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庙的庆祝名声很大,给乡里带来了压力,烟馆的霍老爷自然也是要面子的人,既然乡长把这个活交给了自己,要么不接要么就干好,听说河阳县县长要亲自来看戏,霍老爷对这次活动更加的重视。
搭戏台选址选在了最热闹的马路边上,找来四辆驴骡子车拉土垫起两米高的土台,连夜挂起两盏汽油灯,那汽油灯是用人工打气,把灯座里的汽油压成气体,喷到白纱罩子上面,点燃后沙沙直响,比城里的大瓦度的电灯泡都要亮,照的土台子灯火通明。把碾压稻谷的石磨,用铁链子绑定两头,边上捆一手臂粗的木棍作为夯杆,在链子中间均匀围绕底部系好五六根手腕粗的麻绳,制成专门打夯柱。又从邻村选了十个壮小伙子,五个一组,唱着打夯调子,开始像建房子一般夯起台基来。那打夯的调调听着很顺耳。扶夯杆的是领唱,其余五个拉夯绳的作为符和,抑扬顿挫,合辙押韵,既显现了领唱的才气,又显现了团队的整体性。
“拉起来了”“嗨吆”
“看着那脚丫”“嗨吆”
“别砸瘸了”“嗨吆”
“沿着那台线”“嗨吆”
“可别打弯了”“嗨吆”
“打弯了要挨揍吆”“嗨吆”
“挨揍就惨了”“嗨吆”
“我说呢,小张坤吆”“嗨吆”
“使点劲吆”“嗨吆”
“那个昨天晚上”“嗨吆”
“在媳妇身上”“嗨吆”
“都用完了?”“嗨吆”
。。
围观打夯的人群哈哈大笑起来,打夯人中的被提着名字的小张坤,脸红到了耳朵根上,手里的夯绳却不敢松紧,他知道谁不用劲,那夯杆,便向谁歪了过去。
地基夯实后,便在地面整齐的铺上青砖,戏台的四周埋上碗口粗的四根木柱子,顶部用细木条打成尖顶状,形状类似城里的凉亭,顶部盖上军队搭帐篷用的帆布,盖的四周围上黄色帷幔,围墙则有村里的老粗布染成蓝百花,用绳子和砖块拉紧布围。这样,戏台的主体部分基本大功告成。
演员还是乡里各村的骨干为主,小李家村的李青峰是邻里八乡的旦角,双杨树存的王金信则公认的老生,再请县剧团的小丫和徐大庆的武台班子,这些主角够演几天了,找十几个丫头小伙子,在台上帮衬一下,基本就是全县最好的演出了。这些如意打算基本按照霍老爷的想法,由金刚去一一落实。
狮子庙村的小树和牢靠被金刚选了过去跑龙套,管吃管喝还给赏钱,俩人也觉得有脸面。阿福本打算去凑凑热闹,让牢靠给金刚捎去了二斤点心,没想到点心倒是收下了,金刚却没同意,让阿福好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