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辨经》学生活
5626100000036

第36章 八观第九(2)

原文

何谓观其情机,以辨恕惑?夫人之情有六机,杼其所欲,则喜。不杼其所能,则怨。以自伐历之,则恶。以谦损下之,则悦。犯其所乏,则婟。以恶犯婟,则妒。此人性之六机也。夫人情莫不欲遂其志。故烈士乐奋力之功,善士乐督政之训,能士乐治乱之事,术士乐计策之谋,辨士乐陵讯之辞,贪者乐货财之积,幸者乐权势之尤。苟赞其志,则莫不欣然。是所谓杼其所欲,则喜也。若不杼其所能。则不获其志。不获其志,则戚。是故功力不建,则烈士奋。德行不训,则正人哀。政乱不治,则能者叹。敌能未弭,则术人思。货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幸者悲。是所谓不杼其能,则怨也。人情莫不欲处前,故恶人之自伐。自伐,皆欲胜之类也。是故自伐其善,则莫不恶也。是所谓自历之,则恶也。人情皆欲求胜,故悦人之谦。谦所以下之。下有推与之意,是故人无贤愚,接之以谦,则无不色怿。是所谓以谦下之,则悦也。人情皆欲掩其所短,见其所长。是故人驳其所短,似若物冒之。是所谓驳其所乏,则婟也。人情陵上者也。陵犯其所恶,虽见憎,未害也。若以长驳短,是所谓以恶犯婟,则妒恶生矣。凡此六机,其归皆欲处上。是以君子接物,犯而不校。不校,则无不敬下,所以辟其害也。小人则不然。既不见机,而欲人之顺己,以佯爱敬为见异,以偶邀会为轻,苟犯其机,则深以为怨。是故观其情机,而贤鄙之志可得而知也。

译文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情欲,来辨别他是心胸宽广的贤者还是器量狭小的小人呢?人的情欲有六种基本征象。如果一个人的志向得以实现,他就会感到喜悦;要是他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他就会产生抱怨;如果他喜欢炫耀自己的成绩,就会被别人所厌恶;如果他处处谦虚退让,甘居人后,就会讨得别人的喜欢;如果他揭露了别人的短处,就会惹人生气;如果他既经常自我夸耀,又揭露了别人的短处,就会遭到别人的妒忌。这就是人的情感表露的六种迹象和关键。希望梦想成真是人之常情,所以性格刚强的人喜欢发奋图强,建功立业;正直善良的人喜欢督察行政事务,制定规章制度;有才能的人喜欢治理动乱的局面;善于权术的人喜欢出谋划策;善于辩论的人喜欢盛气凌人地质问别人;贪婪的人喜欢聚敛财富;得到上级宠幸的人喜欢显示自己具有权势的优势。如果他们的志向得到称颂,没有不欣然快乐的。这就是所谓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如果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发挥,那么他们的愿望就实现不了,要是他们的理想得不到实现,悲伤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因此,要是不能建功立业,性格刚强的人就会心怀愤恨;要是行政事务都不讲规章制度,正直善良的人就会悲哀;要是政治动乱不能得到治理,有才能的人就会感叹;要是敌人的力量还没有被消灭,有智谋的人就会陷入沉思:要是无法积聚财富,贪婪的人就会忧愁;要是自己的权势得不到显露,得宠的人就会悲伤。这就是所谓能力得不到发挥时,人们就会抱怨。每个人都想走在别人的前面,强过别人,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们都非常厌恶别人自夸,自夸就是想超过别人。因此凡自夸其长处的人,人们莫不厌恶他。这就是所谓的炫耀自己的长处,就会招人厌恶。想求胜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们都喜欢别人谦虚,喜欢别人甘居人下。这就是所谓谦虚退让、甘居人下就会讨人喜欢。掩盖自己的不足,显示自己的长处,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要是有人触犯了另一个人的短处,那个人就会觉得像被罩子盖住了,感到愤闷与难受。这就是所谓触犯别人的短处,就会使人讨厌。想凌驾于别人之上,也是人之常情。要是炫耀不已,使别人讨厌自己,虽然会招来憎恨,但还不至于招来嫉妒。如果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这就叫做用别人厌恶的东西去攻击别人憎恨的东西,就会招致别人的妒忌。以上这六种情况都源于自大的心理。所以贤明的君子在待人接物时,不会计较别人对自己的冒犯,不计较就会显得谦虚退让,故而能避免受到伤害。但是见识浅薄的小人却不是这样,这种人既不能正确地审时度势,又要求别人顺从自己;他们假装敬爱别人,以这种态度来使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要是别人不经常邀请他去做客,他便会认为对方轻视自己;假如别人冒犯了他的短处,他就会深怀怨忿。因此,观察一个人心理变化的迹象和关键,其道德情操的高尚或卑鄙就可以得知了。

