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管子》学生活
5652300000059

第59章 弟子职

题解

《弟子职》,即学生的本分和职责,也是当时倡导的教育管理规范。

第一段讲的是学生总则:要尊师爱师,学而无怠。下面则分段讲述细则,先从早起晚睡说到了学生要关照先生的起居作息,再从先生授业说到了学生上课学习的规矩,又从吃饭用餐说到了学生要掌握的餐具摆放和布餐顺序等一系列繁琐程序,还从卫生扫除说到了打扫学堂屋舍的诸多细节,最后从暮色降临说到了学生应轮流执火以及侍候先生休息等一套章法。

以上规矩真可谓事无巨细包罗万象,如此看来,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恐怕要花在课业以外了,不侍候好先生的饮食作息,大概连学习听课的资格也没有。

通过阅读此篇,我们能大体了解当时施教求学的一些章法,师生之间的尊卑关系,以及教育管理的制度规范。

原文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赤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

少者之事,夜寐蚤作。既拚盥漱,执事有恪,摄衣共盥,先生乃作。沃盥彻盥,泛拚正席,先生乃坐。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危坐乡师,颜色毋怍。

受业之纪,必由长始,一周则然,其余则否。始诵必作,其次则已。凡言与行,思中以为纪,古之将兴者,必由此始。后至就席,狭坐则起。若有宾客,弟子骏作。对客无让,应且遂行,趋进受命。所求虽不在,必以命反。反坐复业,若有所疑。奉手问之。师出皆起。

至于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盥漱,跪坐而馈。置酱错食,陈膳毋悖。凡置彼食,鸟兽鱼鳖,必先菜羹。羹裁中别,裁在酱前,其设要方;饭是为卒,左酒右酱。告具而退,奉手而立。三饭二斗,左执虚豆,右执挟匕,周还而贰,唯喋之视。同嗛以齿,周则有始,柄尺不跪,是谓贰纪。先生已食,弟子乃彻,趋走进漱,拚前敛祭。

注释

左酒右酱:据刘绩之说,“酱”为“浆”字之误,即指漱口水。

原文

先生有命,弟子乃食,以齿相要,坐必尽席,饭必奉肇,羹不以手。亦有据膝,毋有隐肘。既食乃饱,循咡覆手,振衽扫席,已食者作,抠衣而降。旋而乡席,各彻其傀,如于宾客。既彻并器,乃还而立。

凡拚之道,实水于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执箕膺揲,厥中有帚。入户而立,其仪不忒。执帚下箕,倚于户侧。凡拚之纪,必由奥始,俯仰磬折,拚毋有彻;拚前而退,聚于户内;坐板排之,以叶适己,实帚于箕。先生若作,乃兴而辞,坐执而立,遂出弃之。既拚反立,是协是稽。

暮食复礼。昏将举火,执烛隅坐。错总之法,横于坐所。栉之远近,乃承厥火,居旬如矩,蒸闲容蒸,然者处下,奉梳以为绪。右手执烛,左手正栉,有堕代烛,交坐毋倍尊者,乃取厥栉,遂出是去。

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所何趾,俶衽则请,有常有否。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周则复始,是谓弟子之纪。

注释

有常有否:后面的“有”应作“则”字。

译文

先生施行教诲,弟子学习效法,温良恭敬虚心,定会受益无穷。看见善美就效仿,听到仁义就奉行;温和顺从,履行孝悌,不要恃力骄横;心志不能虚邪,行为必须端正;出游居处有常规,多多接触有德人;颜容举止整齐不乱,内心务必符合法度;早起晚睡,衣带必要修饰整洁。早上学习知识,晚上复习温习,小心谨慎不骄不躁。专心于此永不懈怠,这就是学习的规则。

