾经是世界上装备最精良的德军,现在却成为落后的军队,主要装备都是过时的武器。苏军的军官和传令兵乘坐吉普车,而德军的军官和传令兵则改为骑马。

苏军大量使用先进的6轮传动卡车,而德军却大量使用轻便马车。曾经在全世界耀武扬威的德军,开始变成被苏军步步追击的军队。

1943年春季,曼施坦因在库尔斯克附近的新胜利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整个军事力量对比出现了根本性改变,德国面对的是拥有庞大资源的苏联。

德国想快速结束对苏战争的美梦,早已破灭了。德国现在只期待出现对峙状态,但由于其他战场的失败,其对峙前景也不可能实现了。德国的潜艇战变得毫无起色,英美持续的战略轰炸对德国居民和工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希特勒被迫让大量部队驻守在意大利和西欧,以防止英美军队的攻击。

希特勒还把很大一部分飞机从苏联调回西欧,以对付英美日益增多的轰炸机。而苏军的空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苏军的飞机越来越多。惟一的遗憾是,苏军飞机的质量与其数量相比是很不对称的。因此德军还能在一段时期内,在局部维持制空权。但不管德国空军如何努力,他们在空中的优势必将失去。

德军统帅部将战略计划建立在英美不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美好”愿望上。此时,希特勒变得更疯狂了,极力采取各种措施来扭转战争的进程。德国政府加强了镇压,并疯狂征集占领国的资源,企图取得苏德战争的胜利。

德国政府在1943年初下令老年和少年参军,总动员扩大到德国的全部从16-65岁的男子和17-45岁的女人,让他们拿起武器投入战争。其他的人征集起来从事工业、交通和农业工作。

在被占领的国家,无数男女被德国党卫军用武器赶到兵工厂干活,或者到农村劳作。这些野蛮的行为引起了被占领国人民的不满。

1943年,有200万欧洲白人被强征到德国,使劳工总数达到700万人。这些劳工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他们受到俘虏一样的待遇。德国政府将总动员得到的大部份人力和物力都送到了苏联战场。

德国政府颁布的“非雅利安人的义务劳动制”,即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最大限度地榨取非雅利安人的血汗来满足德国的需求,甚至从肉体上消灭他们。

德国不择手段地提高军工产量,大规模地掠夺欧洲占领国的经济和资源。军工生产越来越集中在垄断集团手里。这种做法一度使德国提高了武器装备的产量。德军空军装备了新式的“福克沃尔夫190”型歼击机和“汉克尔129”型强击机。

1943年7月初,德国及仆从国在苏联的兵力达到532.5万人,5.4万门火炮、迫击炮,5850辆坦克、强击火炮,近3000架飞机,共232个师:196个德国师(包括26个装甲和摩托化师)和36个仆从国师。当时,德军在非洲战场只有8个师。

德国政府的总动员在一定程度上使军队补充了兵力,但德国政府不得不承认苏联战场的局势已经恶化,并公开宣传德国的军事危机,承认战争会持久地继续下去,同时宣传德军已经在“阵地战”中获得的胜利。

另外,德国大肆宣传和平,想与英国单独讲和。1943年2月,美国代表与德国代表在瑞士会谈,讨论关于缔结和平条约的事情。

为使对苏战争不失败,德军统帅部又将大量兵力从西欧调回苏联战场。但德军在苏联战场上的惨败,使德国在其仆从国中的威信大大降低。

罗马尼亚元首安东内斯库想跟西方讲和,同时还想继续对苏作战。1943年1月10-12日,希特勒在大本营会见了安东内斯库。希特勒对安东内斯库说德军必胜,同时要求他在罗马尼亚建立新部队,这些部队应于1944年到达苏联战场。很快,德国替换了驻罗马尼亚军统帅部的德国将军,以缓解德罗两军之间的紧张关系。

1943年4月12-13日,安东内斯库再次与希特勒见面。希特勒拿出德国情报机构掌握的资料,指责罗马尼亚想背叛德国,逼安东内斯库下台。结果两人争吵起来,安东内斯库要求希特勒与英美进行和平谈判,以便集中兵力对付苏联。

4月16日,希特勒会见匈牙利元首霍尔蒂,他拿出证据指责匈牙利背叛德国,并说匈军战斗力过低。希特勒要求重组匈牙利政府并杀死匈牙利的犹太人。霍尔蒂抱怨希特勒不肯给匈牙利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同时拒绝了希特勒的要求。

芬兰也在考虑自身安全问题,1943年2月3日,芬军元帅曼纳林与芬兰总统吕蒂会谈,想使芬兰退出战争。1943年3月26日,芬兰政府拒绝了希特勒关于不准单独与苏联停战的要求。

同时,随着军事方面的恶化,德国与意大利的盟友关系面临瓦解。墨索里尼多次对希特勒说:“以某种方式结束没有任何好处的对苏战争。”

1943年4月7日,墨索里尼会见希特勒。他对希特勒说:“苏联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他劝希特勒与苏联和谈,然后把德意的全部兵力转向地中海。希特勒反对这些建议,并且鼓励泄气的墨索里尼。

