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列夫·托尔斯泰
5661400000040

第40章 附录

托尔斯泰生平大事记

1828年8月28日 托尔斯泰诞生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1930年2月7日 托尔斯泰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去世。

1836年秋 全家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迁往莫斯科。

6月21日 托尔斯泰的父亲尼古拉·伊里奇去世。

1841年8月30日 托尔斯泰兄弟们的监护人、姑母亚历山德拉·伊里尼奇娜·奥斯滕-萨肯去世。

9月 托尔斯泰兄弟们迁往喀山,住在新监护人、姑母佩拉格娅·伊里尼奇娜·尤什科娃家里。

1844年9月20日 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文专业。

1845年9月13日 托尔斯泰转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

1846年秋 托尔斯泰兄弟迁入自己的寓所。

1847年4月 托尔斯泰离开喀山大学,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1847年初夏 兄弟姊妹分家。托尔斯泰分得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企图改善农民的状况,失败。

1848年10月开始 在人生道路上彷徨,徘徊于莫斯科、彼得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之间。

1851年4月 随长兄尼古拉去高加索。

7月 以自愿兵身份参军。

1852年1月 正式入伍,成为炮兵下士。

6月 中篇小说《童年》脱稿,发表于《现代人》杂志1852年第9期。

9月 开始创作《一个俄国地主的故事》。

12月 短篇小说《袭击》脱稿,发表于《现代人》杂志1853年第3期。

1853年1—3月 参加讨伐车臣人的作战行动。

8月 开始写短篇小说《逃亡者》。

9月 完成短篇小说《一个台球记分员札记》,发表于《现代人》杂志1855年第1期。

1854年1月 擢升为准尉。离开高加索,去多瑙河部队。

3—11月 在多瑙河部队。

4月27日 《少年》脱稿。

11月7日 到达塞瓦斯托波尔。

1855年3—4月 写《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4—5月 在塞瓦斯托波尔第四棱堡参加战斗。

6月 短篇小说《伐林》脱稿,发表于《现代人》杂志1855年第9期。

6—7月 写《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11月初 离开塞瓦斯托波尔。

11月19日 到达彼得堡。1856年5月17日离开彼得堡。在彼得堡期间结识了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鲍特金、费特、巴纳耶夫等许多作家。结识终生不渝的亲密朋友、堂姑亚历山德拉·安德烈耶夫娜·托尔斯泰娅。

12月 《一八五五年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脱稿。

1856年1月22日 三哥米佳(德米特里)病逝于奥廖尔。

1—2月 写短篇小说《暴风雪》。

3—4月 写《两个骠骑兵》,发表于《现代人》杂志1856年第5期。

5月16日 获准休假(回农村假期三个月,出国假期八个月)。翌日即离开彼得堡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6月 同庄园农奴商讨解放农奴方案,未被农奴接受。

6—12月 同瓦列里娅·阿尔谢尼耶娃小姐谈恋爱。

9月24日 中篇小说《青年》脱稿,发表于《现代人》杂志1857年第1期。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出版。

11—12月 写短篇小说《被贬为列兵的人》,发表于《读者文库》。1856年第12期。修改《一个地主的故事》,改名为《一个地主的早晨》,交《祖国纪事》发表。

11月26日 以炮兵中尉衔退伍。

1857年1月29日 第一次出国游历。

7月6日 短篇小说《卢塞恩》脱稿,发表于《现代人》杂志1857年第9期。

8月8日 从国外返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1858年1月 短篇小说《三死》脱稿。

4月 短篇小说《阿尔别特》脱稿。

1859年1月28日 根据康阿克萨科夫的提议,被推选为俄罗斯语文爱好者协会会员。

1—4月 写中篇小说《家庭幸福》。

11月 开始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为农奴子女创办学校。

1860年7月2日 第二次出国游历。

9月20日 长兄尼古拉病逝于法国基厄尔。

11—12月 动笔写长篇小说《十二月党人》。

1861年3月 在伦敦结识赫尔岑。

3月 在比利时访问蒲鲁东和莱莱韦尔。开始写短篇小说《波利库什卡》。

4月13日 从国外回到彼得堡。

5月 就任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第四区调解人。

5月27日 在诗人费特庄园里同屠格涅夫发生口角,绝交。

1862年2月 《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创刊号出版。

5月26日 获准辞去调解人职务。

7月6日 杜尔诺沃宪兵上校带人搜查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9月23日 同索菲娅·安德烈耶夫娜·别尔斯结婚。