原文

何谓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夫偏材之人,皆有所短。故直之失也,讦。刚之失也,厉。和之失也,愞。介之失也,拘。夫直者不讦,无以成其直。既悦其直,不可非其讦。讦也者,直之征也。刚者不厉,无以济其刚。既悦其刚,不可非其厉。厉也者,刚之征也。和者不快,无以保其和。既悦其和,不可非其懦。愞也者,和之征也。介者不拘,无以守其介。既悦其介,不可非其拘。拘也者,介之征也。然有短者,未必能长也。有长者,必以短为征。是故观其征之所短,而其材之所长可知也。

译文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短处,来知道他的长处呢?偏材的人,都有所短。由此推论,性格正直的人缺点在于好斥责别人而不留情面;性格刚强的人缺点在于过分严厉;性格和善的人的缺点在于过分软弱;性格耿介的人缺点在于过分拘谨。然而,正直的人如果不抨击是非,他也称不上正直了,既然喜欢他的正直,就不可否定他喜欢责备别人。喜欢责备人,恰恰是正直的标志。刚强的人如果不严厉,也就称不上刚强了,既然喜欢他的刚强,就不可否认他的严厉,严厉恰好是刚强的表现。温和的人如果不软弱,他也就保持不了温和的性格。既然喜欢他的温和,就不要责备他的软弱。软弱恰好是温和的标志。耿直的人如果处事不拘谨,他就保持不了耿直的性格,既然喜欢他的耿直,就不要指责他的拘谨,拘谨恰好是耿直的表现。但是,有短处的人,未必一定有长处;然而,有长处的人,却必然有短处。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短处。也就可以知道他有哪些长处了。

原文

何谓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夫仁者,德之基也。义者,德之节也。礼者。德之文也。信者,德之固也。智者,德之帅也。夫智出于明。明之于人,犹昼之待白日,夜之待烛火。其明益盛者,所见及远。及远之明,难。是故守业勤学,未必及才。才艺精巧,未必及理。理义辨给,未必及智。智能经事,未必及道。道思玄远,然后乃周。是谓学不及才,才不及理,理不及智,智不及道。道也者,回复变通。是故别而论之,各自独行,则仁为胜。合而俱用,则明为将。故以明将仁,则无不怀。以明将义,则无不胜。以明将理,则无不通。然则苟无聪明,无以能遂。故好声而实不克,则恢。好辩而理不至,则烦。好法而思不深,则刻。好术而计不足,则伪。是故钧才而好学,明者为师。比力而争,智者为雄。等德而齐,达者称圣。圣之为称,明智之极明也。是以观其聪明,而所达之才可知也。