然而,在苏联前线被杀得落荒而逃的意大利军队已经无法忍受了。除了战场上的惨败,意大利军队和德军在苏联的矛盾越来越多。撤退的意大利人竟用手榴弹偷袭德军,还炸死了一个德国将军。

1943年4月18日,希特勒允许意大利第2军撤军。至此,意大利军队在苏联战场上没有一兵一卒了。

总之,德国盟友的表现让希特勒大为不满,德军发现他们把武器卖给苏联游击队。希特勒为这件事曾经对戈培尔说:“我再也不想在苏联看见一个意大利士兵,我们只能靠自己人,特别是党卫军,消灭苏联。”

1943年5月12日,希特勒回到大本营。由于他的严令,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出现的大溃败结束了,这使他感到很有面子。但是,没过几天,他的心情又不好了:德意联军近30 万人在突尼斯被美英联军围歼,被俘24 万人,这又成了一个“斯大林格勒”。

一个星期以后,更多的坏消息传来,墨索里尼政府濒临倒台。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接连失利。在美国海军的强大压力下,日军经历了中途岛和瓜岛的两次惨败后,开始一蹶不振。日本联合舰队损失了大批舰艇和人员。

日本政府在对待苏德战争的问题上,一直怀疑德国的胜利。在苏德战场接连惨败的德国政府,开始对日本人热情起来,妄图劝说日军攻打苏联。为了使日本上当,德国政府甚至制造假情报,说远东苏军已经没有多少人了。

日本政府感到力不从心:在形势对德国有利时,日军尚且没有实力攻打苏军;在形势对德国不利的时候,日军更不敢进攻苏军。

1943年春季,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浩拒绝了德国要求日本对苏联开战的提议。到1943年夏季,轴心国在战争开始时所盼望的结果——瓜分并统治世界显然已经不可能了。但这并不等于说同盟国胜利了,因为轴心国仍然拥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和广阔的领土。以军事实力和地盘为后盾,战争以轴心国媾和的方式结束,并不是不可能。然而,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不现实的。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动摇的不仅有德国的盟友,德国内部也出现了媾和的倾向。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就多次请求希特特与斯大林和谈,甚至有人组成秘密集团反对希特勒。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德国就与苏联在苏联的卡马河附近秘密研发装甲车。

1931年,德军装甲部队需要一种轻型坦克来培训作战人员。1932年,德军向相关公司提供了轻型坦克的规格说明。

1933年,德国计划研制4-7吨的装甲车,该计划被伪装成研制农用拖拉机的计划。德国埃森和克虏伯兵工厂向军队提供了一种原型车。

1934年2月3日,德军定购了150辆这种原型车。改进型推出以后,德军又定购了2000辆。到1935年10月,3个装备一号坦克的装甲师建成。

一号坦克是小型的双人坦克,车身装甲很薄,有很多缝隙。引擎的马力不足,使该坦克的机动力很低。由于车身尺寸太小,乘员在里边感到很不舒服。驾驶员需要从舱门爬进去,而车长需要从炮塔上边爬进去。在舱盖合上时,车内的视野很糟,因此车长必须把半个身体露在外边。后来,大多数的一号B型坦克拥有了无线电装置,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在1936-1938年的西班牙战争期间,一号坦克远非苏联T-26和BT-5坦克的对手。一号坦克只能防护轻武器,它的双管火炮威力无法与步兵部队对抗,在战斗中几乎成了靶子。

1938年底,一号坦克发展为侦察坦克和轻型步兵坦克。新的坦克生产数量很小。一号坦克用于装甲师的训练,后来一直在小规模战斗中使用,直至1942年。

1942年初,一号坦克退出前线,成为德国警察部队和反游击部队的装备。此时,一号坦克仍用于后方部队的训练,炮塔拆下来用于防御工事。

一号坦克为德国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经验。虽然它不适合作战,但它是很好的训练坦克。德国大多数装甲兵都是通过它完成训练的。1944年,诺曼底战役时,大部分一号坦克损失殆尽。

4.争吵中的“堡垒”计划

德军在哈尔科夫战役胜利后,曼施坦因希望通过主动进攻来对付苏军的攻势。库尔斯克突出部很快成为曼施坦因的首选目标。这个突出部就像一个拳头延伸出来,其长度近800公里,而底部却不足112公里。

曼施坦因计划发动南北两翼的钳形攻势,围歼突出部内的苏军。

曼施坦因认为:南方集团军群从南边进攻,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集团军从北边进攻,他们将在库尔斯克以东会师。这次战役一旦成功就能够收缩德军的战线,使德军的机动性增强。这个计划得到了陆军总部参谋长蔡茨勒的支持,但却遭到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和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的反对。

古德里安和莫德尔反对的理由为:德军的坦克太少,而且主力坦克3号和4号已经不是苏军T-34坦克的对手;德国新式5号豹式坦克和6号虎式坦克,月产量仅有50辆和25辆,远远无法补充装甲部队的损失。

古德里安认为对突出部的围攻会使坦克蒙受巨大损失,使他改编装甲兵的计划破产。希特勒也感到不安,他对古德里安说:“自从曼施坦因考虑这次进攻以来,我的心情始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