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鬼谷子》学生活
5652400000024

第24章 忤合第六(4)

再说郑穆公接到弦高的报告,大吃一惊,急忙派人去窥探秦国驻军的动静。只见秦军刀枪擦得雪亮,马匹喂得饱饱的,行李、车辆都已收拾妥当,准备随时行动。郑穆公看情况危急,赶快派人下逐客令:“各位将军替我们防守北门,时间可不短了,我们的粮食、牛羊也快供应完了。现在听说贵国大将孟明视已经带兵到了滑国,你们要前去会合,就请便吧。”秦国驻军将领听了大吃一惊,知道进攻郑国的秘密已经泄漏,郑人已经有了准备,眼看在郑国就呆不下去了,只得连夜逃往别国去了。

弦高急中生智,善抓时机,因敌人欲偷袭而制人,诈骗敌人,使郑国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是一次“反忤术”的成功运用。

可见,机智灵活,是做任何事情都不可缺少的。假如一个人呆头呆脑,又因循守旧,这样的人想干成一番事业是极其困难的。所以,让自己变得灵活,也是办事必不可少的要素。

经商之道

“忤合术”,是关于事物对立与顺合的一种方法,它在《鬼谷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此术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现代经商领域,其运用也较为普遍。在经商活动中,要想让“忤合术”发挥最大的效用,就必须懂得“趋合”、“背反”的真正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并且在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果断地运用“迂直相间”的计谋,做到曲中见直、直中见曲,从而转患为利,丰富自己的经商本领,达到经商获利的最终目的。

化转环属偷梁换柱

生活中,许多事情如果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往往会比按部就班去做得到的效果更好,也就是鬼谷子先生所说的“化转环属”、“忤合之而转化之”。经商领域自然也不例外。

在当今商场,常常有一些老练的经商者频频使用“偷梁换柱”的招术,实质上这就是对鬼谷子的“忤合术”的巧妙应用。

库里恰克是个经营日货的美国商人。他从经营玩具工艺品开始,生意越做越大。正当他投入全部资金进了一大批日货,准备发一笔大财时,“珍珠港事件”爆发了,接着美国宣布对日作战。因此日货受到了普遍的抵制,库里恰克守着堆积如山的日货,不知所措,心里十分难过。为了解闷,他想到郊外去散散心,以排遣烦恼。

然而由于战争的影响,汽车和汽油也被列为军用物资,被调遣到军事部门听候使用。所以街上竟无出租汽车可乘了,连一些衣冠楚楚的大人物也挤坐在公共汽车里。库里恰克只好取消了郊外之游。他不由暗自咒骂道:“该死的战争,一切物资都被卡死了!”

但这次上街使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发现街上的许多广告,都是以激发公众的爱国心来招引顾客的。他想,既然别人能这样做,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推销日货,可以宣传为爱国行动吗?这在一般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库里恰克想试一试!

第二天,库里恰克在他的商品目录名单上印上了“卖日货是爱国行为”的红色大字。他还作了如下的注解:我们正在对日作战,每买一批日货,就可省下一批我们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就可以用于生产军需品,前方将士就能多一份力量,爱国者不可不买日货!

库里恰克利用“化转环属,偷梁换柱”的办法,把自己推销日货说成是爱国行动,向购买日货的顾客赠送“爱国者”的头衔,这使购买双方都排除了“卖国贼”的骂名。

在众多的爱国广告中,库里恰克的广告最为别致、突出、出人意料,而且也符合顾客的心愿。因为战时,民用物资非常缺乏,现在既能买到价廉而物美的货物,而且又是一种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爱国行为,所以人们踊跃来购买库里恰克的日货,使他堆积如山的库存物资在半个月内销售一空。不仅没有亏空,反而赢得了一大笔利润。

机智应变见机行事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河水是不停流动的,当人们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时,所接触到的水流已经是变化了的新河流了。鬼谷子讲:“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环境、时势、事态、生活、以及人本身,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制订的计划、方针也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见机行事”的实质就是在客观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机会的变化而灵活地作出不同的选择。

