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辩论与抢答知识全集
5670500000045

第45章 辩论之法——“秀外”(15)

再如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者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审判中,以出色的论辩,击败了德国法西斯阴谋陷害共产党人是纵火焚烧国会大厦的纵火犯的起诉。他一出庭,就理直气壮的宣布:

“是的,我是一个布尔什维克,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是的,以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的资格来说,我是一个负责的和领导的工作者。正因为如此,我不是一个采取恐怖主义的冒险家,不是阴谋家,也不是纵火犯……”

季米特洛夫以大义凛然的气概,表白了自己的革命立场,然后话锋一转,立即驳斥了敌人的诬蔑论调,显示出自己的论辩的锋芒,从情感气势上一下子把对方的论辩锋芒给压了下去,从而为法庭辩护的最后胜利铺设了道路。

利用弱点,击垮对方

“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古人的这些话语,对于我们认识人在论辩中的心理和情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参加论辩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也都力图表露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运用情感因素,可以在论辩中取胜,所以我们说,情感在论辩中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情感因素也是如此。论辩中的个人,每人都既具有情感方面的优势,又有自身的情感弱点,这样,就使得情感在某些时候会成为消极的因素。一个好的论辩者,在情感方面也应该是“知己知彼”,即一方面能洞察对于情感上的弱点,攻其痛处,使对方心理上发生混乱,使自已的每一句话在对方心中产生摇撼和威力;另一方面,也要明确自己情感上的弱点,适时补救,防止被对方抓住。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用理智对情感进行控制,不能喜则得意忘形,怒则目眦尽裂,哀则哭鼻抹泪,乐则嘴可衔尊。要使喜笑怒哭在理智支配下为论辩的胜利服务。有人说:“一个人要想在论辩中取胜,关键的关键不在于他怎么想办法去战胜对手,而是看他能不能战胜自己。”这话听起来以乎有些偏颇,但也确实有它一定的道理。这里所说的战胜自己,主要是说战胜自身情感方面的弱点,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超毯自我。”俗话说:“打铁先要本身硬”,你自己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别人纵然要施展情感手段也无以逞其技。相反,如果你意志脆弱,情感方面存在着某些缺陷,那就很容易为对方抓住。“苍蝇专拣伤口处下蛆”,就是这个道理。而际的情感弱点一旦为对方抓住,虽然看来好象伤口不大,但也足以置自己于死地。历史上,利用对方情感弱点,彻底击垮对方的论辩事例俯拾皆是。比如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有“诸葛亮舌战群儒、骂死王朗”以及“三气周瑜”“毛遂自荐战楚王”等,下面我们就看一看诸葛亮毛遂这些人物是怎样利用对方情感上的弱点,从而战而胜之的。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智谋的人之一,在群杰争雄的年代他辅助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汉政权。在他的成功中,能言善辩自然起了不小的作用。

在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突出地反映了诸葛亮因人而异,击其弱点的高超的论辩艺术。当时,曹操已基本上削平北方群雄,又占领了荆州,势力空前强大,带领着“马步水兵83万,诈称100万,水陆并进,船骑两行,沿江而来”,准备扫平江南,统一各国。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力量较小的刘备只有同东吴孙权结成联盟,共同对敌,才能求得存在和发展。但是,东吴内部却分为主战派与主和派,孙权为此举棋不定,于是刘备派诸葛亮前往柴桑郡说服孙权。

