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辩论与抢答知识全集
5670500000035

第35章 辩论之法——“秀外”(5)

当我们艺术地表达喜悦、欢快、疯狂、激动、安详、欣慰、爱抚、羞涩、愤怒、惊讶、忧郁,凄凉、呻吟、焦虑以及恍惑、镇定等等情感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艺术处理和一定程度的艺术夸张。随着有声语言艺术的发展,表达这些情感的时候,又把它赋予一定的思想意义,也就是注重心态的情理结构。有声语言艺术的研究把音型分为硬质型和柔质型,在内容适宜的共同条件下,同是硬质音型,既可以处理成浑厚雄壮、铿锵有力,也可以处理成虚张声势、空洞叫喊,同是柔质音型,既可以处理成亲切温柔、细腻委婉,也可以处理成娇柔造作、嗲声嗲气。

由此可见,音型的训练,有声语言艺术的应用,是一个人综合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语音声调的运用和有声艺术语言艺术也在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生活赋予艺术丰富的内容,艺术表现生活,服务于生活。可以想见,一个对于语音、声调能够自由驾驭和支配,并把它艺术化和美化的人,能够在许多场合为自己增添魅力和感染力,为自己打开契机,带来成功。

除了声乐、戏曲之外,有声语言艺术运用的形式是很多的。比如,话剧,电影、播音、朗诵、报告、讲课、演讲、相声、广播讲话等等,而辩论活动无疑也是重要的形式之一,而且由于辩论的特点,有声艺术语言的运用有着独特的,甚至是更高的要求。

为了充分认识声调技巧在辩论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妨对辩论的特点作以下的分析:

1.即时即景的现场效果

国外有一位演讲词作家埃德蒙·伯克,他写的演讲词无论是逻辑、论证还是文笔都堪称上乘精品,至今在大学里还被当作经典演讲范本供学生研读。可是他本人却没有能力把自己的精品直接地奉献给听众,因为无论是怎样妙笔生花的演讲词,到了他的嘴里,就变成了味同嚼蜡、令人呵欠连天的“催眠曲”,他被众议院称为“催眠钟”。这位只可读其文,不可听其声的“演讲家”,实在令人遗憾。看来,妙笔生花,文才滔滔,宏文大作挥笔而就与口若悬河,绘声绘色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在这一点上,辩论和演讲是共同的,他们都要受到即时即景的现场效果的直接检验。在这里,声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篇平铺直叙的文章,经过有声有色的声调艺术加工,也可能会变得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当然,辩论也少不了对语言结构的调整与加工,在这种“现场直播”的情况下,一方催人入眠,另一方令人“赏耳悦目”,那么前者显然要相形见绌。即使在没有听众的双方辩论中,能够以声夺人的一方也会另有优势。这不仅是它的内容得到了强化与渲染,而且使对方失去了平衡,自惭“声”秽。

国外一位著名的导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假设的比喻:想想看,一个哑巴想向他所爱的女人表达自己温柔的、诗一般的情感,他却用了令人嫌恶的‘依呀’声来代替正常的声音,他把心里所体验到的和他所珍重的美好的情感歪曲了。

这个假设是可信的。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自己的“音响效果”不佳而失落爱情,失去机会的事情是不乏其例的。

2.双方对垒的直接抗衡

如果说即时即景的现场效果是辩论与演讲等方式所共有的,那么辩论则是双方对垒和抗衡的舞台,这一点就更加特殊。

思想的敏感与成熟,思维的敏捷与技巧,态度的自信与坚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声调来表现的。信息的载体不仅有语言,还有语音与声调,在同样的场合,同样的时间内,传递信息量更大的一方当然是更加有利的一方。

我们知道,对于任何行为而言,竞争和对垒都是一种刺激和调动因素。在这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寸土必争,互不相让”的情况下,任何一种手段的略胜一筹,稍占上风,都可能具有决定的意义。

声调技巧和其他的技术手段一样,是挑战和较量的一个重要侧面。

3.辩论需要综合其他有声语言艺术形式的特长

辩论为有声语言艺术提供的舞台更加宽阔,更加立体。演讲一般按照一个基调,一般没有忽高忽低的升降起伏,甚至要避免声调的“奇峰兀起”或急转直下。朗诵一般不需要相声艺术的逗哏和灵活多变、快嘴快舌、滑腔拖腔;法庭宣判和战前动员不需要朗诵的浪漫悠雅、诗情画意和乐感节奏,而辩论则不然,它有时需要象朗诵一样优美动听,有时需要宣读判决书一样庄重有力;有时需要象相声一样幽默风趣,有时需要象演讲和动员一样激昂亢奋;有时需要象戏剧的台词一样渲染夸张,有时需要象播音一样规范和沉稳。

一个好的辩论员应当能够集这些有声语言艺术的特点于一身,根据情况变化,交替恰当运用。因为辩论不仅要用声调来表达思想、渲染情感,而且要争取共鸣,创造氛围,也就是以声达意,以声达情,以声夺势,以声夺人。

