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官箴》学生活
5662500000007

第7章 立德箴言(4)

因为这件事,鄢懋卿对海瑞怀恨在心,后来,指使他的同党在明世宗面前狠狠告了海瑞一状,导致海瑞终于被撤了淳安知县的职务。直到严嵩倒了台,鄢懋卿也被充军到外地,海瑞才恢复了官职,后来又被调到京城。海瑞到了京城,更加了解明世宗的昏庸和朝廷各种腐败的情况。那时候,明世宗已经有二十多年没上过朝了,他整天躲在宫里跟一些道士们鬼混。朝臣们谁也不敢说话。海瑞虽然官职不大,却大胆写一道奏章向明世宗谏言。他把明王朝的腐败现象痛痛快快地揭露了出来。他在奏章上写道:“现在吏贪官横,民不聊生。天下的老百姓对陛下很是不满。”

海瑞把这道奏章送上去以后,估计会触犯明世宗,可能性命不保。就在回家的路上顺道买了一口棺材。他的妻子和儿子看到全吓呆了。海瑞把这件事告诉了亲人们,并且把他死后的事一件件交代好,把家里的仆人们也都打发走了,准备随时被捕处死。

果然,海瑞这道奏章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明世宗看后,又气又恨,把奏章扔在地上,对左右侍从说:“快把这个人抓起来,别让他跑了!”

旁边有个宦官早就听说海瑞的名声,便对明世宗说:“这个人是个出名的书呆子,他知道触犯了陛下活不成,把后事都安排好了。我看他是不会逃走的。”

后来,明世宗还是下令把海瑞抓了起来,交给锦衣卫严刑拷问,直到明世宗死后,海瑞才得到释放。

海瑞秉公办事,执法如山,只可惜遇到的是一个昏庸的帝王,故遭贬谪,终下狱受审。但其清正廉明的作风,却成为后世为官者的典范,让人钦佩不已。

智慧金言

登上高处振臂一呼,四面八方就会有响应。我们这些人的声誉,本来就借助于那些权贵的夸赞。他们欣赏你,就会在各种场合说你的好。若我们主动去攀附他们,其实对事情并没有什么帮助。也不是这些权贵们自高自大,不肯帮忙,只是他们公务十分繁重而已。纵然是心胸宽广、礼贤下士的人,也难以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周到细致的招待我们。再加上那些看门人之类的仆役一般不会体察主人礼待贤士的深意,而我们这些人却偏要揣着名片去请求拜见主人,白白地被这些人羞辱一番。这实在是无谓之举。总之,那些权贵若需要我们,自然会来求助于我们;我们若去拜求他们,反而徒劳无益。因此我觉得与其去攀附权贵,还不如不断学习知识以加强自己的品行修养。

朴素为本

原文

士既服官,凡官之所需,及应酬种种,与官俱来者,断不能省。然官一而已,非阖家皆官也。禄其足济乎?且即官之一身,衣服可以肃观瞻,极其华丽,费及千金,果何为哉?故优伶宜屏也。宴会宜简也,裘马宜朴也,家人之衣饰宜俭也。量入为出,节用之道,如是而已。借曰:缺美息阜,则有原思用九百之义在,岂患货之弃于地者,而况其未必然耶。

译文

当你做了官,那么,一些日常的应酬也就难以避免了。但一个人做官,不是全家人都做官,一个人的俸禄又怎能够用呢?为官之人的服装要严肃得体,不应过分奢华,否则,一掷千金,又怎会有好名声呢?因此,服饰要朴素,宴会应从俭,家人也该知识节省,如果不这样,当年原思辞却九百小米之义就荡然无存了。

活学活用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人们传诵的名言,以告诫人们要保持节俭,以避免奢华的祸害。俭朴是为官者必备的品质,因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有德者皆由俭而来。即俭朴的生活作风是形成为政者清廉的做官风范的根基。生活简朴表面上不是经国大事,然而就是有了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

