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不列颠上空的鹰
5637400000009

第9章 空中大格斗(1)

双方的战斗机持续空中格斗,混战越来越激烈,飞机尖厉的吼叫声和机枪的“突突”声、高射炮的怒吼声响成一片。德国飞行员从西班牙内战以来,久经沙场,经验丰富。

战斗机间的交锋就这样上演了,双方战斗机成为主角,不列颠空战的结果取决于它们之间激战的结果。那些技术不高和运气不佳者很快就被打下去了。

德军投身于空战时,满怀信心地认为,在他们赢得最终胜利前,只剩下英国最后一个敌人了。可是,最初几天的战斗相当清楚地告诉他们,虽然这可能是最后一个敌人,但确实也是德军所遇到过的最难对付的敌人。

从朴茨茅斯到泰晤士河口,直至伦敦远郊的比金希耳,在长达320多公里的海岸上空,到处都进行着激烈的空战。英国人站在地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受伤的飞机冒出的浓烟和飞机忽然爆炸时放出的大火球。

敦刻尔克的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戈林感到有些不舒服。整个战场上出风头的尽是德国陆军和装甲兵,而他的空军表现得未能尽如人意,他要在与英国决战的时候报这一箭之仇。

为了夺取制空权,保证“海狮”计划的实施,戈林与空军将领们计划将不列颠空战分成三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空战主要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进行,战略意图是击沉英国商船,削弱英国海军的舰只、港口和设施,把前来阻拦的英国空军战斗机消灭或者赶走。

第二阶段空战是大规模地攻击英空军,通过轰炸机和战斗机群摧毁英国空军的机场、防御工事和航空工业,使英国空军元气大伤,直至消灭英空军。

第三阶段空战,德国空军支援“海狮”行动,登陆英国。

戈林等人估计,第一阶段控制英吉利海峡的作战比a较容易。他们试探着把任务交给两个飞行队,一个是洛泽率领的飞行中队,基地位于加莱多佛尔海峡;另一个是里希特霍芬率领的飞行中队,基地位于勒阿弗尔。

接着,英德两国空军摆开了决战的阵势。参加第一阶段首次空袭英国的德国空军部队有第2、3、5三个航空队。德国第2航空队司令是凯塞林,他把司令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郊区,负责空袭英国东南部地区;第3航空队司令是施佩勒,他的司令部设在巴黎郊区,负责空袭英国西南部地区;第5航空队司令是施通普夫,司令部位于挪威,负责空袭英国东北部地区。

位于荷兰、比利时的第2和位于法国的第3航空队,出动了1232架轰炸机、400架俯冲轰炸机、70架远程侦察机、1090架战斗机。第5航空队出动了138架轰炸机、48架侦察机、37架战斗机。三个航空队一共出动了3021架飞机。

英军前去迎击德军空袭部队的主力是战斗机航空兵,共出动4个航空队,一共54个战斗机中队,拥有战斗机648架。

德国空军专家们认为,第一阶段最容易得手的地方是封锁30多公里宽的多佛尔海峡,自大西洋驶来的英国船队必须通过多佛尔海峡进入伦敦港。德空军将封锁多佛尔海峡的重任交给洛泽中队的下属芬克上校。

1940年7月10日,不列颠空战第一阶段的交锋开始了。

早晨,受大西洋北部低气压的影响,英格兰岛的大部分地区下了大雨。中午刚后,海峡上空突然露出一片晴空。这时,飞在海峡上空的德军侦察机突然看到,一队英国船只从福克斯顿驶到多佛尔,船队上空有英国战斗机护航。

多佛尔市位于英格兰肯特郡,与法国加莱隔多佛尔海峡相距35公里。

公元4世纪多佛尔修建要塞。公元11世纪诺曼人在此修建城堡,曾是世界上五大港之一。1278年正式命名多佛尔。

1898-1909年,英国在多佛尔修建海军基地。1923年,改为民用。二战期间,多佛尔港遭法国炮击和轰炸。战后,重建多佛尔市,滨海地区得到恢复。多佛尔沿岸有32公里长的崖壁。

多佛尔港是英国最大的客运港和主要的渡峡港口,有轮渡与法国联系。海峡悬崖东侧有罗马人建的古城堡和灯塔,在法国的加莱都能看到。

自从进入夏季以来,德国的侦察机部队按照司令部的命令,经常对英吉利海峡的海上船只进行侦察。肩负侦察任务的德军飞机尽管不想陷入英国战斗机的活动半径之内,但有时候在搜索海峡航行的船只和侦察气象时,也会误闯进英军战斗机追击的范围里。

德国海峡轰炸机队指挥部响起阵阵电话铃声,该指挥部在法国加莱西边的格里奈角的一辆公共汽车上。

德军轰炸机队指挥官芬克接过电话,听到英国船队航行的情报以后,立即对助手说:“绝不准英国船只离开海峡。”