4.辩论中的停顿与转换等的变化较多较快

一方面,由于在辩论中,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所以被打断或转换的机会较多;另一方面,由于辩论中高度紧张,论题涉及领域广泛,所以内容转换频率较快。而且,比喻、比较、类推、引证、模仿等各种技巧交替使用。因此,语音、语调,音型,节奏、频率的转换和应用,也应当随机应变,气象万千。同时,由于对方和听众对于辩论的接受与领会十分直接,十分迅速,因此,谁对声调把握得准确和自然,谁就有利于争取主动。

从上面我们看出,辩论同朗诵、相声、戏剧表演等语言艺术是有区别的。因为它并不纯粹是一门艺术,而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活动。但是,谁又能否定它已经跨入了艺术领域的边缘呢?谁又能否定辩论需要艺术修养,需要追求艺术效果呢?如果说,辩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恐怕也不为过。如果把辩论比作写字,那就是要吸收书法艺术中谋篇布局、讲究笔划的艺术风采,把字写得漂亮、大方,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把辩论比作写文章,那也决不是写公文报告一样的文章,而是写散文、通讯、报道一类的文章,就应该写得文采飞扬,出神入画。何况辩论中的声调技巧密切地为辩论中的思想、观点、语言、情感服务,带有综合性。它既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辨论综合技巧的重要构成。

铿锵有力,落地回声

1965年国庆前夕,陈毅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型中外记者招待会,当场回答记者的提问。

下午三点整,陈毅笑容满面,步履轻快地进入了会场,记者们全体起立,热烈鼓掌。陈毅经过简短的开场白之后,话锋一转,笑着说:

“你们可要警惕,到中国来要当心被洗脑筋啊i”(轻松幽默,寓刚于柔)

当记者问到国共合作时,陈毅回答:

“我们欢迎李宗仁先生参加这个合作,我们也欢迎蒋氏父子能象李先生这样参加合作,欢迎台湾任何个人和集体参加这个合作。”(诚恳坦荡,力度增加)

当记者问到我国核武器发展情况时,陈毅笑着说:

“中国已经爆炸了两颗原子弹,我知道,你也知道。第三颗原子弹可能也要爆炸,至于何时,你们等着看公报好了。”(潇洒大方,柔中露刚)

整个记者招待会笑声迭起,气氛十分活跃。而当谈到国际反动势力对中国的挑战时,陈毅激昂地说;

“中国的政策要由中国决定……”

说到激动之处,陈毅一下子站了起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斩钉截铁,铿锵有力)

在这一段回答记者提问的对话中,陈毅的侃侃而谈是在他自己创造的气氛烘托之中进行的。然而,在关键时刻,他声如洪钟,一字一顿,每个字都象炸弹一样,具有雷霆万钧的无比威力。

陈毅的话音一落,全场爆以雷鸣般的掌声。这里充分体现了浑厚、强悍的硬质音型的振撼效果——语感与声调的强化,可以加强心理感觉,激发感受印象的跃动,减少接受疲劳。

譬如,古代的判官和说书艺人都有一块惊堂木,又称醒木。惊堂木一拍,可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古代打仗的战鼓以其轰鸣和节奏体现出强烈的激发性和召唤性,而一种由义音综合的听觉振荡就可以形成强大的动态心理冲击力。

在辩论中,这种具有强大振撼力的语音声调技巧,运用是比较多的。比如:

1.当辩论进入高潮,辩论者需要重复强调或强化自己的某一观点时;

2.当辩论进入一个阶段或总体的概括总结时;

3.在阐述自己辩论的基本观点和主题时;

4.在引用较为重要的权威或经典的观点作为论据时,等等。

凡是观看过亚洲大专辩论会实况转播的人都记得,北京大学辩论员马朝旭在总结归纳的发言中,就强化了自己的力度,有点象我国著名电影演员孙道临给电影《王子复仇记》中的哈姆雷特的配音,铿锵有力。第一场辩论本来是双方相持不下,势均力敌,北大队险胜一招。而马朝旭的发言象排球场上的郎平以自己特有的“铁鎯头”重扣落地一样,为北大队的最后胜利起了关键作用。

铿锵有力、强化力度的语言技巧,运用起来并不十分容易。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机会地频繁运用,会造成重点不突出的不佳效果。而能够把握时机,在关键时刻恰当运用,则可以对自己强化优势,把握扬长避短的转换时机,推进对自已有利的高潮等发挥奇妙的作用。

抑扬顿挫,节奏有致

崔文华同志在所著的《有声语言艺术美学》一书中指出:“音节的拉伸形变,急骤化,陡顿、跌挫,回环,悠荡,起与收的控制,这一切,形成艺术语言造型,它以一种极强的造型直感(诉诸听觉的)唤起接受者的想象造型,以很动人的活性很强的形态促成美感。而节奏是这一切的核心机制。”

