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反攻柏林
5622400000021

第21章 柏林的陷落(3)

3.希特勒开枪自杀

1945年4月20日也就是希特勒生日的那天夜里,所有的人都劝他离开柏林。希特勒拒绝了。不久,德国官员和将领们大批撤离柏林,就连他一向宠信的希姆莱也离开了。

希特勒被围在了柏林,他感到了绝望,他感到了末日的来临。希特勒身旁全是腐败、怯懦、谎言。希特勒在四面楚歌中唤来秘书,口授了一道声明。他表示,他不会投降的。

1945年4月23日,德国空军司令戈林在希特勒的心上戳了一刀。他电告希特勒要求统治并接管德国,并威胁希特勒,如果在当天的夜里得不到希特勒的应允,他将对外宣布希特勒元首因不能胜任其职而由他接管德国。

希特勒气得暴跳如雷:“戈林背叛了我和祖国!在我背后,他与敌人私下交易。为了保全狗命他竟然反对我的命令……”

希特勒发疯般下令立即逮捕戈林,并把他从党和政府中除名。其实戈林并没有叛变,叛变的是追随希特勒多年的另一党徒,他最宠信的希姆莱。

4月23日,希姆莱与瑞典的福克·伯纳多特伯爵进行秘密会晤,他同意德军在西线投降。

4月28日,希特勒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脸部扭曲,肤色发红。他变得失魂落魄,呆若木鸡。希特勒的头脑因随后接到的苏军接近总理府的报告而清醒。苏军将会在36小时内向他的地下总司令部发起强攻。

4月29日早,希特勒下令逮捕希姆莱,并准备自杀前与恋爱多年的爱娃·布劳恩结婚。

爱娃于1912年出生在慕尼黑市。她的父亲弗里茨·布劳恩是一位教师。她还有一个姐姐爱尔莎和一个妹妹格利特。1929年,她在海因里希的照相馆工作,负责冲洗照片。当时海因里希是纳粹党领袖希特勒的专用摄影师。爱娃狂热地崇拜希特勒,两人逐渐发展成恋人。

德国民众从不知道爱娃的存在,她长期居住在慕尼黑的小楼以及希特勒在巴伐利亚的别墅里,很少在柏林上层社会露面。1932年11月,由于希特勒总是拖延婚期,爱娃开枪自杀,打断了颈动脉,后被救活。

1935年,由于希特勒再次拖延婚期,爱娃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再次被救。希特勒告诉她,等统一了欧洲就与她结婚。1938年,爱娃成为希特勒私人财产的第一继承人。

希特勒在生命的最后,真实地暴露了他的思维特点。他置实际于不顾,而坚信自己的哲学。

他不断大骂犹太人,认为世界上的所有坏事都是因他们的存在而存在;他开始抱怨命运不济,使他无法得到胜利并征服世界。

他把他对德国与世界的遗言,看成对历史的最后呼吁,这一切的一切均证明希特勒并未从他的最后失败中吸取教训。

在遗嘱中他号召德国人民“决不放弃斗争”。他不得不承认“国家社会主义(纳粹主义)”现在已完了,但他却说:“种子已经撒下了,有朝一日一定会生长起来……‘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将要获得光荣的再生。”

希特勒说这场战争完全是犹太人发动的,他不但把战场上战死的数百万德军与被炸毁的房屋和城镇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了犹太人,甚至把他屠杀数百万犹太人的罪行也推给了犹太人。

希特勒是不会在指定继承人之前死掉的。他在遗嘱里讲道,“我任命邓尼茨海军元帅为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戈培尔任总理,鲍曼任“党务部长”——这是新的职务。

希特勒曾经讲过:“被称为救世主的,也正是下地狱的”,现在他自己验证了这一点。4月29日下午,希特勒收到了外面传来的最后一点消息。墨索里尼与其情妇于4月28日暴尸米兰街头。

