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反经》学生活
5652900000035

第35章 善亡(2)

汤姆是一个有着极强的个人欲望的人,他总希望能够尽快取得惊人的突破,写出划时代的论文或著作,以跻身于科学家之林。而且他也一直坚信自己的想法是高尚的、无可指责的。因为他认为,有威望的大科学家,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其次,他觉得自己具备这方面的天才与条件,只要上司能把自己安排到位,充分信任和理解,要想取得重大突破,虽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却也并不困难,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也许正是由于汤姆总自以为是一个很高等的人,而不去认真研究行动的真实性与可行性。结果,尽管上司替他三易工作,最后依然是到一处烦一处,走一处闹一处。因为在他看来,让他拿烧瓶、烧杯,搞测量记录无异于用牛刀杀鸡、使杆棒捉鼠,纯属大材小用。而这样从基础做起,再加上题目又不具备什么突破性的超水平,何时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呢?这岂非扼杀天才,埋没英雄么?于是他总是要求上司给他特殊支持,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给自己重新安排工作。

但是,事与愿违,愿望是一回事,而现实又是一回事。单位里很多已经在科学战线上苦苦奋斗了几十年,目前两鬓染霜,成果累累(当然不是詹姆所设想的那种震惊世界之作)的老专家,依然默默地重复着在汤姆看来“没啥意思”的平凡工作。科学是最讲究认真而不能浮夸的,任何重大的发明与突破,都离不开一点一滴的日常实验积累。成功只能孕育于千万滴汗水与千百次失败之中,而不可能出现在天才的梦想之中。这些原本都是十分简单、明显的道理,可是汤姆却把这些统统斥为老生常谈,认为这是扼杀自己这样一个天才的借口。由于他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上司的多次引导与解释又都被他认为是压制新生力量,甚至笑里藏刀,纯属另一种形式的打击报复。于是最后他不得不离开那个地方,到另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新研究机构去了。也许他认为,只有那些可以一展才华的地方才是他应该待的地方。

不要将使用与拥有混为一谈,一旦产生了将公物据为己有的念头,应该立刻给自己忠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根本不要去想。

十八年过去了,可惜的是,当老熟人在汤姆待过的第四个单位碰到年已不惑的他的时候,他依然无所事事,甚至一篇像样的论文也没有发表过。只不过交谈之中,他依然“宝刀不老”、雄心勃勃,但也依然慨叹着自己命运的多羁,既没遇到过赏识自己的老板,也没有找到可以一展骥足的驰骋场地,并且照旧郑重宣布:很快他又要被调到另一个学校的研究部门去了,听说他在那里将有机会大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一直以来的愿望。

汤姆有无天才我们尚且不说,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到头来扼杀天才的还是他自己。一个人的才能不管有多大,关键在于不能自我欺许过高。如果坚持这一想法不放,整日里怨天尤人,甚至认为生不逢时、天不佑己,把自己泡在牢骚里过日子。要知道,即使是真有天才的人,也必须适应环境,先由点点滴滴的基础工作干起。一个人能用自己的实有成绩去敲开成功之门,唤起别人对自己的理解和信任,而不能在什么都没有干的时候硬要人家承认自己,非要破格任用不可。当然,做事不能强人所难,硬要别人为自己去创造实际上无法达到的环境与条件,就算是单位的上司也是没有这个权利的。

成功从小事做起(2)

不要嫉贤妒能

现在,嫉妒之心是许多管理者身上都有的,这对管理工作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和不必要的差错。曾经有这样一家公司,原先该公司的总经理与副总经理能通力配合、管理协调,员工积极性得到较好的发挥。后来,总经理进修,来了个代理经理,这位代理经理是位嫉妒心很强的人,他认为副总经理在公司里根基深,业务水平比他高,他新上任,在不少问题上等于副总经理说了算,严重影响了他的威信。于是,找借口将副总经理调至其他部门,而把一直跟他工作的秘书提为副总经理,并把一批唯命是从、不学无术的人提拔到各级岗位上来。结果公司里空气沉闷,不少能力强的人也都先后离开公司到别的公司去了。该公司当年产值就下降了9%,下一年又下降15%。直到至总经理回来,挽回了困境,局面才得以扭转,公司才又慢慢地走上了正规。

从心理角度分析,一般人际关系中个体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嫉贤妒能。嫉妒有两种:一种是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另一种是醉心或是故意炫耀自己的成绩,激起对方的嫉妒之心,以此作为一种乐趣来享受。嫉妒之心是比较顽固、持久的心理现象,这是在人类的情欲中所产生的。撒克逊·丹尼说过:“嫉妒心是不知道休息的。”

事业合作中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嫉妒心的产生。它是一个人虚伪自私的反映。一个有着强烈事业心的人,时时想着如何为人类多做有益的事情,懂得事业成功要靠大家的努力;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会努力地充实自己,相信靠不懈的奋斗和追求定能获得成功。他无暇去想方设法找别人的毛病,挑别人的不足之处。对于别人的成功,他从来不嫉妒。

查尔斯·加菲尔德是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他在对各行各业一千五百个事业上有成就的人进行研究后认为,这些成功者有一些共同特点,其中一条就是这些人是在与自己竞争而不是与他人竞争。他们想的是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乐于集体协作。他们懂得,集体的智慧更利于解决棘手的问题,而很少想到怎么去打败对手。试想一下,一个总是担心别人胜过自己的人,过多地分心去考虑如何战胜对手的人,把精力放在为如何为别人的成功设置障碍的人,这样的人,事业上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吗?

