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辈子,该怎么活
5655800000030

第30章 这辈子,自助者天助(2)

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哪怕它很小,努力做得更好,总会有不寻常的收获。请看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妇女,来自农村,没读完小学,连用汉语表达意思都不太熟练。因为女儿在美国,她申请去美国工作。她到移民局提出申请时,申报的理由是有“技术特长”。移民局官员看了她的申请表,问她的“技术特长”是什么,她回答是会“剪纸画”。她从包里拿出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就剪出一组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移民局官员连声称赞,她申请赴美的事很快就办妥了,引得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签的人一阵羡慕。

这个故事应该能给我们一些启迪。一个人没有学历,没有工作经验,但只要有一项特长,一处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可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拥有其他人不能获得的东西。可是在我们身边,许多人往往走入误区,譬如一些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忙着考这证考那证,证书弄了一大摞,忙着做主持、当模特,业余职业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毕业之后却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原因就是由于他们分散了时间和精力,没有专注于某一份事情,结果事与愿违。

今年28岁的张立勇在清华大学第15食堂卖了8年馒头,得了个外号“馒头神”。这样一个外号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就安在他头上的:英语口语流利,托福考过630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是早早过关;在校外兼职英语家教,在清华餐饮中心英语培训班任主讲老师;还在报纸上写了不少文章。一本关于他如何自学英语的书《英语神厨》已经出版——而他的身份,不过是一个高中没有读完、在清华食堂卖馒头的小师傅。也因此,才有清华的学生将他与《天龙八部》中那位深藏不露的少林寺“扫地僧”做比。

张立勇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而他成功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一生只做一件事。这个高二就辍学的年轻人,在8年的打工生涯中,坚持自学英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份执著与毅力确实让我们汗颜。他克服了常人克服不了的困难;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寂寞;他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苦难;他遭受了常人不能遭受的误解。因为,他只有一个梦想,只有一个追求,只干一件事。

“一次只做一件事”,就意味着集中目标,不轻易被其他诱惑所动摇。经常改换目标,见异思迁或是四面出击,往往不会有好结果。目标定了很多,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没有做到最好,实质是没有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是我们一定可以把其中的一件事做到最好,因此,一定要专注于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嘉信理财的董事长兼CEO施瓦布从小文科成绩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他的读写速度很慢,英文课需要阅读经典名著时,只能从漫画版本下手。他常常说:“我的脑袋里有想法,但是却没有办法将它写出来。”后来医生诊断他患有识字障碍。

施瓦布之后凭借优异的数理成绩,进入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就读。他发现商业课程对他而言比较容易,于是选择经济为主修,在英文及法文仍然不及格的同时,投全力于商学领域,获得MBA学位。毕业时,他向叔叔借了10万美元,开始自己的事业。1974年,他于旧金山创立的公司,如今已名列《财富》杂志500家大企业,拥有26000多名员工。

现在施瓦布的读写能力仍然不佳,当他阅读时必须念出来,有时候一本书要看六七遍才能了解,写字时也必须以口述的方式,借助电脑软件完成。

一个先天学习能力不足的人,何以能成就一番事业?施瓦布的答案是:由于学习上的障碍,让他比别人更懂得专注和用功。“我不会同时想着18个不同的点子,我只投注于某些领域,并且用心钻研。”他说。

这种“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专注态度,也展现于嘉信的发展历史中。当其他金融服务公司将顾客锁定于富裕的投资者时,嘉信推出平价服务,专心耕耘一般投资大众的市场,终于开花结果。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及顾客的成长,嘉信于每个时期都有专心投注的目标,成为业界模仿的对象,在金融业立下一个个里程碑。如今嘉信理财成为全球最受景仰的20大企业、全美最适合工作的企业,成为各种管理书籍最常列举的案例之一。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持有一种股票没有10年的准备,那么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说起来容易,可是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我们做不到,可能会把这归结为各种原因所致。

