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辨经》学生活
5626100000034

第34章 英雄第八(3)

赵王听信了众人的议论,便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生气了,把他召回,派别人来代替他带兵。一年多后,匈奴两次来入侵边境,将领领兵出战,但屡次失利,损失了许多士兵、百姓和牛羊,边境上的百姓不能种田和放牧。赵王似乎明白了李牧的道理。

后来,赵王又请李牧出来守边。李牧在家关起门来,一般不外出,听说赵王又要起用自己,就坚决推托说自己有病,不能担任这一职务。赵王强迫他出来带兵。李牧说:“如果您一定要起用我的话,我还是得使用先前一样的办法,如果您允许了我,我方敢奉命。”赵王答应了他的要求。

李牧又按照过去的规定办事,整整一年匈奴一无所得,然而终究还是以为李牧的胆子小。边境上的将士由于每天都得到李牧的赏赐,却没有机会为他出力,心里都感到着急,都愿意与匈奴决一死战。

于是,李牧就选出了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勇敢的将士五万人,善射箭的士兵十万人,指挥他们进行作战演习。李牧首先让百姓把牲口都放到城堡之外去放牧,满野都是百姓的牛羊。匈奴就有小股敌人入侵,李牧的军队假装被打败,让匈奴掠去了不少百姓和牛羊。匈奴单于听说此消息后,就带领大队人马进犯边境。

李牧没有正面迎击敌人,而是多次布下了奇特的战阵,张开左右两翼的军队来围攻敌人,大败匈奴人,杀伤了十几万匈奴骑兵。结果,单于被打得落荒而逃。

经过这一仗,有十几年匈奴不敢靠近赵国的边境。

智慧金言

李牧的这种方法有点建立根据地的味道。但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这种方法应该是最为安全有效的,李牧因此而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也是一道真正的长城。但后来他因为遭受谗毁而被杀掉了,赵国不仅失去了北方的长城,也失去了整个国防的长城。从此以后,赵国就逐渐地被秦国蚕食,直至灭亡。对于这个教训,宋朝的苏洵在著名的论文《六国论》总结得十分明确。但历史往往是由教训组成的,自毁长城的做法又岂止赵国之一时、一国呢?雅量之材

魏晋风度历来是为人们所向往的,但要想效法,又谈何容易。在《世说新语》中有一节叫做“雅量”,专门记述魏晋时期某些士人豁达大度的气量的。据说,在这方面,最突出的要数谢安等人。

谢安做事从容不迫,处变不惊。有一次,他和朋友们一起坐船在海上游玩,忽然,狂风骤起,白浪滔天,船被颠簸得东倒西歪,船上的人都吓得面无人色,紧紧地抓着船舷,动也不敢动,只有谢安面不改色,依然如故,还迎着风浪吟唱呼啸。船夫倒是有雅趣的人,以为谢安在这样的风浪中行船很高兴,就继续费劲地向前划船。这时狂风恶浪越来越猛,船夫却只顾划船,别人都害怕得实在不行了,但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要求回去,这时谢安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像这样的天气,还要把船划到哪儿去玩?”船夫这才掉过船头往回划。大家对谢安遇难不乱的气度非常钦佩,从此知道,将来治理国家是非谢安莫属了。

东晋宁康元年(373年),简文帝司马昱死,孝武帝司马曜刚刚即位,早就觊觎皇位的大司马桓温,便调兵遣将,炫耀武力,想趁此机会夺取皇位。他率兵进驻到了新亭,而新亭就在京城建康的近郊,地近江滨,依山为城垒,是军事及交通重地。桓温大兵抵达此处,自然引起朝廷恐慌。

当时朝廷的重望所在,是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二人。而王坦之本来就对桓温心存胆怯,因为他曾经阻止过桓温篡权。简文帝在弥留之际曾命人起草遗诏,让大司马桓温依据周公摄政的先例来治理国家,还说:“少子可辅最佳,如不可辅,卿可自取之。”王坦之读了草诏,当着简文帝的面就把它撕碎,愤怒地说:“天下是宣帝(指马司懿)、元帝(指司马睿)的天下,陛下怎么能私相授受呢?”简文帝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就让王坦之改诏为:“众国事一禀大司马,可仿照当年诸葛亮、王导辅助幼主之故事。”这样一来,桓温才没有当上皇帝。现在,桓温带兵前来,京城朝野议论纷纷,认为桓温带兵前来,不是要废黜幼主,就是要诛杀王、谢。王坦之听了这些议论,怎能不心惊肉跳、坐立不安呢?

