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秦始皇:跌倒在细节面前的高管
5666600000016

第16章 细流虽涓涓,四海终一统(2)

赵王迁闻知李牧不听调令,在郭开的怂恿下李牧成为背主投敌之人。君王的昏庸就在于相信奸邪之人而不听逆耳忠言。赵王迁执迷不悟,见调令无法奏效,便动用了暴力的屠刀。在郭开的鼓动下,赵王迁密令李牧军中赵葱设下陷阱伏杀了李牧。可怜李牧还没有明白仇人是谁就含恨九泉了。

李牧的悲剧在于:泰国的反间计和赵王迁的猜忌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在外有强敌,内有馋臣的情况下,李牧没有采取主动的措施。攘外必先安内,能动摇赵王迁的只有郭开。作为统军将领,在非常之时,就要有清君侧,以保国安的胆识和气度。只可惜李牧乃是职业武将,不懂得政治斗争的可怕,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李牧救国心切,在与赵王迁沟通过程中过于粗暴,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方式强行抵抗赵王迁的命令,导致君臣之间的误会进一步加深。如果他面对的是一位英明的君主,或许能得到认可。面对赵王迁这样昏庸无能、猜忌极重的君主,他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赵王迁是杀死李牧的罪魁祸首,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他在风雨飘摇中继承王位,面对泰国的虎狼之师的接连进攻,心中难免惊恐不安。在国破家亡的危机之中,他只有依靠李牧帮助自己支撑赵国。高度紧张的神经和权臣郭开的谗言让他对李牧的忠诚产生了怀疑,李牧的不服从,又使这种怀疑变成了君主与大将之间的冲突。在郭开的怂恿之下,赵王迁便采取了极端措施,杀掉李牧,自毁长城。

没有李牧大军的阻挡,秦国虎狼之师长驱直入,不出三月便合围了邯郸城。为了在与秦国的“商业交易”中获得更多筹码,郭开又开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给赵王迁灌输投降有理、投降无罪的理论。在秦国大军的配合下,赵都邯郸不攻自破。

赵国与秦国持续了几百年的战争,在郭开手上划下了句号。泰国的大军就像洪水一样淹没了赵国,兵将浪头冲到了燕国边境。

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得到企业家的信任,而取得企业家信任最好的方法是与企业家加强沟通。与企业家沟通是一个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复杂多变的事情。把握好沟通的细小环节是企业管理者避免走入职场误区的重要技能。

李牧本是赵国镇守边关的将军,时势造英雄,秦国的扩张让他成为了撑起赵国的擎天一柱。秦国无力攻破他的防线,无奈之下贿赂权臣郭开行反间之计。可怜李牧没有倒在战场之上,却折在了政治阴谋之下。这告诉企业莒理人员:

★量力而行,及时沟通,当与企业家发生误会的时候,要及时的沟通.采取沟通的方式要适应企业家的特性,不能硬来。因为与企业家沟通的结果并不一定取决于事情本身的正确或者错误,而是取决于企业家的特性。只有采取企业家能够接受的沟通方式,才能顺利的解决问题,赢得企业家的信任和谅解。

★谨防暗箭,自圆其说。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不能洞察对手的动向之时,要静观其变。在对手采取行动的过程中,寻找对手的弱点然后对其进行致命打击必能见微知著。只要一心为公,采取特别的手段除去害群之马,必能自圆其说保全自身。

管理企业时,管理者会遇到各种各样性格的下属,既不乏性格温顺、毕恭毕敬、言听计从的下属,也不缺少性格暴躁、我行我素、持才傲物之人。后一种人是最让企业家头疼的角色,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冲突,引起事端。如何处理好与下属之间的冲突,是考验管理者智慧的难题之一:

★公事公办,就事论事。冲突产生的原因无非是为公义或为私利。若是因为公义,这是企业之福,无论对错都说明下属在尽心尽力为企业的发展谋划。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家不可意气用事,要就事论事,以公正之心对待下属,若不分青红皂白,粗暴处理,结果只能像赵王迁一样误人误己。

