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中国茶文化趣谈
5674400000016

第16章 名人茶缘篇(2)

李御史对陆羽更加惊羡不已,并请教陆羽是怎么品出水之差别的。陆羽告诉他,南零水是长江江心漩涡之中的水,要在子、午两个时辰,用绳索吊着铜瓶或铜壶,从江心深处水下取水。如若深浅不当,或错过时间,就取不到真正的南零水。接着,在李御史的要求下,陆羽给他们讲了最适合泡茶的20个等次的水。即为:第一,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二,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三,蕲州(今湖北浠水)兰溪石下水;第四,峡州(今湖北宜昌)扇子山下的蛤蟆口水;第五,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六,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七,扬子江南零水(今江苏镇江一带);第八,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西东瀑布水;第九,唐州(今河南泌阳)柏岩县淮水源;第十,庐州(今安徽合肥)龙池山岭水;第十一,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二,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三,汉江金州(今陕西石泉、旬阳)上游中零水;第十四,归州(今湖北秭归)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五,商州(今陕西商县)武关西洛水;第十六,吴淞江水;第十七,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八,郴州圆泉水;第十九,桐庐严陵滩水;第二十,雪水,等等。

后来一些品茶名家对陆羽品水排的等次多有异议,如欧阳修、张又新、赵佶以及朱元璋的儿子朱权等人也对品水等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使得人们对饮茶用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陆羽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唐德宗下令征茶税

唐德宗李适(742—805年)是唐代宗李豫的儿子,是唐朝第十代皇帝,在位26年。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之初,为整治平定“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创伤,他强化中央集权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先是宣布废除租庸调制及一切苛捐杂税,实行两税法。即按户征收人头税和按土地征收田亩税。这种新税制对遏制以前的乱征赋税很有积极意义。

建中四年(783年),德宗李适发现自从实行两税法之后,对减轻民间的赋税大有好处,可是国库却显得有些空虚,于是就与大臣们商议扩大国库积累的方策。当时有些官员早已察觉到国库的空虚,但是不敢直面向皇上进谏。大臣们议论纷纷,都觉得应该增加国库积累,可是又拿不出名正言顺的决策来。这时户部侍郎赵赞向德宗进谏说:“为了增加国库积累,解决军费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征收税赋。”他的话刚一出口,就有位大臣问他:“我们刚废除苛捐杂税没有多长时间,又要征税,老百姓没有怨言?”赵赞其实心理早有准备,便不慌不忙地说:“我的意见不是让老百姓平摊要征收的税赋,而是让那些已经富起来的富户和茶商缴些税。如今很多富商占有房屋数百间或数千间,一直不负担税赋,我们可以规定每户除自用房十间之外的,都要纳税。还有现在茶商们很活跃,每次运茶的车马大队都是运上几千斤茶叶,一次运输的茶叶就可以赚上几千两白银,应该向他们征收税赋。”这时又有的大臣附和说:“这两样税赋是应该征收。房产是固定建筑,好征税,茶商是流动的人群,怎么征税呢?”赵赞立即回答道:“茶税的征收手段是在茶乡的路口设置征收网点,购茶、运茶的商人和车辆途经路口的征收网点时,按茶叶的斤数纳税。”赵赞的建议得到了德宗皇帝的认可,就下了圣旨,开始向房产大户和茶商征税。自此茶税就作为一个新税种在我国确立下来,以后各个朝代又不断修订税法,逐渐得以完善,成为各个朝代的一笔不小的税赋收入。

李德裕辨水的得与失

李德裕(787-850年)是唐武宗执政期间权重一时的宰相,曾被封为卫国公。在当年朝廷内部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的20多年中,他最终失败,遭到打击,被贬为崖州(今海南琼山)任司户,后郁悒而死。李德裕出身于豪门世家,他的父亲就是唐宪宗时宰相、《亢和郡县图志》作者李吉甫。李德裕自幼勤奋好学,又长于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因此他常常能体味、辨别到常人所忽略的事物。其中辨别泡茶用水就是其一。

李德裕喜好饮茶,起初对泡茶用水并不在意,可是后来他读到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得知茶圣陆羽对饮茶用水进行过潜心研究,并亲自品水,为各地的水排列等次,称在子、午两个时辰,从京口(今江苏镇江)的长江旋涡之中,用长绳吊着铜瓶,深入水下取的“南零水”为“佳茗美泉”。李德裕当时正在浙西观察使的任上,就常派下属去京口取些“南零水”饮用,使得他对“南零水”产生了特殊的好感。后来李德裕被调往京城任职,权位尚不高,无法利用权力取用“南零水”了,只好委托友好的官宦借南下巡视的机会捎回些“南零水”来。有一次,一位钦差奉旨去京口处理一件地方官吏贪赃枉法的案件,李德裕闻讯就到他的府上拜访,请他捎些“南零水”泡茶,并将从哪里取水、怎样取水等一系列的做法都很细致地讲给这个官员听。