一到孙权幕下,诸葛亮首先对在场的“一班文武二十余人”逐一相见,各问姓名。这既是一种礼节,更重要的是了解各人身份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特点,从而制订对策。不久,孙权手下的第一个谋士张昭就开始发难了,他说:“昭是江东没有才能的人,不过听说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可有这样的话吗?”诸葛亮笑着说:“这是我生平极小的比喻呀!”张昭说:“近来,听得刘备三顾茅庐,幸得先生相助,仿佛如鱼得水一般,想着要席卷荆州,然而现在却连荆州也归属了曹操,不知这里面是什么计谋?”诸葛亮知道张昭是辅助孙权的重要人物,现在应该首先说服他,所以就回答说:“我以为取汉中的土地,易如反掌。我主刘备躬行仁义,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所以竭力推辞不取。但是刘琮这小子,听信佞言,竟暗自投降了曹操,这样才使曹魏猖獗了起来。此刻我主在江夏屯兵,自然别有所图,这不是那些平庸的人所能了解的。”张昭说:“照这祥说来,先生的言行岂不是矛盾了吗?你是自比管仲乐毅的,可是管仲在齐垣公那里做宰相称霸天下,乐毅帮助弱小的燕国,也夺取了齐国70多座城池,这两个人真是英雄大才,先生在茅庐中,但知向风月示傲慢;但现在既然帮助了刘豫州,应当替生灵涂炭,剿灭乱贼反臣才对。但刘备在没有得到先生相助的时候,尚且能纵横天下,割据城池,现在得到了先生以后,却见曹兵一出,便弃甲抛戈,望风披靡,如今失地无数,连安身的所在也将没有了。难道管仲乐毅,也是这样的吗?”诸葛亮笑着回答说:“鹏程万里,燕雀岂知鸿鹄之志,比如人害了重病,当先饮以粥汤,服以和药,而使脏腑调和,形体渐安;然后才可以治以猛药,服以肉食,从而病根可除,人命赖以救治,不这样做,徒想用猛药来挽救生命,岂不是妄想?刘备寄迹在刘表那里,兵不满千,将也只有关张赵云几个,这正和人害了重病一样。在新野那山僻小县中,人口稀少,粮食缺乏,刘备在那里也不过是权以容身,说不上想坐大。可是虽在那种兵甲不完,城廓不固的环境中,那一次博望的火攻,白河的水淹,使曹军心胆俱裂。我以为管仲乐毅的用兵,也至多这样罢了。至于刘琮的投降,刘备完全不知道,而且他又不忍夺取同宗的地方,这正是他大仁大义的表现。寡不敌众,胜负也是兵家常事。从前汉高祖屡次被项羽打败,但垓下一战,总至成功;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一定的计谋,不是靠夸口逞舌可以收效的。”这一段话,诸葛亮紧紧抓住了对方的弱点,予以错误的暴露,所以使张昭再没有话可以回答了。但另外一个人却又应声说:“如今曹公屯兵百万,大将千员,吞并江夏,即在目前,你怎样看呢?”那是虞翻。诸葛亮听了,微笑说:“他虽拥兵百万,但都是袁绍刘表的乌合之众,何惧之有?”虞翻冷笑地挖苦说:“兵败地失,现在正想向人求援,还说不惧,这不是大话骗人吗?”诸葛亮反驳说:“刘豫州以数万仁义之师,又怎能敌百万残暴之众,现在退守夏口,这是等待机会哩。如今江东兵精粮足,且地势有长江的险要,但臣将们却都还要使他们的主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的耻笑,从这里看起来,刘备真是不害怕曹贼的了。”这里,诸葛亮抓住了对方惧怕曹操主张投降的弱点,针锋相对狠狠回击,结果使“虞翻不能对”。正在这时,步骘又插嘴说:“孔明先生也想学张仪苏秦的口舌,来游说东吴吗?”诸葛亮反问道:“你以为张仪苏秦只是辩士,但你可知道他们也是豪杰吗?苏秦佩六个相印,张仪两次相秦都是竭力帮助别人的,和那些畏强凌弱的比较起来,真是完全不同。你们听了曹操虚言大话,便畏怯请降,却笑起张仪苏秦来,岂不是可笑得很?”这里,诸葛亮抓住了对方胆怯请降的心理弱点,驳斥了他的错误见解,使得步骘默默无语。

