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鬼谷子》学生活
5652400000038

第38章 谋第十(2)

选择朋友,也就是选择自己未来的人生!选择“益友”,就选择了人生路上在遇风雨的时候可以用来遮蔽风雨和歇脚的驿站;选择了“损友”,就选择了人生前进路上可能在你跌倒的时候落井下石的小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就是说看重道义的就是有益的朋友,只重视利益的就是有害的损友。选择朋友的时候不妨以此为参考的标准,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注意观察,就可知道所谓的朋友是“益友”或是“损友”了。

有两个朋友一起赶路,其中一个人拾到了一把斧头。另一个人对他说:“我们拾到了一把斧子。”那人回答说:“不是‘我们拾到了’,而是‘我拾到了’。”过了一会儿,斧头的主人追上了他们,要回了斧头。拾到斧子的人对同伴说:“唉,我们完了。”另一个说:“你不要说‘我们完了’,而要说‘我完了’,因为一开始就没有把斧子当成共同的东西呀。”可见,为了利益而不顾朋友的人,在困难的时候也会被朋友抛弃。

如果是不同的集团结成联盟,就更需要加强团结,否则就难以发挥联盟的力量。春秋时期,诸侯割据。随着秦国的日渐强大,联合抗秦成为各国唯一的选择。有一年,晋将荀偃为统帅,率领鲁、齐、卫、郑等国联军向秦进发,在械林与秦军僵持了很长时间。荀偃见联军以众击寡却难取胜,一时情急,没有和各国将领商议,就下达了一道命令:“明天早晨鸡一叫,全军就要驾马套车,拆掉炉灶,许进不许退,唯我马首是瞻!”魏国将领栾廪听到荀偃的命令,非常反感,气愤地对手下军士说:“荀偃的命令太过专权独断,根本不把魏国放在眼里!好,他的马头向西,我偏要向东,看他能怎样?”于是,他率领魏军回国去了。其他各国将领看到这种情况,谁也不跟荀偃进攻秦国了,全军顿时混乱起来。荀偃此时虽后悔不已,但军心已经涣散,只得沮丧地下令撤兵回国。

诸国军队合在一起,浩浩荡荡,貌似强大,但人心不齐。人心齐,泰山移,但如果各怀私心,失败就成为必然。荀偃破釜沉舟的勇气值得肯定,但他忽视了收拢人心,忽视了联盟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结而无隙”四字,教给我们一个交友的基本原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座右铭。

求同存异联合谋事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生在世,免不了要与人合作。在鬼谷子看来,如果合作的结果,是让双方都得益,那就是成功的合作。若只有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甚至两方都受损,那就是失败的合作。与人合作,我们一定要谨慎行事,以免误人害己。

一则寓言中说,青蛙爱上了老鼠,它想时时刻刻都和老鼠在一起。于是,它把老鼠的脚和自己的脚绑在了一起。刚开始,它们在地面上行走正常,还能吃到谷子。可后来,当它们来到池塘边时,青蛙一下就跳进了水里,把老鼠拖下了水。青蛙在水里玩得高兴,而可怜的老鼠不会游泳,淹死了。最后,老鼠的尸体浮上水面,它的脚仍然和青蛙绑在一起。一只老鹰发现了老鼠,便冲向水面,抓起老鼠。而青蛙也被跟着提出水面,成了老鹰的美食。不恰当的合作,就像这则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只会给双方带来损失。

如果双方都受到了同一种威胁,面临危境,则合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三国时的“孙刘联盟”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当时,曹操占据北方,进逼江东,向孙权下战书。孙权在势不可挡的曹军面前,处境非常孤危,加上东吴内部投降派势力甚嚣尘上,孙权进退维谷。这时他恰好遇到被曹操战败,处境同样孤危的刘备。孙、刘二人都具备刚柔相济的品格,且具有审势度时、善于权变的策略,虽然两雄不并立,都有争天下的雄心,此时却不得不精诚合作、共度危难,终于打赢了赤壁之战,使彼此得到了保全。

读《三国演义》,可知孙刘联盟的破灭,蜀将关羽难辞其咎。三国形成时期,刘备争夺西川进入白热化的阶段,由于庞统战死,刘备召诸葛亮入蜀辅佐,留下性情稳重的关羽守卫荆州。渚葛亮临走前,对关习习反复强调八个字: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是自负的关羽却没有听从军师的意见,不断和东吴发生龃龉。吴主孙权想和关羽结亲,特意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当媒人,以为关羽会给点面子,结果却被关羽一通臭骂。这件事彻底改变了孙权的立场。就在关羽“北拒曹操”,攻拔襄阳、水淹七军的时候,吴将吕蒙却在背后偷袭荆州,生擒了关羽。关荆当然不肯投降,惨遭斩首。这就是“大意失荆州”。