这位官员到京口后,对官员贪赃枉法的案件处理得很顺手,十几天就处理完毕。或许是因为案件处理得顺利,他总是觉得轻飘飘的,频频接受地方官员的宴请,竟然将李德裕委托取水的事忘了个一千二净。直到浮舟北上到了建业(今南京)时,才猛然想起李德裕委托取水之事。于是就命随从用吊桶从江心取了几桶水。回到长安就亲自交给了李德裕。

李德裕自然是欣喜异常。立即命下人煮水泡茶。不大会儿,下人将泡好的茶端了上来。李德裕很客气地请这位官员饮用。李德裕也呷了一口,立时觉得口味不对,根本没有“南零水”泡茶的醇厚和甜润,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这‘南零水’不是原来的味道了!”接着他又呷了一口,说:“怎么这水像是建业水呀!”捎水的官员见此,意识到假“南零水”被识破了,只好如实道来,向李德裕承认了错误。

后来武宗登基后,李德裕被封为宰相,位高权重,不再有人敢欺骗他了。不过李德裕接受了前次托官员捎“南零水”的教训,就改用无锡惠山寺的石泉水。这个石泉水被陆羽列为天下第二泉,也是泡茶的优质水。

李德裕借重权势,仿效唐玄宗时杨贵妃的千里快骑送荔枝的办法,通过驿站每天将惠山的泉水传送到长安。久而久之,劳民伤财,朝廷的官员也议论纷纷。有位牛僧孺派的官员就请出长安昊田观的高僧,谎称能引惠山泉水到长安。李德裕得知这个消息后很高兴,就召见了这位高僧。高僧说:“我相中了一条水脉,小僧住持的昊天观的一眼水井,与惠山寺的石泉水水脉相通。”李德裕听了既高兴又有点半信半疑。几天后,李德裕命人取来吴天观的井水和惠山泉水,并还从长安的水井及渭河各取来一罐水。将这四罐水摆在桌上,请高僧辨认。殊不知牛派的官员买通有关人员,做了手脚,高僧很快就将昊天观的井水和惠山泉水选了出来。李德裕很是惊奇,同时也相信了昊天观的井水与惠山泉水水脉相通的事。殊不知这是牛李党争的产物,李德裕被骗了尚且不知。他能辨别“南零水”和“建业水”的区别,却没有辨别出党争的后果。

白居易是辨茶能手

白居易(772-846年),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曾出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因直言敢谏,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司马。这对他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因为白居易是个功名心切、进取心强的人,初人仕途,他踌躇满志,想一展平生之志,济民安邦报效国家。不料残酷的现实,朋党的纷争,使他备受挫折,频遭诽谤,几起几落,最后被放逐到江州。因此他感到悲观失望,觉得自己再没有机会参与朝政,思想趋于消沉。

他到江州的那个春天,正是新茶刚刚上市的时节,他的好友——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李宣为了安慰他,特地给他捎来几斤新茶。本来白居易就喜欢饮茶,在仕途蹭蹬时得到好友的关心,心中非常高兴。于是他不顾自己正在患病,就欣然命笔创作了一首《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这首诗叙述了他与李刺史很深厚的友情,表达了对好友赠新茶的感激之情。一句“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既写出了他们间的关系非同一般,也说明白居易在品茶、辨茶方面具有独到的造诣,好友有了新茶、好茶,先请他品尝,这是对好友的尊重,也是对好友“别茶”(辨茶)水平的肯定,因此白居易又被誉为“别茶诗人”。

在白居易的2000多首诗作中,据传涉及茶事的诗有50余首,足见他对于饮茶的嗜好了。他的饮茶如同李白的饮酒,每天都要饮茶,而且比李白饮酒要频繁得多,白天饮,夜里也要饮。他如此嗜茶恐怕与他的诗歌创作有关,饮茶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以茶助诗兴。他那“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的诗句就是他以茶助诗兴的写照。

再就是以茶交友。唐代盛行饮茶,很多官员、文士经常通过以茶会友、以茶赠友的方式联络感情。白居易本来好客,每当他的朋友或妻舅给他捎来好茶时,常常邀好友一起品茶。从他的诗中不难看出,他常邀好友品饮,也常应友人之约去品茶。如“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的诗句,写的就是诗人李绅前来品茶的事。李绅,字公垂,是白居易好友。他来品茶时饮几杯是不行的,要为他准备榻床,饮了再休息,甚至要饮个通宵,住在这里的。