芬克马上向轰炸机大队下达战斗出航警报,出动1个Me-109战斗机大队护航,Me-110驱逐机大队也飞向英国船队。

芬克决定好好收拾英国船队。20架德军轰炸机和40多架战斗机纷纷升空,在飞到英吉利海峡前编好队形,朝英国船队扑了过去。

很快,德国飞行员发现了英国船队。英国空军有6架“飓风”式战斗机保护船队。

正在这时,英国船队看到了前来空袭的德国飞机。护航军舰上的高射炮火纷纷射向空中,构成密集的火力网。

这时,负责保护船队的英军6架“飓风”式战斗机迎了上去。当他们发现德机这么多时,感到惊慌。德机分成三层,20架轰炸机在第一层,上面是近距离支援的Me-110战斗机,再高一层是Me-109战斗机。

英军飞行员希尔沉着冷静,他向各机下令:“注意高度,偷袭敌人。”

在英战斗机的前边,有一块积雨云,英机穿进积雨云里,企图躲过40架德战斗机。英军3架“飓风”式战斗机扑向德军轰炸机群,另3架扑向Me-110战斗机群,吸引敌人的火力。德国轰炸机进行第一轮投弹,在船队附近炸起许多个水柱。

英国海岸上的高射炮也朝德国轰炸机炮击,但轰炸机处于射程外,效果不大。

德军轰炸机不停地绕大圈,企图第二轮投弹。

英军战斗机在德军轰炸机后边不停地射击。德军轰炸机为干扰英军战斗机,开始左右分开飞行,但英军战斗机仍追住不放。

这时,大批德军战斗机追了过来,几架英机眼看就被包围了。忽然,空中出现了几个英军的战斗机中队。

原来,在德国战斗机刚从法国起飞时,多佛尔断崖上的英国雷达监测人员就发现了它们。几分钟后,他们认为至少有70架德机正在飞来,向本特利修道院的战斗机司令部汇报。多佛尔是通向英格兰的钥匙,靠近多佛尔时,海上几里外就能看见白色悬崖。多佛尔的悬崖高高耸立,是许多外国人对英格兰的第一印象。多佛尔靠近法国,对英国的防御具有战略意义。多佛尔城堡建在悬崖的最高点,高出海平面114米,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历史上数次用来抵御欧洲入侵者。

英国战斗机指挥部立刻命令附近战区的4个皇家空军大队的飞机紧急起飞,在多佛尔海峡上空会合,增援为船队护航的6架“飓风”式战斗机。

双方的战斗机持续空中格斗,混战越来越激烈,飞机尖厉的吼叫声和机枪的“突突”声、高射炮的怒吼声响成一片。德国飞行员从西班牙内战以来,久经沙场,经验丰富。

在飞往多佛尔海峡与英军作战的飞行员中,有几十个曾是“秃鹰军团”的飞行员。他们善于利用云层、阳光和敌军的弱点相互配合。至少当时没有人超过德国飞行员,英国人很快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英国飞行员迪尔回忆道,“他们从太阳发出的金色闪电那里向我袭来。”迪尔在54中队驾驶“喷火”式战斗机,他看到身边战友忽然被一架Me-109战斗机击中,飞机坠毁。迪尔恰巧直对着那架Me-109战斗机,他在空中强行向敌机冲去,两机相撞后,迪尔迫降在肯特郡机场,发动机撞坏了、木制螺旋桨散架了。他能活下来简直是奇迹。

迪尔和伙伴们后来检讨,他们在空中的战术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是这个漏洞造成了飞机和飞行员的重大损失。

德国飞行员阿道夫·加兰在英吉利海峡上空率领一个大队的Me-109战斗机,他认为所有空战的首要原则就是寻找敌机,像猎人一样追踪,偷偷地移到最有利的位置上捕杀,战斗机在空战时要尽快占据有利的位置射击。等到英国飞行员想占据有利的位置时,往往已经晚了,这是因为英空军的战斗机所采取的飞行队形影响了它们的视野。

英机的队形很密,机翼挨着机翼,适合飞行表演,但在实战中不利。英国飞行员们一边忙着保持队形,避免碰撞,一边对付德机。当德机冲来时,他们又不敢立即挪动,生怕碰到身边的飞机。

德国战斗机以松散的队形飞行,各个机组在不同的高度侦察,每架飞机之间都很大的空间,不用担心会碰着身边的飞机。

在英国战斗机的追杀下,德国轰炸机仓促投弹,海面上炸起许多水柱。

这场空战不足30分钟。在空战中,德国损失了两架轰炸机,两架战斗机。英国损失了3架战斗机,1只小船被击沉。

英德双方都找到自我满足的理由。英国人对各个战区飞行大队协同作战感到满意,而德国人为引出这么多的英机而高兴。

7月11日,不列颠空战继续在海峡上空展开。

二战初期,英国空军损失较大,实力不如德国。后来,在美国的援助下,再加上德国战争资源减少,英国的空军力量超过了德国。英国在战争初期的优势有以下几个:

1.英国本土建立了很多雷达站,提供了空中预警系统;

2.用战斗机对付德国的轰炸机,德国战斗机必须为轰炸机护航;

3.德国战斗机航程有限,再加上远程护航,在英国腹地难以长时间作战;