很多时候,决定不做比决定要做更难,放弃比抓住更需要定力。人心浮躁,就是因为向往的太多,凡事都想抓住,也不管是不是能够抓住,就像那掰包谷的猴子,想抓到更多,结果连手上这个也没有抓好。

古语说,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够抓住的却少。人生的机遇,可能就只有那么一两次。因此,一生做好一件事,只要真正做好了,也就够了。

巴菲特从11岁开始买第一只股票,现在70几岁了,还没有改行的迹象,看来,他这辈子也就是个投资大师了。他并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排在他前面的,是做软件的比尔·盖茨。巴菲特肯定也知道做软件很赚钱,但他肯定不会去做,不管股市是牛是熊,他都吊在这棵树上了。

任何行业都是博大精深的,够你花一辈子的精力去钻研和奋斗。任何一个大师级的人物,都只是自己那一个领域内的大师。比尔·盖茨最聪明的地方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没做什么。凭借他的实力,他如果去股市淘金,当个庄家,翻云覆雨,简直是易如反掌。凭借他的实力,他可以去做房地产,但他专注在自己最擅长、最感兴趣的操作系统、软件开发上,而不是被市场上其他的诱惑所吸引。他如果真那样做了,他也就不是比尔·盖茨了。

北京正邦品牌设计公司老总陈丹是中国电信新标志设计者,他在回忆自己的职业经历时,总是很感慨,他说开始的时候靠着一腔热情和执著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接下来面对市场里的种种诱惑,还必须做出新的抉择。他们的公司属于广告公司,面对各种各样的广告业务,他们决定只做标志设计,而这实际上只是广告业务中很小的一部分。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对此都不太理解,觉得陈丹丢掉了太多放在眼前的生意,但陈丹认为,要想在广告圈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发展模式,放弃大而全的经营理念,专注于品牌设计,这样才能够使他们区别于甚至超过竞争对手。

陈丹说:“术业有专攻,我应该把我擅长的事做精、做细。其实其他公司也做得很好,但我们因为只做了这一项,就更专业化了,分工更细致了,客户也就自然会想到我们了。”

有人曾向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卢卡诺·帕瓦罗蒂请教成功的秘诀,他每次都提到父亲的一句话:“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他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的父亲,一个面包师,就开始教我学习唱歌。他鼓励我刻苦练习,练好基本功。当时,我兴趣广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想当老师,当科学家,还想当歌唱家。父亲告诉了我这句话。”

“经过反复考虑,我选择了唱歌。于是,经过7年的不懈学习,我终于第一次登台演出了。又用了7年,我才得以进入大都会歌剧院。而第三个7年结束时,我终于成了歌唱家。要问我成功的诀窍,那就是一句话:请你选定一把椅子。”

“选定一把椅子”,即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多么形象而又切合实际的比喻。人之一生,十分短暂,不容我们有过多的选择。那些左顾右盼、渴望拥有一切的人,往往因为目标不专一,最终却一无所获。

森林里有一种鼯鼠,能飞飞不远,能爬树却爬不快,能挖洞却挖不深。它虽然有一身本事,却都不大管用,很容易成为食肉动物的口中餐,它吃亏就在于没有把一门技术学精。同样道理,贪心的猎人要追五个方向跑的兔子,也只能是一无所获。

在一生中,我们会面临诸多的选择,特别是在涉世之初或创业之始,选择尤为重要。一旦看准了方向,选定了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哪怕这条路崎岖不平,障碍重重,为众人所不齿,同行者寥寥无几,你都要“板凳坐得十年冷”,忍受孤独和寂寞,朝着一个主攻方向努力。尤其在诱人的岔路口,你必须不改初衷,有心无旁骛的坚定信仰和超然气度将它走完,一直走进美好的未来。

当然,“选定一把椅子”有个重要前提,就是“椅子”一定要选准选对。放眼望去,满世界都是“椅子”,花花绿绿,琳琅满目,但哪一把更适合你,你需要认真思量,精心挑选,要尽可能选自己最适合的那把“椅子”。