夜幕降临了。希特勒命秘书烧掉档案里的文件。他和爱娃在私人住处共度了好几个小时。

4月30日凌晨两点半,希特勒走出了私人房间,向随行人员依次告别,与每个人握手,嘴里还在咕哝着没人听清的话。他眼里已充满了泪水。

4月30日中午,希特勒在得知苏军突破波茨广场,离总理府只有一排楼房时,他最终下定了决心。

希特勒与爱娃回到了寝室,几分钟以后,戈培尔、鲍曼与其他人听到了枪响,他们在等待着第二声枪响,但里面却只有寂静。

大约过了10分钟左右,鲍曼带头轻轻地走入了“元首”的房间,看到希特勒的尸体趴在沙发上,血从右边的太阳穴流出来。

爱娃则躺在希特勒的身旁,她服毒自杀了。他们的尸体在总理府花园内被火化。

由于掩埋尸骨的弹坑被苏军炮弹炸平,因此希特勒和爱娃的尸骨后来不知去向。

1945年4月30日不但是希特勒56岁生日后的第10天,还是他担任德国总理,建立第三帝国整整12年零3个月的日子。

第三帝国仅比他苟延残喘地多活了一星期。这一星期里又有几千人战死。

4月底,就连最顽固的德国人也知道为柏林解围是不可能的,因此德国人停止了这方面的尝试。

当时,在德国北部还有3个抵抗基地:驻扎在梅克伦堡和北勃兰登堡的“维斯瓦”集团军群;西北德军驻易北河下游的各部队;波茨坦以南的德军第12集团军。

“维斯瓦”集团军群仍在负隅顽抗,5月2日凌晨,这些部队撤到了维滕贝格-帕尔希姆-比措-巴特-多贝兰一带。几天前,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进驻几乎无人防守的易北河,进攻波罗的海沿岸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方向。

为了掩护集团军群的推进,蒙哥马利派美军1个军向东进攻,该军于5月2日到达路德维希斯卢斯特-什未林-维斯马一带。

盟军推进到“维斯瓦”集团军群无人防守的后方。“维斯瓦”集团军群距离可能俘虏或歼灭它的苏军只有二十几公里。同一天,“维斯瓦”集团军群不等全线停火谈判开始,急忙与美国人进行了接触,双方达成了协议:德军一边撤退一边抵挡苏军的进攻,在撤退时放下武器后,有权越过美军的阵地。就这样,“维斯瓦”集团军群逃出了苏军的控制。德军主力在最后关头,扔下武器后向美军阵地投降。

汉堡地域的各部队与英军进行了短时间的交火后,他们得到了希特勒的死讯,立即停止了任何抵抗。就这样,汉堡市未经战斗被英军占领,没有受到进一步的破坏。

5月2日,汉堡地区及其以西直到威悉河一带的战斗全部停止。英军在吕贝克和汉堡以北地区停了下来。这一带的德军在德国投降前已不再战斗,因为那一带没有苏军。

波茨坦以南的德军第12集团军在正面抵抗苏军,美军推进到德军第12集团军的后面,美军部署在易北河对岸。德军渡过易北河不仅需要渡河器材等工具,而且需要美军的许可。

当时,最有利的渡口位于坦格尔明德地域,德军在哈弗尔河地区防守着该渡口,苏军正在向哈弗尔河地区发动猛烈的攻势。

5月2日,德军第12集团军在后卫部队的掩护下,昼夜兼程地撤退,希望摆脱苏军。当各部队快到达易北河渡口时,集团军司令部开始与美军谈判。德军请求允许整个集团军和难民渡过易北河。

美军不同意难民过河,因为苏联要求战后把苏占区的德国青壮年送到苏联从事永久性劳役。5月5日和6日,德军第12集团军在三个地域的桥头堡掩护下,把大量伤病员和文职人员护送到河对岸。大批难民也秘密过河,美军并未阻止难民过河。

5月7日,最后一批德军约10万人从各渡口过河。

1945年5月8日,在柏林市内卡尔斯霍尔斯特的德国军事工程学校礼堂大厅,朱可夫元帅主持了德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盟军最高司令部的代表为:英国空军上将特德、美国空军司令斯帕茨将军和法国陆军总司令德拉特尔·德塔西尼将军。

5月10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古德里安被美军俘虏,并作为战犯关押了很短一段时间,随后无罪释放。

在英军的押送下,德军最高统帅部前参谋总长凯特尔元帅、海军司令汉斯·弗雷德堡上将,空军司令汉斯·于尔根·施通普夫上将被授权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11月20日,在英美苏的共同主持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纽伦堡的正义宫开庭。法庭审判长是杰克里·劳伦斯。

1946年9月30日,长达248天的审判达到了高潮。当天,纽伦堡军事法庭宣读了判决书。

纽伦堡法庭对24名被告中的22人宣判:

判处以下12人绞刑:

