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鏖兵地中海
5634400000002

第2章 意大利兵出地中海(2)

海军通讯网使用多种密码系统,其机密性十分重要。意大利海军使用了为数众多的密码,战争期间,有几百万的电话、无线电和海底电报通过海军通讯网收发,效率很高。

同时,意大利海军有效地截收了敌方无线电文,在战争期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把英军的电报破译出来,能够大大弥补意大利在地中海上侦察工作的不足。

2.海上第一次交锋

对英国地中海舰队指挥官坎宁安将军来说,1939年9月以后的几个月是令人失望的。他的舰队无法与德军较量,因为德国海军在地中海没有舰队。而他又不能攻打意大利海军,因为当时意大利宣布中立。在德军占领波兰、准备进攻法国时,坎宁安在总部马耳他岛密切关注着意大利是否参战。

意大利之所以在开战初期保持中立,是因为意大利80%的进口货物从地中海运输,而英国控制着出入地中海的两条重要航路——直布罗陀和苏伊士运河。一旦意大利参战,英国自然会封锁这两条航路。各国海军评论称地中海为“坎宁安的池塘”,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荷兰、卢森堡、比利时和法国。英国要求坎宁安派遣大量战舰支援大西洋战争,其中包括旗舰“沃斯派特”号。

为了防止意大利参战,法国派大量军舰进驻埃及亚历山大港,同时在直布罗陀港驻军。在英国地中海舰队小分队的帮助下,法国海军承担了守护地中海的职责。

坎宁安认为希特勒在西欧的胜利肯定会吸引“某只猎犬”(墨索里尼)来分享战果。为了摆脱意大利的威胁,坎宁安在5月把战舰从马耳他岛转移到亚历山大港,因为马耳他离意大利轰炸机的基地西西里岛只有70英里。这时,英国海军部也担心意大利参战,开始归还所借地中海舰队的军舰。坎宁安的实力又恢复了。

地中海海战是从潜艇战和水雷战开始的。当时,水雷是意大利海军非常重要的武器。从1940年6月6日开始,意大利海军开始在沿岸防御雷区布设水雷。几天内,他们布设了几千枚水雷,甚至还出动6艘布雷潜艇在敌港附近和航道上布设了水雷。

意大利“米卡”号潜艇于6月4日晚出动,在意大利宣战的第一晚就准备在通往亚历山大港的航道上布雷。但是由于布雷的装备落后,同时在布雷活动中受到影响,其战果不大。

意大利海军在西西里海峡布设了水雷,该海峡是地中海战争的战略重地。在那里布雷的技术问题十分复杂,因为海峡内的海浪很大,流差变动也很大,而且绝大部分深度都超过布雷所允许的深度。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意大利海军费尽了气力,十分小心地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至战争结束时,意大利海军在西西里海峡布置了几十个雷区。

战争期间,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共布设了54457枚水雷,其中有16134枚水雷是战前6个月布设的,另外有16997枚水雷是1943年前8个月布设的。总的来说,意大利海军的布雷效率很高。

意大利海军认为以比塞大港为基地的法军舰队会阻止意大利的布雷活动,法国海军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为了防止意外,意大利海军出动一队巡洋舰来掩护布雷,巡洋舰也参与了布雷行动。然而,意大利的布雷行动始终没有遇到敌舰队的干涉。

意大利宣战后,法国海军各舰队与外逃中的海军总司令达尔朗将军失去了联系。6月11日下午1时,坎宁安立即向地中海出兵。“马来亚”号、“沃斯派特”号、航母“鹰”号接连驶出有防洪堤保护的亚历山大港,进行海上巡逻和搜索。

3艘主舰驶出港口后,9艘驱逐舰、两艘巡洋舰行驶在它们左右,为主舰护航。“鹰”号上不时出动一架舰载机盘旋飞行,搜索着意大利舰队。晚上,几架舰载机均没有发现敌舰。于是一架舰载机改变航向,朝南飞去,在北非海岸线进行第二次搜索,均未发现意大利舰队。