4.德国轰炸目标战略失误,轰炸伦敦等大城市的工业和航空制造业,而不是直接打击英国空军基地,使英国能够迅速恢复受损的空中力量;

5.德国飞机被击落后,飞行员不是死亡,就是被俘。英军飞行员在本土被击落后,大多数跳伞后重新回到空军。结果,德国优秀飞行员数量锐减,尤其是素质降低。

英国王牌飞行员巴德奉命驾驶着“飓风”式战斗机起飞迎战。

巴德侦察着天空的低云,寻找一架德国轰炸机。那架德国轰炸机是王牌飞机,曾经击落两架英“喷火”式战斗机。

巴德找了很久,才找到那架德军轰炸机。这时,巴德躲到云层下边,德机并不知情。距离德机300米时,德机仍未看到他。当他来到德机后边250米处时,德机后机枪手突然开火。巴德也开火还击,使德机受到重创。德机立即躲进云层中,不久坠入大海。

英国空军的战斗机性能一点都不比德国的战斗机差,但英国飞行员经常避免交战。因为英国皇家空军决定把战斗机省下来,专门对付德国轰炸机编队或者德军海上登陆时使用。

德国空军经常因没有英战斗机抵抗而获得优势,但戈林并不满意,因为他想消灭大量英战斗机。

2.王牌对王牌

1921年,科学家们发现短波可进行洲际通信,很快短波通信风行全球。

在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发明了雷达。雷达就是无线电测位,利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来测量远处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1934年,一批英国科学家在瓦特领导下研究地球大气层。一天,瓦特发现荧光屏上出现一连串明亮的光点,经过反复研究,他发现这些明亮的光点是被实验室旁的一座大楼反射的无线电回波信号。

1935年,瓦特等英国电机工程师研制第一部用来探测飞机的雷达。很快,探测的目标扩展到船舶、海岸、岛屿等一切能反射电磁波的物体。研制雷达纯属军事需要,在同一时期,各国科学家们都在秘密研制雷达。

1936年1月,瓦特在英国索夫克海岸架起第一座雷达站。1937年,马可尼公司为英国架起20个雷达站,英国空军又架起了五个。

1938年,德国搜集到英国正在试验雷达的情报。

1939年,一些国家发展的雷达技术已经达到实用的地步。雷达在二战中显示了巨大的作用。

各种雷达的具体用途和结构不同,但基本形式是一致的,都有发射机、发射天线、接收机、接收天线和显示器、电源设备、数据录取设备、抗干扰设备等。不论是可见光,还是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差别在于它们占据的波段不同。

雷达测距就是测量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电磁波以光速传播,换算成目标的精确距离。

测量方位是根据仰角和距离计算出方位。测量速度是雷达根据自身和目标之间运动产生的频率再计算速度。

雷达无论是白天黑夜都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较强的穿透力。雷达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天体研究、大气物理、电离层研究等领域。

星载和机载雷达是遥感中重要的传感器。星载雷达和机载雷达可探测地面目标的精确形状,分辨力达到几米,与距离无关。

在雷达原理中,有个讨厌的东西一直影响着雷达的精度:旁瓣效应。它是雷达功率大了以后带来的副产品。就是波频一高,雷达出现类似近视眼的现象,看远点的东西都带重影。旁瓣效应是无法根除的,它是骚扰雷达操作人员的老对手,只能尽量减少它的误差。目标越小,旁瓣效应的影响越明显。这就是后来对空导弹经常在飞机旁边爆炸的原因。

而英国雷达在二战时是水平最先进的。当时的雷达指挥的火炮交战距离不超过12000米。但英国的279型雷达就多次突破限制。例如,最远炮击命中记录是英国的“厌战”号,在26000米以上首发命中。而美国方面火控雷达的最远射击记录是12000米。

当时,用雷达控制高射炮是存在很大困难,必须迅速计算敌机的距离和飞行速度,算出飞临上空的时间,再装定时引信,开炮后祈祷雷达的“近视眼”问题别太严重,祈祷引信的装定时间不要延迟。

VT引信发明后,高射炮手们不用装定时引信了,只需要把炮弹朝飞机发射,炮弹什么时候爆炸,由追踪飞机的雷达决定。例如,在马里亚纳海战时,日机在突击美国战列舰编队时被全部被击落。

对海雷达要求的精度已经这么折磨人,对空雷达要求的精度简直逼人上吊。对空雷达不仅需要探测方向和距离,重要的是探测高度。高度误差随着扫描距离的增加是惊人的。

英国空军的飞行员发现,雷达能够准确地指出德机离他们有多远,但经常低估高度,甚至相差5000英尺。英国飞行员收到雷达监测员传来的德机高度报告时,真实情况往往应该再加上5000英尺,防止遭到高空的伏击。

德国雷达的探测距离在二战时堪称世界第一,高达300公里,但误差3000米。有经验的德国飞行员接到雷达转来的敌情后,一般会再飞高3000米,先保证自己安全,爬不上去就算了。而且,不列颠空战初期,德国雷达还没有很好地应用于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