抑扬顿挫和语音节奏之所以重要,是和接受者对于音量大小与节奏的敏感性分不开的。对节奏的敏感可以说是从不懂事的儿童起就十分明显的。既然如此,对节奏美进行挖掘和揭示,自觉运用节奏的规律,就等于开辟了人们情理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普列汉诺夫认为:“对节奏的敏感正如一般的音乐能力一样,显然是人类心理和生理本性的基本特质之一。”他接着引证达尔文的话,“这种重视不是欣赏,至少也是觉察节奏和拍子的音乐性的能力,看来是一切动物所特有的。而且毫无疑问,这决定于它们神经系统的一般生理本性。”

美学家帕克在《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节奏并不单是存在于词的纯粹声音中,也存在于它的背后的思想中。声音由于是声音,本身是没有节奏可言的,它们是通过有意义的吐发或倾听的主观过程而取得节奏的。节奏主要在于这些活动中,并且从这些活动中转向体现它们的声音中。……每一件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作品都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思想之流。……正象在诗歌中有一种通过把语言重读的自然波动加以规律化而造成的重读节奏一样,也有一种通过把思想脉搏的运动加以简单化和规则化而产生的更为深入的节奏。”

这一段话的确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节奏的背后是思想和情感。节奏的产生和感受是主观过程的结果。思想和情感脉搏是情感的内在机制。

当语言由声音来表达的时候,它的扬和抑,快和慢,顿和续是由更深刻的思想感情来把握和驾驭的。节奏是浪花,思想是河流,节奏的美与不美,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情感。懂得这一道理,对于辩论的启发是十分重要的。

如前所述,辩论是思想的交锋,是情感的交流。但是,当我们认识到,思想情感与抑扬顿挫、语音、节奏之间的内在联系之后,是不是说节奏就能自然而然地表达思想情感呢?显然不是这样。互相联系不等于互相取代,只有认识到节奏的美学规律,自觉地把握和运用它时,才能收到维妙维肖的效果。

第一,在速度快慢、声调强弱上拉开对比度。

首先,匀衡、平板、单一的音调,由于缺乏高低快慢的变化,即使是十分清晰悦耳的声音,它的美感也不能持续,因为这种声音作用于听众的听觉,是单调的刺激。而长期停留在单一的刺激位置上,听觉就会变得乏味和疲劳。老和尚念经与交响乐之间美感效果的悬殊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声随情转,以声传情,既可以扩大传递信息的功能,也可以给人以声情并茂的美感。辩论当中,无论是辩论双方还是听众,都有丰富的情感变化,如果声音平铺直叙,激昂之时未见高扬,悲痛之时未见低沉,愤怒之时未见有力,声情之间严重错位,首先就破坏了和谐的美感。这时,也就更谈不上思想内容的准确表达和强化表达了。

第二,适当运用间隔与停顿。

适当地运用间隔和停顿,造成片刻的沉默,这样,有益千使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并产生一种悬念、期待的效果,从而使前后的内容给听众和对方以更为深刻的印象。

有一位老干部在《演讲与口才》杂志上回忆自己一次比较成功的座谈会发言时,是这样介绍的(括号及其中的话是介绍者自己加的):

“要振兴江西和南昌,首先要搞清省情市情。南昌的特点是什么,优势又在哪里?(稍停,巡视会场)

“唐代有个大才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青年作家吧,而且是著名的青年作家,名叫王勃。他途经南昌时,即兴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传颂千古的文章,名叫《滕王阁序》,文章一开头,王勃用了两句话来概括南昌的特点与优势。(稍作停顿,喝口汽水,既是滋润嗓子,又借机砚察全场情绪,同时也是为了引起听众注意,使人迫切想知道王勃说的那句话是什么)

“王勃写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说了三件事。物、人、地,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南昌具有三大优势……此外,江西是一个人才倍出,英杰如林的地方。”(一字一顿地突出了“人才倍出,英杰如林”八个字)

“今天的问题是,要振兴江西,振兴南昌,关键在于发挥上面三大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略作停顿,环视会场,只见东道主们有的频频含首,表示同意;有的在凝神谛听,表示高度重视,发言的开头取得了成功。接着,逐一分析了如何发挥三大优势的问题)

在这个例子中,停顿与间隔的作用是发挥得十分充分的,它成了发言者观察会场,把握局势,调整思路,推出妙语的有效手段。

行云流水与短暂沉默之间的交替转化所引起的心理反映是十分奇妙的。它创造了回味的余地,用期待心理提供了下一步跃迁的跳板,又为发言人本身的审时度势创造了机会,同时,一张一弛,韵味十足,这也是符合人们的审美意识的。

第三,注意整体节奏的设计与把握。

一部乐曲可以说是变化万千,交响乐尤其如此。作为器乐曲中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交响乐,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通常第一个乐章为快板,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慢板,用变奏曲式;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用副三步曲式;第四章为快板或急板,用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但是,任何一部交响曲都要有特定的旋律贯穿始终。旋律是乐曲中音的线条,其中因各音的时值和强弱不同而形成节奏,因各音的高低不同而形成线条的起伏。由于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家们历来十分重视,尤其刻意追求旋律中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