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兵临诺曼底
5634500000020

第20章 横渡英吉利海峡(3)

德军在抗登陆作战方面则显得行动迟缓,指挥不力,通信不畅。在盟军登陆时,德军高级将领里仅有伦德施泰特在指挥岗位上。

1944年6月7日,盟军登陆部队开始着手建立统一的登陆场。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消息传回德国,德国上下惊慌不已,他们无法接受第二战场的现实。

6月8日,盟军后续部队登陆,空降部队攻占了登陆场内的机场、港口、城镇与交通枢纽,支援第二梯队登陆,连接与巩固登陆场。

后续军团在第一梯队夺取并巩固登陆场以后,从占领的港口上陆,迅速准备陆上进攻战役。

这时,德军为了摆脱被动的局面,对诺曼底的反击力量开始陆续加强。

但是,希特勒、伦德施泰特、隆美尔等德军高级指挥官却仍认为,加莱才是盟军的主攻方向,诺曼底仅是盟军进攻的次方向,盟军只是在进攻之初有意把诺曼底的规模搞大了。在错误的判断之下,德军抗登陆作战更加被动。

6月9日,盟军的登陆部队在地上构筑工事,掩护后续梯队登陆。

6月10日,隆美尔和西线装甲集群司令施韦彭格上决定集中诺曼底的所有装甲部队,在第2空降军的配合之下,全力开始反击,以阻止盟军不断扩大登陆场。

不料盟军飞机轰炸了德西线装甲集群司令部,施韦彭格被炸成了重伤,他的参谋长及很多参谋丧生,这次反击因此而胎死腹中。

6月11日,美第五军推进到科蒙一塞里亚一伊济尼一线,其先头部队越过维尔河口,准备打通和美第7军的联系。

德军知道这两个军一旦会合将构成极大威胁,所以全力阻止美军的行动。

双方激战不断,黄昏时候,美军第五军已和第七军建立联系。

同天,盟军的人工港在诺曼底投入使用,这使盟军的卸载速度得到了大大提高。

美军地段的“桑树A”人工港,卸载车辆的速度达到每分钟2辆。

英军地段的“桑树B”人工港,物资卸载量从起初的日均600吨,达到日均1500吨。

6月12日,盟军各登陆地段已基本稳固,连成了正面80公里、纵深13至19公里的登陆场。

经过一周的激战,希特勒一度寄予希望的“大西洋壁垒”被盟军突破了。

诺曼底的成功登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视察硝烟弥漫的诺曼底战场以后说:历史上最困难、最复杂的战役,使盟军重返欧洲大陆。

6月13日,德军的第一颗飞弹落在了伦敦,但这并没有对盟军登陆造成多大影响。

希特勒与隆美尔准备在盟军登陆之初将其赶下海的计划破灭了。

隆美尔将集中精力建立新的防线,准备把盟军长时间封在登陆场内,以免盟军向纵深挺进。

蒙哥马利开始扩大登陆场,右翼布莱德雷的美第一集团军向圣洛方向推进,左翼的英第二集团军向卡昂推进。

6月17日,希特勒飞赴西线,命伦德施泰特与隆美尔在巴约向海岸进行反击,分割盟军部队,并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瑟堡。

6月18日,美登陆部队切断科唐坦半岛。6月21日,在舰炮火力的支援下向瑟堡发起总攻,迫使德国守军在6月29日投降。

因在遍布灌木树篱的地形作战,所以盟军进展缓慢。英军预定在D日夺取卡昂,但因遭到德军装甲师的顽抗,到7月9日才攻克该城奥恩河北岸部分。6月19日,占领全城,牵制了德军大量预备队,为卡昂以西地区的美军作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6月18日,美军攻占了科唐坦半岛中部的巴内维尔。

