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中国茶文化趣谈
5674400000005

第5章 茶事茶艺篇(4)

这副茶联富有哲理性,告诫人们要认清奋斗的方向,才能不断攀登高峰,达到目的。这类茶联与饮茶没有直接关系,是借此饮茶机会告诫茶客人生的大道理。

茶联的再一个特色是赞赏茶的品质和饮茶的美感。如杭州灵隐道上有个卖龙井茶的茶园,在茶园的门楹上有一副茶联:

一杯春露暂留家,

两掖清风几欲仙。

这副茶联的上联写以茶留客,其言外之意是因为龙井茶好喝才留住了客人饮茶;下联写饮用龙井茶的感受,借用唐代诗人卢仝“七碗茶”的典故,表现了饮用龙井茶后的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感受。这副茶联没有“茶”字,连一个赞颂龙井茶的字也没有,可是给人的印象却都是在赞颂龙井茶。茶联中有很多都是联中无“茶”字,却是摹写茶事和茶艺的。如,郑板桥为一家会客室门柱上写的茶联是“得与天下通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联中虽无一个“茶”字,可是读来却给人“此处无茶胜有茶”之感。

还有的茶联写得诙谐幽默,别具情趣。这也是茶联的一个特色。清代乾隆年间,广东梅县学子叶新莲曾为茶酒店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这副茶联写出了人生奔波的艰辛和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无奈情绪。在通俗易懂的联语中,渗透出辛酸的幽默。新中国成立前在西安莲湖公园曾有一个“奇园茶社”,它的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奇乎?不奇,不奇亦奇!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上联的“奇”字分别与下联的“园”字相对应,构成“奇园”二字。读来诙谐有趣,独具风采。大家都觉得这副茶联很有意思,却不了解其中的真意。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才明白这副茶联的意思是“不奇亦奇,是园非园”。原来这里是西安地下党的一个秘密交通站,是以“奇园”为联络标志的。最有趣的是回文茶联,有副回文茶联是:“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反过来读就是“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两种读法意义不同,饶有风趣,在品茗的同时,欣赏着这样的茶联,更会增加饮茶的兴味。

中国茶具的演变

我国的陶器生产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从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器来判断,其形状和大小都可断定是先民的饮食器具。当时食具和饮具还没有分开,是用陶土制成的缶。韩非在《韩非子》中就提到尧时饮食器具为土缶。我国最早关于饮茶器具的记载,是汉宣帝时期王褒《僮约》中的“烹荼尽具”。句中的“荼”是古代的“茶”字,“尽”是“净”的通假字。意思是说烹茶用的茶具要冲洗干净。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到在公元前200年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茶具了。

唐代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广陵耆老传》载:晋元帝(317~323年)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文中的“器茗”,就是“茗器”,茶壶。茶壶在唐代以前就出现了,当时人们把茶壶称“注子”。其形状如瓶,腹部大而口径小,便于多装水。旁边有一提柄,因此又把“茶壶”叫“偏提”。《茶经》还记述了西晋八王之乱时,晋惠帝司马衷“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的事。侍从用“瓦盂”给他敬茶,说明当时已经有了陶土制的茶碗。以上史实说明,在唐代以前我国的先民已经使用了茶壶和茶碗,只是制作粗糙,个头较大,甚至与酒具没有什么区别,经常是混起来使用的。在唐代用于盛茶的碗.叫“茶糖”(碗),茶碗的个头较前变得很小了。我们从韩愈《孟郊会合联句》的诗中写的“云纭寂寂听,茗盥纤纤捧”来看,“纤纤”是形容很细小,可见唐代茶碗已经是很小巧的了。当时的茶具一般家庭是陶制的,而皇亲贵戚、豪门贵族则用金、银、铜和玉制茶具。

到了唐五代时,随着饮茶的兴盛,茶具也发展很快。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就介绍“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还有各地出产的瓷碗、风炉、炭挝、火荚、纸囊、碾、漉水囊、瓢等28种茶具。这么多的烹茶器具可谓丰富多彩,说明唐五代的茶具已有相当的规模。