★私事酌情,争取谅解;如果因为私利,也不可盲目行事,要查清原因酌情处理。合理的诉求要给予肯定,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讲明情况,争取谅解;不合理的诉求,要坚持原则,有理有据有节的拒绝,这才是凝聚人心、消除争端的最好方法。

4.荆轲的刺秦悲剧:职业经理人应拥有并坚持经营理念

历史总是顺着正常的逻辑向前发展,很少偏离轨道。赢政在秦赵之争中大获全胜,便想一鼓作气拿下燕国。此时此刻,燕国的君臣何尝不想让赢政停止攻伐的脚步。国之将亡,刺秦行动势在必行。

荆轲没有等到好友盖聂的到来,在太子丹的催促下,被迫改变计划,带着秦舞阳西去咸阳。随着荆轲和秦舞阳抵达成阳,秦、燕两国的博弈从具体的战争转变到宫廷的个人行刺,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人头成功敲开了泰国王宫的大门,燕国最后的放手一搏即将上演。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赢政获知燕国使节的来意,爽快地在王宫里接见了荆轲。秦国虽有天下无敌的铁骑,但是强硬地灭掉诸国,也将大伤元气。燕国派使节上表投降,正合赢政的心意。赢政不希望统一的天下,将来是一片焦土,所以从来不主张强硬攻取。荆轲和秦舞阳获得觐见秦王的机会,在侍者的带领下缓缓走进秦王宫。荆轲果然是神勇之人,面对气势恢宏的秦王宫,严阵以待的秦国侍卫一点都没有露出胆怯和惊慌。与荆轲相比,杀人不眨眼的秦舞阳却在秦国君臣面前露出了怯弱的神态。他手捧藏有匕首的地图,战战兢兢地迎上前去。

赢政善于察言观色,已经将奏武阳的一举一动看在眼中。镇定自若的荆轲,早已经看到秦舞阳的慌张,便以秦武阳未曾见过天颜为由,替他搪塞过去。此时此刻,赢政已经怀有戒心,只不过暂时被荆轲的冷静所迷惑。因为秦武阳露出了破绽,荆轲不得不再次改变刺杀赢政的计划。

荆轲接过秦舞阳手里的地图,只身上前在赢政面前慢慢打开。赢政俯视地图之际,图穷匕现。刹那间的警觉,拯救了赢政的性命,也奠定了燕国的悲剧。在荆轲挥匕行刺之时,赢政已经转身而逃,只给荆轲留下了半截衣袖。事发之前,赢政的机警让他侥幸逃过一劫,事发之后,赢政的勇武让荆轲功败垂成。赢政能文能武,背后抽剑将荆轲砍伤。荆轲失足,悲壮地狂笑,并将那把锋利的匕首投向赢政,就是这最后一投的失败,最终宣告荆轲刺杀行动以惨淡收场。由于准备不够充分,荆轲的一腔热血悲壮而毫无意义地洒在了秦国的大殿上。

刺秦是一件关系到燕国存亡的大事。荆轲是“神勇”之人,却是智力有余而武力不足。二人配合刺秦的成功率才更有保证,可是荆轲没有得到有利的帮手。他需要挑选一个合适的搭档,比如像侠客盖聂这等勇武之人,经过深思熟虑,荆轲才制定了借助盖聂配合来完成刺秦的计划。

太子丹的谋划是效仿曹沫劫齐桓公,劫持不成的情况下才杀死赢政。在这个计划中,最好的选择就是两个刺客相互配合,最好的场景应该是荆轲的同伴捧着地图在秦王面前打开,荆轲为秦王指点解说燕国疆域,然后趁秦王不备,二人同时发难,一人抓住秦王,一人拔出匕首,如此才是万无一失之计。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可是盖聂的失期、太子丹的催促、秦舞阳的恐惧一次又一次改变了荆轲的计划,神勇而并非无敌的荆轲放弃了原有的计划,只能与不太了解的秦舞阳达成合作关系。

