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西西里大反攻
5635000000006

第6章 兵指西西里(2)

同时,美军保护英军翼侧的同时攻占重要的机场,英军和美军发动机动战,使德意军队在埃特纳火山附近陷入包围,防止德意军队逃回意大利。

为了使德国和意大利相信盟军的主攻目标是希腊,第二进攻目标是撒丁岛,盟军散发了假情报,把一具带有伪造文件的“马丁少校”的尸体放在西班牙海岸。伪造的文件落入德国间谍手中。

德国最高统帅部收到文件,没有经过认真的分析竟相信盟军会在撒丁岛或者希腊登陆,结果德军装甲师和鱼雷舰艇被调往撒丁岛和希腊了。对此,隆美尔气愤地说:“只有傻瓜才不知道盟军下一步的进攻目标是西西里岛!”盟军登陆舰队在航行时没有从北非直接驶往西西里岛,而是绕行邦角改向南再向西西里岛驶去,以迷惑德国和意大利。

在德国最高统帅部,对地中海战略问题存在着严重的分歧。隆美尔认为,兵力较少的德军无法依靠意军,盟军一旦发动攻势,德军应该立即撤离撒丁岛、西西里岛、希腊,以及比萨-里米尼一线以南的意大利领土,集中兵力投入苏德战场。

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空军元帅强烈反对,他不想把意大利的空军基地让给盟军,这样,德国的工业区和罗马尼亚油田会暴露在盟国空军面前。凯塞林认为只要提供少量的德军部队及大量的装备,意大利军队会英勇作战的。

希特勒采纳了凯塞林的主张,不想放弃意大利领土。希特勒下令向意大利增兵,即增援6个师,使意大利的德军总数达到13个师。德国在撒丁岛重建了第90师,在西西里岛重建了第15装甲师,希特勒还向意大利南部增援了“赫尔曼·戈林”装甲师和第16装甲师。为了防止意大利军队叛乱,希特勒指示在危急时解除意大利军队的武装,迅速占领意大利。

驻守西西里岛的部队是意大利第6集团军,意大利老将古佐尼将军出任司令,下辖8个海岸师、4个意大利机械化师和两个德国装甲师,总兵力为27万人(包括后来增援的两个德国师)。德军的埃特林中将控制着德国师和古佐尼。另外,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也经常给“赫尔曼·戈林”师下令。

8个意大利海岸师的装备十分落后,士气低迷,希特勒也对抵御盟军的登陆不抱什么希望。主要问题是4个意大利机械化师和两个德国装甲师该如何部署。凯塞林指出,在盟军登陆部队登陆时,守军应该把盟军歼灭在海岸附近。埃特林认为在确定盟军的主攻方向后,守军从中央阵地发起反攻,把盟军赶下海。

埃特林下令,机动师在直径240公里的西西里岛分散部署,盟军登陆后立即向德军发动反攻。盟军佯装向特拉帕尼进攻的登陆计划取得了效果,埃特林进一步分散兵力,把第15装甲榴弹师调到了西西里岛西端,部署在西部的有两个意大利机动师。另外两个意大利机动师与“赫尔曼·戈林”师防守西西里岛东部。当时,德军在西西里岛的兵力仅为2.3万人,后来,德军投入西西里战役的总兵力为6万人。

2.海空权的激烈争夺

登陆前的两个月内,盟军空军对意大利主要机场、港口、潜艇基地以及分布于西西里岛、撒丁岛和亚平宁半岛南部的工业中心,实施了连续空袭。在登陆战役开始前夕,这些目标都遭到重创,盟军空军取得了制空权。

根据盟军统帅部的计划,西西里登陆作战的第一步是攻占班泰雷利亚岛。

班泰雷利亚岛是意大利海军的飞机和鱼雷艇基地,地处突尼斯和西西里岛之间。班泰雷利亚岛是德意两军“不沉的航空母舰”,日后会对盟军登陆构成巨大的威胁。再有,盟军的多数飞机的作战半径都很小,急于攻占班泰雷利亚岛,作为空军基地。

