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少年儿童常见病诊疗调护禁忌
5666400000012

第12章 寄生虫病诊疗调护禁忌(2)

本病大部分患儿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是在夜间虫爬出肛门外产卵时,引起肛门周围瘙痒,会导致小儿烦躁不安或夜惊。极少数感染特别严重者,由于虫体对肠道的刺激或毒素的作用,可出现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小儿蛲虫病的诊断方法简单,根据患儿或其家长提供的肛门周围瘙痒的病史,可考虑本病。然后在小儿入睡后2小时左右检查肛门,如发现成虫即可确诊。患儿肛门周围皮肤粘有大量蛲虫卵,涂片检查虫卵也易帮助诊断。该病即使不予治疗,亦可自愈,因为蛲虫寿命不到30天,关键要避免重复感染。

临床上驱虫药物“扑蛲灵”这蛲虫病首选药物,其次局部可用蛲虫软膏能止痒杀虫。小儿蛲虫病的预防最主要的措施是养成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的食物。在儿童集体机构,发现了蛲虫病患儿,要普查普治,避免反复交叉感染。

[诊疗禁忌]

1.忌从大便中查找虫卵在进行蛲虫卵检查时,不要从大便中查找,因为蛲虫不在肠内产卵,而是爬出肛门外,在肛门周围的皱襞上及会阴部产卵,故在刮取检验标本时应在清晨尚未排大便前,于肛周皱襞处刮取,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2.忌个例治疗发现蛲虫病患儿时不能仅治疗该患儿,幼儿园患蛲虫病的儿童要集体治疗,患儿家长患蛲虫病的也要同时治疗,以防止重复感染,方能彻底治愈蛲虫病。

[护理禁忌]

1.忌共用衣被在集体中生活的儿童,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共用衣被,防止引起互相感染。

2.忌不良卫生习惯要教育儿童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洗衣裤、勤晒洗被褥,纠正吮指的不良习惯,防止引起蛲虫的反复感染。

3.忌患儿用具不洁玩具、餐具等都要进行蒸煮消毒,防止被虫卵污染,在群体儿童中引起互相感染。

4.忌肛门部不洁患儿便后和睡前要洗浴肛门周围,保持皱襞处卫生清洁,并涂蛲虫软膏或氧化锌油膏,减少自身重复感染。

[饮食禁忌]

1.忌饮食不洁要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不食不洁食物。

2.忌食生冷食物生冷食物易被蛲虫卵污染,食后可致病,故要忌食。

绦虫病

绦虫病是各种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玻人们吃了未经适当烹煮的带绦虫的猪肉、牛肉或鱼肉,绦虫就会进入人体肠道寄生,将头端嵌大肠壁,在壁上吸取食物,进而影响到人体健康。绦虫在人体内会不断生长,有时可能长到十米长。当绦虫成虫时,其环节会断脱,随着粪便被排出体外,如果绦虫留茬肠道内,它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但却可能引发人体的体重减轻、偶尔腹痛、食欲减退及肛门四周刺痒等轻度症状。

本病成年人感染率较高,小儿也可发病。在我国常见者为牛带绦虫和猪带绦虫。其发病是由于食人了含有绦虫虫卵的生肉或半生肉。人体发病后,大便中可见有白色节片,并可出现腹痛,或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食欲亢进、发热等症状。个别患儿可出现绦虫性肠梗阻。通过粪便检查可帮助做出诊断。

[诊疗禁忌]

1.忌忽视病史调查诊断绦虫病时,调查流行病学资料有着重要意义。对有生食牛、猪肉史,或明确食用“米猪肉”者,应重点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早期治疗。.2.忌驱虫不彻底绦虫较长,排出一段之后,因患儿不合作,会使虫体断裂,将头部留在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发病。为了防止发生虫体断裂,在排便时可让患儿坐在盛有与体温相同的生理盐水盆内,以免虫体受冷刺激而收缩断裂,不能完全排出。

3.忌忽视治疗后复查在驱虫治疗后2~3个月进行复查,粪便中未再出现虫卵或节片,方可视为治愈。

4.忌驱虫方法不正确所谓驱虫方法,是指在驱虫治疗时驱虫药与泻药的应用方法。有的患者驱虫治疗失败的原因就是由于应用方法不对。医务人员一定要给予患儿及家长指导,讲明应用的方法、时间、先后顺序、排便注意事项等,以保证治疗效果。

[护理禁忌]

1.忌驱虫时患儿排便不力驱虫时不能很好的护理患儿排便,以致不能将绦虫头部排出体外而使治疗失败。

2.忌不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有的人认为绦虫病不是什么大病,从而忽略了对病情变化的仔细观察,以致出现某些并发症而影响治疗。如猪绦虫病,人既是猪绦虫的终宿主,又是中间宿主,能通过自身感染在不同部位发生囊虫病,常见有皮下组织囊虫病,脑组织囊虫病等。这些病变可严重地危害人体健康,如不能及时发现,早期彻底治疗,可给患儿造成终身损害。