按常理来说,孙权提出与关羽结亲,是巩固孙刘联盟的一大契机,符合刘备集团的根本利益。即便关羽不同意,婉言谢绝即可,何必出言不逊,大伤和气。可以说,关羽这种“拒吴抗曹”的做法,完全打破了诸葛亮的“联吴抗曹”的计划,不但自己身首异处,也直接导致了蜀国的败落。关羽“乃万人之敌,为世之虎臣”,是一员武艺高强并有一定谋略功底的宿将,但是“刚而自矜”,不善与人合作,这是他最致命的弱点。襄樊战役使蜀汉彻底退出了荆州争夺,绝非“大意”二字可概括,关羽一生中最大的胜利与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前后只有一百多天,其威震华夏之时,在其自身因素和外因的作用下,过早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英雄人生。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即为志向不同,不能一起谋划共事。真正默契的合作者,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了。管宁和华歆是三国时代的两个名士,他们年轻时曾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次,两人一同在菜园里锄土,从土地里刨出一块金子,管宁照旧挥动锄头,继续劳动,跟锄掉瓦石一样。而华歆却把金子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儿才扔出去。还有一次,两人同坐一张席子读书,见有人乘着华丽的车辆从门前经过,管宁照旧读书,而华歆却搁下书本出去观望。于是管宁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你不是我的且月友!”这就是“割席断交”的典故。

即便是利益一致的合作者,也难免出现意见分歧。分歧进而转化为矛盾,甚至是互相攻击,结果难免“两败俱伤”。如果静下心来想想:这又何必呢?有时候,不必非用强硬的手段要求别人与自己步调一一致,换个态度,大家都彼此礼让三分,事情办得就会顺利许多。这一点,从新中国建国初期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中可得到明显反映。

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与会各国对新中国缺乏了解和各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著名方针。他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来立异的。求同的基础,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苦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基于周恩来总理的“求同存异”方针,在中国代表团和与会各国代表团的共同努力下,会议终于对议程中的各项问题达成了一项协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著名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使大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从而也打击了当时一些搞破坏和捣乱的国家。

合作各方之间遇到矛盾,不要先找不同,先要寻求共同点,只有寻求到共同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尊重多元化、异中求同,这才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正确办法。

厚积薄发积弱为强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最重要的。小事做不好的人,大事肯定也做不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即便有雄心万丈,如果不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般的美丽设想。

《荀子·劝学篇》中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一步步的行走,就不可能到达千里之外;不汇集众多的溪流,就没有汪洋大海;没有平时点滴的积累,就不可能取得惊人的辉煌成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取得成功,最主要的就是要善于广泛积累知识,要学会厚积薄发,积弱为强。

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因为它“凡”,它“小”,人们常常看不起,而不屑去做。“汪洋大海汇聚于小溪”的道理虽然人人皆知,可惜从中受益者却屈指可数。有些人常常把大与小割裂开来,以为大就是小,小就是小,而不能看到这其中的有机联系。

有这样一则寓言。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着小老鼠外出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里,垃圾桶中有很多剩余的饭菜,老鼠们十分惊喜。正当这群老鼠在垃圾桶边大吃大喝时,突然听到令它们肝胆俱裂的声音——一只猫的叫声。于是老鼠们四散逃窜。大花猫动作敏捷地穷追不舍,有两只老鼠逃走不及,被大花猫捉到,正当大花猫要吞噬它们之时,突然传来了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大花猫惊慌失措,仓皇逃跑。大花猫一走,老鼠首领便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过,多学一种语言有利无害,这次没有我你们就死定了。”

人和人虽然是平等的,但也是有区别的。不同人在面对困难时所能调度的资源是不同的。人和人的区别主要在于后天的学习,后天努力学习的人自然在困难时候所能调度的资源十分丰富,后天疏于学习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所能调度的资源就十分有限了,只有不断激励自己的人,才能更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每个人都有一个天然的宝库——潜能,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潜能宝库。不过,大多数人心中的巨人是在酣睡的,一旦巨人醒来,宝库打开,连你自己都吃惊,如果你想创造美好的明天,就应将自己能自由使用的时间投在有实际价值的事情上。

