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5621400000008

第8章

1943年,苏联生产了24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其坦克将坚固的装甲、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性结合起来。苏军的主战坦克是仍在改进中的T-34。到1943年秋季,苏联兵工厂掌握了新型重型坦克Mc-2的生产技术。兵工厂开始生产更加先进的CY-76、CY-152等自行火炮。苏军除了现有火炮体系外,开始大量装备152榴弹炮以及3MC-2 57毫米反坦克炮。另外,苏联空军以及所有特种兵部队和后勤部队的组织体制,也都进行了成功的改组。

苏联兵工厂大大提高了轻型武器的产量,特别是冲锋枪的产量。郭留诺夫重机枪大量装备部队,同时苏达耶夫无座力冲锋枪也开始大量装备部队。

在弹药生产方面,尤其是在高射炮弹、超速弹和穿甲弹的生产上,苏联实现了飞跃。1943年,弹药工业生产达8580万发炮弹、7570万发迫击炮弹和1000多万枚航空炸弹。

1943年,苏联比德国多生产近万架飞机,多生产一倍多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各种火炮和迫击炮。地大物博的苏联,在技术兵器和装备的生产上远远超过了德国。

苏联陆军各兵种在完善技术装备的同时,其编制也作了大量改革。1943年夏,苏军完成了从单一步兵过渡到多兵种合成体制,并组建了大本营预备队庞大的炮兵兵团。装甲和机械化军队成为苏联陆军的主要兵力。

苏联陆军拥有大量的坦克机械化军、坦克旅、坦克自行火炮团,掌握了集中使用坦克的战术。另外,苏军拥有大批作战经验丰富的军官,1943年7月,苏军有100多万名优秀军官,还有近22万名预备役军官。

苏军系统地总结了卫国战争的经验,并于1943年出版了野战条令草案,还颁布了许多用于实战的各兵种条令和教令。

苏联政府加强了共产党的作用,改进了对部队的政治教育,这对进一步提高苏军的战斗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苏联共产党中央于1943年5月24日通过了《关于改组红军中党和共青团组织机构及加强方面军、集团军和师报纸作用的决议》。

共产党员成为苏军的灵魂,苏军紧紧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广大共产党员以模范行动鼓舞着部队的士气,为取得新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苏军军官的指挥能力大大提高,到1943年夏季,苏军的军一级编制工作终于完成,组建了很多装甲部队、兵团和军团,增设了炮兵兵团,从而使苏军在战场的决定性方向上集中了更多的火力。另外,苏军工程兵、通信兵等特种兵的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

1943年7月,苏军陆海军兵力达660万人,装备10.5万门先进的火炮和迫击炮,l万多辆先进的坦克和自行火炮,10252架先进的战斗机和123艘作战舰船。

总的来说,库尔斯克会战以前,苏军在兵力和装备方面远远超过了德军。苏军具有绝对优势,在所有战场上都牢牢掌握着战略主动权。

1920年12月20日,赫尔慕特·文德罗夫出生在格劳温克的施韦德尼兹。1931年,文德罗夫随母亲回到德国,来到其父在乌克马科租种的农场。

1939年9月4日,文德罗夫成为元首卫队的一员。1940年1月,他来到突击炮部队服役,参加过德军入侵巴尔干半岛和苏联的战争。1941年11月1日,来到巴德·特尔兹接受培训。

1942年圣诞节,文德罗夫在法林博斯特尔武装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师第13连第2排服役。他以灵活而大胆的战术著称,擅长坦克战。

1943 年12月25日,在基辅的战斗中,他指挥下的坦克一天之内摧毁了12辆苏军坦克。12月28日晚,他指挥4辆虎式坦克在安托普-搏哈卡镇掩护部队后撤。不久,他令其他3辆坦克先撤。这时,20辆苏军坦克冲来,他指挥下的坦克独自阻击,摧毁了11辆苏军坦克,苏军被迫撤退。

这时,他摧毁的坦克数量达到58辆,成为该师的王牌。文德罗夫与另一个坦克王牌魏特曼所指挥的两辆坦克经常互相竞争,都想超过对方。

1944年初,在普罗斯库罗夫和捷尔诺波尔之间的一个小镇里,他指挥3辆虎式坦克摧毁了8辆苏军坦克。

1944年2月,文德罗夫成为第13连连长。8月8日,魏特曼被击毙后,文德罗夫继任第2连连长。

1944年8月14日,在阻击英军坦克的激战中,文德罗夫遭到围攻,他乘坐的坦克在梅兹雷以西3000米处被摧毁,他作为一名侵略者也战死在沙场。

2.纵深梯次的防御

1943年3月14日,为了准备大反攻,斯大林将朱可夫元帅从西北前线紧急召回莫斯科。

当朱可夫深夜赶回苏军最高统帅办公室时,斯大林正在主持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研究了有关冶金和电力的燃料问题,以及飞机和坦克制造厂等问题。