6月19日,美军发挥其机动性强的优势,掉头直取蒙特堡,将科唐坦半岛拦腰切断。

与此同时,英吉利海峡风暴突起,风力8级,浪高1.8米,盟军损失惨重。

美军地段的“桑树A”人工港,浮动码头解体,沉箱断裂,十字形钢制件也因相互碰撞而严重受损。

英军地段的“桑树B”人工港,由于海底礁石的保护作用,损失较小,只损毁了4个沉箱。

在登陆滩头,盟军有7艘坦克登陆舰、1艘油船、3艘驳船、1艘大型人员登陆舰、7艘拖网渔船、67艘登陆艇被大风刮沉,1艘巡洋舰与1艘渡船因碰撞而损坏,还有些舰船因风浪引爆了德军设置的水压水雷而被炸伤。

狂风暴雨将大约800艘舰艇抛到了陆地,使盟军整整5天无法卸载,使2万辆车辆、10万吨物资不能按计划上陆。

★错失的良机

风暴所造成的物质损失远远超出了13天作战所带来的损失,给盟军的后勤补给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德军如果及时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战机,进行有力的反击,战局很可能要改写。

可惜的是德军当时的兵力仅能勉强进行防御。德军虽从匈牙利调来整编的党卫军第九、第十装甲师,但这两个师却因为法国境内的铁路遭到严重破坏,部队集结非常困难,不能及时到达,错失了这一绝好的时机。

6月20日,美军有3个师推进到了距瑟堡8公里处。瑟堡位于科唐坦半岛北部,是法国北部最大的港口。

德军在这里筑有混凝土野战工事,还充分利用河流与水渠设置了反坦克障碍,城郊部署了20个设在暗堡里的炮连,其中有15个装备口径达150毫米的重炮,这些火炮不但能向海上目标射击,还能控制内陆道路。

但德军兵力不足,前一时期的战斗已消耗了德军大部分有生力量,城防司令施利本将军不得不将勤杂人员编到战斗部队,勉强凑够了4个团的兵力。

6月25日,美军攻占了港口要塞瑟堡,但港口却遭到了彻底性的破坏。

同时,英第二集团军向卡昂发起了进攻。

6月28日,德第七集团军司令多尔曼因心脏病发作而猝死于前线;7月1日,德西线总司令伦德施泰特被免职,克卢格元帅代替他的位置。德军损兵折将,处境非常危急;7月17日,隆美尔被英国飞机炸伤,不得不返回德国,其职务只好由克卢格兼任。

到7月初,美、英、加军已登陆达100万人,车辆17万余辆,补给品近60万吨。因登陆场太小,盟军为扩大登陆场展开了作战。

7月6日,盟军除了登陆艇外,还利用“桑葚”人造港、“醋栗”防波堤和“冥王星”海底输油管,将929000名官兵、586000吨补给物资及177000台车辆输送上岸。

这时盟军和德国守军的兵力比例为2:1,火炮为3:1。盟军的轰炸让卡昂的街道不能通行,而蒙哥马利也吃尽了隆美尔的苦头,英第二集团军进展缓慢。

7月17日,隆美尔的汽车被盟军飞机攻击,他虽多处负伤但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7月18日,英军攻占了卡昂西城。同时,美军也占领了圣洛城,从此在西欧大陆上建立起了卡昂延伸到圣洛的稳固战线。

至此,诺曼底登陆成功,盟军具备了收复西欧大陆的有利条件。

从6月6日至7月18日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德军伤亡116000人,盟军伤亡近120000人。

对于整个诺曼底登陆战役,苏联的斯大林元帅给予高度评价:就其规模,就其庞大的布局,以及杰出地执行计划情况来讲,战争史上从来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

4.“赛马场”和“眼镜蛇”

1944年7月以来,滂沱大雨使盟军的进攻不是被天气困扰,就是连连遭到德军阻击。

7月,是盟军连续受挫,伤亡重大的一个月。

在英国和美国,广大人民对此日益感到不安,纷纷指责,他们认为,盟军的反攻形势走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残酷的阵地战老路。