6月12日,意大利小炮舰“G?伯塔”号正在托布鲁克港外巡逻,被两艘英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击沉。在克里特岛南面海域,意大利潜艇“巴尼约林尼”号击沉了英巡洋舰“卡利普索”号。

开战后的前几个晚上,意大利海军切断了马耳他岛对外联络的海底电缆。这些活动是由经过特殊装备的“奥拉塔”潜艇大队来执行的。他们的工作是在完全黑暗的夜里找到沉在海底的电缆。这一工作十分危险,一旦在寻找电缆时遭到突袭,负责剪断电缆的潜艇将很难逃生。

6月11日晚,意大利海军将直布罗陀—马耳他的一根海底电缆切断。6月13日,意大利海军将马耳他—崩内的一根海底电缆切断。到8月16日,奥拉塔潜艇大队切断了直布罗陀与马耳他之间的第7根即最后一根电缆。意大利人不仅切断了电缆,而且还从海底捞出电缆带回基地去。意大利很落后,必须珍惜这些资源。

6月13日,意大利潜艇“芬齐”号赴大西洋作战,这是第一艘进入大西洋的意大利潜艇。当时,意大利共有27艘远洋潜艇。“芬齐”号安全地通过了直布罗陀海峡。

6月13日晚,几艘法国驱逐舰向意大利的利古里亚边界附近发射炮弹。6月14日拂晓,4艘“福煦”级法国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从土伦港出港,它们炮击了意大利热那亚和萨沃纳的工业地区。在海战中,法国驱逐舰“阿耳巴托罗西”号被意大利海军岸炮一枚炮弹命中。意大利驱逐舰“卡拉塔菲米”号和鱼雷快艇第13支队攻击了法国舰队。这场海战在近岸进行,法国舰队被迫撤离。

正在海上巡逻和搜索的英国舰队意识到了危险,坎宁安被迫下令撤回到亚历山大港。有大量证据显示,意大利潜艇就在英国舰队附近。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意大利布雷和驱逐舰巡逻又开始了。英国飞机开始每天轰炸托布鲁克。意大利驱逐舰支队则攻击了利比亚与埃及交界处的塞卢姆。在此期间,法国潜艇“莫尔瑟”号被意大利水雷炸沉,意大利也损失了两艘潜艇。

以亚历山大港为基地的法舰队也在爱琴海展开了搜索,同样没有发现意大利舰队,只好返回。这支法国舰队的总指挥是法国海军舰队副司令雷内?戈德弗鲁瓦,他是坎宁安的好友。法国陆军的一败涂地困扰着戈德弗鲁瓦,他把怒火发泄在派舰队轰击意大利的海岸上。

失败的搜索没有打消英法舰队的热情,戈德弗鲁瓦和坎宁安决心向西搜地中海的中心海区,但法国政府正准备投降。6月23日晚,意大利巡洋舰第7分队在撒丁岛和巴利阿里群岛一带海域巡逻,试图截断法国—阿尔及利亚的航运。同时,意大利巡洋舰第1、2、3分队在撒丁岛以西海域准备随时提供支援。

为了尽早迫使法国投降,意海军准备在法国海岸登陆,后来由于法国突然投降而没有实施。

6月25日,法国与德国签署停战协定。意大利以前无法向利比亚派遣船队,现在远在突尼斯的法国舰队事实上已经中立,派遣船队问题就变得可能了。就在6月25日,意大利的第一批船只驶往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两天后,船队安全到达该港。

但在利比亚前线的意大利部队急需得到武器和弹药的补充,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补给品运到托布鲁克。托布鲁克与亚历山大相距不远,意大利海军在不能向托布鲁克港派遣水面运输船的情况下,只能继续用潜艇和其他军舰补给。

6月27日,意大利驱逐舰“埃斯佩罗”号、“奥斯特罗”号、“泽菲罗”号从塔兰托出港,满载120吨的弹药、10门反坦克炮和162名炮兵。几小时后,意大利护航舰“皮洛”号和“米索里”号满载几十吨的补给品和52名士兵出港。