宋金时代由于摒弃了唐代的煎茶法,改用点茶法,茶具较之唐代大大减少,北宋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说到当时茶器有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9种。宋代的饮茶器具,从式样上看沿袭唐代,但是比唐代更加精细和讲究美观。唐宋以后,随着陶瓷业的迅猛发展,相继出现了定州白窑、柴窑、汝州窑等官窑生产陶瓷器具,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据《宋稗类钞》记载:“唐宋间,不贵金玉而贵铜磁(瓷)。”尤其是陶瓷茶具盛茶能保持香气,价钱又低,很受大众喜爱。

元代饮茶是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不需要用茶碾将茶饼碾碎,茶具越来越精,但基本式样还是上承唐宋的。

明代饮茶沿袭了元代直接用沸水冲泡,这就使得唐宋时代的炙茶、碾茶、罗茶等器具成了多余之物,与之相适应的是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形成了沿袭至今的茶具式样。明代张谦德的《茶经》里谈到当时的茶具,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9种。明代茶具讲究制法、规格,注重质地,特别是茶壶、茶盏的形式和色彩都比前几代有了很大变化。在这个时期,瓷制茶具替代了陶制茶具,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都获得了大幅度的发展,在色泽、造型、品种、式样等方面,都进入了精工细作的时期。

明朝的嗜茶者很看重紫砂壶。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最有名气的砂壶是宜兴紫砂壶。

到了清代,饮茶时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冲泡法,因此,清代的茶具只限于茶盏、茶壶等几种。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盛行的盖碗,多由江西景德镇生产。当年的茶具除了青花瓷、五彩瓷外,还创制了粉彩、珐琅彩茶具。江苏宜兴紫砂陶茶具,也有新的发展。特别是当时任溧阳县令的“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设计了新颖别致的“十八壶式”,由杨彭年兄妹制作成型后,再由陈曼生用竹刀在壶上镌刻书画,为宜兴紫砂茶壶开创了新风。此外,自清代时期开始,福州的脱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编茶具也开始出现,多姿多彩的清代茶具标志着茶具新的水平和新面貌。

茶具冠冕紫砂壶

紫砂陶壶被称作茶具的冠冕,以其质朴的特质和深刻的艺术内涵,成为我国茶文化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国的茶具最初是陶器,宋朝以前的人喝茶,都是用陶制和瓷制的茶具。根据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一诗中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诗句,可以断定在北宋时期就开始使用紫砂制作的茶具,不过还不是真正的紫砂壶。

据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录》的记载,最初用紫砂制作紫砂壶具的是明朝正德年间金沙寺的一个僧人,因年代久远而不知叫什么名字了。这位僧人闲来无事,就在烧制陶缸和陶瓮的时候,尝试着用紫砂制作茶壶。当时,学子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陪伴他读书的家童供春(又叫龚春),平时也无事可做,就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制坯,学习制作紫砂壶。他制作的紫砂壶,壶形新颖、雅致,质地薄而坚硬,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石”之称,因而,供春成为紫砂壶的杰出代表。后来有一个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模仿供春制作紫砂壶,他做的壶形比供春做的个头大。有一次时大彬到江苏太仓做生意,从茶馆茶客的议论中得到启示,就开始制作小壶。从此,宜兴紫砂壶名声远布,流传开来,成为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

明代周密《宜都壶记》中说:“今吴中较茶者,必言宜兴瓷。”《桃溪客话》载:“阳羡名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同价。”一把好紫砂壶,能与黄金争夺价钱的高低,堪称难能可贵。于是收藏者纷纷解囊,更进一步提高了紫砂壶的身价。即使是今天,紫砂名壶也是收藏家们不惜重金寻觅的目标。