白居易在江州待了一年,第二年春天他携家带口,来到他在庐山香炉峰下遗爱寺旁边建的草堂安居。在这里开辟茶园,亲自种茶。他在《香炉峰下新置草堂》中写道:“药圃茶园是产业,野鹿林鹤是交游。”他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满意,在一首诗中写道:“疏散郡丞同野客,幽闲官舍抵山家。春风北户千茎竹,晚日东园一树花。小残吹醅尝冷酒,酒炉敲火炙新茶。”诗中对草堂周围环境的描写,透露出他摆脱政务、隐居山野的愉悦自得的心情。特别是“小残吹醅尝冷酒,酒炉敲火炙新茶”两句,写出他的悠闲自在,喝着农家酿造的白酒,饮着亲自烹煎的新茶,感到优哉游哉,其乐无穷。此外像“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等诗句,更进一步写出了他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卢全的饮茶诗

卢仝(约795-835年),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幼时家贫,读书刻苦,不愿做官,隐居洛阳多年。在文宗大和九年(835年)的甘露之变时,恰巧卢仝造访宰相王涯,被视为同党,被误捕杀害。卢仝为人淡泊仕途,隐居期间专治经学,对《春秋》颇有研究。闲暇时也常用散文笔法写诗,诗风通达,语言浅近,被誉为“卢仝体”,深受大诗人韩愈的器重。卢仝的再一个爱好就是饮茶。他对饮茶很有研究,曾创作了一以茶为题材的诗歌。最为脍炙人口的还是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那一年清明之后,他的挚友孟谏议大夫托人给他捎来几斤新茶,就题发挥写了这首诗。在诗中卢仝表达了自己饮茶的深切感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坠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首诗写得语言平实,格调灵活。首先从收到孟谏议的新茶起笔。孟谏议是常州刺史,而常州又是阳羡茶的产地。在新茶收获之后,孟谏议派人给卢仝送来“三百片”阳羡新茶。接着写自己得到新茶的喜悦心情。像这样专供皇帝和达官贵人饮用的“至精至好”的阳羡茶,竟然被我这样的平民饮用,真是受宠若惊,于是就关起门来自煎自饮起来。这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渲染,从侧面强调了阳羡茶的高贵和优良。

进而转笔写饮茶的感受。“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是写煎好的茶汤的颜色和汤花咬盏的情形。他一连喝了七碗茶,每一碗的感受都有不同。到喝到第七碗时,就觉得“两腋习习清风生”,飘飘欲仙。这部分与前一部分相呼应,从饮茶感受的角度表现了阳羡茶的品质优良。

最后笔锋骤转,为苍生请命。在“地位清高”的人品饮这种好茶时,是否知道它是很多苍生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攀缘山崖峭壁采摘来的呢?能否给苍生们喘息的机会呢?总的来看,这首诗既表现了卢仝感谢朋友孟谏议赠送给他极为难得的阳羡茶,又写出了饮用这种品质优良的阳羡茶的深切感受,同时,还寄予了对采摘茶叶的苍生们的同情与怜悯。

遗憾的是,这首诗自问世之日起,就被断章取义而忽略了它的社会意义。如果单纯地从饮茶角度看,它的确是构成唐代茶道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于传播饮茶的益处,推动饮茶风气的普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南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玉川自出胸臆,造语稳贴,得诗人句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卢仝的这首诗广为传诵,已经成为咏茶的典故。许多古今诗人在咏茶诵茶时常常用到这个典故。如宋代的苏轼写道:“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杨万里写道:“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明代的胡文焕写道:“我今安知非卢仝,只恐卢仝未相及”等,使卢仝和他的这首诗成为茶界耳熟能详的典故了。

陆龟蒙自备茶园

陆龟蒙,唐代文学家,其生年不详,大约卒鱼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姑苏(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殷实富足,生活无忧。早年参与科举考试而屡试不第,退而隐居松江甫里,自号甫里先生、江湖散人。隐居后,除了精读《诗》、《书》等儒家经典外,就是主事农耕。他经常亲自带领佣工到田间干农活,对农事非常熟悉。在闲暇时节,以读书、钓鱼、饮茶为乐,并将自己的心得撰述成书。如《笠泽丛书》,收集了许多反映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的田家诗;《放牛歌》、《刈麦歌》、《获稻歌》,以及《蚕赋》、《渔具》、《茶具》等;还有《耒耜经》、《陶朱公养鱼经》等都是总结和记述他的农耕和养鱼经验的著作。陆龟蒙喜爱茶,日积月累,还编成《茶书》,可惜今已不存,成为历史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