班泰雷利亚岛的面积很小,但海岸十分陡峭,可以供登陆的地段很少,再加上岛上的地形十分复杂,无法大规模登陆,而且无法空降。从全局角度来看,如果进攻班泰雷利亚岛的战斗失败,会降低盟军的士气。

丘吉尔承认,班泰雷利亚岛的军事价值很高,但它到底是一个小岛,岛上的守军人数顶多不超过5000人,但艾森豪威尔反驳道,岛上守军人数一定超过了5000人。

丘吉尔要求与艾森豪威尔打赌:“如果岛上守军人数超过了5000人,每超过一个人,赌注增加一生丁(生丁为阿尔及利亚的货币单位)。”艾森豪威尔微笑着同意了。

轴心国将班泰雷利亚岛宣传成一座火炮如林的堡垒,称它是海军要塞。其实,班泰雷利亚海军基地只是古迦太基人遗留下来的四面峭壁的小港而已,仅能停泊较小的舰船,只有7门海岸炮和15门高射炮,装备破旧,炮兵阵地连防御工事都没有。

1942年11月左右,当意大利人发现西西里海峡有丢失的危险时,马上决定增强该岛的防御。然而,意大利只做了几项小改进。因此一旦盟军猛攻该岛,这些小改进是起不了太大防御作用的。

盟军进攻班泰雷利亚岛没有太大用处,本来能绕过班泰雷利亚岛进攻西西里岛,但盟军不急于进攻西西里岛,决定先把小小的班泰雷利亚岛攻下来。结果,浪费了大量的空军兵力,同时白白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盟军用来对付班泰雷利亚岛的方法就是空中打击和海上封锁,当所有的抵抗都瓦解以后,再轻松地攻下该岛。

班泰雷利亚岛很小,该岛守军没有空中力量,更没有外来的空中支援。相反,盟军则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

班泰雷利亚岛的指挥官为意海军的帕韦西少将。岛上约有1万人口,使小岛的防御更加困难,因为岛上的食物严重匮乏。从1943年1月以来,该岛的补给几乎中断了。岛上只有三口水井,居民们主要从屋顶上接雨水使用。

守军必须从西西里岛用船装运淡水。考虑到这些困难,意海军部于1943年3月间向意大利政府请求把岛上的居民撤回国内。但意大利内政部反对这件事,认为这样会影响意大利的士气,事实上是怕花钱安置难民。

从1943年5月18日起,盟军每天派近百架轰炸机对班泰雷利亚发动空袭。同时,盟国海军从海上封锁了该岛。

盟军从空中轰炸该岛一直持续到1943年5月28日,每天空袭三四次,把该岛的炮台、防御工事和交通系统全部摧毁。该岛的所有建筑物和防御工事也一律被盟军飞机炸毁,岛上幸存的居民失去了一切,包括粮食,他们躲在战壕里不敢露头。空袭还把岛上仅有的几条公路给炸烂了,使各个据点之间的守军失去了联系。

白天,守军不敢出来修路,因为盟军战斗机只要发现有人就疯狂地扫射。到了晚上,守军只好连夜施工。1943年5月29日,盟军每天的轰炸次数增至六七次。

到1943年5月底,所有守军都撤离了该岛。1943年6月2日,盟军每天的轰炸次数猛增至10至12次。

1943年6月7日,盟军的轰炸猛增到15至20次。1943年6月9日,盟军调来大批轰炸机,持续轰炸了一天。在许多盟军将领的回忆录中,他们骄傲地宣称无休止的轰炸是为了使守军无法睡觉:“我们日夜进行空袭,一天24小时紧张着的守军感到体力日益消耗而被拖垮。”