人生苦短,心无二用。当我们在欣赏帕瓦罗蒂那穿云裂石般的美妙歌声时,也请记住他的宝贵生活经验:“选定一把椅子”。

2004年8月在希腊雅典举行了第28届奥运会。观看了竞争激烈的体育比赛,我感慨万千。一位运动员为了能够在高手如云的奥运赛场上勇夺冠军,他需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专攻一个项目,在自己的最强项上下苦工,使之成为世界第一,如此方能夺金。我还没有看见有哪位运动员能够在两类不同的比赛项目上获得世界冠军。

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够抓住的却少。一生只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透,才是成功人生的捷径。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李四在美国移民局申请绿卡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位中年妇女,从她被晒成古铜色的皮肤看,可以断定是一位户外工作者。出于好奇,他上前和她答话,一问才知,她来自中国北方农村,因为女儿在美国,才申请来美。她只读完小学,汉语都表达不好。

可就是这样一位只会用英语说“你好”、“再见”的中国农村妇女,也在申请绿卡。她申报的理由是有“技术专长”。

移民官看了她的申请表,问她:“你会什么?”

她回答说:“我会剪纸画。”

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色亮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就剪出一群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图案。

美国移民官瞪大眼睛,像看变戏法似的看着这些美丽的剪纸画,竖起手指,连声赞叹。

这时,她从包里拿出一张报纸,说:“这是中国《农民日报》刊登的我的剪纸画。”

美国移民官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说:“ok。”

她就这么ok了。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绝的人又羡慕又嫉妒。

这则故事虽说的是美国,在哪里,你可以不会管理,你可以不懂金融,你可以不会电脑,甚至,你可以不会英语。但是,你不能什么都不会!你必须得会一样,你必须要有自己的特长。然而在生活中呢,在生活中的哪一方面又不是如此呢?我想,不论你想从事什么职业,想在什么方面有所成就,都要记住:你必须有自己的特长!

很久以前,德国一家电视台推出高薪征集“10秒钟惊险”活动。在诸多的参赛作品中,一个名叫“卧倒”的镜头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

拍摄这10秒钟镜头的作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而其他参赛选手是一些在圈内很有名气得大家。所以这个10秒镜头一时引起轰动。几个星期以后,获奖作品在电视的强档栏目中播出。大部分人都坐在电视前观看了这组镜头,10秒钟后,每一双眼睛里都是泪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在那10秒钟后足足肃静了10分钟。

镜头是这样的:在一个小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徐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进小站。假如他不及时扳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是,他无意中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正在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

抢救儿子还是避免一场灾难?——它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大喊了一声:“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地轨道。

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轰鸣着驶过那段铁轨,而他丝毫无伤。那一幕刚好被一个从此经过的记者摄入镜头中。

人们猜测,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后来,人们才渐渐的知道,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从没迟到、早退、旷工或误工过一秒钟。

这个消息几乎震惊了每一个人,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他曾一遍又一遍的告诫儿子说:“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乎乎的,但在生死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唯一能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的想一想,自己有哪一样是出色的?”,的确,我们要好好的思索,自己有哪一样是出色的?,感谢您,您的故事总是能带给我们深深的启迪和思索!

不要总感叹自己因没有过人的天赋而不够出色,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量,当你唤醒它,并巧妙利用,便能改变一生。“出色”的秘密在于“在某一方面,你只要比一般人稍微努力一点,你就会成功。”

平凡中有目标,坚持就能胜利!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整个人类,什么是最基本、最根本、最关键的能力,是学习,是学习,还是学习!学习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我们幸福快乐的最主要的策源地!努力吧,哪怕你只有一点,也只需要这么一点,你也能够成功,能够幸福,能够对别人对大家对人类对世界做出了应有的奉献。能够奉献才是最美好最快乐的事情!感谢翟园长给我们的启示,让我们每个人都向着心中的目标默默持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