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经济
礼贤商人
老子的旗帜是道、德,依道而德,德即得也。没有这面旗帜,便没有道教。旗帜具有号召力、聚合力。旗帜可以是真的旗,如国旗、军旗,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在远古的中国,天神崇拜十分流行,人们以为天是主宰一切的最高神灵。老子第一个用高度抽象的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否定了天神的存在及其权威;即使有上帝,道也是上帝的祖先;天地万物都是效法道而自然而然地变化着的。这些观点无疑具有无神论的倾向。天下是复杂的,有信神的,有不信神的。东汉中叶,道教树起老子这面旗,以道为最高信仰,尊老子为教主,将《道德经》奉为经典,一下子就聚起一大帮人。
没有旗帜聚不了散兵。旅游团队里有老有少,属于一个松散团体,在旅游景点,在繁华闹市,随时都会散掉。所以,导游总是举着一面小旗,让自由活动、拍照的游客能重新找到归依。“替天行道”的杏黄旗是宋江的旗帜,不然就没有“一百单八将”同居梁山泊。仁者爱人是孔子的旗帜,不然就聚不了“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易经》涣卦主题词是“王假有庙”。假,乃借也;庙,乃神也。帝王要借重神灵、神龙树旗,自称天子,聚合士民。商人经商也有旗帜。企业精神是聚合员工的旗帜,名牌产品是聚合消费者的旗帜,诚信是聚合朋友的旗帜。
为了聚集人才,企业家必须像大海一样,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些,把自己的胸怀扩得大些,这就需要训练礼贤。
古人云:“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是犹欲其人而闭之门也。”意为想见到贤人而不以礼相待,等于是将其拒之门外。因此,想得到贤人,必须待人以礼,待人以尊。
待人以礼,一定要表之于行,尤其是对待一些大贤高士,更应以大礼相待,才能聚其心,用其力。如果认为“君子如器”,认为我出钱,你干活,这已是公平对等了,何必大礼相待,这种以金钱为交易的待人是留不住真正的人才的。士为知己者死,人无礼谈不上知己,士何肯为你尽全心呢?
待人以礼,一定要授其职,给其权,予其利。有功不赏,也是无礼,是对有功之人和他的工作成绩的不尊重。待人以礼,不一定都得像刘邦待韩信那样去高筑将坛、隆重授印,更重要的是出之于礼人之心,而见之于日常言行。有一农民企业家,施礼于方方面面。他自己吃方便面,给专家吃小灶;自己骑自行车,给专家租小汽车,尽一切可能提供优越的条件。专家处处受到礼遇,岂能不以心换心。
再谈待人以尊。待人以尊是对人的自尊心的满足,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墨子在《尚贤上》中说:怎样才能使贤才多起来呢?“必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吸引四方志士聚之的条件,除满足其物质待遇以外,更应当提供其进取的可能。大凡有才之士,在个人发展上总想有所进取,以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在工作安排上,必须给人才创造机会,树立其成就大事、不断升迁的信心;在工作条件上,必须让人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工作顺利,聚之者必多,因为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价值。
无论是公司合作伙伴还是公司员工,经营者都要以诚相待。
差不多所有精明的老板,都认为关心员工是公司的一件大事。
在神户的一家华人开的夜总会里有一个员工,在来这里工作之前,他曾经在好几家外国人经营的公司服务过。但他运气太差,无论他怎样努力工作,这几家公司的老板都认为他不听话。他们总是不说明理由,便随便开除员工。
他工作的最后一家公司,老板以遗失东西为由,把他和所有嫌疑人都炒了鱿鱼。此后,他才来到这位华人开的夜总会谋生。就是这名员工,在他上班的时候,看见办公室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大蛋糕。他并没在意,一会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突然有人通知他说:“你太太马上就要到公司来,是董事长请来的,听说是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这位员工心中猛然一惊,忐忑不安起来:“又出了什么事?”