戈林,德国空军元帅,德国第二号人物;里宾特洛甫,德国外长;凯特尔,德国陆军元帅;恩斯特·卡尔滕布隆纳,奥地利党卫队领袖,德国中央保安总局局长;阿尔弗雷德·罗森堡,纳粹思想家,德国东方占领区事务部长;汉斯·弗兰克,德国驻波兰占领区总督;威廉·弗利克,德国内政部长;朱利叶斯·斯特雷切,反犹《前锋报》主编;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德国陆军参谋部参谋长、国防处处长、作战处处长;弗里茨·绍克尔,党卫军将军,劳工事务总负责人;赛伊斯·英夸特,德国驻奥地利总督,德国驻荷兰占领区总督,德国外长;马丁·鲍曼,纳粹党党务书记。

纽伦堡法庭判处以下3人无期徒刑:

鲁道夫·赫斯,纳粹党书记处负责人,希特勒第二继承人;埃里希·雷德尔,德国海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克,德国新闻总署负责人,宣传部部长,德国经济部长,战争经济全权委员会负责人,德国国家银行总裁。

纽伦堡法庭判处以下2人20年徒刑:

巴尔杜·席腊赫,驻维也纳总督;阿尔伯特·施佩尔,军备、军需、军火部部长。

纽伦堡法庭判处以下1人15年徒刑:

冯·纽赖特,德国外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德国驻波希米亚-摩拉维亚长官。

判处以下1人10年徒刑:

卡尔·邓尼茨,德国潜水艇舰队司令,海军总司令,希特勒死后出任德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以下3人被无罪释放:

弗兰茨·巴本,德国总理,副总理,驻奥地利、土耳其使节;耶马尔·沙赫特,德国国家银行总裁;汉斯·弗里切,德国宣传部国内新闻司司长。

以下各组织被宣判为犯罪组织:

德国政治领袖集团;德国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德国党卫队。

以下各被告组织未被宣判为犯罪组织:

德国内阁;纳粹党冲锋队;德国参谋部;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

之后,庭长宣读了苏联法官的意见:不宣告德国内阁、参谋部及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为犯罪组织,判处被告赫斯无期徒刑,宣告被告巴本、沙赫特、弗里切无罪释放都是错误的……

被告里宾特洛甫、汉斯·弗兰克、赛伊斯·英夸特、巴尔杜·席腊赫、阿尔伯特·施佩尔、卡尔·邓尼茨等6人上诉要求减刑;被告戈林上诉,要求改绞刑为枪决;雷德尔上诉,要求改无期为枪决。所有上诉均被法庭驳回,一律维持原判。

1946年10月1日下午,纽伦堡欧洲国际军事法庭闭庭。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少数纳粹分子的无罪释放或重罪轻判,受到了世界舆论的指责。法国共产党《人道报》发表评论说,“释放巴本等人是错误的……法西斯匪徒将重新活动。”犹太人联盟致函国际法庭,抗议释放沙赫特等3人。

沙赫特等3人在得知获释时感到震惊,他们恐惧德国民众,感到无处容身,要求暂时“准许留狱”。但法庭不准3人留狱,巴本想去法国避难,但法国拒绝收留。

纽伦堡审判开创了把战犯押上国际法庭接受法律惩处的先河,它是国际刑法史上的第一案例。

1946年10月16日凌晨,在纽伦堡监狱,开始对被判处绞刑的纳粹战犯执行处决。戈林吞服氰化钾自杀。马丁·鲍曼是缺席审判,事实上他已于1945年4月底至5月初死在柏林战役中。

美国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城对德国的177名被告进行了后续审判,后续审判判处24人死刑,其中12人被执行处决。美国法庭宣布35人无罪释放,其他的人均被判有期徒刑。1956年,盟国将监狱中的德国战犯全部释放。

沃尔特·莫德尔生于1891年1月24日,出生在德国马格德堡。一战期间,他曾在西线作战,参加了凡尔登战役,曾多次受伤,荣获过一级铁十字勋章。后来,莫德尔进入总参谋部工作。

一战结束后,莫德尔赴东普鲁士第2步兵团工作。希特勒执政后,经戈培尔的介绍,狂热的纳粹分子莫德尔受到希特勒的接见,他得到了希特勒的重用。1935年,莫德尔出任陆军技术局局长,负责军备技术问题。1938年,莫德尔晋升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