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搭建人脉,制胜商圈
5656200000032

第32章 孤掌难鸣:在合作理念上有经商之道(3)

制定合作方的退出机制。从一开始就要想好不合作,当一方退出,什么时候退出,退出时的投入比与退出比的比例,以及怎样补偿,由谁承担?这些要提前书面明晰,签到合同里,项目的后期合作双方都能顺利的结束,避免不必要的瓜葛。切忌义气用事,以为大家是朋友不必计较的心态。合理的退出机制是合作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防火胜于救灾,合作过程摩擦的预防要及时。合作双方之间得摩擦主要是后期经营权和利润分配的矛盾,合理的安排合作职责,明晰合作双方的利益,保持一个良好的经营合作氛围,预防摩擦,重视摩擦,解决摩擦,良好的合作心态是解决摩擦的方法。

合伙创业可以互补长短,在公司发展决策上避免思维呆滞单一,还能共同承担压力。可见合伙创业在企业经营中也有它的重要性的。那么,怎样与人合伙呢,请看看下面的“七条军规”吧。

第一,谨慎挑选合适的合伙创业人。创业时期选择合伙创业人的标准是:“人品、价值观、工作态度、能力”,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合伙创业人必须在同一个单位共事过一年以上的时间。因为人的工作面和生活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可以当很好的朋友,但不可以做很好的合作伙伴。其实这四个择人标准是需要时间的考验,只有共事过才能看出来是否合适。

第二,自己要时刻掌握主动权。在没有看好合伙创业人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合伙创业。即使合伙了,自己必须要在整个企业经营中掌握主动权,如人事、财务、客户资料、上游供应商的关系等核心资源。如果出现问题你才有能力去处理,防止互相扯皮的现象,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企业的伤害。

第三,在合作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伙创业人在合作过程中最为忌讳的是互相猜忌,打自己的小算盘,这样的合作肯定不会长久的。出现问题要本着真诚、互信、公心态度来解决,有什么事情放到桌面上来讨论,就事论事,大家如果都是出于公心,分歧是很容易得到解决的。在合伙创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站在平等公正的角度去解决公司的大小问题。这样的合伙创业无坚不摧。

第四,处理冲突时做好最坏的打算。股东间出现分歧,自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做到心中有底,处理问题时就会以比较平和的心态、理性的去面对,让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在不违反原则性前提下,要本着不伤和气、好聚好散前提处理事情,合作不成还可以继续当好朋友。

第五,股东要签订竞业及商业保密协议。合作期间和合作结束两年内不得从事同行业和高相关度的行业。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个人私心的膨胀而导致分裂。竞业协议可延伸到企业核心人员和中高管理层,在新员工入职前就实施,先小人后君子。

第六,不要让任何股东的亲戚在公司上班。在公司里不能出现任何股东亲戚的影子,无论股东的家庭成员是谁,有多大的本事,或者可以给公司带来多大帮助,都不能成为其家庭成员在公司上班的理由,这个是合伙创业的根基,不可以去动摇。

第七,对待能人的方式。公司发展需要很多的能人,这些人的能力特别好,但不一定适合当股东。可以用高薪+分红方式来留人,而非用股份的方式。

这些就是给创业者的一些启发和建议,给想要创业和正在创业的朋友们做点参考。选择了创业就选择了磨难、遭遇挫折的痛苦,收获的快乐、改变的煎熬、成功的喜悦。然而我们要把顺境当做是一种锻炼,逆境当做是一种磨练,才会不断成长。合伙创业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只有真正敢于尝试的人,才是有大气魄的成功者。

分清伙伴和朋友,不把生意当“人情”

生意场上是个风云变幻的世界,身处其中必须小心谨慎。成功的生意人必须要分清身边的人,哪些是伙伴,哪些是朋友。因为朋友是私交,是在私人时间里与之相交的人,与他们只有单纯的友谊,不会沾染生意的气息。而伙伴则是牵扯着生意的神经,通过生意的关系维系着彼此,伙伴就是伙伴,不能成为朋友。换言之,生意就是生意,不能因为其他因素而改变。

成功的生意人为人处世必须十分圆滑,他们应当知道什么时候该讲人情,什么时候该讲规矩。在与人交往时,他们友善热情,但是在生意场上他们却丝毫不会讲究情面,不会在乎礼让、助人等道德规范,他们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忽略一笔生意。

很多精明的生意人在和对方合作的时候,会显得十分亲切,他们会很热情地请你吃饭,和你亲切地交谈,极力和你套近乎。他们会殷勤地劝酒,和你称兄道弟,吃饭的气氛十分热烈。他们觉得这样才显得隆重和友好。但是,一旦离开餐厅,进入了谈判的时候,他们是丝毫不顾及刚才大家是如何“情同手足”的,他们寸步不让,你休想占到他们任何便宜。这笔生意做完了,人情也就结束了。

同样,他们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也不会在乎所借助的力量,他们不会因为赚钱的原因而感到不安和惭愧。他们认为生意就是生意,做生意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只要能赚到钱,他们可以不顾忌任何因素,也可以放弃任何东西。

在前苏联刚刚成立的时候,许多商人都把前苏联看做洪水猛兽,只有精明的生意人默哈不受局限,独辟蹊径,结果在前苏联发了大财。成功使默哈信心大增,他想,我为什么不回国一趟,联合机器和其他产品的生产企业,与前苏联进行更多的贸易呢?

他说服的第一个人是亨利·福特。这个时候福特汽车早已闻名遐迩,其创始人亨利·福特也是个有名的反苏派。默哈经人介绍与福特见了面,可是这位汽车巨擘开门见山地对他表达了反对意见,福特不否认在前苏联市场上销售自己公司的产品可以赚钱,但是,他说:“我不会运一只螺丝钉给敌人,除非前苏联换了政府。”

福特的态度非常坚决,但是默哈并没有气馁,他说:“您要是等前苏联换了政府才去那里做生意,岂不是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丢掉一个大市场吗?”默哈把自己在前苏联的见闻、经商的经历以及列宁如何对自己开绿灯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福特听,默哈说:“我们是商人,只管做我们的生意,而生意就是生意。”

福特对默哈的话渐渐产生了兴趣,还和默哈共进午餐。餐后,福特又陪默哈去参观自己的机械化农场,两人谈得非常投机,最后,福特终于同意默哈作为自己产品在前苏联的独家代理人。默哈从福特这里首先打开了缺口,很快又成了橡胶公司、机床公司、机械公司等许多家企业在前苏联的独家代理。

后来,在默哈的斡旋下,福特公司和前苏联政府又达成了联合兴办汽车、拖拉机生产工厂的合作协议,福特由此获得了滚滚利润,默哈自然也受益匪浅。

还有另一个例子,就是犹太商人罗恩斯坦曾以自己的美国国籍作为资本,做成了一笔大生意。

斯瓦罗斯基家族是奥地利的一个世家望族,世代相传从事仿钻石饰品的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奥地利被盟军占领,法军当局要没收斯瓦罗斯基公司,理由是在大战中,该公司曾接受纳粹德国的订单,为德军生产了望远镜等军用物资。

这时,有个叫罗恩斯坦的美国籍犹太商人正在奥地利,他得知此事,立即赶到斯瓦罗斯基公司,提出他可以去同法军交涉,设法阻止法军没收斯瓦罗斯基公司。他开出的条件是:如果交涉成功,斯瓦罗斯基公司必须把公司产品的销售权让给他,并且在他有生之年,他有权从销售总额中提取10%作为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