盟军夜间空袭的结果是岛上修路工程停止了。很多据点被孤立起来,守军的粮食和淡水越来越少。淡水是最大的问题。岛上的3个水井早已被炸毁,剩下的惟一水源就是沿岛各处修建的少数贮水柜。

意海军在黑夜从特腊帕尼港派出一艘淡水船到达该岛,同时空军用飞机运载少量的水在晚上降落该岛。该船同时运来了一套将海水过滤和淡化的设备,它奇迹般地突破了盟国舰队和夜间巡逻机的重重封锁而完成了任务。

由于盟军的空袭,守军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在被摧毁的港内仍无法将设备卸下船,该船只好把设备运回西西里岛。

岛上居民只有一个躲避空袭的好地方,就是炮台的地下弹药库和其他地下军事设施。难民们挤在狭窄的工事里,生活之惨是无法想象的。大部分难民是老弱妇孺,又饿又渴。在盟军持续轰炸的情况下,留在岛上的军民都知道他们被抛弃了,因为他们看不到轴心国的飞机。

事实上,轴心国的飞机曾多次努力支援岛上,但它们总被拦截,很多飞机在没有看见该岛前就被击落了。轴心国海军的大小鱼雷快艇多次企图冲破该岛的封锁,均被盟军舰队击退。

1943年6月1日后,盟军舰队的几艘驱逐舰开始在晚上靠近班泰雷利亚岛,并向岛上发射炮弹。岛上只剩少数几门海岸炮,对盟军舰队的强大火力无力还击。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盟军军舰靠近该岛发射炮弹。守军司令帕韦西每天都向海军部报告防务情况。1943年6月2日在帕韦西的报告中说防守无望,投降只是时间的问题。1943年6月5日,盟军曾放出招降的信件,但守军没有同意。

1943年6月8日上午,有1艘盟军巡洋舰前来轰击。1943年6月11日以后又有4艘盟军巡洋舰前来轰击。

1943年6月9日,盟军又来招降,守军不肯投降。盟军发动了持续的航空轰炸和舰炮轰击。炸弹像雨点一般落下,浓烟笼罩全岛,经过两天才散去。从盟军空中拍摄的照片来看,该岛上弹坑密布,有点像月球。

1943年6月10日晚,岛上只剩两门高射炮还可使用,因其阵地在山林里,用它抵抗盟军登陆是不可能的。岛上的电话和道路都被摧毁,命令必须由传令兵步行传达。尽管几处水柜还剩一点淡水,但总量顶多能用4天,很多军民已经断水,更不可能获得补给。在最后6天里,盟军仅向该岛的东部就扔下了5000吨炸弹。根据该岛面积来说,这种密度是罕见的。

1943年6月10日晚,帕韦西报告说岛上的抵抗力不复存在。意大利统帅部授权帕韦西投降。1943年6月11日黎明,盟军大批轰炸机疯狂轰炸该岛。上午9时,帕韦西决定停止无意义的挣扎,向海军总部报告他将投降。这时,意大利统帅部向岛上下达命令,墨索里尼命令帕韦西以断水为由求降。一面白旗在该岛上升起,但全岛被硝烟所笼罩,盟军看不到。

10时,盟军登陆舰与大量军舰出现于该岛附近。残余的海岸炮向盟军登陆艇发射炮弹,盟军以压倒之势的空袭把海岸炮消灭干净。12时,帕韦西利用无线电求降。12时30分,首批美军登陆。大部分守军投降,真正的登陆战并没有发生,有的只是零星的抵抗,因为一些孤立的部队并没有接到停止投降的命令。盟军的空袭因通讯混乱持续到下午。后来,美空军指挥官斯帕兹曾为这件事向帕韦西道歉。

班泰雷利亚岛的投降,是历史上第一次单独由空中轰炸造成的投降。盟军只损失了40名飞行员,却俘虏了1.1万多意军。愿赌服输,丘吉尔掏了65法郎。

但是,被英国所津津乐道的关于马耳他岛抵抗力如何强大,事实上马耳他岛的抵抗与班泰雷利亚岛是没法比的,也从未经历过像班泰雷利亚岛那样的经验,马耳他岛的补给从未中断过。马耳他岛从未承受过像班泰雷利亚岛那样大规模的持续轰炸。