译文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是否聪明,来分析他在哪些领域会获得成功呢?“仁”,是道德的基础;“义”,是对道德的节制;“礼”,是道德的具体表现;“信”,是道德的保证;“智”,是道德的主导。而“智”来自于对事物的明辨。聪明对于人来说,好像是白天的太阳、夜晚的烛火那样重要。越聪明的人知识面就越广博,但是要想达到知识渊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样看来,勤奋学习某方面的知识,未必能够成就某一方面的才能;即便成材之后,掌握了高超的技术才能,未必能够把握事物的根本道理;即使精通理论又能言善辩,未必具有“智”的品质;即使是有了智慧,能够处理各种事务,未必能获得普遍性的真理。只有对“道”进行深入地思考,才能无所不及。因此,勤奋好学比不上掌握技术才能;有技术才能比不上精通理论;精通理论比不上富有智慧;有智慧比不上对“道”有所把握。“道”这种东西,回环反复,神秘莫测,我们很难说清它到底是什么。因此,如果把道这个层次以下的各种才质与道分开来论,在各种才质中,以“仁”最为出色。而当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用时,就应该以“聪明”为主导。所以,如果人们用聪明来指导“理”,则无往而不胜,如果没有聪明作主导,则一切难以成功。所以,没有聪明指导时,人们在辩论演说中就举不出深刻的道理而空泛迂阔;没有聪明指导时,设立法规制度就会设想不周全,因此显得苛刻而与世相违;没有聪明指导时,玩弄权术就显得虚假诡诈。因此,具有一定的才能而勤奋好学,聪明的人就会成为老师;力量相同而争强好胜,聪明的人就会成为英雄;如果道德品质相同的人共同行事,通达的人会成为圣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是否聪明,就会知道他能在哪些领域取得成功。

解析

这一章中,刘邵集中讨论了才性鉴定的方法和途径,即“八观”。才性鉴定的方法是《人物志》中研究最多的问题,而“八观”又是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八观”包括:①“观其夺救,以明间杂”;②“观其感变,以审常度”;③“观其志质,以知其名”;④“观其所由,以辨依似”;⑤“观其爱敬,以知通塞”;⑥“观其情机,以辨恕惑”;⑦“观其所短,以知所长”;⑧“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八观”的才性鉴定方法首先能够根据性情的常和变,多方面、综合性地考察一个人的真实情况。比如“观其志质,以知其名”,注意到一个人的名声是否符实。由此推论,通过观察一个人具备多少种品质,可以知道他会有多少种名声。

其次,主张从人才内心的真实活动,包括从外部表现透视其内部的动态来考察人才。这种由表及里,由里到外,从人的自然状态到心理活动的详细观察,最易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和品质。其中颇有独到之处的是分析“间杂”和“依似”两种情况。所谓“依似”,即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表现,比如“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则同,其所以为宕则异”。似非而是的情况则如“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内明,博爱似虚而实厚,正言似讦而情忠”。所谓“间杂”,即是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有人认为刘邵挑出这两种情况实有所指。因两类人皆不从自己本性来,只是随时尚而颠倒。东汉品评人物重名教,士入学子只知仿效孝子孝行,没有真情实感,刘邵藉此加以非议。

再次,“八观”也主张从人之常性去观察了解人,如“观其情机,以辨恕惑”。所谓“六机”,即人的情绪和欲望的六种基本表现。如果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就会感到喜悦;要是他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他就会产生抱怨;要是他总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绩,就会被别人所厌恶等等。所以性格刚强的人喜欢发奋图强,建功立业;正直善良的人喜欢督察行政事务,制定规章制度。掌握这些人性之常,不仅可以知人,也能教自己如何处世。

此外,从一个人的短处可发现其长处,也是“八观”颇有见地的观人法。而且,“八观”中依然强调“聪明”的重要性,“钧才而好学,明者为师。比力而争,智者为雄”与“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相呼应。没有聪明作主导,人们就会一事无成。

此外,刘邵在爱与敬二者中,肯定了爱更为重要,“博爱,似虚而实厚”,这已超出儒家以等级尊卑为基础的“仁爱”范畴,真正把握到人性的特点,应该说这也是刘邵的“聪明”之处。