在英军受挫的同时,美军占领瑟堡以后也打不开局面。布莱德雷不顾德军的顽强抵抗,在地形不利的小块田地和沼泽地里,经过3周的激战,以伤亡1.1万人的代价,占领变成废墟的圣洛。

盟军登陆成功以后,决定实施大规模的地面进攻。计划由蒙哥马利从卡昂发起进攻,占领法莱斯,打开巴黎的大门;布莱德雷在圣洛西南突破德军的防御,向布列塔尼半岛根部的阿夫郎什推进。

英、美部队进攻代号分别为“赛马场”与“眼镜蛇”行动。

1944年7月18日,美军攻占了交通枢纽圣洛,分割德军“B”集团军群。

美、英、加军顺利抵达卡昂、科蒙、莱赛后,形成了正面150公里、纵深13至35公里的登陆场。

英军首先发起了“赛马场”行动,英第二集团军的第二师、警卫装甲师与第七装甲师从卡昂向西南打去。

为了支援英军的进攻作战,盟军出动4500余架飞机,投弹达7000多吨。

英军装甲师的坦克集群在炮弹的呼啸声之中,冲向了法莱斯。

但是,隆美尔受伤前曾在这里设下重重陷阱,令英军坦克心惊胆寒的88毫米高炮群,早已部署在了各要点上。

盟军飞机轰炸时,德军迅速把它们隐蔽起来,飞机一走,又把它们推了出来,把英军坦克打得不是爆裂就是起火。

到20日下午,英军以损失400多辆坦克的昂贵代价,只向前推进了7英里。此时,天降暴雨,蒙哥马利不得不暂停进攻。

7月25日,布莱德雷率美第一集团军开始实施“眼镜蛇”行动。

上午9时45分,盟军出动2430架飞机向目标区投下了4000吨炸弹与燃烧弹。

德军阵地被盟军炸得一塌糊涂,通信线路被炸,重型装备损失殆尽。

事实上,李尔装甲教导师已被轰炸机消灭。

轰炸结束后,美第七军军长柯林斯中将挥师向前推进。同时,其右翼的第八军与左翼的第十九军也发起了攻击。

美军坦克大多装有发光识别板与对空联络电台,遇到地面抵抗就会呼唤空军支援,由于地空的默契配合,美军前进速度非常快。

7月27日,美第八军与第七军将德第SSl7党卫装甲师团团包围,德军突围不成,又被盟军飞机轰炸。

7月30日,这个德国装甲师全军覆没。

当晚,美第八军占领阿夫郎什,进入布列塔尼半岛,打开了进入法国腹地的通道。

8月1日,美军组建第十二集团军群,布莱德雷任司令,下辖巴顿的第三集团军(第八、第十二、第十五、第二十军)及霍奇斯的第一集团军(第五、第七和第十九军)。共5个装甲师、16个步兵师,约40万人。