少年学生的本分,应当晚睡早起。扫除之后要洗漱,做事要恭小心慎。提起衣襟,供上为先生备好的洗漱用具,先生才起床洗漱。先生洗漱完毕后,要撤掉洗漱用具,洒水扫除后摆正讲席,先生才开始坐下讲学。学生出入应当恭敬,如同礼遇宾客。面向先生正襟端坐。面容整齐面色不改。

讲授学业的规矩,必须从年龄大的开始,第一遍是这样,以后就不用这样了。开始诵读时必须起立,以后就不用这样了。凡是言论与行动,都应以牢记中和之道为准则,自古以来要成就功业的人,都是由此开始的。后来的学生入席落座,旁边的学生应起立致意。若有宾客到来,学生要立刻站起,对客人不能失礼,一边应对一边行走,快步进去报告先生。客人要找的人即使不在,也一定要返回告知,然后再返回就座继续学习。若学习有疑问,应拱手向先生提问。先生离开教室时,学生应全部起立致敬。

到吃饭时,先生准备进食,学生要为先生安排好餐食。学生应提起衣襟供奉先生洗漱,然后请先生跪坐进食。要摆放好酱和食物,陈列膳食应合规矩。一般来说摆放食物的程序是:在鸡鸭鱼鳖之类的肉食之前,要先上蔬菜和羹汤,羹和肉要分开摆放,肉食应放在酱的前面,摆设要方方正正;最后才上饭,之后是左放酒右摆浆,以供先生漱口之用。饭菜上完之后学生要退下,拱手站立一旁。三碗饭两斗酒,学生要左手拿着空碗,右手拿着饭勺,不停地为先生添饭,注意先生是否已酒足饭饱。若先生同时吃完,学生就要按年龄长幼的顺序加饭,从始至终都是如此,如果饭勺之柄长及一尺,加饭时则不用跪下,这就是加饭的规矩。先生用餐完毕。学生应当撤掉餐具。赶紧侍候先生漱口,清扫席前并收拾祭品。

先生同意后,学生才能吃饭,按年龄长幼排列就座,坐下时身体要靠近坐席,吃饭时要用手捧持,羹汤不能用手拿。须将两肘放在膝上,不要将两肘伏在案几上,吃好后,用手擦拭嘴边,抖抖衣襟清扫坐席,用餐完毕就起身站立,提起衣襟离开席位。再转身面向席位,各自撤去餐具,就像礼待宾客一样。已经撤去餐具,再回去站立在先生跟前。

一般扫除的办法是:在盘中装上水,把衣袖挽到肘部,用手沾着水在厅堂上扬洒,在室中则用手掬水泼洒。手拿畚箕并让箕口对着自己,里面放上扫帚。进门之后先要站立,仪态不能有差错。而后手拿扫帚放下畚箕,将其靠在门边。一般扫除的规矩,必须从室内的西南角开始,洒扫时俯仰身体背折如磐,不要搬动任何物件,应从前向后退着扫,把垃圾集中在门内,然后蹲下用木板把垃圾敛进畚箕,让箕口对着自己,把扫帚也放进畚箕。若先生有事要做,就暂停扫除,拿着畚箕站立一旁。然后出去倒掉垃圾。打扫完毕后返回站立,这样才符合规矩。

晚上用餐仍重复上述礼仪。黄昏到来点燃火炬,手拿火炬坐在角落。放置火炬的方法,应横放在坐的地方。根据火炬燃剩的长短,续接另一支火炬,如法放在原处。捆扎火炬时细柴之间要留有空隙,以便于燃烧,燃烧的灰烬不停下落,应拿碗接住灰烬。右手拿着火炬,左手拿着燃剩的火把,一支燃尽落地须有人接替,交替火炬时不要背向先生。交替之后要收拾干净灰烬,再出去倒掉。

先生将要休息,学生要全部起立,恭敬地侍候枕席,询问先生脚伸向何处。第一次为先生铺床必须请示,有了常规之后就不用再请示了。先生已经休息,学生各自交朋会友,相互切磋学习,增长义理学识。