[饮食禁忌]

1.忌生吃猪肉、牛肉生吃猪肉、牛肉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必须将肉类食物彻底煮熟煮烂后食用,以断绝致病之源。

2.忌饮食卫生不佳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家长在做饭时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到切生、熟菜的刀及板分开,以免绦虫卵污染。

3.忌食“米猪肉”米猪肉是指带有绦虫卵的猪肉,一定要禁食。

4.忌食刺激性食物酒、茶、辣椒、芥末等能使神经兴奋性增强,易引起并发脑囊虫病患儿抽搐发作,故应禁食。

5.忌油腻食物此类食物能影响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利于本病的治疗康复,故应避免食用。

除了诊疗护理饮食禁忌外,这里还专门就绦虫病的治疗提出简便方案,以便家长及护理人员参考。

绦虫病是由绦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所引起的寄生虫传染病,属中医“白虫”,“寸白虫”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因为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虫的牛肉或猪肉,使囊虫进入肠内并逐渐发育为成虫。成虫虫体脱节,从肛排出体外,故可见内裤和被服上有虫体节片,可伴肛门瘙痒。随大便排出则可见粪便中有虫体节片。患病初期,成虫居于肠中,影响肠道气机的通肠不通则痛,故见腹痛、膛胀不适.甚则出现疼,吐、胀、闭等症.病久则脾胃功能受损,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使化潭不足,加之绦虫吸食人体营养物质,可致人体气血亏虚.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人进食未煮熟含有活囊虫的猪肉或牛肉而感染.绦虫成虫均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其妊娠节片内充满虫卵,节片脱落随粪便排出.虫卵被猪或牛吞食后,卵壳被肠液消化,虫卵内的六钩蛐脱出,钻人腼壁随血循环及淋巴系统达全身各处的横纹肌发育成囊尾蚴.成虫吸附小肠黏膜有轻度损伤及炎症.节片可诱发阑尾炎,多虫感染偶可引起部分肠梗阻。

治疗方案:

(一)普通康复疗法

服驱虫药时注意休息,防止产生呕吐.服驱虫药后给予泻剂,使肠内绦虫完全排出,驱虫后应留24小时全部粪便寻找头节,有时因驱虫药使头节变形,不易辨认,或头节不一定在治疗当日排出,找不到头节不一定治疗失散.如治疗后半年内仍无节片排出,虫卵转阴,则认为痊愈.否则应复治。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虫积肠道

脘膛隐痛,腹胀或腹泻,肛门作痒,大便中有白色节片,苔薄白腻,脉细。

[冶法]驱虫健脾.

[方药]复方槟棉煎:槟榔35克,使君子16克,二丑45克,枳实7克,木香5克,神曲45克,山楂12克,黄连4克,炒白术7克,

2.脾胃虚弱

纳食减少,腹胀便溏,消瘦乏力。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和胃,补益气血。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陈皮45克,制半夏10克,甘草4克,若气血亏损明显者,重在补气养血,方用归脾汤加减.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综合治疗

(1)吡喳酮:对带状绦虫、膜壳绦虫,裂头绦虫均有疗效。剂量I:o一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2)甲苯咪唑:本晶能将成虫连头节驱出,每日300毫克,分2次口服,疗程3天。

(3)氯硝柳胺(灭绦灵);空腹服用6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服,中间隔1小时.2小时后再用硫酸镁导泻。

2.对症治疗

为防止服用驱绦虫药引起呕吐,产生自身感染导致囊虫病,可于服药前服用止吐剂。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仙鹤草散剂:将深秋采集的仙鹤草冬芽洗净刮去外皮,晒干研粉.取50克,晨起空腹用沮开水冲服。服药后5~6小时可排出虫体。少部分患者服药后可有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无需处理,年老体弱者慎用。

(2)南瓜子与槟榔合作治疗:①取带皮南瓜子200克,炒熟后去壳,得南瓜于仁120克,研成细粉末直接服用:②取槟梅片30~80克,置于500毫升水中煮1小时,浓缩至150~200毫升,晨起先空腹服南瓜子仁粉,2小时后服槟榔煎液,再过半小时服50%硫酸镁60毫升。

(3)南瓜槟榔煎剂:新鲜南瓜子50克,新鲜石榴皮16克,槟榔28克,黑丑45克,水煎,空腹顿服,服药后可进食。服药前晚上可吃一些酸味水果,效果更好.

(五)饮食疗法

(1)花椒3克,小火焙焦黄,研为细面,1次服下,每日3次,连服6天.

(2)乌梅60克、槟榔120克,加水煮沸川、时,滤出药液加入白酒5毫升,空腹1次服完。虎头鱼头1个,加水煮烂,去渣取汁,再加入红糖50克,黄酒250毫升,空腹时1次服完。

预防与护理

(1)早期和彻底治疗绦虫病患者。

(2)加强对牛、猪的管理,做到牛有栏,猪有圏,人畜分开。

(3)不吃生肉或半生不熟的猪肉或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