参加政治局会议的人员除了政治局委员以外,还有苏联各部的领导人,以及很多设计师和厂长。从他们的汇报中,斯大林得知,苏联在工业方面的形势仍很紧张。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对苏援助,有很多都未及时到达。

斯大林指示各军工厂要日夜加班加点,研制更好的新式武器,并大量装备部队。他还要求人民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尽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军事经济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凌晨3时30分,政治局会议终于结束。斯大林这才有时间与朱可夫研究哈尔科夫地区的局势问题。

斯大林对朱可夫说:“自3月中旬起,库尔斯克州的情况逐渐恶化。德军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从克拉马托尔斯克地域发起的攻势,已经把西南方面军打回了顿涅茨河一带,德军在哈尔科夫西南一带部署了重兵。”

斯大林命令朱可夫于天亮前赶赴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到前线巡视,采取有力措施。

斯大林又给沃罗涅日方面军政委赫鲁晓夫通电话,指责他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对付德军的反攻。斯大林将在场的参谋们骂走以后,对朱可夫说:“事情再急也要吃完晚饭再走。”

斯大林拉着朱可夫赴餐厅一起吃饭。这时已是5时。吃过饭后,朱可夫赶赴总参谋部作准备。早晨7时,朱可夫乘机飞往前线。

朱可夫来到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后,得知局势进一步恶化,德军攻下哈尔科夫以后,向别尔哥罗德方向挺进,还攻下了卡扎奇亚洛潘。

3月15日,朱可夫在方面军司令部与斯大林通了电话,指明这里的局势比早晨他在斯大林那里听到的还要糟糕。朱可夫立即指挥苏军加强在别尔哥罗德以北的防线,向前出动了战斗警戒。

德军于3月底多次进攻苏军防线,均被朱可夫指挥的苏军击退。这时,双方都偃旗息鼓,准备大决战。

4月10日,朱可夫和苏军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飞抵莫斯科,他们与斯大林讨论了1943年的夏季作战,其中包括库尔斯克突出部的作战计划。

三个人一致认为,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希特勒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从芬兰湾至亚速海这条防线。从当前情况看,德军有能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若德军的进攻得逞,会使德军夺回战略主动权。斯大林认真地听取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意见。

斯大林同意将主力集中在库尔斯克地区,但要求不能减少对莫斯科方向的防御兵力。斯大林的结论为:必须在所有最重要的方向,首先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建立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

为了加强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指挥,斯大林改任瓦杜丁为该方面军司令,要求他必须守住库尔斯克突出部,迎接新的“斯大林格勒”式的决战。

按照斯大林的指示,苏军开始建立纵深梯次防御阵地。苏军在库尔斯克地区构筑了8道防御阵地,总纵深为300多公里。

斯大林在这里投入的主力部队为沃罗涅日方面军、中央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

苏军各级司令部、政委和党团组织为提高各部队的士气做了大量工作,决战前近万名士兵加入了苏联共产党。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奉命制定了战役计划,以朱可夫为主。

当德国统帅部和前线将领们为“堡垒”计划而喋喋不休时,朱可夫等人也在开会讨论苏军的战役计划。

瓦杜丁主张先发制人,他想彻底打乱德军的进攻准备,并夺取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失去的领土,斯大林支持该方案。

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将领们认为突出部的地形更有利于守军,苏军应以顽强的阵地战消耗德军,摧毁德军装甲部队,发动大反攻。

4月12日,在军事会议上,斯大林最终接受了朱可夫的计划。斯大林要求各方面军:“在夏季作战的第一阶段,以强有力的防御手段抵抗德军的进攻,然后转入反攻,要整师、整军甚至整个集团军地歼灭德军。”随后,各方面军在库尔斯克州全面开展防御工作。

在突出部北部,即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进攻方向的正面,朱可夫部署了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下辖第70、第13、第48、第60、第65集团军、第2坦克集团军,总兵力为71.1万人,装备1.1万门火炮和强击炮,装备坦克和自行火炮1785辆。朱可夫认为中央集团军群将担任主攻,因此苏军在这一方向的兵力是最多的,朱可夫亲自在这个方向指挥作战。

在突出部南部,即德南方集团军群进攻方向的正面,朱可夫部署了沃罗涅日方面军,下辖第6、第7近卫集团军、第40、第38、第69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步兵第35军,总兵力为62.5万人,装备8718门大炮和强击炮,装备坦克和自行火炮1704辆。