1863—1869年 创作《战争与和平》。

1863年2月 中篇小说《哥萨克》在《俄罗斯导报》第1期发表。

3月 中篇小说《波利库什卡》在《俄罗斯导报》第2期发表。

6月27日 长子谢尔盖诞生。

1864年2月 携喜剧剧本《一个受传染的家庭》来莫斯科,希望小剧院上演,未成功。奥斯特洛夫斯基对剧本持否定态度。

6月4日 长女塔尼娅诞生。

1865年2月 长篇小说《1805年》(后改名《战争与和平》)第一至二十八章在《俄罗斯导报》第1期发表。

1866年3月 与画家巴希洛夫相识,并请画家为《1805年》作插图。

5月22日 次子伊里亚诞生。

1867年6月2日 与卡特科夫的出版社商谈《战争与和平》的出版事宜。

12月 《战争与和平》第三部出版。

1868年3月 《战争与和平》第四部出版。

1869年2月 《战争与和平》第五部出版。

6月20日 三子列夫诞生。

9月3日 为购置田产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此即所谓“阿尔扎马斯恐怖”。

12月 《战争与和平》第六部出版。

1870年2月24日 同夫人谈《安娜·卡列尼娜》构思,翌日写出第一张草稿。

1871年2月12日 次女玛莎诞生。

6—7月 在萨马拉购置田产。

1871年8月 数学家、哲学家、《曙光》杂志编辑尼·尼·斯特拉霍夫开始拜访托尔斯泰,后来成为托尔斯泰终生亲密朋友。

9月 开始编《识字课本》。

1872年3月 《高加索俘虏》脱稿,发表于《曙光》杂志1872年第2期。

6月13日 四子彼得诞生,仅活了一年零四个半月。

11月 《识字课本》出版。

1873年3月18日 开始写《安娜·卡列尼娜》。

5月16日前后 《安娜·卡列尼娜》草稿写完。

10月 修改《安娜·卡列尼娜》。

12月 当选为俄国科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通讯院士。

1873—1874年 为赈济萨马拉饥民募捐。

1874年4月22日 五子尼古拉诞生,十个月后夭折。

4月 编写《农村实用语法》。

5月 《论国民教育》脱稿,发表于《祖国纪事》1874年第9期。

6月22日 表姑塔季扬娜·亚历山大罗夫娜·叶尔戈利斯卡娅逝世。

1875年1月 《安娜·卡列尼娜》前十四章在《俄罗斯导报》第1期发表。

11月1日 三女儿瓦尔瓦拉诞生,即死。

12月22日 姑母佩拉格娅·伊里伊尼奇娜·尤什科娃逝世。

12月 《安娜·卡列尼娜》最后一部分脱稿。

1877年6—7月 修改《安娜·卡列尼娜》,准备出单行本。

12月6日 六子安德烈诞生。

1877年 开始探索人生哲理和宗教问题。探索的结果写在《忏悔录》(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1882—1886)等著作里。

