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遇见觉知的自己
5680200000020

第20章 自省觉知:寂寞出伟大,简单出智慧(4)

什么叫过分紧张呢?你有过丢东西的体验吧,你有过找东西怎么也找不着的记忆吧?为什么找不着呀?因为你太紧张了,一紧张,头脑就卡壳了,不运作了,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全忘了。而只有当你放下头脑,不再去想的时候,突然间,那东西自己就出来了。还有一些科学家、文学家,他们闪现的灵感,都是在不紧张的情况下突现的。可见不是笔者跟头脑过不去,正是人的头脑有弊端、有问题。

用心想问题,就避免了头脑的紧张和极端。因为心更接近于感觉,感觉会让人更本能、更自然,心没有欲望。你有听说过襁褓里的婴儿有欲望吗?婴儿没有欲望,他只有本能,他饿的时候他会哭,他吃饱了以后就不哭了。他不会想:我再多哭一会儿,这样我就可以多吃了,我得多吃一点,多存一点,省得以后没有了。一个婴儿,他不会这样想问题。

用心想问题,就避免了头脑的紧张和极端。因为心是本能的孩子,心按照自然的步点做事。心懂得平衡,心能让你放下不该想的事,连同不该要的东西,而放下不该想的和不该要的,就是一个人该有的智慧。

用心想问题,还能给你头脑没有的真诚。因为头脑有欲望,所以头脑就缺少真诚。每每遇到问题,不管是什么问题,头脑首先想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自己的面子。对有欲望的头脑,面子是他的头等大事。心就不一样了,跟头脑比起来,心就更简单、更单纯。

在问题面前,对心来说,面子不是头等大事,问题才是头等大事。因为出现问题是真相,解决问题也是真相。如果面对问题不去解决而只想面子,那无异于掩盖真相,假造和谐;而所有的假和谐都会在时机成熟时发生质变,要么酿成灾祸,要么害你患病,至少它是你心里的苦药丸,叫你怎么也不痛快。就像那个掩耳盗铃的人,他偷铃的时候铃声响了,他因为害怕铃响就捂起耳朵,以为这样人家就听不见了,结果他被人抓住了。

人要活得真实,要真实就只有简单,要简单就只有少用脑,多用心。因为头脑是欲望,欲望让人永不知足;心是接受,接受让人永远快乐、宁静。

十一、寂寞出伟大,简单出智慧

伟大是有分量的,伟大也是稳健的,不但是一口吐沫一个坑,更是一个脚步一个印。

如果我告诉你,寂寞出伟大,简单出智慧,可能你不信。但要问那些成功者或伟人,几乎每一位都领受过简单的真谛,品尝过寂寞的况味。且往往,持之以恒就是寂寞的代名词。如果没有忍耐寂寞的恒心与坚持,人不可能成功,更不可能伟大。

有这样一个女人,当她还是一个妙龄少女时,她来到一家高级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将在这里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的第一步。一想到这些,她就激动万分,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谁承想,她恭敬地走到上司面前,听到的话却是,她的工作就是打扫厕所!

不要说是一个妙龄少女了,不管对谁,扫厕所都算得上是跌份。面子上的难堪就不用说了,视觉上的恶心更让人难忍。怎么办,是欣然接受还是一走了之?女孩想起自己的决心,意识到自己不能退却,自己说过一定要好好干的,就一定得实现诺言,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这是第一步,只能给自己争脸。就这样她端正了自己的心理暗示,在这看似卑微和寂寞的马桶前定定地蹲了下来。告诉自己:“就算是一生扫厕所,我也要做一名出色的清扫员!”

光阴荏苒,一晃几十年,当年的妙龄少女,已经成了本国的邮政大臣。

还有一个人,他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年轻人。他来到一个小镇,在一个政府部门当上了门卫,一干就是60年,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换过工作。

工作很清闲,他又年轻,他发现了自己的业余爱好,就是打磨镜片。于是他开始磨了起来,一磨就是60年。他对那些镜片锲而不舍,专注万分,他的技术不但超过了专业技师,他还从镜片中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领域——微生物世界。

他就是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被誉为科学史上寂寞出奇迹的小人物典范!

这样的故事要讲下去,几页纸也讲不完。上面两个故事你要能细细品味,已经能悟出,何以寂寞出伟大,简单出智慧。

想想,如果你是一个妙龄少女,你能像上面那个女孩子那样,在马桶里创造出成功吗?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你能否也像列文虎克那样,在一个镜片里发现科学?没有忍耐寂寞的恒心,人怎能在为人不齿的低贱里做出高洁?没有简单的享乐,人又怎能在年复一年的重复里磨出奇迹?

是的,伟大是从寂寞里出来的。伟大不是从繁华里出来的,繁华出不了伟大,是因为繁华太浮躁、太耀眼,因此繁华难以承载伟大的稳健。伟大是有分量的,伟大也是稳健的,不但是一口吐沫一个坑,更是一个脚步一个印。如此走出的过程就不是浮云了,那是寂寞构筑的踏实,也是简单打磨的智慧。

今天的人,因感官世界的华丽而逐渐失去了忍耐寂寞的心性,就别说主动忍耐寂寞了,就是整天待在繁华里,他也会感觉无聊和乏味。歌厅的热闹让他充实,但充实过后就是无尽的空虚;舞厅的炫目让他兴奋,但兴奋过后就是说不出的心烦。