鲁迅先生说得好:“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待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任何成功人士,都是具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都善于积累平时所学。假如诸葛亮不懂得天文、气象知识,就不能整合天文气象资源,谋划出“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计谋。诸葛亮曾经讲:“故为将而不懂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诸葛亮不拘泥于一家,而是涉猎百家之学,曾专门写过《论诸子》:“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王。徐子将长于明臧后,不可以养人物……”诸葛亮取各家之所长,避各家之所短,融诸子百家之学为一炉,拥有极其渊博的学识,固图谋划策,出神入化。

“天才只不过是普通人中有些学识,非常努力的成功人也。”牛顿说自己那么多伟大的发现“只是不断地思考罢了”。化学家道尔顿说:“不要叫我天才。”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门都认为自己所有的成功都归于勤奋和积累;约翰·亨特说:“我的脑子就像一个蜂窝,虽然外面看起来吵闹和混乱,可实际上,却是很有规律和规则,成果来自于辛勤的劳动,来自于大自然最精华的采集。”大卫·威尔基说:“我的每一点提高都是勤奋努力的结果。”

等待运气的人躺在床上,希望邮差带来一笔遗产的消息,而劳动者天亮就开始工作,用忙碌的双手奠定富足生活的基础。时间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是毫不留情的,是专制的。时间可以毫无顾虑地被浪费,也可以被有效地利用。人最宝贵的财产就是人手中的时间。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十九年,几乎付出了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司马光编书编得废寝忘食,由于担心自己睡过头而耽误写作,特地做了一个圆木枕头,一翻身枕头就会滑落,自己就能惊醒。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决不应低估了进取心的重要性。进取心是为了战胜失望而必须培养的品质之一。进取心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

如果思想是个雕塑家,它能把你塑造成你要做的人,那么进取心就是魔术大师,它可以把你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伟大的教练文斯·尤巴第曾对他的球队说过简短而振奋人心的话:“当欢呼声消失了,体育场人去楼空后,当报上的大标题已经印出,你回到自己安静的房间,超级奖杯放在桌上,所有的热闹都已经消失后,剩下的只有致力于完美,致力于胜利,致力于尽我们的最大努力,以使这世界变得更好。”进取心是激发我们创造伟大成就的动力。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一个人若愈会储蓄就愈会致富,而一个人若愈能求知,就会愈有知识。多储存一份知识,生命就多丰富了一份。这种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益,日积月累,必定可以使你大有收益,可以使你变得更加完美,更为丰满,可以使你更自如地应付人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每天所遇到的每个人都可以使你的知识有所增益。假如你遇见的是一个渔夫,他能帮助你认识神秘的海洋;假如你遇见的是一个猎人,他能告诉你森林中的故事;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也会告诉你四季的奥秘……从每个可能的地方摄取知识,这是使你成为博学的人的有效路径。

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过不去的河。正如尼采所言:“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要使用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让别人把你抬到高处,不要坐在别人的背上和头上。”只要注重积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能实现你的梦想。即鬼谷子所言:“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

成事之谋

鬼谷子认为,“谋”术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要立足实际,即所谓“谋生于事”,因此在设置计谋之前,必须详细掌握事情的真相和规则,并处理好奇与正的关系;一是要行事隐蔽,即所谓“圣人之道,在隐与匿”。智者用计无不追求隐而不露,只有愚人才会将所谋之事大肆张扬。

因人制宜成事之要在这里,鬼谷子告诉我们,人有仁人、勇士、智者、愚者、不肖者、贪者的区分。要笼络或利用一个人,就应首先分析他的性格特征,采取应对的办法。若采取的方法不当,就可能事与愿违,引起别人对你的反感。

东汉有个大官叫杨震。有一次,他路过昌邑县。昌邑县的县官王密,是杨震向朝廷推荐的。这次杨震来了,王密自然很热情地招待他。两人一起吃晚饭,谈得很投机。晚饭过后,杨震就回到旅馆休息。半夜的时候,王密悄悄来到杨震的住处,带了一份厚礼给他。王密说:“我能当上县官,全靠大人您的提拔,这份薄礼请您收下。”杨震坚决不肯收礼物,他说:“我推荐你,是因为你有才华,而不是要你报答。”王密又说:“您收下吧,现在是半夜,这件事不会有人知道!”杨震生气地答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王密听了很惭愧,连忙把礼物收回去,低着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