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古文观止》学生活
5652500000087

第87章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译文

蔺相如的完壁归赵,人们都予以称颂,我却不敢苟同。

秦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口许诺,欺骗赵国而强迫索取赵国的和氏璧,当时,声言要取璧是真情,并非有意侵掠赵国啊。赵国如果了解秦的本意就不给它璧,不知它的本意就给它璧;如果了解它的本意而惧怕它就给它璧,了解它的本意而不惧怕它便不给它璧。这样,两句话就可以决断了,怎么能既惧怕强秦又去挑起它的愤怒呢!

况且,秦想要壁,赵不给它璧,双方无所谓理由理直。收了璧而秦不给应诺的城池,秦就理曲了;秦交出城池而璧却又送归赵国,那便是赵国理曲了。想让秦国理曲,就不如舍弃和氏璧;害怕丢掉璧,就不如不送到秦围。秦王既然按照地图答应将城池划归赵国,又设了九宾大礼,斋戒沐浴然后郑重地接受和氏璧,这种情势就使秦不能不将城池交给赵了。收了壁而城却不给,蔺相如便可以走上前去奏请说:“我原本就知道大王不会交与城池的。这璧难道不是赵国的吗?而十五座城池却是秦国的珍宝啊!如今假若大王因为换璧的缘故,而丧失十五座城,十五座城镇的百姓们,就会因大王抛弃他们像草芥一样而非常怨恨。大王不交出城池,而骗取赵的国璧,因为一块璧,在天下诸侯面前失信。我请求在这儿一死,以便表明大王的失信!”秦王未必就不退还和氏璧啊!怎么能让随从的舍人怀揣着璧偷偷地逃走,而使秦国占了理呢?当时秦国的意图还不想和赵国决绝罢了,假如秦王发怒,将蔺相如公开处决,武安君带领十万大军围困邯郸,而索取璧并谴责赵国失信。一胜之后蔺相如便要被灭族,再胜之后而璧便永远归秦所有了。

我因此而说,蔺相如的能保全和氏璧,是天意啊!至于他在渑池会上的坚强的表现,使廉颇由骄横变为和顺,那办法就越来越高妙了。他所以能保全赵国,是上天保祐有意的偏袒于他啊!

解读

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人。赵惠文王得到稀有的美玉和氏璧,秦昭王佯言用十五座城交换。赵王便派蔺相如奉璧前往秦国。蔺相如见秦王毫无诚意,便私下让随从把璧送回赵国,自己与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最后胜利归来。蔺相如“完璧归赵”的事迹历来被人称道,认为他机智勇敢,有理有节。击败了强秦欺诈的阴谋,维护了赵国的利益。然而作者在本文中却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当时有许多失策的做法,“完璧归赵”仅仅是一时的侥幸。

本文文字简练,逻辑性很强,在史论写作方面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活学活用

不盲从旧说,不迷信权威人士的意见,而能独出己见,而且言之有理,逻辑性强。这是本文最大的特点。全文开头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旧说的否定,接着便从蔺相如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政治形势进行周密的论证。当时的力量对比是秦强赵弱,但在“弱国无外交”的总的前提下,秦王也还是不得不考虑“曲直”的问题。作者认为,应该千方百计地使秦王处于理曲的境地,而不必采取“使舍人怀(璧)而逃之”的不光明的手段。况且,当时“秦意未欲与赵绝”,用正常的手段来处理以城易璧的问题,完全可以获得圆满的结局,最后,作者又以蔺相如的行为可能会招致严重的后果来照应开头的“予未敢以为信也”。其结构之谨严,论证之周密,确实令人叹服。

当然,本文的某些观点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作者在结尾时,把完璧归赵和保全了赵国这种功绩的取得归功于“天”,认为这是天意的安排。我们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把历史上所发生的一切现象都认为是天意如此,那就贬低了个人在当时所做的努力,也就无所谓是非善恶的区分了。然而,这也是古人在思想上的一种局限性,对此我们也不必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