没有人爬山只为爬到山腰。没有人甘于平庸。只有不畏艰险攀登的采药者,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深入水底觅得珍珠。鸟靠翅膀兽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机智是随着智慧而来的。荀子云:“举措应变而不穷。”能够随着时势、事态的变化发展而从容应对,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建功立业不可缺少的本领。对个人而言,随机应变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取得出奇制胜、化险为夷的效果。

解缙是明朝一位非常有名的才子。他任翰林学士时,明成祖朱棣钦点他主编《永乐大典》,解缙得以侍奉于皇帝左右。但是朱棣经常出一些难题考他。一次,朱棣说:“爱卿,寡人有位后妃夜里生了个孩子,你替朕做一首诗吧。”解缙立即吟道:“吾皇昨夜降金龙,”朱棣道:“是个公主,不是皇子。”解缙马上改吟:“化做嫦娥下九重。”朱棣道:“可惜已经死了。”解缙接口道:“料是人间留不住,”朱棣道:“已命太监抛入金水河里去了。”解缙续吟道:“翻身跳入水晶宫。”朱棣听了哈哈大笑道:“爱卿真是随机应变的奇才啊!”

“擒捕凶狮在于智慧,套捕烈马要靠机智。”机智应变在很多场合都是靠装糊涂来取得成功的。装糊涂可以使紧张的气氛松弛下来,使尴尬的场面变为活泼,这样做可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三国演义》中表现随机应变的例子很多,这些故事无不闪烁着智慧之光。随机应变中的“机”和“变”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无规律可循。“机”可以是天时、地利、人和……“变”是随“机”而变的,可以是顺水推舟、草船借箭、迎难而上、寻找最佳时机……其“变”运用之妙全在于心。随机应变是才智、胆略的快速反应和临场发挥。

常常有人抱怨,我想创一番自己的事业,却没有合适的主攻方向,缺乏必要的资金力量,更幻想能得贵人襄助。其实,庞大的资源往往就在身边,那就是无数的“人”。只要善于把握、培植你的人脉,就能聚集人气,进而铸造人望,有了这样的臂助,资金、技术、渠道还不是唾手可得,何愁大事不成?

行为科学研究提示,工作中人与人之间较好相处。这或许是因为工作上的人际关系较有规律,而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断断续续的,比较紧张,而且也较少有规律可循。若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困境。

市场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商情”更是瞬息万变。面对诸如经营环境的突然恶化、经营环节的突然中断、谈判桌前刁钻问题的提问等突发的危机、意外的事故,必须学会随机应变,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出应对之策。如果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应付自如、游刃有余,就有可能化险为夷,甚至变坏事为好事,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走向成功的契机,达到最佳效果,反之则有可能走向平庸,甚至失败。要想成功,就要有面对不同的人和环境,克服困难,适应新环境等见机行事、机智应变的能力。面对具有挑战性的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随机应变,机智应对。在商战中,随着市场的行情,采取灵活多变的运作方式是经营者取得成功的一个保证。

举世闻名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经营烟草生意,正当他的事业处于进展之际,1929年的经济危机像无情的风暴,把他和许多人的一切吞噬一空。在许多人相信世界末日为期不远的大混乱中,奥纳西斯却看到了危机后的复苏。他断定:谁要是趁今天的机会买进便宜货,到明天就可以几倍的高价把它们抛出。但是,他购买的不是其他公司的股票,也不是破产企业的不动产,更不是许多人抢购的黄金,而是被人们看做最不景气的航海业的工具——轮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终于赐给他神奇的机会,他的六艘船只一夜之间变成了“浮动金矿”,载着他驶向成功的彼岸。

明代刘基还曾经在《郁离子》中讲过“蜀市三贾”的故事。四川有三个商人:张甲、王乙、李丙,分别开了三间药铺。张甲的药铺专门经销名贵药材,价格昂贵,他的顾客只能是达官显贵、豪门富商之家,所以张甲的药铺常常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他也只能艰难度日,最后血本无归,赔得一塌糊涂。而王乙的铺子既经营贵重药材,也经销一般药材,价格适中,生意还算可以。李丙的药铺则随行就市,各种价格的药材都有,凡是平民百姓所需要的药材全有,所以李丙的药铺生意十分兴隆,很快李丙就成为了一个富翁。三个商人,三种不同的经营方式,其结果相差甚远。

