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人骨骼保健
5679100000013

第13章 骨折防治(1)

骨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我国年轻人骨折的发生率在3%以下,中年人可上升到5%,49~60岁上升为10%~25%,70~79岁则高达30%,而且中老年人骨折不同于年轻人,愈合慢,功能恢复较差,防治骨折是中老年人医疗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中老年人骨折的常见原因及特点

1常见原因中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原因与年轻人不同。其常见原因如下:

(1)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骨折的最主要原因。为了预防中老年人骨折,必须首先做好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从某种意义上说,预防骨质疏松就是预防中老年人骨折。

(2)跌倒:跌倒是中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中老年人与青壮年人不同,由于机体组织结构的老化,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较差,加上中老年人大多骨质疏松,骨骼脆性较大,一旦跌倒就有可能发生骨折。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跌倒现象时有发生,看似轻微的跌倒就有可能导致骨折。

(3)颠簸:中老年人是经不起颠簸的。当中老年人乘坐汽车在高低不平的马路上行驶时,就有可能引起其脊椎椎体的压缩性骨折。

(4)用力不当:用力不当也可能引起中老年人骨折,如急剧弯腰、手提重物、用力向上推举、用力扭转身体等。

(5)用力咳嗽或打喷嚏:对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来说,咳嗽或打喷嚏就有可能引起肋骨等处的骨折。

(6)不明原因:还有一些中老年骨折患者从未察觉自己曾经骨折,当拍X线片的时候,才发现脊柱有压缩性骨折或其他部位的骨折。

2特点

(1)轻微外力就可能骨折:中老年人的骨折与青年人不同。年轻人受到剧烈外力作用,如高处跌落、被器械击中、翻车等意外伤害时可能引起骨折。而中老年人受到轻微外力作用即可发生骨折。

(2)骨折好发部位:中老年人骨折好发的部位与年轻人的也不完全相同。中老年人骨折最常见的部位是前臂远端、股骨颈、脊柱椎体、肋骨、肱骨等。

(3)骨折症状不明显:中老年人骨折一般多非暴力所致,无明显的皮肤和软组织损伤,有时并无明显的疼痛和肿胀等症状。患者自己和家属误认为只是跌了一跤,没有想到会发生骨折。这是中老年入骨折延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

(4)骨折愈合慢:中老年人发生骨折后,由于局部供血差,组织细胞生长缓慢,骨痂生长迟缓等因素的影响,骨折的愈合速度明显减慢。年轻人的前臂骨折后,多数在4~6周即可愈合,而中老年人则可能需要7~8周。

(5)功能恢复较差:由于中老年人全身功能状态较差,骨折后愈合又较慢,因此相应的生理功能恢复就较差。如果中老年人上臂发生骨折,手臂的功能恢复则较慢;如果骨折发生在股骨颈,由于长期卧床,下肢的行走功能恢复很慢,有的甚至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6)骨折的并发症多:中老年人骨折后往往长期卧床,以致诱发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褥疮、肺炎、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深部静脉血栓、缺血坏死(如股骨头坏死)、肾功能衰竭等。

二、中老年人常见的骨折

1科雷骨折科雷(colles)骨折是人体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67%~17%。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骨折多由滑倒时手掌着地所致。表现为腕部剧痛、不敢活动、肿胀、皮下瘀血、畸形。科雷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侧面观,前臂远端餐叉样畸形,背面观,呈枪刺样畸形。史密斯骨折的移位方向与科雷骨折相反。骨折重叠移位时,可扪及桡骨茎突上移与尺骨茎突同一水平,甚至超过尺骨茎突。X线检查可明确显示骨折移位情况。

2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其发生率日渐增高。主要原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另外,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较小暴力即可发生股骨颈骨折。大多数为生活中受伤,如平地滑倒或绊倒,床上或坐椅上跌下致伤,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也可发生骨折。由于过度过久负重劳动或行走而发生骨折时,称为疲劳骨折。骨折主要表现为(老年人有轻微外伤史,部分患者有较强暴力史)髋部疼痛,股三角处压痛,大粗隆上移。X线片可明确诊断。一般摄髋关节正位片,必要时可拍侧位片,可显示骨折移位情况。按骨折端的稳定性可分为外展型、内收型和中间型。按骨折部位可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基底型及头颈型。分型有助于确定骨折的治疗措施。

3胸、腰椎骨折多为暴力致使脊柱过度屈曲所造成,好发生于胸椎11及腰椎2处。单纯压缩骨折,棘突或横突骨折称为稳定性骨折。预后较好。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合并脱位,椎弓根骨折并椎体脱位,一椎后关节双侧骨折并椎体脱位称非稳定性骨折,多伴有损伤,预后不良。主要表现为(多有明显的外伤史,如有高处坠下,足或臀部着地等)胸、腰段椎体后突畸形,局部有血肿、压痛及叩击痛。如合并有脊髓损伤,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及运动障碍。胸、腰椎正侧位摄片,可明确骨折部位及损伤类型。

