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宠爱
5625800000036

第36章 爱也倾城,恨也倾城

张爱玲的小说自小一直读,伤心千古都成字。《倾城之恋》是我最喜欢读的一部作品,次次阅读,最深刻的感受都是:捂着胸口的疼痛,强忍泪流。所谓,爱也倾城,恨也倾城。

旧上海的繁华烟云。白流苏,一个孤苦无依的离异女子,倚在势力的娘家门上。自己辛苦积攒的一点钞票全被哥嫂哄赚了去,哥嫂最后还嫌她多余。连亲生的母亲,亦将嫁出的女儿当成泼出的水,在流苏的前夫死了以后竟然还鼓励她回去做个寡妇——最起码不要赖在娘家门上混吃喝。

流苏的妹妹宝络是庶出,24岁未嫁。流苏的母亲为了不落人褒贬、图个贤德的好名声,积极筹措张罗宝络的婚事。流苏带着一丝对整个娘家门的恨意,抢了原本是说合给妹妹的夫婿范柳原。用了那么一点点女人心计,这样的心计里多少有一点女人扬眉吐气的得意,但更多的是无奈不得已。年轻的、漂亮的、可怜的、孤单的流苏,她若不为自己筹措打算,谁还会真心来眷顾她呢?

范柳原是一个在英国长大的男人,生母是位姨太太。姨太太生的孩子,聪明俊秀,历来更胜一筹,但却又总有什么地方,与生俱来短了一截。他与流苏在进退之间、得失之间反复试探。他爱她,但却不准备给她一生一世的依靠;流苏爱他,将他的一切心思看在眼底,感到更深刻的悲凉,却又不能从容罢手。这样一个可怜的孤单单身子,究竟要落在哪里呢?然而流苏是不妥协的。她对范柳原只是要她做他的情妇感到悲愤,可她除了用不动声色的忍耐作抵抗,别无他法。

在范柳原召唤流苏的信件到达娘家白府后,流苏才发觉自己已经等老了青春,所有的不动声色突然化作了畅快淋漓的哭泣。谁能说,她再一次拎着箱子走出白府时不是决绝的呢?那是生她养她的地方,更是压抑、苦闷,寄人篱下的牢笼,她终于要与它别离了。

当与范柳原真正共枕而眠后,流苏接受命运安排,静下心来做他的情妇。柳原给她租了房子请了佣人,但他自己却要回到英国去。他爱她吗?如果爱,为什么要在此时选择别离?她爱他吗?如果爱,为什么在柳原安排了她的生活又转身离开时,却还感到了心底的一丝轻松?男人啊男人,你到底能够为女人付出多少?女人啊女人,你的终身,究竟又要在哪里靠岸?

然而,战争来了,城市沦陷了。什么爱与不爱,终身不终身?生存都成了现实中最严峻的问题。而就在这个时候,柳原他又回来了,回到流苏的身边。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们的手握在一起,他们的心靠在一起。放下所有的不安与顾虑,柳原和流苏结婚了,将今生捆绑在一起。在这个时候,男人与女人之间,所有的计较得失之心都没有了,生与死将爱那样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来,你在故我在。

旧日的繁华终成烟云。那些烟云里的繁华,曾经沉浮着真爱的尘埃。而战争的硝烟如水,荡涤尘埃,唯留真爱。爱,从来都与声声啼恨捆绑在一起,爱也倾城,恨也倾城。是战争成全了他们吗?如果没有这场城市的沦陷,流苏,你将在哪里漂泊?而柳原,你又在哪里游荡?爱,究竟是什么?不可说,不可说,一说都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