要周而复始地遵循上述礼节,这是学生的规矩。

活学活用

《弟子职》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学生应遵守的规则与纪律。如学习的志向、态度与品德修养以及早作、受业、对客、馔馈(侍奉先生就食)、用餐(学生集体就食)、洒扫、执烛、请衽、复习等。篇中说:先生授教,学生遵照学习,谦虚恭敬,所学才能彻底掌握。见善就跟着去做,见义就身体力行。性情温和孝顺,不要骄横而自以为是。心志不可虚邪,行为必须正直。出门居家都要遵守规矩,要与有德之士交友。容颜、外表保持端正,内心必然合于规矩。早起晚睡,服饰必须整齐。朝学暮习,总是要小心谨慎。专心遵守这些要求而不松懈,这便是学习规则。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极为重视立志,他们把立志放在学习的首要位置。所谓“志”,即“心之所之”(《论语集注·为政》),指意志、志向,包括思想态度。尤其汉代以后,教育家不仅很重视立志,而且还把立志同勤奋、成就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规律性的认识:立志而后勤奋,勤奋而后有成。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明确指出:“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又如明代王守仁说:“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未笃也。”都强调学习必先立志。朱熹甚至将立志比喻为如同人需要吃饭那样重要,他说:“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管仲提出“志毋虚邪”,就是讲志。孔子认为人的人格力量要比权势大得多,“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其著名格言。“志毋虚邪,行必正直”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从小立下报效祖国、心忧天下的宏伟大志。心志和行为是一致的,胸怀大志,行为上必然表现为刚强正直。

范仲淹,字希文,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少有志操,孤贫力学,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在中央,先后任秘书阁校理、右司谏、尚书礼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枢密副使等职;在地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先后任职于广德、亳州、陈州、苏州、开封、杭州等十几处地方,还曾做过军事工作。六十四岁时,范仲淹赴任颍州途中,病逝徐州。范仲淹一生清廉从政三十七年,从地方到中央再到地方,几进几出,宦海沉浮,仕途崎岖,但始终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主持过“庆历新政”改革,时时处处直言时弊,为民兴利,倡办教育,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于世。

范仲淹一生一直都关心时政利弊和国家兴衰,并以此为己任。他说,所有忠诚之士,都是以天下大事为根本。天圣六年(1028年),副宰相晏殊推荐范仲淹为秘书阁校理。他进入中央后,勤于朝政,敢于直谏。当时刘太后垂帘干政,朝廷官员屈于太后权势,不敢异议朝政。范仲淹闻知后,立刻上书,批评这种不正常现象,要求还政于宋仁宗。晏殊知道范仲淹这一举动后,深为惊恐,批评他爱出风头,这样下去必将牵连荐举的人。范仲淹没有在意,修书给晏殊,申明上书的理由,晏殊只好表示道歉。不久,范仲淹终因触犯刘太后,被贬往边远之地任通判。

刘太后死后,范仲淹被调回京师,任右司谏。这一官职以议论朝政得失为本职,正合范仲淹的心愿,为他举荐贤才、斥责时弊、献计献策、伸张正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宋仁宗执政时,有一年,灾情在全国蔓延,淮南、京东等地灾情尤为严重。范仲淹奏请朝廷派人到灾区巡视,赈救灾民,但没有被理睬。他十分愤慨,置丢官、杀身危险于不顾,前去质问仁宗:“宫中的人若半天不吃饭会如何呢?现在江淮等地百姓已经饿很久了。对于百姓的疾苦,怎么能熟视无睹,不予救济呢?”问得仁宗无言答对,只好派他去安抚江淮的百姓。他一到灾区,满目凄凉,灾情比估计的还要严重。他立即开仓放粮,赈救灾民,调拨江南小麦、豌豆五十万石,运往重灾区,发放官钱及地主富商的钱谷给灾民。为了防止贪官污吏利用救灾之机损公肥私,克扣百姓,范仲淹严禁官府挥霍浪费,毫不留情的贪污行为。在救灾的同时,他率领灾区百姓开展生产自救。范仲淹完成救灾任务回京师时,特意将灾民吃的一种叫“乌咪草”的野草带回京城,呈献给仁宗,请他转送六宫贵戚,以劝诫他们的挥霍奢侈之风。接着,他又呈上《救弊十章》,论述朝政弊端,朝廷为之震撼。