第3集团军的4个军刚在阿夫郎什集结,巴顿就命令各军呈扇形展开,第八军向西直扑布列塔尼半岛顶端的布雷斯特,其余部队向东推进。

3天时间,第十五军就向前推进了110公里,抢占了通往勒芒的公路。

面对盟军绝对优势兵力的强大进攻,克卢格只能退到塞纳河一线防守。

希特勒不相信克卢格,甚至怀疑西线德军没有尽力作战。

于是,希特勒把加莱十五集团军的几个师调到诺曼底,从法国南部调来兵力,准备和盟军决一死战。

8月3日,希特勒将代号“吕希特”的作战计划下达给克卢格,下令克卢格带领全部装甲师从莫尔坦向阿夫郎什进攻,把向东突进的巴顿军团的交通线切断,将美军“掷回大海”。

如果德军能控制制空权,这倒不失为一个合理的计划,但德军却没有制空权,因此这和自杀无异。

8月7日,克卢格集中了5个装甲师与2个步兵师向莫尔坦发起了进攻,并迅速占领了该地,但当他继续向阿夫郎什推进时,受到了美军装甲部队的抵抗。

中午,盟军出动数百架轰炸机,对莫尔坦一阵狂轰滥炸,炸毁了60辆德军坦克与200辆汽车,剩下的钻入了树林。

当日夜间,蒙哥马利命令加拿大第一集团军向法莱斯突击,布莱德雷也下令正向东进攻的巴顿军团调头北进,合围德军主力。

克卢格见情势不妙,想放弃“吕希特”行动,可是希特勒不同意。

8月13日,巴顿率领的第十五军推进到与英、加军队分界线阿让唐以南12公里的地方,此时加拿大部队仍在法莱斯以北10公里之外苦战。

巴顿打电话给布莱德雷,要求越过分界线占领阿让唐与法莱斯。布莱德雷考虑到盟国部队之间的关系,下令巴顿不得越界。在巴顿的力争之下,蒙哥马利同意让美军先于英军占领了阿让唐。

8月16日,德军主力终于接到了撤退命令,德军5个装甲师猛攻阿让唐,该地的3个美军师勉强挡住了德军的进攻。与此同时,加拿大第一集团军占领了法莱斯,但他们离美军仍有25公里之遥,德军此时拼死冲向了这个缺口。

两条乡间小路上到处挤满了德军的坦克、车辆与人员,他们趁着恶劣的天气,盟军飞机出动不了的良机,拼命外涌,总算冲出了一些部队。

8月17日,天气转好,盟军飞机蜂拥而至,对外涌的德军进行无情地轰炸和扫射,成千上万的德军被打死。

当天,克卢格因牵涉谋杀希特勒而被解职。克卢格交出职务以后,在8月19日服毒自杀。隆美尔也因此事件在10月14日而被迫自杀。

8月19日,美军和加拿大军队在阿让唐与法莱斯之间的尚布瓦、特兰会合,把德军的12个师扎在了口袋里。

但因口袋口处的兵力相对较弱,有些德军还是冲了出去,其中包括一半左右的装甲师。

德军逃出了总数的1/3,没有冲出去的德军,在越缩越小的包围圈内苦苦挣扎,被盟军飞机、大炮与机枪射杀。

法莱斯以西成了一口血肉沸腾的大锅,德国人称它为“法莱斯开水壶”。盟军在包围圈内打死德军1万多人,俘5万人。

8月25日,巴黎光复,诺曼底会战结束。

到8月底,盟军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在此期间德军有3名元帅与1名集团军司令被撤职或者离职,击毙与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达20人,缴获摧毁德军火炮共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000辆,各种车辆20000辆,人员近50万。

★希特勒的末日

1945年1月,苏军推进到奥得河—尼斯河一线,距柏林60公里。

在西线,美、英盟军彻底解放了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的大部分地区,不断向德国边界推进,并准备强渡莱茵河,推进到德国腹地。

4月29日下午,希特勒收到了外面传来的最后一点消息。墨索里尼与其情妇暴尸街头。

4月30日中午,在地下室里,希特勒向所有在场者告别,感谢他们的忠诚。

希特勒向大家告别,再一次宣布了命令:准备好足够的汽油用于焚毁他及爱娃的尸体。

希特勒说:“我不想死后让俄国人在阵列馆里展示我。”

不久,希特勒与妻子爱娃双双自杀了。

当时,苏军的炮火异常猛烈。从下午2时起,希特勒的追随者开始断断续续地焚烧希特勒的尸体,直到晚上7时30分。

由于苏军不断地轰炸,使艾利赫等人一直喘不过气来,焚烧尸体的希望难以实现,再加上汽油烧尽了,希特勒和爱娃的尸体还没有烧焦。

5月2日下午3点,德军柏林守备部队70000余人投降,对德战争正式结束。

5月9日,朱可夫代表苏联在德国的投降书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