荆轲对盖聂十分熟悉,二人不存在默契问题。但荆轲对秦舞阳的了解仅仅局限在燕太子丹的介绍。太子丹的催促使他不得不把信任和成败放在秦舞阳身上。谁知秦舞阳不堪大用临阵怯场引起赢政的怀疑,打乱了荆轲原本的计划,计划虽好,执行不力,最终导致刺秦计划失败。

发动战争不需要正义,但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匹夫一怒,流血五步,伏尸二人;天子一怒,流血千里,天下缟素。荆轲的刺秦行为彻底激怒了赢政,为赢政攻伐燕国提供了口实。赢政派出大将王翦挥师东进,直逼燕国。

燕国小邦,连年与赵国互相消耗根本无力阻挡秦国大军,恐慌就像瘟疫一样在燕国蔓延。太子丹这个昔日燕国的希望终于被燕国上下抛弃。为了熄灭秦国的怒火,燕王把太子丹的人头作为礼物送到了秦国。

攻下燕国大片土地后,秦国没有继续灭掉燕国。这时燕国的残余力量已经无力反击,唯有等待灭亡。赢政将征伐的目标又锁定在了魏国,暂时放松了对燕国的攻伐。燕王继续苟延残喘了五年,最终不免被秦军灭亡。

两军交战之时,“斩首”行动虽然可行,但只在双方势力悬殊不大的情况下才会采用。泰国历经数百年积淀,已经具备统一天下的大势,绝对不是弱小的燕国能够抗衡的。赵国灭亡后,燕目的命运已经注定,太子丹企图用暗杀的方式扭转乾坤,只会弄巧成拙,加速燕国的灭亡。

★每个企业管理者都有一套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理念是确定努力方向,主导资本运作的标准。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的失败并不是因为竞争对手的强大,而是由于各种原因,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正确理念。

★成功需要坚持正确的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企业管理者只有扛住压力,经得起眼前利益的诱惑,始终坚持自己独特见解,不轻易为外界所动,才能实现最大的胜利。

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个企业很难独立应对市场的变化。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团体的力量在某些时候就是不败的象征。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相关的企业抱成一团,共同抵抗市场的压力,增强竞争力。荆轲与秦舞阳搭档刺秦的失败,告诉企业家在寻找合作伙伴时一定要坚持两个原则:

★能力互补原则。有互补优势的企业联合后才能产生强大的竞争优势。企业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必须明确对方是否对你来说具有互补优势,具有这样条件的企业才能成为潜在的合作伙伴。

★相互信任原则。企业双方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是确立合作关系的又一原则。合作就意味着双方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任何一方的不信任或者不了解都会影响双方的共同利益。

5.引河沟,灌大梁:抓机会需要学习好窍门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从此揭开了战国的大幕。直到秦国东进吞韩灭赵,三晋之地已亡其二,只剩下魏国还在与秦国苦苦周旋。商鞅曾经说过“非秦亡魏,即魏亡秦”,地缘关系和战围的格局决定了魏、秦两国天生就是一对冤家。

秦国占据关中之地,直接威胁魏国的后方。对魏国来说,泰国处在其身后,简直是如芒刺在背。魏国想要南下北上称霸中原,避免被前后夹攻的尴尬局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秦国的骚扰。对秦国而言,魏国占据中原之地,是阻挡泰国南下的最大劲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秦国要统一天下,也一定要铲除魏国这个绊脚石。

整个战国时代,只有魏国有直接威胁秦国的能力。三家分晋之后,魏国依托三河之地和盐池之富实现了国家的强大。秦国弱小,有防守之术,无反击之力,只能依靠河山之固阻挡魏国的进攻。