庆历三年(1043年)七月,范仲淹在谏官们的多次推荐下,被宋仁宗任命为参知政事。有一天,宋仁宗在天章阁召见范仲淹,亲赐文房四宝,并说:“朕决心要使天下太平,重开太祖兴盛的局面。你是朕的重要大臣,今赐文房四宝,望卿将治国良策连连奏来,以分朕忧。”范仲淹听了仁宗的话,想了很长时间。他认为,要想富国利民,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改革弊端入手。宋朝统一后,跟随太祖征战立功的官员代代相袭,已经显得很庞大了。此后,朝廷又开科选士,大量提拔,官员与日俱增。特别是皇室贵戚及其亲属、门客,由于直接封赏,官员更是多如牛毛。更为严重的是,朝廷公开卖官鬻爵,六千贯钱就可买一个殿值官,这样就更加造成官吏严重泛滥。由于官员众多,不干正事,贪污腐化,鱼肉百姓,争功诿过者大有人在。于是在给仁宗的奏文中,范仲淹写道:“庞大的官僚机构,多如牛毛的官吏,是国家目前的重大弊端。民间的疾苦、赋税的沉重和财政的困难皆出于此。如果不彻底改革吏治,国家就将无从治理。”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范仲淹制定了改革吏治的十项措施。一是明黜陟。即改革文官三年一升的办法。官员中功大才高者,予以重用;老弱病残、腐败无能者,处理不用;有罪过的按情节处治。二是抑侥幸。即改革贵族官僚子弟因袭做官的旧制。三是精贡举。即改革专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把考试重点放在治国安邦的对策上来。四是择长官。即从文治武功上严格选拔各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和州县长官。五是均公田。即按照等级分配给各级官员数量不等的土地,数年查一次,抑制他们贪污国财和掠夺民财。六是厚农桑。即从朝廷到地方都要以农为本,重视农业发展。七是修武备。即京师招募卫戍兵五万人,以保护朝廷安全。八是减徭役。即合并人口较少的州县,裁减地方机构和官员,以减轻人民的负担。九是泽恩信。即各级官吏要广施恩德,以增强皇帝和朝廷的威信。各地要严格执行朝廷的命令。十是重命令。即政策法令必须出自朝廷,各地不得擅自制定政策。这十项治国方略,就是《答手诏条陈十事》。

宋仁宗看了这十项改革措施后,马上颁诏全国施行,开始了以范仲淹等人为领导的庆历新政。新政颁布后,范仲淹为了保证改革能顺利进行,在欧阳修等人的支持、协助下,亲自选拔了一批精明能干、正直清廉的官吏巡视全国,检查监督地方官吏贯彻执行的情况。同时,考核官吏的政绩,以便决定升迁或撤免。

范仲淹敢于直陈时弊,关心百姓疾苦,主持庆历改革,勇气和动力来自于何处?就来自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范仲淹从小就很有志气,发愤读书。十多岁的时候,他借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读书,过着艰苦的生活。他每天只烧一锅粥,等到粥冷却凝固以后,用刀划成四块,一天吃两餐,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吃。后来,人们称他这种生活为“断齑(jī,指咸菜)划粥”,并且被传为历史上刻苦好学的典范。

范仲淹临终前,他给宋仁宗的遗表中,通篇指陈时政,只字不提个人要求,读后催人泪下。尽管他曾官高禄厚,但终身清贫,死后连办理后事的费用都没有,令人肃然起敬。

智慧金言

范仲淹未给后代子孙留下什么可供享受的遗产,但他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却激励了一代代人为国家和人民而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