另外,朱可夫在两个方面军的后方部署了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该方面军负责提供增援。一旦库尔斯克防线崩溃,草原方面军将变成最后一道防线。而一旦苏军进行大反攻时,草原方面军将成为新生兵力。草原方面军下辖第4、第5近卫集团军、第27、第47、第53集团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第3、第5、第7近卫骑兵军、第4近卫坦克军、第1、第3近卫机械化军,共57.3万人,装备8510门大炮和强击炮,装备坦克和自行火炮1639辆。

朱可夫用3个方面军对付德国第9和第2集团军、坦克第4集团军和肯普夫集群。在兵力和装备上,苏军3个方面军对进攻的德军具有绝对优势,这不包括苏军的战役预备队。

朱可夫将索科罗夫斯基的西方面军、波波夫的布良斯克方面军、西南方面军的第57集团军和第2坦克军部署在库尔斯克州,它们成为战役预备队。

1943年夏季,在苏德战场上,苏军每个集团军都拥有两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此外组建了5个装备精良的坦克集团军。为了加强各集团军,苏军还组建了18个重型坦克团。

苏联几乎所有的空军部队都装备了新式飞机,大本营预备队还组建了很多新航空兵部队和兵团,其中有8个远程航空兵军。

另外,苏军统帅部预备队内有几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两个坦克集团军和1个空军集团军。国防委员会在加强苏军训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全军的战斗力。

在突出部的前沿阵地,朱可夫等人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建立了多道防线,防御纵深超过160公里,在整个防御体系内密布着战壕、铁丝网、反坦克据点、反坦克壕沟和雷区。朱可夫在德军最可能的进攻方向上,都部署了重兵。

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防线以若干道平行的堑壕为基础,修筑了大量的土木工事。前方主要防御阵地的纵深为将近5公里,设有5道堑壕,有些地方超过5道。所有堑壕之间都挖有交通壕,还修有散兵坑和隐蔽工事。

第2防御地带距离前方防御地带约11公里,其工程构筑与前方防御地带类似。第3防御地带离第2防御地带约32公里。各方面军预备队的阵地距离防御阵地约64公里,那里也修筑了线式堑壕。整个堑壕总长约几百公里,其间遍布农田、村庄和缓坡。

在各防御地带,苏军都修筑了大量的反坦克支撑点,并布设了大量地雷。仅中央方面军就布设了约50万枚地雷,其密度为每公里正面有1500枚反坦克地雷和约1700枚反步兵地雷。

另外,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炮兵也赶来支援作战。仅第13集团军就得到第4突击炮兵军700门火炮和迫击炮的支援。

决战前夕,总的战略态势是,突出部北部由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防守,南部由瓦杜丁的沃罗涅日方面军防守。中央方面军的北面有波波夫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布尔加宁所指挥的西方面军负责。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南面有西南方面军。草原方面军位于突出部后方中央,向北可进攻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向南可进攻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同时又使德军无法合围中央方面军与沃罗涅日方面军。

德军用假的无线电通信和伪装的车辆集结,企图把苏军主力吸引到沃尔昌斯克以南地区,然而,苏军将领们很清楚德军进攻的是库尔斯克突出部。

另外,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在部分地区还对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第9集团军构成了局部包围之势。这两个方面军将随时能够进攻德军第9集团军的后方。德军第9集团军的后方安全是由坦克第2集团军中的步兵部队负责的。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下令各军工企业研发重15吨,装备有37毫米或50毫米火炮的坦克。

当时,德国装甲兵部将这种坦克视为德国年轻的装甲师的主力坦克。1936年,苯兹公司在柏林附近制造了原型车,其他公司也先后制造了原型车。

1937年5月,苯兹公司的首辆三号的A型战斗坦克出厂。后来,该公司又制造了3种改进型坦克:B、C、D型,这4种型号均属于试验坦克,产量都很少。

1939年,德国各兵工厂开始生产E型坦克,该型号正式装备部队。E型中型坦克装备1门50毫米短管火炮,它是德军侵略波兰的主力坦克。

1941年,德国各兵工厂又制造了F、G、H型坦克,装备短管50毫米或37毫米火炮。

1941-1943年,三号坦克又增加了J、L、M和N型。除了N型和J早期型号外,均安装1门长身管50毫米火炮。德国于1942-1943年生产的N型坦克装备1门短身管的75毫米火炮。

在12种型号中,J型的产量最大,生产了3000多辆。1945年,三号坦克共生产了6000辆。

另外,德国用三号坦克的底盘还生产了各种车辆,包括各型突击炮,还有自行榴弹炮、喷火坦克、指挥坦克和侦察坦克等。

德军的三号坦克从1939年服役到二战结束。1943年下半年以前,三号坦克始终是德军的主力坦克。三号坦克随德军转战在二战的各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