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管子》学生活
5652300000079

第79章 轻重丁(3)

桓公问:“峥丘之战时,许多百姓都借贷负债,以供应国家的急需,缴纳国家的征敛,我想恢复百姓的产业,怎样解决呢?”管子回答说:“只有运用不同寻常的理财策略才可以解决。”桓公说:“好。”于是下令左右各州:要表彰放高利贷的人家,把他们的家门粉刷成白色,把他们居住的巷门加高。州长拿着折篆通报乡师说:“君主将派使者来。”桓公派出八位使者,带着玉璧作聘礼进行慰问,说是君主赐给他们的食盐和蔬菜等日常零用。高利贷者都屈膝跪拜,不解地问道:“君主为什么赏赐我们?”使者说:“君主发话说:‘我记得《诗经》中说:平易近人的君子,是人民的父母。我在峥丘之战时,听说你们放贷给贫民,使他们解决了国家的急需,完成了国家的征敛;使他们春天能够耕种,夏天能够除草,保证了国家战时需求,这是你们的功劳。因此我以玉璧为礼慰问你们,赐给你们食盐蔬菜等日常零用。你们就相当于百姓的父母。’”于是高利贷者纷纷销毁债券契约,发放积粮,拿出财物,赈济贫病百姓,分散了从前贮藏的财物。因此,国内丰衣足食,这都是峥丘谋划的结果。这就叫做非同寻常的理财策略。

桓公问:“从事耕种的农民都很贫困,而从事买卖的商贾都很富裕。我想削减商贾的利益来辅助农民,该怎么办呢?”管子回答说:“请下令疏通瓁洛河道,将水流引到杭庄两地之间。”桓公说:“好。”实行了不到一年,农民变得殷实富裕,而商贾却越来越穷。桓公召见管子问道:“这是什么原因呢?”管子回答说:“疏通瑾洛河水,引流到杭庄两地之间,屠户、酒家的油水都流入水中,像蚊母那样的大鸟和翡燕那样的小鸟都聚集过来,这里很适宜它们在黄昏时饮水觅食,这是它们的水上之欢。商贾携带着货物,销售时急于出手,而收购时急于买入。市场尚未散尽,就匆匆离开货摊,去捕猎蚊母大鸟。刚刚成年的小伙子们也带着弹丸在水中游玩,用弹弓打翡燕小鸟,直到暮色降临才肯罢休。所以,商贾们贱卖而贵买,农民们贵卖而贱买,农民怎能不变富呢?商贾怎能不变穷呢?”桓公说:“好。”

桓公问:“五方各地的百姓很穷,很多人衣衫褴褛而鞋底洞穿,我想将布帛和丝絮的价格降低,有办法吗?”管子说:“请下令剪除路旁的树枝,不留一尺一寸的阴凉。”桓公说:“好吧。”实行不满一年,五方各地的百姓就都布衫整齐而鞋子完好了。桓公召见管子问道:“这是为什么呢?”管子回答说:“路旁树枝未剪除时,五方百姓男男女女友好往来于集市,集市散后还要在树下约会相见,闲聊家常一天不归;壮年男女拉车推车,也在树下约会相见,嬉笑跳跃一天不归;父兄同样要在树下约会相见,东拉西扯一天不归。因此田地疏于开垦,五谷不得播种,桑麻未能栽种,蚕丝无法纺织。一家之中有三种整天不归的情形,那么布帛、丝絮的售价怎能不贵呢?”桓公说:“好。”

桓公问:“粮食售价低贱,我担心粮食流散于诸侯,我想让百姓都储藏粮食,有办法吗?”管子说:“今天我经过街市,看见有两家新建了粮仓,请您用玉璧去慰问他们。”桓公说:“好吧。”实行才有半年,四方百姓听说后,就有一半人放弃所做的事务而建造粮仓储存余粮。桓公问管子说:“这是什么原故呢?”管子说:“最先建造粮仓的那两家,您用玉璧去招请,使他们名扬全国,国内无人不知。这两家没有功劳却能名扬于百姓,使他们功名兼得;他们既为自己储存了粮食,又为国家保证了供应。他们一举两得而名利双收,百姓何乐而不为呢?”

桓公问管子说:“请问成就王业的人理财所应当把握的时机,可以说来听听吗?”管子说:“正月上旬,开始种植稻谷;冬至后一百天,开始种植黍稷;九月收获庄稼果实后,开始种植大麦。”

管子问桓公说:“请问齐国土地方圆多少里?”桓公说:“方圆五百里。”管子说:“平阴堤防和长城所在地,就占去了齐国三分之一土地,这里不能种植谷物;海庄和龙夏地区,占齐国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此地潮汐环绕,所淹滞的土地占齐国土地的五分之一。不能种植五谷。如此一来,我们的君主不就成了一个寄食之君吗?”桓公紧张地起身问道:“该用什么办法解决呢?”管子回答说:“通过发号施令操控经济,也可以成为立国的根本。况且,如果君主以货币的方式征收赋税,商贾就会专营钱财;如果君主以粮食的方式征收赋税,富农就会专营粮食。君主应通过发号施令,使左右四方的商品流通都由国家掌握,商品的生产我们已经了解了,商品的交易我们已经明白了,商品的价格我们已经掌握了。”管子又说:“长城的南面是鲁国,长城的北面是齐国。齐鲁两国交战,我国曾三次失败,君主被杀,依靠两位大臣安定了国家,而我国却又把孤立突出的部分割让封赐给了鲁国。因此,我国的山地依旧是荒山,水地依旧是沼泽,杂草丛生之地依旧是低洼的盐碱地。”桓公问:“那么寄食之君及我国土地的现状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吗?”管子回答说:“掌握三种商品的来源。”桓公问:“这三个来源是什么呢?”管子回答说:“君主要想控制布匹,就要在麻料上征税,麻价上涨十倍,布价就上涨五十倍,这就是理财之道。君主要想控制丝织品,就要在细丝料上征税;如果在细丝尚未形成前就征税,再加上纺织环节的收入,就可使丝织品的价格上涨二十倍。这样,就能免征粮食税了。所以,想在布匹上取得收益,就从丝麻上着手;想在粮食上取得收益,就从山地上着手;想在六畜上取得收益,就从郊野上着手。要把握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就要善于发号施令。”桓公说:“好。”