谢安则不同,他听了众人的议论,不以为忧,神色表情一如平常。实际上,谢安曾经应聘做过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司马,桓温十分了解他的才干,明白谢安才是他篡权的最大障碍。果不出所料,桓温此来确是想借机杀掉王坦之和谢安。不久,他便派人传话:要王坦之和谢安两人去新亭见他。

谢安是典型的“风流宰相”。谢安少有大名,隐居不仕,多次辞去征召,只与妓女一起游山玩水,时有“东山不出,天下奈何”的赞誉。四十多岁才出来做官,但又好音乐,即使居丧期间亦不废。因其气度恢弘,履险若夷,多次为国纾难,遂为名相。

王坦之接到桓温的通知,不知如何是好,就去找谢安商量办法。谢安却神色不变,态度安详,和往常一样,好像没有什么杀身之祸等着他。王坦之说:“桓将军这次带兵前来,恐怕凶多吉少。现在又要我们两人去新亭见他。恐怕是有去无回,如何是好?”

谢安笑道:“你我同受国家俸禄,当为国家效力。晋室江山的存亡,就看我们这一回的作为了!”说完,谢安牵着王坦之的手一起出门,直去新亭,朝廷官员也有许多人相随同去。

到了新亭,众人见桓温兵营阵容严密,队伍肃然,心情就更加紧张起来。刚走进桓温大营,几位稍有声望的官员,惟恐得罪桓温,马上远远地向桓温叩拜,战战兢兢,脸都变了色。王坦之也吓出一身冷汗。他勉强移着脚步走到桓温面前,向他行礼,慌乱中竟然把手版都拿倒了。只有谢安态度自若,不拘形迹。他稳步走到桓温前,不卑不亢地对桓温说:“明公别来无恙?”桓温虽然知道谢安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但未料到他居然能如此处变不惊,自己反倒有些吃惊了,连连说:“好,好,谢大人请坐,请坐。”

谢安从容就座。这时,王坦之等人惊魂未定,还在浑身哆嗦。谢安在席间,说东道西,谈笑自如,所言之事,左右逢源,桓温和他的谋士们找不到岔子,无法下手。而谢安却在闲谈时观察左右,早已看到壁后埋伏着武士。他见已经到了应该说破的时机,便转身笑着对桓温说:“我听人讲:‘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意思是说如果诸侯有道德的话,那么四邻都会帮你防守,是用不着自己到处设防的)。’明公又何须在壁后藏人呢?”这是对桓温的绝大讽刺,他显得极为尴尬,急忙说:“在军中这已经成了习惯,恐怕有突然事变,不得不如此啊!谢大人这么说,就赶快撤走吧!”

谢安又和桓温谈笑了大半天,他那么风度翩翩,安详稳重,使桓温始终不能加害于他。而王坦之却一直呆若木鸡,一言不发,待到和谢安一同回建康时,冷汗已把里衣都湿透了。王坦之与谢安本来在治国、为人等方面两人都是齐名的,但经过这次风波,两人的优劣便分出来了。

不久,桓温生了重病,却还想向朝廷要“九锡”(按:古代帝王赐给有大功或有权势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后世权臣篡位前,常先赐九锡),便派人向朝廷请求。因为他再三催促,谢安只好让吏部郎袁宏起草。袁宏文才很好,起笔立就,谁知谢安偏偏故意找茬,吹毛求疵,要他一改再改,改了一个月还没改成。袁宏虽然文才极好,但在“政治”上却是个糊涂人,他觉得十分奇怪,自己怎么连个诏书都写不好,便暗中问仆射王彪之,究竟应该怎么写。王彪之说:“像你这样的大才,何用修饰,这是谢尚书故意要你一改再改,他知道桓公病势一天天加重,料定长不了,所以借此来拖延时间。”袁宏这才大悟,懂得了谢安的用心。由于谢安不动声色地用了拖延策略,致使后来桓温的野心未能得逞便死去。

谢安曾以八万之众破前秦近百万大军,又在不动声色中挫败了桓温,屡安晋室,实在算得上是有雅量的人。后世学者,恐怕只能徒望其项背!

智慧金言

器量有大小。器量之大小决定其才具的大小。量大者不可小用,量小者不可大用。识人的捷径,就是看其度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