“注视着自己名字的人是虚荣人,注视着祖国事业的人是光荣人。”有着高尚的思想品格的人,胸中装满崇高的理想与追求,面对这样的人,嫉妒这个恶魔是不会有一席之地的,也不会在他们的脑海中产生的。

不管怎么讲,嫉妒之心对人对己都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将这种无聊有害的情绪从自己的心灵中清除出去。为此需要从下列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认清危害:嫉妒完全是一种于人有害、于己无益的不道德心理。纠缠在这种情绪中,就连自己都不能迈步前行,而且这种心理本身就是一种见不得人的猥琐和卑鄙。因此,必须将这些心理完全扫除。

二、克服私念:在现实生活中,嫉妒者对家人、亲戚的进步和成就总是很有度量的。而惟有对自己的同事,尤其是同资历、低资历者过不去。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嫉妒者将亲人看作“自己人”,只是放大了的“自己人”而已。因此,消除嫉妒心的基础条件是克服私念。

三、认识自己:心存嫉妒者,首先自己也是想出人头地的,无论怎么掩饰,嫉妒的表现已经反映了这种心理。对此,嫉妒者应当正确地评价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只要恰如其分地好好工作,努力表现自己,至少可以在某些方面取得重大的成就。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最好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随身带着纸笔做笔记。预先写下要分析或要问的问题,提前预备一份包括所有相关问题的计划表,以确保所有的决定、行动以及职责都已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及总结。如有一点不懂之处,就必须要问明其中的道理,问清楚才能罢休。

另外,你必须要承认,你即使天资过人、精力旺盛,也不可能永远领先、永远不被别人超过。因此,要学会正确地评价、看待自己和别人。因为胜嫉妒心是从心理上产生的。

四、替人着想:俗话说“将心比心”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学称之为“心理位置互换”。当你感到嫉妒之心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时,你可以想一想:“假如是我取得了成绩,对别人这种无端的怨恨,自己心中会有什么感受?”这种换位思维常会十分有效地帮助你摆脱苦闷的嫉妒心理。与嫉妒心做斗争,的确是一场艰苦的磨难。克服嫉妒心不能寻求任何外来的帮助,而全在于自己心中的调理。

不要牢骚满腹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由于心态没有调整过来,总是动不动地大发脾气。他们或因工作暂时受挫;或因不受上司赏识,哀叹怀才不遇;或因经济入不敷出,自愧囊中羞涩……积怨愈深,无名火愈大,到处发泄不满,甚至大放厥词。日久天长,养成恶习。不是指桑骂槐,就是含沙射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自由放任者。这种人多半心胸狭窄,争强好胜,自视甚高,旁若无人。即使生就一副伶牙俐齿,毕竟惹人讨厌。对于这种下属,上司也许投鼠忌器暂时不作任何处理,但肯定不会对其长期怂恿姑息的。

有个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刚分到单位时,做什么事都有些勉强,来到单位就觉得别别扭扭,最后,让上司和同事也觉得不太痛快。他确实有才气,但从未得到重用,便不免牢骚满腹。一些人乘机有意无意地在上司跟前打他的小报告,搞得上司对他心烦。他要调走,上司放他走,可是后来因为别的原因,那个单位又不要他了。至今他仍在单位里无所作为,他的才气也没有人再认同了,因为他什么成果也没有。牢骚让他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所以,如果你有才,在别人不知的情况下,不要抱怨他人,或者在本单位寻求施展才能的机会,或者换个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牢骚是不能解决事情的,对你自己也是没有好处的。

有真才实学的人,最终会被他人赏识的,从而发挥出你的才能,你就会发出光彩的。但是,在被人赏识重用前,为什么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呢?你可以隐居以求志;或者自荐于人。牢骚或抱怨在工作中是不能有的。

智慧金言

那些深得不露锋芒之道的人,每次都会以喜怒不形于色、少言寡语、平和恬淡的神态和从不哗众取宠的态度投入生活。做到为人周到、处事练达,从而得到上司的重用而获得晋升。在这方面,初涉社会者不妨从多动手、多动脑、多动耳朵与眼睛,少用嘴巴,避免与人争强好胜、计长较短做起,人生的美好旅程将会因此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