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这些议论就传到了秦始皇的耳中。侯生、卢生二人畏罪潜逃。秦始皇本来就对儒生不满意,一怒之下大肆搜捕咸阳的儒生。只要是公开宣传与中央政府不一致言论的都在搜捕之列,先后有460多人被抓住坑杀。
法家思想是秦始皇实现大一统、中央集权和个人独裁的理论基础。六国儒生代表的理念与秦始皇的治国方略相左。儒家鼓吹周朝之礼,反对秦朝的郡县制,倡导分封制。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秦始阜想通过焚书坑儒,除掉了支撑各国再度独立的文化与精神支柱。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本质其实是一场权力保卫战。导致秦始皇作出焚书坑儒的原因除了文化上的专制以外,还有他个人对权力的贪婪。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恶果比其他的任何暴政都要严重:
在文化落后的时代,知识分子操纵舆论的能力比官方强大。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后果就是与天下知识分子决裂,将国家精英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秦朝统一之初,秦始皇东巡,以齐鲁之地为代表的学者、儒士多有归附。焚书坑儒事件却激化了天下知识分子与秦朝本来已经逐渐淡化的矛盾。在社会中掌有话语权的儒生们由“向秦”之势变为“逆秦”之心。秦朝的刀剑只能用来杀人,而知识分子的笔不仅可以杀人,还可以诛心,诛杀一切对大秦帝国的忠心。
焚书坑儒破坏了秦朝数百年以来尊重人才,兼收并蓄的精神。在短时间内秦朝只存在法家一个声音,一种思想。商鞅、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在大秦帝国走向极端。专制的统治政策和专制的文化政策导致秦朝这架已经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失去了最后控制的措施。
与秦始皇争夺权力的不仅有外部的力量,还有统治集团内部的因素,焚书坑儒并不能解决权力之争。在讨论向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时候,李斯已经在秦朝的朝堂上进行了一次舌战群儒的战斗。
这不是李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大秦帝国内部法家学说与其他学说之间的较量。它涉及到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焚书坑儒只是消除了表面的争论,权力的争夺还会以更加隐蔽和极端的方式出现。
李斯的挑唆,淳于越的反对意见和方士侯生、卢生二人的逃跑,彻底点燃了秦始皇的怒火。“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企图用强制方式实现文化上统一的举动。他如此急于求成,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离心,为自己留下了千古骂名。
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下属顶撞上级,员工顶撞领导是管理工作中的正常现象。巧妙地处理这个问题,有助于管理者树立良好的形象,改善上下级关系,也有助于管理者获取员工的信任。如何应对下属的顶撞和不同的声音,应是企业管理者的一项基本功:
★做好情绪控制。首先,管理者要稳住场面,抑制冲动,避免自己情绪失控。不温不火,既能反映管理者的修养,突出管理者的形象,又能缓解尴尬局面,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冷静思考,公正处理。在稳定情绪的前提下,管理者要冷静思考问题,辨明是非曲直、谁对谁错,以便对症下药。公正处理顶撞问题,就事论事,不对个人打击报复,这能赢得下属尊重,正确解决问题。
成功没有捷径,要想把企业一夜之间做大做强是不可能的。很多功亏一篑的企业家不是败在能力上,而是败在速度上,不是速度太慢,而是太急于求成。
企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超越企业家自身能力和企业实力的决策,无论多么美好都不现实。不顾实际,超速发展的企业往往十分脆弱,只要一个小小的事故就可能引发全面的危机。企业家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没有打好根基就急于快速扩展,或者没有做好规划就急于实施策略,那么在面临市场风险、企业危机时就可能应对不及,落得破产倒闭的下场。
6.筑万里长城: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平衡
秦始皇为了巩固天下,可谓费尽心力。他专断独行,急于求成,作出了许多不理智的行为,将秦帝国的根基逐渐损毁。
公元j214年,秦始皇为消除秦朝北边的隐患,假借“亡秦者胡也”的谶纬之言,对匈奴进行了大规模用兵。抢夺河套之地后,秦始皇便命蒙恬修筑长城以守藩篱。
秦始皇不是修长城的第一人,却将这项事业做到了极致。长城作为一种加强防御和划定疆界的建筑,早就矗立在了列国的边界及国界处。他遣蒙恬征发70万人,历时四年时间把秦、赵、燕三国原有的长城连成了一体。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的新长城横空出世。
农耕民族的特性决定了重防守,不重进攻。在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面前,农业民族的劣势显而易见。长城的修建恰似一道人为屏障阻隔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直接冲突。这在冷兵器时代所具备的军事防御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虽然修筑长城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但它形成了一道主动防御的屏障。相比主动出击和被动防御而言,巩固边疆的成本大大降低了。草原之地无法发展农业,无法获取财富。直接攻击匈奴除了占领大量无用的土地和耗费大量的物质以外,没有任何的收益。
匈奴作战灵活机动。匈奴军队既是牧民也是战士,不存在后勤保障问题。游牧的特性和广阔的草原让他们有无限的退后空间,一次两次战争不足以消除匈奴的威胁。常年累月的出击,即使打赢了对匈奴民族的战争,也要被高昂的战争成本拖垮。
而且匈奴民族以骑兵为主,在平坦的草原上杀伤力十分巨大。长城的修筑使战争固定在了一个地点,消除了匈奴骑兵机动灵活的优势,减小了秦朝军队与匈奴骑兵战斗力的差距。
修筑长城之后,秦朝大军依靠长城以逸待劳。大量农民和囚徒被迁徙到长城脚下耕种,既加强了防御力量,又解决了后勤保障问题。
匈奴是骚扰秦朝北部边疆的主要势力,依靠强大的骑兵和游牧不定的特性与秦朝大军周旋。秦朝边境广阔,匈奴入寇的时间、地点都没有可循规律。秦军应接不暇,常常陷于疲于奔命的防守中。主动出击短时期很难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勤物质供应耗费巨大。
根据匈奴的特性,秦始皇改变作战策略,修筑万里长城,从被动防守变为主动修筑防御体系。长城就像一道高墙横亘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依靠长城以逸待劳的防守方式,既解决了匈奴入寇的问题,削弱了匈奴骑兵的天然优势,又保护了长城内的农业生产,节省了边疆防御的耗费。
凡事都是具有两面性,秦始皇修长城的不智之处在于,在没有巩固国家统治基础之前就急求成,最后反为他人做了嫁衣。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容易适得其反,使好事变成坏事。解除匈奴的骚扰固然重要,却不是秦始皇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秦朝就像一个刚刚做完手术的病人,天下六国在秦朝军队这柄锋利的手术刀下被缝合了在一起。秦始皇作为国家的大脑首先要做的是指示身体各部位愈合伤口,协调动作。
正如李斯等人所说,匈奴前有强秦,后有月氏等力量的威胁。它虽然骚扰秦朝边境,却只是皮毛之痒。秦始皇不顾实际,先击匈奴,再筑长城,将大秦帝国折腾得病人膏肓。
秦始皇修长城的错误还在于没有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长期利益要追求,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投资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秦始皇由主动出击匈奴到修长城被动防御匈奴,是因为他看到了游牧民族迁徙不定的特点,主动出击很难达到目的。如果修筑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以逸待劳就可保万世太平。从历代长城所起的作用来看,秦始皇的决策确实是很划算的。
万里长城虽然暂时解决了秦朝的边患,但是修筑万里长城需要在短期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大的经济压力对于还不稳固的帝国和刚刚从战乱中得到喘息的百姓来说,绝对是不可承受的。君不见孟姜女在长城脚下的哭诉,君不见无数冤魂和尸骨谱成的带血歌谣: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