活学活用

杨坚惊惶中装镇定

隋文帝杨坚在北周做官时,他的妹妹是皇后,性情柔婉,不善妒忌,其他嫔妃都很敬仰她。周帝是个昏君,喜怒无常,没事找事,频加杨皇后之罪,杨皇后却举止详闲,分寸不乱。周宣帝怒,赐杨皇后死。杨皇后的母亲忙叩头向周帝求情,才免一死。周帝疑杨坚位高望重,有反心而忌怕他,忿忿地对皇后说要诛灭杨家。又召杨坚进宫,对左右人说:“如果杨坚神色变化不定,说明他心怀异志,立刻杀了他。”杨坚进宫后,神色自若,周帝才没向杨坚下手。杨坚出来后,心中害怕,找到心腹好友郑译说出自己的心思。郑劝他为了安全,找个理由,申请去外地驻防,以避灾祸。

杨坚是一代雄杰,虽一时之间掩饰了自己的神色,但心中害怕不能持久,于是请求外出为官,以避灾祸。对平常人而言,要如此镇定自若,实在不容易啊。古语说:“凡事不度,必有其故。”也就是说凡事表情不正常必有其内心的原因。这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表情是心灵的窗口。刘邵说:“虽欲违之,精色不从。”即想掩饰也掩饰不住。因此,可由其表情而察其内。

智慧金言

人的言语情态与内心世界属表里的关系。虽然人可以控制、掩饰自己的言语行动,不被别人看出真实目的,但总有蛛丝马迹可寻。要做到万无一失,一时之间可以,但天长日久,只要他有言谈举止,内心所想必会有所显露。

平原君谢绝加封

秦国发兵攻打赵国,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救,魏国援军一到,秦军便知难而退。有个大臣向赵王建议说:“不发一兵一卒就解除国家危难,完全出于平原君的功劳,请求大王加封平原君土地。”赵王马上就答应了。

平原君的宾客公孙龙知道了这件事,前去对平原君说:“阁下没有斩将搴旗的战功,就已受封赵国大城。其实许多英雄豪杰之士,能力都远在阁下之上。阁下之所以出任相国,完全是由于王室宗亲的缘故。现在一旦解除国家的危难,便想增加封地,就好像是倚仗宗族的身份邀功,而一般臣民却必须论功才得封赏。我为阁下考虑,认为最好不要接受加封。”

于是平原君谢绝了赵王的加封,但名声反而更为显扬。

唐玄宗李隆基

平原君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他若接受加封,底下的人必然心里不舒服,他们会这样想:你只是派人去向魏国讨救兵,这样就要加封,太过分了吧!

其实平原君如果接受加封,在情理上也不会太离谱,因为无论如何,他解除了赵国的危机,这是事实。换成别人,还不一定讨得到救兵呢!

论功,平原君是有的;行赏,平原君是可接受的!但问题是,平原君身份特殊,动辄加封,形同特权,别人心里当然不是滋味。因此按理平原君可受之无愧,但依情,谢绝比接受好!所以平原君拒绝了受封,当时不只平原君的手下和赵国的朝臣,就连赵王也都赞赏平原君是个廉洁不贪、一心为国之人。而这种声名所带来的周边效益是无论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

智慧金言

通过对一个人性格和品质的观察,可以看出他的名声与实际情况是否吻合。那些具有偏材的人,性格中往往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品质,这些品质加在一起,又会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名声。李林甫似是而非当面斥责别人有两种情况。纯讦的人,常会揭人的隐私,不能公正地处理事情,他看起来似乎很正直,其实是利用揭人之短达到个人的目的。正直的人揭发别人的错误是从不考虑个人利益。纯讦的人揭发别人隐私毫不留情。两者同样都是揭发,不过前者就事论事,公正无私;后者对人不对事,通过对事来打击人,所以有很大的差别。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仔细查明一个人做事的动机和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就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奸臣当作忠臣,把小人奉为君子。

唐朝李林甫,在玄宗朝上位居宰相19年,但却是靠谄媚皇帝而发迹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