秦、魏的仇恨来源于对生存空间的争夺,秦、魏的对抗起源于无休无止的局部战争。自吴起率领魏军占领两河五城一线,秦、魏两国的战争就没有真正停息过。秦国在魏国的压制之下,从未踏人中原一步。孙膑的灭秦之策、公孙痤的分秦之策、卫殃的弱秦之策都险些让秦国走到绝境,让魏人扼腕长叹的是三代魏王都没抓住这个机会,将秦国吞并。

魏文侯去世之后,魏国再无开拓之君。几代魏王昏庸无能,多次攻韩伐赵,不仅没有取得寸功,还成为齐、楚、韩、赵合攻之敌,逐渐中衰。特别是孙膑为齐王献计,一次围魏救赵,一次围魏救韩。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齐军将魏军击溃,魏国不仅失去了大将庞涓,还丧失了再次奋起的资本。魏国从此一蹶不振,由战国初期独强的国家沧落为中等国家。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从而做大做强,实现了攻守之势的逆转。自秦孝公之后,历代秦王多发“求贤令”,招揽别国人才,于是范睢、张仪、尉缭等人相继离魏奔秦。重用人才,其国必兴;蔑视人才,其国必衰。秦魏两国实力此消彼长,强弱之势不言而喻。

如果魏国能固守边关,重用贤才,合纵六国,秦、魏相持之势一时之间难以打破。然而魏王畏秦如虎,再无心与秦抗争,魏王逐尉缭,抑信陵,导致魏国内无可谋之臣,外无可战之将,难得三军用命,再无忠智之臣。

如今秦国统一之势已成,秦、魏两个宿敌将一决雌雄。公l前225年,赢政派遣王贲带兵伐魏,王贲率军先攻袭楚国,以打垮楚、魏联合抗秦之势,而后调转兵锋直逼大梁。失去外援的魏国已经无计可施,只剩一座孤零零的大梁城。

面对秦国历年的进攻,魏王已经做好依托大梁城打持久战的准备。大梁之地,河网密布,既是御敌的天然屏障,又是运输补给的动脉。大梁城历经数代魏王百余年的经营,城高墙厚,防御坚固,与周围小城互为犄角,经过数百年战争的锤炼,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攻守体系。

魏国实力衰弱,没有力量与秦国进行寸土必争的拉锯战。三年的战备储存、数十万的精兵全都龟缩在大梁城内,魏王企图用屡试不爽的国都防守战术,来拖垮来势汹汹的秦军。齐、秦两国虽多次在大梁城下无功而返,但时移世变,这套曾经有效的战术,在王贲的进攻下却成为加速魏国灭亡的工具。

王贲汲取了历次攻城失败的教训,改变了进攻的战略。他逐一扫除大梁周围的卫城,使大梁变成了进无可进,退无可退的一座孤城。魏军已成瓮中之鳖,只需抽水捉鳖。而王责下令掘开大梁周围发达的河流网络,瞬间将大粱城变为一片汪洋。

魏国的优势瞬间变成了劣势,坚壁防守的持久战术不攻自破。大梁城中的十万魏军、三年储备,还没有派上用场,就成为了鱼腹之食。魏王被迫投降,从此秦国东进南下一马平川,再无阻力。赢政的统一大业在灭魏之后,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市场是开放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这就意味着企业的发展策略不能一成不变。顺应天命,在变化中求发展,在适应中找机会,企业必将如日中天。墨守成规会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坚持过时的策略将把企业带上不归路。大粱之败就在于所出招数已经被敌人摸得透彻,主动变成了被动,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的发展策略进行规划的时候要学会变通,这种变通不是没有原则的。如果企业面对的是暂时性的困境,坚定地执行既定战略是必要的。市场客观环境发生改变时,以往因为坚持战略而得到的成功与经验就成为了阻碍企业进步的绊脚石。

★企业管理者必须尊重市场。即使原有战略没有在新的市场情况下出现问题,也应该针对实际情况对企业策略进行逐步改进,这样才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