另外,英国支援马耳他岛的抵抗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马耳他岛可以用来改善英国在地中海的态势,同时英海军占据制海权,送来援助和补给是很容易的。相反,班泰雷利亚的守军最后被意大利抛弃了,而守军的抵抗只是为了在轰炸中生存而已。

班泰雷利亚岛陷落以后,在特腊帕尼港与的黎波里之间的兰佩杜萨岛就更没有防守的希望了。盟军向兰佩杜萨发动了大规模空袭,但悲剧重演的时间短多了,因为该岛更小,防御更差。盟军从6月5日开始轰炸该岛,一周后就占领它了。

1943年6月13日,盟军又占领了附近的利诺萨小岛和兰皮奥内岛。这样,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附近的所有岛屿,打开了通向西西里岛的障碍,使盟军的西西里登陆战得到了保障。

盟军马上投入西西里战役的准备工作。空军部队立即进驻班泰雷利亚岛,加快修整和扩建空军基地。其他部队则开始登陆作战的战前准备。

1943年5月,意大利老将古佐尼来到西西里岛。他了解到,两个德国师具有顽强的战斗意志,但装备不足,兵力太少。意军虽然有20多万人,但只有4个师勉强算得上是机械化师,意大利部队的军事素质极差,装备低下。

古佐尼还发现,守岛意军大多数是西西里人,害怕作战。班泰雷利亚岛被盟军占领后,西西里人更感到必败无疑。在西西里人中间流行一种观点,认为抵抗越激烈,家乡的破坏就越严重,他们不想抵抗。面对西西里人,古佐尼企图唤起他们的斗志,但总是力不从心,只好放弃。

古佐尼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他知道西西里岛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西西里岛是意大利的重要门户,一旦西西里岛沦陷,意大利军队就会土崩瓦解。岛上意军的士气不但没有任何的提高,反而越来越低了。古佐尼看到,要想指挥这支军队击退登陆盟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古佐尼将军不愿意不战而降,决心履行军人的神圣职责。古佐尼把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德国师、利沃德师和意大利增援的第14装甲师上。

古佐尼分析,盟军如在西西里岛登陆,将在西西里岛东部和南部同时登陆,发动钳形攻势。古佐尼下令,罗兹的德军第15装甲师部署在西侧,负责抵御盟军在西部的攻势;库兰斯的德军戈林装甲师分成两支部队,较强的一支部署在距离杰拉约32公里的内阵,负责对付盟军在西部的攻势,较弱的一支部署在东部,负责坚守卡塔尼亚平原。意军的两个意大利师部署在南岸约200公里的正面上,其他兵力驻守在西北部,作为预备队,以应付意外情况。

古佐尼向部队下令,在盟军登陆时,所有的官兵必须抓住有利战机,猛烈地发动反攻,争取把登陆部队赶下海,否则,立即撤回内地与盟军决战。

有一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古佐尼,盟军什么时候登陆?自1943年5月份以来,盟军的空军不断地对西西里海峡的岛屿上的机场进行轰炸,盟军占领班泰雷利亚岛以后,每天都可能是盟军的登陆日。由于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古佐尼只能被动挨打。

德意两国守军长期处在高度的戒备状态,神经快崩溃了。

自1943年7月3日起,盟国空军向西西里岛、撒丁岛和亚平宁半岛南部的机场、港口、潜艇基地和工业中心发动大规模的空袭,炸毁很多目标,德意空军部队被迫把基地撤回意大利北部。墨西拿海峡的5艘火车渡轮竟被击沉4艘,西西里岛与意大利的海上补给线多次被切断。当盟军开始登陆时,盟军已经完全取得了制空权和制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