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重生之江山激扬
5623500000012

第12章 物质与精神

第十二节物质与精神

徐静川教导郑子浩这个入室弟子可谓是呕心沥血,他想尽各种方法来让郑子浩多学东西。还不时弄些好吃的东西让郑子浩过过瘾,古时俗语:“穷文富武”。这是因为首先拜师就得花钱,没有钱的学生,老师都不肯好好教。而且练武是力气活,没钱吃不好,营养跟不上,一拳出去就眼冒金星,哪里可能习成绝世武功。纵观历代无数习武的名家高手,即便不是家产万贯,至少也是地主级别的。徐静川自己就是这样的。现在他让郑子浩住在他家,衣、食、往、行全包,只望能传下自己的衣钵。他本来想安排郑子浩在桃川小学上学,没想到再给郑子浩拿了几份不同年级的考卷,让郑子浩考了一下,想测一测郑子浩的学习程度,却发现对于郑子浩来说,小学算术郑子浩根本就不用学了,语文也只要系统地补充一些知识点就行了,让这样的郑子浩去上小学根本就是浪费光阴。因此徐静川就没有让郑子浩去上学,而是留在家里给郑子浩开小灶。

徐静川作为桃川小学的校长,每天有不少公务,而且他还要教高年级的几个班的语文,所以不能时时刻刻盯着郑子浩练武习文,只是布置了作业,让郑子浩自己完成。但郑子浩却从没有藏奸使猾,都是一丝不苟的完成。刚开始,徐静川还有点不相信,这么个几岁大的小娃娃会这么自觉?但他私下里窥探过几次后,只能说这世上真有天才。给郑子浩作师父,徐静川有一种骑马下坡,顺风行船的欣喜,真是得徒如此,夫复何求!

每天,才是凌晨五点,第一线真正的阳光还没有出现,他就叫醒郑子浩起床,让他扎上马步、过段时间,又让郑子浩换上三体式。现在,郑子浩年纪还小,身体还没有长成。徐静川只让他练习马步、三体式这种打根基,长体力的拳架子。而没有揠苗助长,现在就让郑子浩去练那些外家硬功。

而他自己,则到厨房去准备早餐,差不多每天早餐都不一样。今天煮的是皮蛋瘦肉补药粥。这个粥颇为讲究,用料不少,瘦肉一块,取的是猪腱肉,皮蛋两个,红枣、枸杞、黄芪等若干,这些都已经准备妥当,切一小块姜,又将永江特有的香米抓上一把,混上小米、红豆等,盛上一碗,淘洗干净,要用两汤匙的油、一个半茶匙的盐和少许水拌匀,就放在那里,先腌上半小时。然后就去清洗瘦肉,先把肉切成半个巴掌大,厚一厘米的肉片。手到心到,肉片切成,再用沸水煮,稍等数十秒,将其去腥,并且以冷水直冲,这样可封住肉汁。这时,在汤锅中,放上水,稍多一点,直至于煮沸,这个时间,可切一个皮蛋,等切完,稍等一下,水也差不多沸了。先下肉块、姜片,待水再次沸腾时,下腌好的米和一个切碎的皮蛋,而这第一个皮蛋切碎下粥与米同煮,皮蛋会融化,融入粥的味道中,煮上二十分钟,然后转成小火慢熬。

洗了手,出了厨房,站在天井边,徐静川看着郑子浩此时正将三体式转成马步。徐静川也不作声,只是暗自点头,这个徒弟资质真是没得说。收拾了心情,徐静川静静的扎下马步,调息运气。

这时,粥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徐静川到厨房把第二个皮蛋也切碎,同时把煮在粥中的瘦肉捞出来,用筷子扒拉撕成丝丝状,跟第二个皮蛋一起放回粥中,再把红枣、枸杞、黄芪等补气益元的药材也放了进去,再用小火煮。看了一会,感觉粥已经熬好了,便将砂锅从煤炉上端了下来,自己勺上一碗,试喝一口。这粥喝起来真是软滑喷香,徐静川吃完一碗粥,去学校上课去了。

过了一会,郑子浩也收了功,拿毛巾擦了汗,直觉得神清气爽,一身轻松。跑到厨房,将徐静川熬得粥喝得稀哩哗啦,一点不剩。歇息一下,跑到后山山顶去看看风景,再回来按照徐静川安排的步骤进行学习。现在徐静川再让郑子浩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本来是通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家文》这些儒家经典蒙书来启蒙认字的。但郑子浩是个怪胎,字己经全认识了,所以徐静川只是要他去看一看,读一读,了解一下。己经直接开始用《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来教导郑子浩了。

作为书香传家的徐家子弟,徐静川从小就在家中长辈的督促下,研读经、史、子、集等古文书籍,虽然现在中国破四旧,不再让小孩学这些,但徐静川相信,以后这混乱的世道过去后,又会重新复兴儒家文化的。所以,他教导郑子浩要好好研习。再以后,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以及复兴新儒家的最年轻的、最有影响力的国学大师郑子浩曾回永江在他的“潜波教育基金会”的成立仪式上深情追忆,“我的成长,离不开我的老师徐潜波先生,没有他,不可能有现在的我,能成为徐先生的弟子,是我的幸运!”“潜波”是徐静川的字。郑子浩希望让所有人都知道、都记住这个生不逢时的老人的名字。他深深知道,自己虽有着重生者的优势,但如果不是遇到这样一个老师,想做出现在这番事业,是不会这么容易的!

做为熟习四书五经的从旧时代走过来的知识分子,徐静川并没有像家中长辈教导自己那样教导郑子浩。他首先要郑子浩通读了一下,这几本典籍,介绍了这几本典籍出现的年代,背景等:“经”主要是儒家的典籍,通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四书五经”。南宋学者朱熹将据称分别由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分别编撰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加注解。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注重经世致用,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造就了《四书》独特的地位。五经即《诗经》、《尚书》、《仪礼》、《周易》和《春秋》,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的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徐静川说:“一提到这四书五经,首先就会想起这是元明清三代知识分子必读的书,也可以说是元明清三代知识分子读书时基本的教材,都受过这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但后来在评价过程中,特别是在近代对他们的评价中,认为他们宣传了封建思想,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头脑,使得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封建时代后期的知识分子缺少创造性。对《四书》好像还是否定的。其实不然,事情不应该这么简单化,绝对化。

徐静川也不管郑子浩年纪才多大,听不听得懂:“《四书》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原来《论语》《孟子》是单独成书的,《大学》《中庸》两篇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朱熹把他们放在一起,而且一块来进行注解,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来注解这四本书,他称之为《四书》。实际上原来只是两本书,加上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后来朱熹把它称之为《四书》。”徐静川停顿了一下,“为什么把他们集中起来注解一下,需要用用这么多的精力和这么长的时间,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四书集注》是朱熹做的,他将中外文化融于一体,当时的外,主要是指印度的佛教,将印度佛学中某些思维的方式、思维的方法,和儒家的两本最重要的经典结合起来,一本是《论语》,一本是《孟子》,而且是以中国本土文化作为基础,然后加上佛学的理论思维以及推论的方法,,两相映照,以求解决当时儒家在佛门传播大潮的冲击下的立足点的问题。

这段日子里,徐静川把四书五经的来龙去脉一一给郑子浩讲了个清请楚楚。现在在郑子浩扎马步,练三体式的时候就能听见郑子浩背诵其中某些段落的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