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兵临诺曼底
5634500000013

第13章 大西洋壁垒(4)

在英国的默契配合下,切尔尼亚乌斯基的电报终于起到了作用。

英国给一支根本不存在的部队起番号为:美军第1大队,它由加拿大第1军和美国第3军组成,共100万人,其指挥官为巴顿将军。

切尔尼亚乌斯基向雷尔发报:“我刚升任波兰驻美军第1大队的军事联络官,处于获取‘美军’绝密情报的最好位置。”从此,切尔尼亚乌斯基向德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

根据这些情况,一支庞大的“美军第1大队”在德国统帅部的沙盘上显露出来。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么多的情报全都是假的。若德国人发现一点破绽,福蒂图德计划就失败了,并且作为人质的64名伙伴也将被处决。

不能出现任何破绽!英国人为此想尽了一切办法,他们派一些无线电发报车不停地在加莱对岸活动,播发了几十万份电报:从美军第1大队的高级指挥部到各个军团长,电报甚至发到营长一级。电报的内容十分繁杂,包括对军需供应的抱怨、调解纠纷等等,一支庞大的部队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电报里都谈到了。

德国情报部门窃听了这些电报,他们认为加莱海峡的英国那一边肯定酝酿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德国人质询分布在英国的其他间谍,想核实一下情报是否准确。反馈回来的消息都证实了加莱海峡的英国那一边出现了很多美军部队。事实上,在英国的德国间谍都被英国人控制了。

同时,盟军频繁出动大批飞机深入加莱后方轰炸战略目标。德国更加相信:盟军的确要在加莱登陆。

为了欺骗德军的空中侦察,英国政府派人用木材和充气橡胶作了大量坦克、卡车和飞机的模型。德国侦察机驾驶员们拍摄的航空照片通过了德国情报分析人员的检验。

所有的证据都证明切尔尼亚乌斯基的情报是真实的。德军统帅部对此不敢大意,准备全力以赴迎接由巴顿统帅的“美军第1大队”在加莱的登陆战。

德军参谋部长乔德尔将军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幸亏切尔尼亚乌斯基,是他使我们识破了盟军的阴谋。”

在登陆诺曼底作战的战略欺骗中,英国完全欺骗了德国情报机构。德军根本没有掌握盟军的“桑树”人工港的情报。英国的保密工作随着登陆日期的临近而不断加强。1944年2月9日,英国政府停止了英国与爱尔兰之间的联系,防止情报落入潜伏在爱尔兰的德国间谍手中。4月1日,外部人员一律不准进入登陆部队驻扎的沿海地区。4月17日,英国禁止外国的外交人员进出英国,扩大了通信检查的范围。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切尔尼亚乌斯基向雷尔发出了一份电报:“今天,我亲眼见到了艾森豪威尔将军。”

根据这份情报,德军认为盟军在加莱海峡准备了更大的登陆行动,诺曼底登陆只是小登陆。半个小时后,一份报告送到了希特勒的办公桌上,希特勒也认为盟军正准备在法国北部的加莱登陆。

结果,冯·隆德斯坦特将军多次想调集法国北部的兵力救援诺曼底,都被希特勒制止了。6月10日,希特勒再次拒绝削减部署在法国北部的兵力,另外,他还从波兰调来两个师,加强加莱的防御力量。

此时,盟军已经在诺曼底建立了巨大的登陆场,并向法国南部纵深发展。福蒂图德行动成功了。为了保住64个伙伴的生命,切尔尼亚乌斯基向雷尔发报:“盟军对诺曼底登陆沾沾自喜,因此推迟了在加莱海峡的登陆。另外,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吵了起来……”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切尔尼亚乌斯基继续向德国发送情报。1945年初,他退出了间谍生涯。

4.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1941年7月,苏联就正式要求英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但当时美国还未参战,英国根本无法组织大规模的战略登陆作战。

苏、美和苏、英于1942年6月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谅解和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保留。

丘吉尔在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上,曾经把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时间从1942年推迟到1943年,后来又推迟到1944年。丘吉尔不想直接反对罗斯福关于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建议,他又玩起外交手腕,含糊同意,想办法拖延时间。

事实上,丘吉尔并不想放弃诺曼底登陆计划。他从1940年起,就不断地派英军小股部队偷渡到欧洲大陆进行骚扰破坏,打不过就跑。

德军的抵抗给丘吉尔留下很深的印象,丘吉尔认为,一旦在敌人的重压下,盟军登陆部队从滩头溃退,那就会葬身英吉利海峡,水中浮尸遍布。

为了挽救日益衰弱的大英帝国,丘吉尔必须把英国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保存下去,不敢贸然投入到没有绝对把握的横渡海峡的计划中。丘吉尔采取的是“紧缩包围圈”的战略,发动“以弱胜强”战术,他指示海空军不断削弱德国的力量,陆军则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打了就跑。