就在这时,公司广播通知所有员工到办公室去。董事长步入办公室兴高彩烈地宣布:“生日宴会现在开始。”
而公司里只有他一个人是今天过生日。于是他机械地坐在被指定的中央位置上,而妻子被安排在他的旁边椅子上坐下了。
桌子上面放着他上班时看到的蛋糕,上面用巧克力写着他的名字。他的眼睛湿润了,自己的生日都记不得了,董事长却在百忙之中亲自来主持宴会,他有点受宠若惊。
董事长又接着宣布公司特许他休息一天,带太太出去玩一玩。
从此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工作。
人与人之间需要以诚相待,老板和部下要心心相印。
在日本,许多商业巨头都是集企业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他们的思想、品格对公司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他们公司的品质带有他们个人强烈的个性特征。
最具代表性的是出光石油公司的缔造者出光佐三,他公开宣称,他的集团就是一个家庭,既有专制的独裁又有体恤雇员的人道,并以此作为动力推动着公司向前发展。
1962年,年届77岁的出光佐三发表了一篇声明,对日本的家长式经营管理原则作了最好的阐释。在声明中,他做出了这样的结论:“今天的世界正进人令人不安的政治混乱和经济混乱的状态中。今后我们应该从唯物主义转到超越物质的人道主义上来,转到团队上来,转到其它事务上来。无论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日本人民有能力最先解决这一问题,并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出光佐三认为,所谓多数人统治的原则并不是真正的民主原则,这种原则更谈不上人道主义。在他眼里,民主、自由、个人价值、公民解放,只有建立在无私的基础上才会有意义。他把无私看作人类的和平及人类幸福的关键。舍此,都是一堆废话。
日本所有最成功的大公司都是这种典型的家长式公司,但这些“家长”的基本哲学绝对不是“一言堂”,以及家长意义上的独裁主义。出光佐三在谈到这一点时,是这样讲的:
“母亲们把他们刚读完小学的孩子送到我的公司来。我决心代替他们的母亲来培育这些孩子。从那时起,无论在什么场合,我都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将我对他们母亲般的爱转化为行动。我从来不解雇员工,因为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不计时间、没有时钟、更不设立工会。我的雇员都有房子住,并且都能领取到家庭生活津贴。我真的把自己当做了他们的母亲,并以母亲一样的态度关心爱护他们。简而言之,抚慰、仁慈能造就高尚的人。我的这种母爱思想,将在我的公司长久地保持下去。”
平衡生财
卡莉·菲奥莉娜说:“我的信念是,领导艺术对惠普公司非常重要。惠普公司的挑战是一方面要保持优势,一方面又要考虑相关方面的平衡,在产品和客户间进行平衡。平衡才能使得大公司与众不同。”有时候一位领导人可能必须与整个机构背道而驰,但最终还是要寻求一个平衡点。在短期执行与长期投资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或者在两项投资之间也需要找一个平衡点,对一个领导人来说,工作与生活之间要求平衡,而且信心与谦虚必须有所平衡。“足够的信心能够让你表现出众,但也要懂得适时虚心求教。”
做人应当训练平衡术。生理平衡,心理平衡,自我与环境的平衡,缺一不可。经营也应当训练平衡术。只顾其一,忽视其他,平衡就失调了。训练平衡术,要注意到方方面面。在激励措施、给予职工的机会和条件、赏罚、部门的人员结构、职工的心理、经营活动的需求关系等方面,都不要造成失衡。
中国历代王朝,开国之君和前几代君王,因知创业不易,大多搞一些平衡术,对农民减免税赋杂役,让人民安居乐业。到了王朝后期,苛捐杂税横征暴敛,贪官污吏鱼肉百姓,这边是朱门酒肉臭,那边是路有冻死骨,人民怨声载道,平衡被打破了,官逼民反,农民起义,王朝随之灭亡。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家基本处于均衡状态,魏占天时,蜀占人和,吴占地利,虽打打和和,但鼎足之态尚能维持。蜀国一灭,吴国也保不住了,魏也被司马氏废了,三国时代结束,魏、蜀、吴谁也没有了,三分天下归晋。从此可见,存在取决于平衡。
世界需要一种均衡,单极世界不行,单极的世界不会太平,美国霸权主义今天打伊拉克,明天打南联盟,到处挑起事端。世界需要多极,多极力量的均衡,才有可能保障世界的和平稳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已经造成了不平衡,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有责任致力于这种差距的缩小,减少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生物和环境的共同体——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平衡,无论对生物还是对环境都是福音。当代社会的滥砍森林,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滥捕滥杀动物,巨量地向环境投放废水废气废物,填湖造田,已经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失衡,无疑对地球、对人类都是一个灾难。
做人应当学习平衡术。埃及的金字塔有三个角,人生的金字塔也有三个支点:一是自我的生理平衡,二是自我的心理平衡,三是自我与环境的平衡。这三个平衡中的任何一个平衡失去,就可以导致其他两个平衡的失去,使人生瘫痪。体育锻炼和科学膳食可以保持生理平衡,心性修炼可以维护心理平衡,求道和谋划可以维系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法家和儒学重视自我与环境的平衡,主张用道和谋的手法保持和恢复这种平衡;道家、佛家、禅宗重视心理平衡;太极思想既重视环境平衡,也重视心理平衡。三大平衡,缺一不可。