朱轼不仅不仅自家节俭,而且还提倡所有家庭都要节俭。他曾多年任地方官,凡是在他任职的地方,都要宣传去奢崇俭。他主张“毋奢示俭,俭示礼”,并增定《札记》,刊刻《颜氏家训》等颁行于世,以供世人学习仿效。他在任浙江巡抚时,鉴于“浙俗竞为浮靡,民朝不计夕,弊甚”,于是制定了关于民间婚丧嫁娶所需用度的规定,并规定“里党宾蜡宴会止五簋”。令民间遵行,“久之,浙民便之,郡邑长望风自饬”。后浙人称他为“朱公席”,表示对他的赞赏。朱轼在提倡节俭治家的同时,还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有一次,朱轼赴集市,见有一妇人衣着华丽,便问其夫为何人。妇人告知是卖菜者。朱轼听罢,深感民间追求奢靡之习俗必须改变。为了教育这位妇人,他便请她一同回府。到了巡抚衙门,妇人方知此人乃巡抚大人。朱轼把她带到了厨房,让她猜哪位是夫人。当时,朱轼的夫人正在厨房“与女奴杂作”。妇人看了好久也认不出哪位是巡抚夫人。后来,朱轼指给她说:“此炊者,夫人也。”并让她陪夫人一起吃午饭。午饭时,妇人见“馔惟蔬菜”,甚为感动。午饭后,朱轼没再说什么,便让妇人离开了。那位妇人离署后,深感惭愧,乃改装从俭,并广为宣传巡抚大人家的节俭生活。自朱轼任浙江巡抚,大力提倡节俭治家后,“浙俗一变”。

智慧金言

后人之所以称赞朱轼,不仅是因为他提倡生活节俭,同时自己也能以身作则,更重要的是,他提倡节俭治家,能够从大处着眼,时刻联系到国家的兴衰。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正如为朱轼撰写墓志铭的张廷玉所言:“忠诚谋国,无愧于古大臣之谊。”

做本分人

原文

上官之贤者,使人固必以器矣。即非大贤,未必不用守正之吏。我向稳处立身,办本分之事,用亦可,不用亦可,舍己徇人,断断不可。

译文

贤明的上司,用人一定依照唯才是用的原则。反之亦然,不贤之上司,可能会用一些无能且心术不正之人。我向来以稳定为原则,来处理自己分内的事情。上司用也可以,不用也可以,但如果让我放弃自己的原则而事事遵从别人,则万万不行。

活学活用

为官之人要注意恪尽职守,首先就应该处理好份内的事情。国家设置百官使之各司其职。只有每一位官员,都治理好各自的一方百姓,整个国家才会富裕强盛。封建时代,官场多是名利场,为争权逐利,高官厚禄,各种尔虞我诈,互相攻讦倾轧的行为时有发生,而吹牛拍马,巧言令色,欺上瞒下,八面玲珑之人,在官场上更是司空见惯,见惯不怪。官吏失职现象屡见不鲜。正因为如此,那些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不攀附权贵,迎奉拍马的人很受百姓拥戴,在百姓中威望很高。

养寇自重《孤儿吁天录》卷十一。《绥寇纪略》卷八说,张献忠派部将马元利携带重宝去见左良玉,说:“献忠在,故公见重。公独不思乎?公听所部多杀掠,而阁部猜专,无献忠即灭不久矣。”左心动,便纵容了他的行为。明后期重文贱武十分盛行,左良玉等将领以个人考虑为考量,为保存实力,采取“养寇自重”的办法,张献忠充分利用这一矛盾,得以脱身。

秦昭襄王时,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前后斩虏首共45万,又攻下上党,攻陷17城。赵王惊惶,寻求能阻止秦兵进攻的人,最后找到了身为平原君食客的苏代,大出金币。资之人秦见范雎。

雎揖之上坐曰:“先生为何而来?”苏代曰:“为君而来。”范雎曰:“何以教我?”苏代曰:“武安君已杀马服子乎?”“今且圈邯郸乎?”雎皆曰:“然”。代曰:“武安君(白起)用兵如神,身为秦将,所收夺七十余城,斩首近百万,虽伊尹吕望之功,不加予此。今又举兵而围邯郸,赵必亡矣!赵亡,则秦成帝业,武安君为佐命之臣,如伊尹于商,吕望于周,君虽素贵,不能不居其下也!”范雎愕然前席曰:“然则如何?”苏代曰:“君不如许韩赵割地以和于秦。夫割地以为君功。而又解武安君之兵权,君之位,则安于泰山矣!”范雎大喜,即言于秦王,召武安君班师,灭赵之危遂解。而后秦王大悔。(《东周列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