但罗斯福就不同了,美国的人力和物力丰富,美国人的军事传统从来就是以强胜弱。罗斯福早就要求把战争打到德国和意大利去,对于遇到什么阻碍,是不在乎的,因为美国的国力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美国的领导人一般都是军事战略家,实际的作战经验很少。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只是当了几个月的代理团长。艾森豪威尔甚至就没在美军基层呆过,艾森豪威尔几乎都是坐在办公室搞参谋工作。但以马歇尔、艾森豪威尔为首的军事领导人善于学习,不受旧式战争框架的限制,能把美国的国力转化为战争实力。

11月至12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商定,美英盟军在1944年5月于法国北部地区登陆,其行动代号为“霸王”。

1943年11月28日,伊朗首都德黑兰天气凉爽,阳光明媚。德黑兰的主要街道都戒严了,军警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临大敌般守在各个路口、楼房窗户等每个可能隐藏刺客的地方。另有大批军警们不断地巡逻着,还有一些暗哨隐藏着。

不久,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一切的原因。原来,苏联、美国和英国的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商量反法西斯斗争的联合行动计划。

11月28日下午3时,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秘密驶到一幢普通的灰色小楼前。身穿苏军元帅制服、胸佩列宁勋章的斯大林下车后进入小楼。

罗斯福正在楼里等他。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连任4届的传奇总统,身穿蓝色便装,在轮椅上伸出双手,与斯大林粗糙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终于见到你了!”两个人几乎同时说道。这是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不久,丘吉尔蹒跚来到。

会议开始后,三个人都对这次会谈表示了良好的愿望,希望此次会谈可以取得成功。

丘吉尔将一把宝剑赠送给斯大林,它是英国特地为了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铸造的。斯大林郑重地接过礼物,轻轻地吻了一下宝剑,转过身交给伏洛希洛夫。伏洛希洛夫双手捧起宝剑交给了苏联仪仗队。会议出现了良好的开端,3个人亲切地会谈着。

当会谈涉及到实质性问题时,3个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斯大林坚决主张,英美两国绝不能再等,必须早点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斯大林说,苏联军民正在艰难地抵抗着大部分德军,继续遭受着无比沉重的物力和人力损失。

★德黑兰会议三国领导人的分歧

会议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加快消灭德国,早一天结束战争,其中关键的问题是何时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第一次会议上,三国领导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罗斯福首先提出会议的目的就是尽快结束战争,接着他宣布了魁北克会议的决定,即第二战场应于1944年5月1日实施。罗斯福认为,如果英美在地中海地区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势必把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战役推迟几个月。罗斯福表示美国是不愿意推迟“霸王”战役的。

可能是出于自私本能,英国想让苏联继续单独抵抗德国,自己却隔岸观火,也可能是因为英国陆军太弱,总之,丘吉尔尽管向苏联承诺了开辟第二战场,并且英美已经制定了“霸王”计划,但他总想拖延下去。这时,丘吉尔仍想拖延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

丘吉尔向罗斯福和斯大林提出了一个“地中海战略”说:“我们考虑到各种复杂的战争局势,我们主张英美在地中海地区攻打意大利,逼意大利退出战争,再攻打巴尔干半岛。”

丘吉尔虽然原则上同意1944年在西欧发动进攻,但不愿意讨论具体的实施日期。显然,英国的战略重心仍然是维护其在地中海那一边的非洲殖民地。

斯大林认为,意大利战场只是对地中海自由航行具有重要性。斯大林说:“目前盟国最需要的是向德国狠狠地插上一刀。巴尔干半岛对德国的影响太小,无法达到致命效果。所以,我认为英美还是赶快发动‘霸王’计划。”

为了协调分歧,争取英美尽早出兵,斯大林建议英美最好是发动两个战役,一个是“霸王”战役,另一个是在法国南部登陆的战役,后者是为了支援“霸王”战役。

丘吉尔看到“巴尔干进军”无法被美苏接受,而局势迫使英国不得不接受“霸王”计划时,他计上心来,又提出从两路进攻西欧的新计划,其实是主攻巴尔干半岛。

斯大林再也沉不住气了,他突然站起来,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说道:“我们苏联人每天都在流血,苏联人由于缺少面包而在挨饿!而有些人却只顾着抢夺地盘,置别人的牺牲于不顾!我看我们是在浪费时间!”