1878年1月 《安娜·卡列尼娜》单行本出版。重新动笔写《十二月党人》。

4月6日 主动写信同屠格涅夫和解。开始写自传《我的生平》。

1879年12月22日 七子米沙诞生。

1880年1月 动笔写《忏悔录》。

10月7日 结识画家列宾。

1881年夏 徒步去奥普季纳修道院。

7月 去萨马拉进行马奶酒治疗。

8月 短篇小说《人靠什么活着?》脱稿。秋全家迁居莫斯科。

10月31日 八子阿列克谢诞生。

1882年1月 参加莫斯科社会调查。

1883年1月 写《我的信仰是什么?》。

秋结识弗·格·切尔特科夫。

1884年秋 媒介出版社成立

6月18日 四女儿亚历山德拉(萨莎)诞生。

年底 经切尔特科夫介绍认识巴·伊·比留科夫。

1885年 写完《哥儿俩和黄金》、《伊里亚斯》、《放火容易熄火难》,动笔写《蜡烛》、《两个老头》、《傻子伊万的故事》等故事。修改中篇小说《霍尔斯托密尔》。

1886年1月18日 八子阿列克谢夭折。

2月 结识作家柯罗连科。

1886年3月 写中篇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写《一个人需要很多土地吗?》等民间故事。

5月 写完故事《雇工叶梅利扬和空大鼓》。

11月 写完剧本《黑暗的势力》。开始写喜剧《教育的果实》。

1887年4月 结识作家列斯科夫。

1888年2月28日 次子伊里亚结婚。

3月31日 九子伊万诞生。

1889年4月5日 开始写中篇小说《克莱采奏鸣曲》。

11月10日 开始写中篇小说《恶魔》。

12月26日 开始写《科尼的故事》(后改名《复活》)。1890年1月10日 《黑暗的势力》首次在俄国公演。

4月15日 《教育的果实》在图拉上演。

1891年4月 托尔斯泰把财产分给妻子儿女。

9月16日 声明放弃1886年版第12卷、1891年版第13卷以及未刊印过和今后写成的所有作品的版权。

1891年9月—1893年10月 萨马拉、梁赞、图拉三省闹饥荒,托尔斯泰为饥民募捐并领导赈灾工作。

9—10月 《论饥荒》脱稿,书报检查机关禁止发表。1893年5月 写完《天国在您心中》(1890—1893)。9月 结识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895年2月 九子伊万夭折。

春写《复活》。

3月27日 在日记里起草遗嘱。

5月 写《毫无意义的幻想》。

8月 契诃夫访问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12月 写论文《可耻》。

1896年1月 写《光在黑暗中发亮》。

1896—1904写《哈吉穆拉特》。

1897年1月 写《艺术论》。

6月2日 次女玛莎出嫁。

1898年春—1899年初 图拉、萨马拉、奥廖尔等省又发生饥荒。托尔斯泰呼吁赈灾并担任领导工作。

1898年—1899年末 写《复活》并以所得稿酬资助杜霍博尔派教徒移居国外。

5月 写《饥荒抑或不是饥荒》。

1899年11月14日 长女塔尼娅出嫁。

1900年1月8日 当选为俄国科学院文学部名誉院士。

1月 高尔基拜访托尔斯泰。

5月 动笔写剧本《活尸》。

1901年2月22日 东正教主教公会决定革除托尔斯泰教籍。

4月4日 写完《答复主教公会2月20—22日的决定以及我因此收到的一些来信》。

5月初 全家迁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秋由妻子女儿女婿等人护送到雅尔塔休养。

1902年5月25日 柯罗连科拜访托尔斯泰。

6月25日 由雅尔塔返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1903年1月 开始写《回忆录》。

4月 谴责基什尼约夫市蹂躏犹太人暴行。

8月 写完短篇小说《舞会之后》。

1904年1月 写完《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

2—3月 写《清醒清醒吧!》。

3月 堂姑亚历山德拉·安德烈耶夫娜逝世。

8月 二哥谢尔盖逝世。

1906年4—6月 写《论俄国革命的意义》。

11月13日 写完短篇小说《我梦见了什么?》。

11月27日 次女玛莎病逝。

1908年1月 收到爱迪生的新奇礼物——录音机。

5—6月 写《我不能沉默!》。

8—9全俄各地自发庆祝托尔斯泰八十寿辰。

1909年12月 同印度圣雄甘地通信。

1910年3月 写喜剧《万恶之源》。

7月22日 签署遗嘱,放弃1881年以后发表的著作的版权。

10月28日 离家出走。

10月31日 因患肺炎,在阿斯塔波沃车站滞留。

11月7日 逝世。

11月9日 安葬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本表日期全为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