接着,郁林太守陆绩出场了,此人更加狂妄,他轻蔑地说:“刘备虽云中山靖王后裔,却无什么记载可查考。人们只知他是织席卖草鞋的庸人,又怎么能与曹操抗衡?”对这种鄙俗的人身攻击,诸葛亮也不客气,他笑着也刺对方一下,说:“你陆绩不是原在袁术门下的吗?好好坐下来听我说吧。”接着,他说:“刘备是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是按谱赐爵的,怎么说无可稽考!况且汉高祖出身不过是小小的亭长,最后却得了天下;那么织席卖草鞋的,又有什么耻辱呢?你说的都是小儿之见,不配与有学问的人一起交谈。”这些话锋芒毕露,用轻蔑来对付“轻蔑”。

打发了陆绩,严唆又站起来说道:“孔明所说的,都是些强词夺理的话,而不是出于正统经论,不必再扯这些了。只是请问孔明你依奉的是哪家子经典?”孔明回击道:“寻章摘句,乃腐儒之所为,怎么能够兴邦治国呢?古有伊尹、子牙、张良、陈平及邓禹、耿弁等人,皆有匡扶宇宙之才,也没有见他们生平中埋头于哪部经典。难道非要效法书生,只限于在笔矶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吗?”说得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忽然又有一人站起来,大声说道:“孔明你不过好说大话罢了,其实未必有真才实学,恐怕是要为儒者所耻笑呢?”诸葛亮一看,原来是一个叫程德枢的人,就答道:“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力求在当世发挥作用,在后世留下美名。而那些小人之儒,则只会雕辞琢句、写写画画、埋头书本,胸中没有计谋和主见。比如杨雄,写了不少文章,自己却投靠王莽,不免投阁而死,这就是小人之儒,是不足为取的。”程德枢也不能对。

诸葛亮在这场辩论中,针对群儒的不同特点,分别对之,或细致分析,或针锋相对,或引经据典,或据理反驳,总之,都抓住对方弱点,击其痛处,使对手或羞愧,或难堪,或退却,或叹服,最后众皆失色,无言以对。

在说孙权的时候,诸葛亮又使用另外的方法。孙权在曹军压境,谋士意见纷纭的情况下,犹豫不决,定心不下。针对孙权这种心理上的弱点,诸葛亮使用了激将法。孙权明知诸葛亮来的目的,是要劝他下决心联刘抗曹,但还是问诸葛亮:“曹操欲吞并东吴,战与不战,请你为我谋划。”诸葛亮说:“昔日天下大乱,将军起于江东,刘备收众汉南同曹操争雄天下。而今曹操新破荆州,威震海内,使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刘备才逃到这里。战与不战,请将军量力而行,能战就早作定夺,断绝议降之念;不能战也早下决心,听从众谋士之论,按兵束甲,北面事曹。现在将军你对曹操那边说要投降,而内心中又疑惑不定,事情紧急而不作决断,灾祸马上就要降临了。”孙权问道:“照你这么说,刘备为阿不投降曹操呢?”诸葛亮抓住机会,应声对道:“昔日田横,不过是齐国的壮士罢了,尚能守义节而不屈服受辱,而何况刘备是王室后胄,天下英雄,众人仰慕,——事情发展到哪一步,有其天数,但他怎能够屈处于别人之下呢?”这一席话,正中孙权的痛处。他以英雄自居,而今若降曹操,还算什么英雄,众人怎再仰慕于他,他还怎么争雄天下?本来三家争雄,而今曹操势大,刘备不降,保持英雄本色,而他若投降,则与刘备不能相比,这是孙权绝不愿接受的。因而,诸葛亮话出后,孙权被激得热血上涌,勃然变色,虽怒,然还是下了决心:“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