斯大林气冲冲地向外走。罗斯福也发现,丘吉尔是想占领巴尔干半岛后再占领中欧,以便在苏军到达以前占领奥地利、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他认为英国野心太大了。

罗斯福连忙劝阻斯大林,同时也劝阻了正在起身离开的丘吉尔。罗斯福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幽默地说:“怎么,你们两个欺负我不会走路吗?”

罗斯福的双腿瘫痪,他在轮椅上领导着美国越来越强盛,使美国从经济大萧条中复苏过来。他以超人的魄力打破了社会制度的界限,说服英国与苏联合作,共同抵抗轴心国。

斯大林和丘吉尔感到脸红,听了罗斯福的玩笑,都笑起来,紧张气氛缓和下来。

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三国外长和军事政治顾问。

经过几天的激烈争论,英美苏三国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在1944年5月由英美为主的盟军在诺曼底实施“霸王”计划,开辟第二战场。苏联也将同时发起大规模攻势,阻止东线的德军调往西欧。

3个人分别代表自己的国家在协议上签字。同时,这次会议也使人类打破了殖民陋习、消除了社会制度的差距、共同承当起反法西斯的责任。

罗斯福在庆祝丘吉尔69岁生日宴会上说:“彩虹是由七种不同的颜色组成的,但七种颜色汇集在一起,就成为漂亮的彩带。同盟国也一样,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但是德黑兰会议证明,人类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可以为世界人民的利益共同作战的。我们一定可以让全世界各国人民都能看见天空上那条绚丽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是二战期间的重要会议,三国商讨了联合作战和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为:

1.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2.战后成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在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向斯大林和丘吉尔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的提议,还画了张图说明美国对联合国组织的基本设想。斯大林和丘吉尔同意这样做,这次会议为联合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3.讨论了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三国提出了不同的处置方案。美国提出的方案是把德国分割成5个自治州,使德国再也不能威胁世界的和平。第一个自治州是普鲁士;第二个自治州包括汉诺威和西北部地区;第三个自治州包括萨克森和来比锡地区;第四个自治州包括黑森——达姆斯达特、黑森——卡塞尔、莱茵河以南地区;第5个自治州包括巴伐利亚、巴登和符腾堡地区。另外,把德国最富裕的基尔运河区、汉堡地区、鲁尔地区和萨尔地区从德国独立出来,由联合国管辖。

丘吉尔主张彻底分割德国:先让普鲁士独立;再把德国南部各省与奥地利、匈牙利等中欧沿岸国家组成多瑙河联邦国家,以维持欧洲均势。

斯大林决定把分割德国的问题交由英美负责,但请英美一定注意必须根除普鲁士军国主义和纳粹党,即战后的德国必须实现民主化,绝不能威胁苏联的安全。

4.三国一致同意战后恢复波兰的主权,但关于波兰边界的问题,三国是在激烈的争论中进行的。早在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苏联趁机占领了波兰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1939年9月28日,苏德签署边界条约,苏联正式吞并了西白俄罗斯地区、西乌克兰区以及东部加里西亚和立陶宛大部分地区。英美两国反对苏联的行为,坚持苏联西部边界线是非法的。

1941年7月,苏联与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签署“苏波互助协定”。苏联坚持1941年6月前的苏波边界线是不能触动的,而英美政府则强烈反对。

斯大林说,西乌克兰的领土应归还乌克兰,西白俄罗斯的领土应归还白俄罗斯,即仍然属于苏联。斯大林说,苏波之间的边界线是苏联宪法所规定的边界线,苏联政府无法更改。

由于苏军越出边界线不断向德国方向推进,丘吉尔担心苏联会吞并整个波兰。因此,在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向斯大林作出让步,提出波兰东部的苏波边界线以1939年的“寇松线”为界;用德国领土补偿波兰在东部失去的领土,波兰西部边界线向西推移。即把德国的东普鲁士一部分、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西部划归波兰。

丘吉尔企图讨好苏联,使苏联承认英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斯大林同意了丘吉尔的建议。罗斯福欣然接受丘吉尔的方案,但要求在美国大选以前保密,因为这关系到700万美籍波兰人的选票问题。

5.苏联表示在欧战结束后对日作战,并提出库页岛等问题。

在德黑兰会议上,三国签署了《三国德黑兰宣言》和《三国德黑兰协定》。三国表示今后将力求与所有国家合作,消除一切暴政、奴役、迫害和压制。

德黑兰会议是三大盟国领导人在二战中的第一次直接会晤,对维护盟国之间的团结和合作,联合战略行动,加速轴心国的灭亡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