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
5673600000004

第4章 别跟领导玩心眼——摆正出发点是第一要务(3)

2.控制好火势

既然领导已经发火了,就不要自己也发脾气再往火上面浇油了,这样只会导致火势越来越大,还很可能把自己也烧伤。你应当成为一条“隔离带”,不让火势蔓延,使领导的火不能持久,而是自动熄灭。

3.掌握好火候

对于经常发脾气的领导,你应该把握好火候,选择适当(比如公司聚餐、集体旅游)的时机进言,在平时的沟通中,向他说明发火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身体,还会影响周围其他人的工作,希望领导可以提高素养,尽量不要放纵不好的脾性,这是一种积极的“防范宣传”。

说话感悟

领导在下属面前发脾气,有时候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意图,只是想宣泄一下,而真正令他生气的事情未必就是他说的事情。此时,你最好能够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等他消完气再解释也不迟。如果你能够及时明白领导的意图,并积极地给予他配合或者自我调节,那么你与领导的关系就会融洽,这对你未来的事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话不在多,有效才是目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效率的年代,在人们的脑海里,时间概念可以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晰。“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在当今社会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节省时间,人们选择吃快餐,为了追求效率,人们总是选择最快的生活方式,微博的兴起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其实沟通也是如此,没有人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去听你的“长篇小说”,尤其是工作繁忙的领导。因此,在和领导沟通之前,为了达到好的效果,需要动动脑子想想怎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意思表达清楚,怎样在领导失去耐心之前把问题说明白。正如李开复所说:“有了客观的意见,你就应该直截了当地去表达,不要做任何事情都像打太极拳一样,会让人不知所云,也会给大家造成很多误会。”

经理:“小张,客户需要的产品使用说明和用户手册邮寄出去了没有?”

下属:“领导,我比较忙,所以交给小刘去做了。”

经理:“那小刘寄了没有?”

下属:“他刚好有个临时会议需要参加,所以还得我去邮寄。”

经理:“已经邮寄了?”

下属:“我刚要去邮寄,客户打电话过来,就产品的使用问了一些问题,我对此一一作了解答。”

经理:“后来呢?”

下属:“后来,这家公司还针对用户手册提了一些意见,希望我们能够做一些调整。”

经理:“那你调整了没有?”

下属:“我正要调整,发现……”

相信很多人和这位经理一样,听到这里已经忍无可忍了。这位下属和领导之间的沟通虽然很长,说了很多东西,但是他不能把话说到重点上,这种拐弯抹角的沟通,其结果显然是失败的、无效的。如果我们不希望领导对我们忍无可忍,就应该用最简洁、最直接的话语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话多不是关键,有效才是目的。

一次,有一位富翁去教堂里听一位牧师传教,刚开始时他认为牧师讲得很好,对此事很有好感,并决定等传教完了,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捐献出来。过了一个小时了,牧师还在讲,这位富翁有点不耐烦了,他决定只捐献身上的零钱,把整钱留给自己。又过了半个小时,牧师的传教还在继续,接近愤怒的富翁又一次改变了主意,他决定分文不捐。最后等牧师讲完了,已经崩溃的富翁不但没有捐钱,还从捐款的盘子中拿走了2块钱,作为自己时间的补偿。

几乎所有的人都渴望有效的沟通,从中获取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信息,如果你像这位牧师一样和你的领导唠唠叨叨几个小时,相信你的领导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好感。

但是在公司里,啰唆是很多员工常犯的毛病之一。他们“自以为是”,为了表现自己,只考虑怎样在领导面前把话说得精彩绝伦,“口吐莲花”,却很少考虑自己的话是否把要告诉领导的真实意思表达清楚,对方是否能够从中明白些什么。

沟通不在话多,有效才是硬道理。要知道你和领导沟通的目的不是向他显示你的口才,而是为了让他听懂并且乐意接受,所以和领导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在表达清楚意思的前提下,把话精简到最短。

有效沟通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作为下属不仅要有这个意识,更需要懂得一些表达的技巧:

1.写出,再删减

和领导沟通的目的在于分享彼此的信息,将信息有效直接地传达给领导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和领导沟通的时候,尤其是领导比较忙的时候,一定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剔除那些用来铺垫和修饰的语言,少说偏离主题的话,尽量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把意思阐述清楚。

日本着名随笔家山本夏彦曾经说过:“写文章最后一个阶段,要修改成好的文章的秘诀就是删减、删减、再删减。”其实沟通和写作是一个道理。当你不知道怎么去和领导沟通的时候,就把自己要说的话先写出来,然后把多余的话删减、删减、再删减。

2.使用通俗的语言

领导是公司的管理阶层,他可能每个部门都或多或少地有些了解,但是不一定都很专业。所以在沟通的时候,不要为了卖弄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这样不仅会让听不懂意思的领导如坠雾中、很没面子,而且会让领导认为你是一个语言能力不足的人,结果导致事倍功半。