在智激周瑜的劝说中,诸葛亮更将情感技巧施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鲁肃引诸葛亮刚见到周瑜,周瑜便言:“曹操以天子为名,其师不可拒。且其势大,未可轻敌。战则必败,降则易安。吾意已决。来日见主公,便当遣使纳降。”对周瑜的这番话,诸葛亮不仅不去反驳,反而冷笑说:“公谨主意欲降曹,甚为合理。”为什么说合理呢?诸葛亮论证道:“曹操极善用兵,天下无人能挡。以往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他对敌。而今这些人都被曹操灭了,天下再没有人敢与他对敌了。只有刘备不识时务,硬与曹操抗衡;而今落得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至于国家的命运危亡,可以归之于天命嘛,有什么值得顾惜的呢?”在这段话里,诸葛亮大贬周瑜,说他不敢与曹操对敌,不仅根本算不上英雄,而且是那种只知保妻子、全富贵、屈膝降敌的小人。这一下,就使得周瑜难能忍受。但诸葛亮觉得还不够,又进而进言说:“我有一计,不用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也不需要亲自渡江;只须派一个使者,用扁舟送两人到江上,操贼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都会卸甲卷旗而退。”周瑜听到这,止不住问道:“用哪两个人,可退曹兵?”诸葛亮说:“我在隆中时,就听说曹操在漳河造了一个铜雀台,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充实之。曹操本来就是好色之徒,早就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大乔,小的叫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操曾经发誓说:‘我有两个愿望: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天曹操虽然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不过是为此二女罢了。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曹操得此二女,必然称心如意,班师回朝。这是范蠡献西施之计,为什么不快点办呢?”周瑜问:“你说曹操想得二乔,有什么证据吗?诸葛亮说:“曹操的小儿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曹操曾命其作赋,名作(《铜雀台赋》,赋中的意思,就是说他家合该为天子,立誓取二乔。该赋因文辞华美,我还能背诵:‘……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风。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之共。……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一番话,说得周瑜勃然大怒,离坐指北而骂道:“老贼欺我太甚!”诸葛亮却急忙站起来劝说道:“以前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子呢?”周瑜说:“你不知道: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就是我周瑜的妻子呀。”诸葛亮故意装出惶恐之状,说:“我实在不知道。失口乱言,死罪!死罪!”周瑜说:“我与老贼誓不两立!”诸葛亮进一步激他说:“事情须三思而行,免得后悔。”在诸葛亮的智激下,周瑜极其感奋,意志坚定起来,朗声发誓说:“我受孙伯符委托,哪有屈身降曹的道理?我早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也不会改变志向!望你助我一臂之力,共破曹贼。”至此,诸葛亮辩服东吴诸众,实现了联吴抗曹的战略设想。

在战国后期,秦国与赵国交战,赵国遭到惨败。赵王派相国平原君去跟楚国谈判联合抗秦的事。平原君带了12个人去,其中有一个叫毛遂的门客。平原君为了说服楚王同意出兵抗秦,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把嘴皮都说破了,楚王还是不同意。一道去的人既着急又无法,而毛遂早在一旁细细观察揣摩,当平原君再也无力说服楚王时,他一跃而上,跟楚王进行了一番舌战。毛遂侃侃而谈:

“楚国有五千里地,一百万士兵,原来是个大国。自从楚庄王以后,一直做着霸主。没想到秦国一兴起,楚国连连打败仗。甚至堂堂的国君也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秦国。这是楚国最大的耻辱。秦国的白起,是个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小子,带了几万人,一战就把楚国的国都——郢都夺了过去,逼得大王只好迁都。这种耻辱,就连我们赵国人也为你们害羞,想不到大王倒还不想雪耻呢。老实说,今天我们主人来跟大王商量合纵抗秦,主要是为了楚国,并不单是为我们赵国啊!”

毛遂这一番话,句句击中了楚王的痛处,楚王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终于同意出兵抗秦。

毛遂的成功主要是善于审时度势,掌握了楚王心理上的弱点——他害怕揭他的老底,说他无能;另一方面,毛遂运用旁敲侧击、说明利害、激发自尊心这一诀窍,终于说服了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