6月28日上午,这3艘意大利驱逐舰在大海上被英侦察机发现,并被追踪了很久。晚上18时,5艘英国巡洋舰从20公里外突然向“埃斯佩罗”号开火。一场激烈的海战爆发了,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因为意大利驱逐舰都是老式的,航速很低,且甲板上堆满了货物,影响了驱逐舰的视线。

这3艘意大利驱逐舰由巴龙尼上校指挥。面对占优势的英军,巴龙尼上校下令牺牲己舰“埃斯佩罗”号,命令另外两艘驱逐舰逃脱。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海战,持续了两个小时。

由于英国巡洋舰队的射击术不佳,意大利“埃斯佩罗”号在英舰群第15次齐射时才被击中。在“埃斯佩罗”号上,意大利炮手们拼命还击,直到舰炮被摧毁为止。在沉没时,巴龙尼上校向全体舰员们敬礼,随舰沉没。其他两艘意大利驱逐舰则安全抵达托布鲁克港。

这次海战大体上反映了英国在空中侦察方面的优势,英侦察机发现意舰并不断引导巡洋舰前来截击。同时这次海战反映了意大利空军侦察工作的缺陷,如能早点儿发现英巡洋舰的活动,这3艘意大利驱逐舰本能避免这场实力悬殊的海战。后来,地中海上又发生了与此类似的十几次遭遇战。

海战初期,意大利海军只能指挥约100架空军的侦察机。如果空军把现代的、性能较好的飞机派来担任侦察任务,按当时的科技水平来说,这个数目已经够用。然而,空军派给海军的侦察机都是破旧的单引擎水上飞机,几乎破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这批水上飞机的最高时速不超过180公里或者约112海里,速度太慢。而且,水上飞机的技术装备十分低劣,靠它们取得侦察业绩是很意外的事情。这样的侦察远远不能满足意大利海军的实战需要。

对于这个问题,意大利海军看得很清楚,他们知道,只有得到更好的机型,才能从被动的海战中解脱出来。由于新的三引擎发动机的水上飞机性能也不好,意大利海军要求空军提供具有正常性能的机型。但意大利空军与海军彼此的成见甚多,海军方面的要求如泥牛入海。由于水上飞机的损失无法补充,意大利海军所指挥的侦察机越来越少。

意大利海军被迫接受折衷的办法,即由空军自己指挥飞机来执行空中侦察任务,再向海军提供相关情报。但意大利空军飞行员缺乏海上侦察训练,而空军又不允许海军派遣观察员随机侦察。结果,空军展开的海上侦察工作,对海军没有太大价值。

事实上,意大利空军经常向海军发送错误的情报,海军误以为真,反而受到很大的损失。后来,当德国空军参加地中海战场以后,出动了一些侦察机,为意大利海军提供情报。但德国空军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其程序与意大利海军所用的区别很大,所能提供的帮助也很有限。

在轴心国方面,侦察工作相当被动,而英国方面,其海军航空兵的侦察活动相当活跃,双方的差距很大。而且,随着战争的深入,英国海军航空兵的侦察越来越完善了。

英国的夜间侦察也很活跃,因为英国的雷达使夜晚侦察效果很好。意大利空军则完全相反,在整个战争期间,意大利根本没事夜间侦察。在意大利快投降时,德国在地中海的两架飞机才能偶尔进行夜间侦察,且只侦察了几周。

意大利方面的空军侦察在日落后立即与敌舰脱离接触,只能等到天亮再去寻找敌舰,这种战术的效果可以想象。这样一来,搜索工作更加吃力,经常毫无所获。有时是发现敌舰太晚,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发现敌舰。