三大平衡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决定人生和经营成败的关键是心理平衡能力。一次不大不小的挫折,一次不轻不重的批评,足以让心理脆弱者心灰意懒,或无法承受、不知所措。一发财、一升官就露出小人之态,一成功、一表扬就飘飘然,就不知东南西北,这也是一种心理失衡。
主张平衡的思想来源于古代思想家。孔夫子的思想宏深丰富,但是其中有一个基本精神可以把握,那就是“中”。《论语》说“允执其中”,即信守、把握一个“中”字。“中”字指应事接物、论人处事,既要达到,但又不过,做到恰当、合宜,合乎事物本身的道理。处事恰当、合道理,讲人际关系,使之各得其所,最终才有可能求得和谐。松下幸之助在其《关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说,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当、适度。”
经营之道离不开平衡、均衡术。
管理中讲均衡。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西蒙创立了著名的“管理均衡论”。他认为:一个组织中的每一成员都有做出贡献的诱因,也都有他自己的满足,贡献和满足必须在管理中保持均衡。
人们普遍重视发现型和创造型人才。创造型的人才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光有这些人是不行的。极而言之,一个智能结构中,如果皆由创造型人才组成,那可能是一个十分糟糕的结构,其糟糕程度不亚于一个世上所有优秀独唱家所组成的合唱团的演出。科学事业的推进,不仅需要探索者、创造者,而且需要再现者、实施者。只有由不同智能型的人,按一定的合理比例构成完整的智能结构,即平衡的结构,才能发挥最优的智能效能。
企业提供的某种产品或服务一旦处于供需平衡,那么,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则应是维持市场营销,即努力保持产品质量,经常测量消费者满意程度,通过降低成本来保持合理价格,并激励推销人员和经销商大力推销,千方百计地维持日常需求水平。
人生的平衡,企业的平衡,总是呈动态的平衡。不断被打破,又不断恢复。所以,人的心理必须有调节能力,企业的管理必须有协调功能。
那么,经营者怎样才能训练出较好的平衡术呢?印度著名思想家、演讲家奥修的一则哲理故事告诉了我们答案:
两位大臣犯了罪,国王很想原谅他们,因为他太喜欢他们了。但是这不符合国家法律,而且法律说,像这样的罪只能判处死刑。怎么办呢?
国王说:“他们必须被判处死刑,但是我想给他们一个求生的机会。我要在两座山之间拉一条绳索。如果他们能活着走过它,我就原谅他们。”
这太难了,几乎不可能,走绳索是一种很大的技巧,他们从来没有走过任何绳索。其中一个人睡不着觉,整个夜里都在祈祷上帝帮助他。到了早晨,他连茶也不想喝了。另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对走绳索一窍不通,无能为力,干脆好好睡一觉。早晨,他像往常一样喝完茶,很平静,很镇定。
他开始走上绳索,而奇迹发生了,他竟然会走。距离太远了,危险太大了,一步走错,太倾向左一点,或者太倾向右一点,他就完了。稍微有一点不平衡,死亡就在每一步中等着你。但是那个人在走,走得那么悠闲,就像他早晨散步那么悠闲,他终于走到了另一座山。
第一个人在发抖,他向另一个人大喊:“告诉我,你是怎么走的,好让我也能走!”
另一个人大声回答:“很难,因为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走的。我只知道一件事——我已经用这个方法走了一辈子了。我不是一个走绳索的人,但是现在我知道我是,我已经用这个方法走过一生了——平衡,永远不要走极端,或者说,如果我倾向左了,我马上就用倾向右来平衡它。但是这对你不会有什么帮助,因为这不是一件可以突然学会的事情。如果你用这种方法生活,那么你就会掌握它的诀窍。”
协同组织
传统组织的特点表现为层级结构,即在一个企业中,其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组成一个金字塔状的结构。董事长和总裁位于金字塔顶,他们的指令通过一级一级的管理层,最终传达到执行者;基层的信息通过一层一层的筛选,最后到达最高决策者。而扁平组织则是指当企业规模扩大时,改变原来的增加管理层次的做法,转而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
以产品销售渠道的扁平化为例,传统的销售渠道是多层次批发,渠道层次多,环节多,渠道长,渠道链上的经销商数目呈指数级数发散,这是一种典型的层级结构组织形式。但当前大多数优秀企业已经摒弃了这种渠道形式,而代之以扁平化的渠道形式。扁平化趋势表现在:渠道层级减少,渠道缩短,而渠道宽度大大增加。扁平化销售渠道最显著的特点是渠道直营化及渠道短宽化。
每一种组织形式的流行都会有其必然性,扁平化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主要由于分权管理成为一种普遍趋势,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是与集权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而在分权的管理体制之下,各层级之间的联系相对减少,各基层组织之间相对独立,扁平化的组织形式能够有效运作;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传统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为了不被淘汰,就必须实行扁平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使传统的管理幅度理论不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