三、中老年人骨折的现场急救

1骨折判断当老年人跌倒、手提重物或扭伤时,可能感到身体的某一部位有麻木、疼痛等感觉,家属或陪伴者可从以下几点来判断有无骨折。①受伤处有疼痛、肿胀等,用手压迫伤处或叩击伤处患者有痛觉,这时可能发生了骨折。②受伤的肢体活动受限,活动时局部疼痛加重。⑧受伤的肢体出现变形,如肢体缩短,伤处成一角度等。

2现场急救要求迅速了解病史,进行一般检查,一旦发现休克现象,除抗休克外,还应及时解除引起或加重休克的因素,如包扎伤口,压迫止血等。慎重应用止痛药物。要密切观察呼吸、脉搏、血压。不宜盲目地搬动患者。凡疑有脊柱骨折者,更应注意搬动方法及搬动工具,移动时必须保持脊柱的中立位,避免屈曲、后伸和旋转。四肢骨折的临时固定十分重要,应机动灵活,就地取材,及时固定。上肢骨折用三角巾悬吊固定于胸壁上;下肢主要用木板,或绑在健肢上。疑有颈椎骨折者应有一手托住下颏,在牵引下保持中立位搬运,颈下垫一小布卷则更好。老年入骨折后,家属和陪伴者应及时对患者进行临时处理并及时送医院检查及治疗。

四、中老年人骨折的治疗

1基本治疗措施

(1)治疗原则:一是正确的复位,使其达到稳定状态。二是保持整复,直到骨折部连接并良好固定。三是积极的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

(2)非手术疗法

①闭合复位法。复位是治疗骨折最基本的方法,特别是闭合骨折应为首要步骤,抓紧时机,正确复位。

②牵引整复法。通过牵引,将骨周围的肌肉牵拉,导致变形的因素为整复后断端的固定因素。不论是固定牵引,还是平衡牵引,皮牵引,或骨牵引,持续牵引或暂时牵引,都应防止断端的持久分离。通过牵引,有时骨折可自行整复,或辅以简单的手法就能达到整复的目的。

③机械整复法。此方法已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由于机械结构的改进,生物力学的应用和新材料的研制,机械整复和骨骼外固定已成为骨折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④固定方法。骨折整复必须固定,是为了使整复后的位置正确,以防再移位。骨折整复后再移位主要是受肢体本身重力和肌肉牵拉力两种肢体内在力的影响。因此,固定骨折部位必须坚强有力。临床上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局部固定、石膏固定、牵引与夹板合用。

⑤功能锻炼。整复和固定为骨折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丽活动乃是为了加强血液循环,增强物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保证肢体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锻炼必须根据具体骨折的部位、类型、骨折稳定程度和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练习。从整复固定后即开始锻炼,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

(3)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切开复位是治疗骨折较常用的方法,但要严格掌握其指征。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四个指征:

①估计手法整复可能失败或已做过手法复位而失败。如骨折断端有软组织嵌插者。

②手法复位虽成功,但估计不能保持稳定或手法复位后已出现移位者,如前臂骨折、下肢骨折。

③估计骨折将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者,如股骨颈骨折。

④骨折不能用外固定者,如开放性骨折伴有严重的血管或神经损伤者。

常用内固定的器材为螺丝钉、接骨板、加压钢板、髓内钉、钢丝等。

2生活调理

(1)科雷骨折:骨折复位、石膏固定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但只要逐步适应,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内裤与外裤均用松紧带,便于一只手穿脱,上衣最好穿套式,免去系扣子的麻烦。特别是老年患者一定要学习生活自理,做些适当的家务劳动。洗澡和洗手时注意保护石膏,防止浸湿,以免失去应有的固定作用。康复期间保持正常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郊游、购物,根据个人爱好参加文体活动。

(2)股骨颈骨折:无论采取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在复位治疗拆线后出院回家进行康复。股骨颈骨折治疗后的早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在出院前应做好家庭护理准备,如备好担架,冬季准备棉被褥,搬运中注意保暖。卧硬板床,褥子应厚些。卧床期间保持床铺柔软、清洁、干燥、平整,经常主动移动身体,以减轻不适,应特别注意防止局部受压时间过长而发生褥疮:可做上肢扩胸运动、深呼吸操、咳嗽动作,以增加肺部活动。保持口腔卫生。室内空气流通并保持一定温、湿度,以防发生肺部感染。注意饮水,保持会阴清洁,以防泌尿系感染。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以防便秘。日常用品放在便于取放的地方,有利于卧床期间进行床上自我护理,如床上移动体位、穿衣、洗漱、梳头、剪指甲等。做些有兴趣的手工劳动,可以防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康复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日间多安排有益活动和体力锻炼。不要穿拖鞋和系带鞋,以防行走时绊倒。最好不要单独洗浴。

老年人多患有各种内科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卧床时间过长,原有的慢性病可能加重,甚至发生意外。加之老年人对疾病反应不敏感,容易造成假象,故不能完全依赖主诉,家人要注意观察,对患者任何轻微的变化都要给予重视,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防病情加重。

康复过程中应保持正常生活习惯,根据个人爱好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如与朋友聊天、打扑克、看电视、看书、写作、学习新知识、指导下一代完成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