随机应变是一门艺术,虽然奥妙无穷,但也并不像九霄云烟,令人可望而不可即。它来自于一个人的知识积累、人情世故的练达。超凡脱俗的洞察判断能力是经过长期的生活和工作锤炼而成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对身处在领导阶层的企业管理者或商人来说,尤其重要。鬼谷子讲:“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当面对突发事件,意想不到的提问,别人布置的陷阱,令人难堪的境地,出乎意料的情况……谁能具有敏锐的反应能力,也就意味着谁有可能获得重大成功。

增强实力保证不败

在鬼谷子看来,不管是与人竞争还是联合,要想得利,都必须以自己本身的实力作为保证,否则就会归于失败。

在“黔驴技穷”的寓言里,说贵州一带的老虎没见过驴子,见它身躯庞大,就有点害怕它。有一天,驴忽然叫了起来,声音十分响亮,更是把老虎吓得魂飞魄散。后来,老虎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又试探着接近驴,在它身边又吼又跳。驴被老虎的戏弄激怒了,抬起蹄子去踢老虎。老虎这才明白了:原来驴就这么点儿伎俩。于是,老虎扑上去把驴吃了。

黔之驴的下场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只有练就真本领,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仅靠花哨的外表唬人,是不会长久的,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春秋初期,郑国实力很强,经常欺凌邻近的小国,一些小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唯独息国国君息侯仗着自己是侯爵,不把郑伯放在眼里,动不动就制造事端,和郑国对着干。有一年,郑、息两国又起争端,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息侯直接率军奔赴郑都,还没到郑国边境,就被郑军打了个落花流水!没过几年,息国就被楚国灭亡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聪明的人一般先会认清形势,审时度势,然后再采取行动。而息侯狂妄自大,发兵进攻比自己强大的郑国,结果惨败而归。就算息侯不愿受郑国凌辱,真要采取武力解决,也应该在联合各小国的基础上,才能出兵攻打郑国,或许还真有胜利的机会呢!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其中伐交的作用,是利用外交上的优势地位,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果,或者在战争中孤立敌人。秦末,刘邦和项羽相争时,项羽兵有四十万,刘邦兵只有十万,项羽占有优势。刘邦因善于运用外交战取得各方的援助,结成刘邦、韩信、彭越、黥布等联合反项的统一战线,垓下一战,终于迫使项羽自杀。但项羽临死前还对部下说:“今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到死的时候,项羽还不知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真是可悲。

与人联合虽然能起到增强力量的作用,但是也一定要慎重对待,因为不恰当的联合不但无益,反而是有害的。有一则寓言,说狮子和野驴联合打猎,狮子力气大,野驴速度怏。许多野兽成了它们的猎物。狮子把猎物分成三份,说道:“第一份是我的,因为我是百兽之王。第二份也是我的,这是我和你一同打猎的报酬。这第三份呢,要是你不跑,没准对你有危险。”

做一件事情,要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要在自己毫无保障的时候,盲目地和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人联合。这个原则,在现代商业领域也经常得到重视。

和田一夫是日本八百半蔬果供应店的老板,他努力经营着自己名下的众多店铺,并逐步扩展他的领域。但是,当时商品销售业非常不稳定,国际性的连锁店随时有可能会入侵他的势力范围,由此带来沉重的竞争压力。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和田摸索着生存之道,他最初考虑和连锁店联营,因为这样可以增加资金,防止更大的组织渗入。但是他又·想,联合弄不好就成了合并,如果被对方吃掉,八百半的字号就将永远消失了。面对这样棘手的局势,和田想:“何不到国外去发展,巩固自己的基础,让八百半长存下去。”于是和田立即着手计划到国外开设地方性超级市场的事宜,先在巴西,再到新加坡等地。如今,单靠国外这些雄厚的资本,八百半已能稳固地生存下去。

和田一夫放弃联营的方案,而选择“金蝉脱壳”之计,就在于他深知联营的弊端是容易被吃掉,而到一些竞争不太激烈的国家开店,则可巩固自己的力量。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果然奏效。

“用实力说话”,这是现代社会的一句流行语。确实,在决定成功的内、外因素之中,内因发挥最关键的作用。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