3.善于聆听,做个好听众

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领导的观点和想法对自己以后的汇报和深化非常重要。因此,不要急于在领导面前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聆听和领悟。自顾自地滔滔不绝,会让领导认为你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是起不到有效沟通的目的的。

说话感悟

在工作中,没有哪个领导会喜欢那些繁文缛节的空话套话,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更喜欢说话简洁明快、思路清晰的员工。因此,要围绕主题,用尽可能简洁而清楚的语言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沟通不在话多,有效才是硬道理。

摆正心态,不为失败找借口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声音:“领导,这件事情和我无关。”“我实在是太忙了,没有时间。”“都怪某某没有配合好。”“其他公司都在搞促销,而我们没有促销,当然销售不好……”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难免会出现失误,但是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你是不是在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各种借口呢?其实,很多理由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就可以不断给自己寻找借口,长此以往,如果你养成了这样的坏习惯,那么你就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因为你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找借口之上。

有人说,与其千方百计找借口,还不如说“我不知道”。是的,如果在工作中你确实没有能力把事情办好,那你可以直接告诉领导,而一旦你接受了任务,就说明你相信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好,那么就不要给自己寻找借口了。正如西点军校的学员一样,他们在长官面前的答案只有四种“是”、“不是”、“不知道”、“没有任何借口”。

张锐是一家食品厂的一个部门经理,公司效益一直都不错。有一段时间,公司接到了一些消费者的投诉,说公司的某一系列食品的口味比以前差了很多。由于公司最近新上了一个生产线,而且货源也和以往不同,所以口感和以前有所区别。

对此,公司老板非常重视,他通知所有的部门经理三天后开一个研讨会,让大家都能在会上拿出自己的分析报告和意见。接到任务后,张锐认为,产品的问题跟他们的部门没有关系,所以不用去找什么解决方案,只要按时到会就行了。

会议开始了,没想到,老板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发言,说说自己的看法,这下可把张锐急坏了,在他之前的几名经理都说出了自己对产品问题的建议,但是张锐没有时间去听,因为他在为自己没有准备材料找借口。轮到他发言了,张锐没有说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而是把自己最近的工作情况说了一下,告诉老板,自己最近很忙,没有时间准备材料。

会议结束后,老板找到张锐,问他对会议的看法,张锐非常紧张,不知该说什么,于是他又向老板重复了一遍自己没有准备材料的借口,老板听了后,脸色大变,生气地说:“我知道你很忙,但是别人就不忙吗?既然你认为你和别的经理不一样,那好吧,公司以后任何跟经理有关的活动和会议你都可以不参加了,回去写一份离职报告吧。”

对于一个领导来说,他可以原谅你犯错误,可以原谅你不知道怎么去做,但是绝对不能原谅你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他们要的只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中的一大堆理由和借口。一个在工作中给自己太多借口的员工是永远不会受到领导重用的。

借口也许会让你暂时逃避困难或处分,让你感觉得到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却让你失去了上司的信任和同事的尊重。在工作中寻找太多的借口,既不利于公司的发展,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所以,一定要尽量减少自己寻找借口的频率,我们不妨来学习一下:

1.告诉领导结果,而不是借口

在给领导汇报工作时,一定要先说出你的结果,而不是先用很多借口去为结果做铺垫。比如,这个月领导给你的任务是5万元的业绩,而你只完成了3万,这个时候,应该对领导说:“这个月我完成的业绩是3万元,虽然没完成目标,但是我一定会……”而不应该说:“由于这个月是淡季,再加上公司没有什么促销活动,所以……”或者“由于上个月,我身体不太舒服,所以……”寻找借口来解释问题,很多时候确实会让你侥幸逃脱责任,但是一次的侥幸,会让你在心里面自鸣得意,下次出现问题时,你脑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寻找借口,而不是解决问题,试想,这样的人又怎能成功?

2.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现如今,在企业里,很多工作都很难一个人完成,都需要整个团队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这样就为很多喜欢找借口的人寻找到了推卸责任的机会。他们在工作中不尽职尽责,一旦出现问题,就对领导说:“这不是我的错,是因为谁谁谁……”殊不知,这样的回答不但不能消除你自身的责任,还会让领导认为你这个人不诚实,没有团队精神,从而对你失去了信任。

3.在工作中,不要抱怨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天都会遇到一些麻烦事,在遇到麻烦的时候,有的人会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有的人则会抱怨:“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时间长了,这句话就会成为他的口头禅,影响到他的工作,什么事情他都会没有信心,认为自己命不好,一定很难完成。这样的人,领导自然不会喜欢,因为他的抱怨不但让自己的工作没有效率,而且会波及到办公室其他人的情绪。

说话感悟

在领导面前寻找借口,表面上好像给自己营造了一个不用承担责任的安全角落,殊不知,这个角落其实是你职场生活“寿终正寝”的地方。因为没有哪个领导会喜欢总是寻找借口的员工,而且一旦竞争来临,这些借口就会把你死死地束缚在淘汰的旋涡之中,让你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