管子说:“国家要想取得五倍的收入,就要在控制万两布匹的基础上对麻料征税,使麻料的价格上涨十倍,布匹的价格就能上涨五十倍。您应以价格昂贵的布帛与诸侯各国进行贸易,这样就能获得以往齐国二十倍的财政收入。因此,如果不能运用轻重之术买卖粮食、控制六畜,就不能利用四时的辅助进行财物积累。善于治国的人总是掌握国家财物,用物价的涨落来调节,用号令的缓急来推进,一成收益可以变为百倍收益,无需向民间征税,国家财用就能像海水和河水一样取之不尽。这就叫做把握财物而操纵天下。”桓公问:“如此一来,无可以变成有吗?贫可以变为富吗?”管子回答说:“财物的生产还没有完成就着手控制,才能建立王业霸业的功绩。所以,由官吏向百姓征税,人的因素就变得重要;以轻重之术取得财物,物的因素就变得重要。”桓公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管子回答说:“全国物价统一,就没有差价利润可言;全国如有十倍的差价,就会产生百倍的利润。这样君主就能用号令的轻重缓急加以控制,如同左手递到右手一样容易,于是内外都不会亏损,终身没有失误。成就王业霸业的人从不求之于人,而是注重财物生产和流通的整个过程,把握四时物价高低的有利时机。用号令的缓急对经济进行控制。源泉总有枯竭之时,鬼神总有歇息之日,只有把握了财物生产流通的整个过程,财源才能滚滚而来永不中断。这就叫做财源的根本。”

活学活用

有一天,齐桓公对管仲说:“很多大夫都隐藏他们的财物而不肯提供出来,粮食烂了也不肯给贫民。”

管仲回答说:“请下令召见城阳大夫并谴责他。”

齐桓公问:“如何谴责他呢?”

管仲回答说:“这样讲:‘城阳大夫,你姬妾穿着高贵的衣服,鹅鸭有吃不完的剩食,鸣钟击鼓,吹笙奏篪,同姓进不了你的家门,伯叔父母远近兄弟也都寒不得衣,饥不得食。你这样还能尽忠于我吗?你再也不要来见我了。’然后免掉他的爵位,封禁门户不准他外出。”

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如此一来,大臣们都争着拿出积蓄,救济远近兄弟。这还感到不够,又收养国内的贫、病、孤、独、老等不能自给的人,使之得有生计。齐国因此而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其实,在此管仲运用的是一种“杀鸡儆猴”的策略。

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首先当面把鸡杀给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厉害。才可以逐步进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这杀鸡战术,不管它怎样顽强抗拒,只要雄鸡一声惨叫,鲜血一出,猴子一见,便全身软了,任由其捕捉。

所谓“杀鸡儆猴”,即是“杀一儆百”,有威胁恫吓之意,这是权术,是驭众手段。在众说纷纭、工作受到许多阻挠的时候,为使步骤一致,法令得以贯彻执行,非以严厉手段对付不可。

“治乱世,用重典;治乱军,用严刑。”孔子诛少正卯,虽然不合情理,却因这一刀而使权臣畏惧,市井安然;孔明于挥泪斩马谡之时说:“昔孙武所以能制胜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纷争,兵交方始。若废法何以讨贼,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这就是平乱与治乱的权术,是“杀鸡儆猴”的妙用。

现实生活中,领导者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管理的下属,在经过挽救后,其仍然我行我素,那就不防运用“杀鸡儆猴”的策略,对出现了违规行为的“鸡”加以惩罚,意欲违规的“猴”会从中深刻地意识到组织规定的存在,从而加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当然,领导者必须注意,管理下属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能挽救和值得挽救的下属应给予改正的机会,切忌因“杀鸡”而失掉人心。

姜太公灭了商纣,周朝建立之后,要网罗一批人才为国家效力。

在齐国有一个贤人狂橘,很为地方上人士推崇。姜太公慕名,想请他出来做事,拜访了三次,都吃了闭门羹。

有一天,姜太公忽然把他杀了,周公旦想救也来不及,问姜太公:“狂橘是一位贤人,不求富贵显达,自己掘井而饮,耕田而食,正所谓隐者无累于世,为什么把他杀了呢?”

姜太公说:“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天下大定之时,人人应为国家出力。只有两个立场,不是拥护就是反对,绝不容有犹豫或中立思想存在,以狂橘这种不合作态度,如果人人学他样,那还有什么可用之民、可纳之饷呢?所以把他杀了,目的在于以儆效尤!”

果然经此一杀,其他想隐士的贤人都不敢再自命清高、隐居下去了。

智慧金言

领导者要知道,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在拉丁文字里,“惩罚”的意义就是“教导”。惩罚的轻重完全视领导者想“教导”对方的程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