没有了忍耐寂寞的心性,人就无法在简单中驻足;没有了忍耐寂寞的能力,人也打不开心底的宝柜。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宝柜,里面放着人最贴心的感悟和最灵动的智慧。但这个宝柜不在面上,在底下,在心的最深处,人要静下心来,才能触摸到这个宝柜,听到宝柜里的声音。

古人说“水清鱼自现,心静思自明”,就是这个道理:水清的时候,你不用招呼鱼,鱼自己就会现出来;同样,心静的时候,不用你刻意去挖掘潜意识,潜意识也会走上前来,与你为伍。而每一个成功者和伟人,正是那个唤醒了他的潜意识又在其意识的统领下与潜意识携手并进的人。

这样说绝不是不要感官享乐,而是说,你享乐感官一定要有分寸,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这是因为,人有贪欲享乐的习惯;而感官享乐又往往因其华丽的外表不易引起人的警惕心。比如一个缠绵的旋律,一个婉约的唱段。这种精神上的奢华在很多时候都是双刃剑,它给人美好,也让人忧伤;给人憧憬,也让人颓废。对一个有接受能力的成年人,这种享受不失为高雅;但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过多的精神奢华也像过分的美食一样,不但不利于健康,还会养成人为的矫饰,或滋生出低迷的心态。

对此罗素有一段阐述,它的中肯足以让人警戒。

“忍受一种或多或少单调生活的能力,是一种应在童年时代就培养起来的能力。现代的父母在这方面是有相当的责任的,他们给孩子们提供了过多的消极的娱乐活动,如电影、精美的食品等。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除了一些很少的例外,过一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童年的快乐,主要应该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获得。那种一方面令人兴奋,一方面又不需要付出体力代价的娱乐活动,如看戏等,越少越好。从根本上说,这种兴奋犹如毒品,兴奋愈多,追求兴奋的欲望也愈强,但是,在兴奋期内,身体的消极被动状态是违背人性的。

“一个小孩就像一棵幼苗一样,只有他不受干扰,总在一块土地生长时,才发育得最好。太多的旅行,太多的形形色色的感性东西,对青少年并没有好处,因为这会使得他们长大以后,缺少忍受寂寞生活的能力,而唯有寂寞,才能使人有所创造……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过着放荡不羁、享受奢华的生活,他的头脑中就不易产生创造性的目标,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头脑中想来想去的,总是下一次的享乐,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成功。由于这些原因,不能忍受寂寞的一代将是一代小人,这样的一代人使自己不适当地脱离开缓慢的自然发展,在他们身上任何一种生命的冲动亦将渐渐消亡,如同花瓶中被折断的花儿凋谢枯萎。”

今天,才艺出众的孩子当然不少,但过早凋谢的花枝也大有人在。在非子近年来进行心理治疗的读者中,常有人抱怨说,自己的孩子是多么地难管,多么地浮躁,多么地让人不省心。如果这些家长能看到这篇小文,也许能对照罗素的意见,反观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和给孩子的环境。如果你想让孩子成才,哪怕只做一个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有必要节制物质享乐,用简单的方式来引导孩子的娱乐,尽量减少感官刺激和孩子对奢华生活的依赖。

当然不止是孩子,有的大人也成了感官娱乐的牺牲品。不知你有否这样的体会,如果你连续几天去舞厅、去歌厅,或者去看戏、看电影,回家以后,你就会浑身乏力、身心疲惫,对一切都没兴趣不说,甚至连至亲的招呼你都嫌烦。想起小时候,一条小鱼或者一把榆树叶就能让你乐不可支,可眼下,就算有人送你一把金钥匙,也未见得能让你高兴起来。

这就叫“感官享乐综合征”。患上这种毛病的人,他心里就像长了草,一阵阵地心慌,一阵阵地发懒,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委屈、想哭;可新的刺激一到,他又会兴奋起来。就这样,他陷入毒品似的恶性循环中,疯狂时他可以忘掉寂寞,疯狂过后他又陷入深深的寂寥中。这时他好像什么也看不见了,看不见生活的好,看不见生活的美,对吃的失去了味觉,对玩的也没了兴致。长此以往,他要么破罐子破摔,开始更极端的游戏;也会关闭自己,患上突然的抑郁症。

相反,每一个成功者,只要他的成功是靠自己的努力,他一定是一个能忍耐寂寞的人。因为只有寂寞能让他聆听直觉,只有寂寞能让他选择自己,只有寂寞能让他在最简单的关系中专注目标,也只有寂寞能让他一路坚持,没有得失,没有气馁。

就像台球神童丁俊晖。丁俊晖成名后,每回采访,总有粉丝过来请他签名,与他合影。对此丁俊晖总是有求必应。而面对向他索求QQ号和手机号的粉丝,丁俊晖只好挠挠头解释道:“我没有手机,也很少上网。”

丁俊晖说的是真话,在他的世界里,就只有斯诺克。一个台球专业人士说出了丁俊晖的成功秘诀:“沉默,对你的采访来说可能是一种痛苦,但对于台球运动来说,这就是制胜的法宝。”

何止是台球运动,每一个想成功的人,都需要这种沉默、这种寂寞。因为寂寞里有他想象的空间,寂寞里也有他瞥见的憧憬。一旦寂寞引发的想象与直觉牵手,不一样的想法总能给人清晰的目标,清晰的目标也能给他特别的动力。

今天,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开始著书立说,希望大家能够回归内心、回归自然;也有更多的普通人,因为有过亲历的痛苦,他们开始放弃繁华,选择一种更简单的生活方式。

只有这样,回归自然、回归简单,让自己在简单里与自然同步,应该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这就是人,他有享受奢华的自由;这才是人,他也有享受寂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