在情报方面,英国地中海舰队比意大利舰队占有巨大的优势。仅从空中侦察方面讲,意大利海军即使不是全瞎,至少也是近视。

1940年6月底,开战时出海的意大利潜艇陆续返回基地。很多潜艇受伤,甚至有9艘没有回来,其中有5艘在地中海失踪,4艘在红海失踪。红海的环境十分恶劣,意大利潜艇冷气调节系统性能落后,艇员们经常发生中暑和氯中毒事件。这个技术难题在当时的意大利是无法解决的。

当时,英舰之所以能俘虏意大利潜艇“伽俐略”号,是因为该艇的艇员们在遭受攻击时伤亡惨重,而幸存的伤员又因中了毒气而丧失活动能力。

该事件发生后不久,意大利海军司令部断定该艇的密码本肯定落入英舰之手。因此,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在几天内换用新的密码本。

战后英国海军承认,他们在俘获该艇时并未找到密码本。但他们找到了“作战序列”,从中发现潜艇“加尔旺尼”号的行踪,结果在不太费力的情况下就摧毁了“加尔旺尼”号。

后来,英舰队又根据“作战序列”攻击了“托里切勒”号潜艇。“托里切勒”号被迫逃离吉布提港附近的巡逻区。由于受了重伤,它无法下潜,只好浮出水面驶往基地。

6月23日拂晓,“托里切勒”号驶过英舰队设在丕林海峡的巡逻网。在驶往马萨瓦时,被英炮舰“肖尔汉姆”号发现。不久,3艘英国驱逐舰和两艘炮舰追上来。

尽管陷入绝境,“托里切勒”号的舰长佩洛西少校拒绝投降,并于5时30分首先向5艘英舰开火。该潜艇用1门100亳米火炮和4挺机关枪对付英舰队18门120毫米火炮、4门102毫米火炮和几十挺机关枪。该潜艇的第二枚炮弹命中了“肖尔汉姆”号,使它被迫回到亚丁港修理。

这场海战持续了40分钟,该潜艇发射的鱼雷均被英舰躲过。该潜艇还击中了英国驱逐舰“卡尔通姆”号,使它发生了大火。

英舰队的射击术很糟糕,6时05分“托里切勒”号潜艇才被英舰击中。炮弹炸伤了佩洛西少校,还把驾驶装置摧毁。在危急关头,佩洛西下令自沉。很快,“托里切勒”号沉没。艇上的幸存者被两艘英国驱逐舰救了上来。不久,英国驱逐舰“卡尔通姆”号爆炸沉没。

意大利艇员们的行动博得英舰队官兵的尊敬,佩洛西少校受到了礼遇,英国人迎接他时向他敬了军礼,“坎达哈尔”号驱逐舰舰长罗伯逊中校对佩洛西说:“尽管以5比1的优势,但我们却无法击沉你的潜艇。”

佩洛西和副艇长在亚丁港应邀参加了正式宴会。英国亚丁港基地司令颇具骑士风度,他祝酒后对佩洛西说:“你们很勇敢,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我们胜利了。我们的军舰损失太大,而且我们各舰发射了700发炮弹,用光了500条机关枪子弹带,竟没有把你们的潜艇击沉。”

★意大利陆军的糟糕表现

与意大利的海军相比,意大利陆军的表现十分糟糕,给后人留下很多笑柄。

北非战役期间,有个意大利要塞在英军射了几梭子子弹后就投降了,要塞军官厚颜无耻地对英军军官说:“我们已经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英军士兵们进入要塞,发现里面堆满军火。

少量英军坦克炮击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意大利人开炮还击,刚打了两三分钟,忽然意大利人停止作战,高举白旗。英军问为什么不打了,意大利军官笑道:“我们没有撬棍,打不开弹药箱,所以我们才投降。”

在北非,5000人的意大利部队行进时碰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连忙向英军缴械投降。

韦维尔通过电报询问坦克兵们到底抓了多少俘虏,得到的回答是1英亩军官,9英亩士兵。战俘太多,英军感到头皮发麻。只好让军需官发给意大利战俘材料,命令他们自己搭建战俘营,把自己关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