紫砂壶之所以大行其道,不仅仅是由于它的造型美观,样式很多,小巧玲珑,还由于用它泡茶时有很多其他茶具所不具备的长处。一是制作紫砂壶的紫砂是一种带有微细气孔的材质,透气性能好。用紫砂壶泡茶,能品味到茶叶固有的香气,茶汤不易变味;二是紫砂壶能吸收茶汤,经久使用壶壁积存茶锈,就是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久久不散;三是紫砂壶由于砂性材质传热缓慢,泡茶后握在手里不烫手,还能在文火上加热而不会裂损;四是紫砂壶使用时间长了,因手掌抚摸和茶油浸润的作用而变得油光锃亮,正如《阳羡茗壶系》里所写的,“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人手可鉴”;五是紫砂壶的造型富于变化。这种壶全是手工拍打、镶接制作的,不论圆、腰圆、四方、六面、侧角、高矮、曲直都可以随意制作,并且形成紫砂结构严谨、口盖紧密、线条清晰等工艺特点。

据说,第一位制作紫砂壶的僧人,在他制作的紫砂壶上就镌刻着“闲静有致”的字样。这说明他在制作紫砂壶时就熔铸进“茶禅一味”的理念。事实上也是如此,一把好的紫砂壶,往往是将哲学理念、茶人精神、自然韵律、书画艺术汇集于一身。紫砂本身的自然色泽朴实无华,制作者就在这种自然形态的紫砂上进行加工、创造,就使得紫砂壶产生了绝妙的美学效应,给人以质朴无华、端庄淡雅、稳重静穆、自然流畅、敦厚蕴藉等心灵感受。奥玄宝在《名壶图录》中说,紫砂壶“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紫砂壶的这种古朴淳厚、不媚不俗的气质,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因而文人将玩壶与品茗视为相得益彰的“雅趣”,这也使得紫砂壶的身价大增,成为茶具中的冠冕。

对紫砂壶的选用分为两种,一是收藏家的收藏,二是嗜茶者饮茶使用。尽管选用的标准有所不同,也有高下之分,但是有些共识性的原则还是应该注意的。不如此就容易被赝品所迷惑,达不到预期的饮茶和收藏的目的。

选用紫砂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壶的造型美观,符合自己的欣赏水平和美感要求。紫砂壶是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的,其造型千变万化,几乎是一把壶一个样,不论是圆形、腰圆形、四方形、六面形、侧角形、动植物象形的,也不论是高、矮、曲、直,以及各种变形的,都可以随意制作,而且不论什么样的造型,都具有结构严谨、口盖紧密、线条清晰等工艺特点。

第二,注意壶的质地,仔细查看胎骨是否坚硬,色泽的油润度如何。紫砂壶是用紫泥、红泥、绿泥等天然泥料塑造成型的,要用1200℃的高温才能烧成。紫红色泥和浅紫色泥叫紫砂泥,烧成后成为紫黑色或紫棕色;灰绿色泥叫绿泥,烧成后呈浅灰色或浅黄色;棕红色泥叫红泥,烧成后呈灰黑色。这就是各种不同颜色的紫砂壶的成因。这样的紫砂泥颗粒较粗,含铁、硅较高,成品的硬度也高。从胎子的微观透视,它内部呈团形颗粒,外层是鳞片状颗粒,两层颗粒间形成气孔。了解到紫砂壶的胎质特性,在选用新壶时,要打开壶盖,轻轻敲击壶体,如果声音铿锵清脆,悦耳,就说明胎骨坚硬,如果壶的表面再呈现出光滑油润色,就是很好的选择了。当然也不是壶体的声音稍低就不好。一般地说,壶音铿锵清脆者适宜泡重香气的茶叶,如清茶;壶音稍低者较适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茶、铁观音等。

第三,闻闻壶里的气味。采用手工打泥片,再将泥片镶接而成的新壶会略带土味,是最好的壶。近现代以来,随着陶瓷技术的发展,有些紫砂壶采用注浆成型办法制作。这样制作的紫砂壶,由于紫砂泥非常细腻,器物的里外极其规整,壶身也很光润,但由于是模具成型,往往带火烧味或机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