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玛丽亚和村里人一起劳动,给村里的孩子上课,还帮着山村招商引资,办起了一个农产品加工厂,让那里的村民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村民感激地称她是“幸福天使”,她却笑着说自己只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兜里的两块糖,她还要感谢大家呢,是与他们在一起追求、奋斗的那些日子,让她发现自己原来还能够做那么多的事情,让她品味到了从前所没有品味到的甜蜜。
心灵甘泉
阅读玛丽亚的小故事,会让人怦然心动。原来,获得幸福就这么简单,不需要太多的寻寻觅觅,不需要太多的权衡论证,只需怀揣两块糖,慷慨地与人分享,就完全可以拥有快乐的时光,就可以拥有幸福的人生。
绝壁上也有花朵开放,就像沼泽地里也会有星光闪耀。
月光里的歌手
她曾是市评剧团很红的演员,大幅的彩色演出剧照贴在城市中心的广场上,吸引过无数羡慕和景仰的目光。
当然,那些风光无限的日子都属于十年前了。剧团在一次次改组重建后,最终还是没有逃出解散的结局。而她,也不得不改了行,唱起了流行歌曲,在各类夜总会里“赶场子”,只为着赚点儿养家糊口的辛苦钱。
其实,她刚刚四十,正是生命最葳蕤的时节,多年的舞台生涯,练就了她那超凡脱俗的气质,举手投足中,都流露着一份特别的优雅。在夜总会俗气冲天的舞台上,面对那些喜欢刺激的观众,她的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演唱,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明显地输于那些擅长插科打诨、低俗乃至庸俗的表演者。若不是因了早年的名气,她早就被那种声色犬马的娱乐场所淘汰出局了。很自然地,她的薪酬很低,低得还不如一个三流的“二人转”演员。
而这些,她都忍了,因为她太需要钱了,丈夫病逝后,她要独自抚养一个不到10岁的智障儿子,还要照顾年过八旬的母亲。她年轻时的所有积蓄,都被丈夫生前的一场重病耗尽了。有人曾说,她太傻了,丈夫得的那病,医生都说无药可救了,她却不甘心,固执地东奔西走,把钱全投进去了,依旧无济于事。对此,她沉默,不作任何解释。有朋友悄悄问她后悔过吗,她立刻回以一语坚定:不后悔,从来都不。
日子在忙碌和贫寒中,一天天地向前滑行。她却似乎很知足,从没见过她脸上有愁云。
那天,一支老年业余评剧团的组织者,慕名找到她,希望她能给予一些专业性的指导,但没有报酬。她竟爽快地答应了。说是一个评剧团,不过由十几个评剧发烧友临时凑成的,大家自娱自乐性,成员大多是退休老人。演出场地,主要是公园的一角,演出时间,大多是月色朦胧的夜晚。观众稀稀拉拉,大家似乎并不在意,每一次演出,大家都很认真,看得出来,他们真心地喜欢评剧。
而她,也很热情地指导每个成员,从唱段选择,到唱腔设计,从发声练习,到眼神、手形,一招一式,教得那个认真啊,简直就像一个耐心、细致的幼儿教师。
为此,她耽搁了一些赚钱的机会。大家不好意思了,要给她凑一点儿学费。她一脸严肃道:若是收学费,我就不教大家了。
继而,她笑着说自己奉行“低碳生活”,钱够用就行了,能够跟大家一起开心地在月光里演唱评剧,那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幸福。
那天,她跟大家请假,说是要出一次远门,等回来后再和大家一起在月光里演唱。
其实,她是被医生告知自己患了乳腺癌,必须得将整个左乳全都切去。她跟主刀的医生开玩笑说:还好,它的哺育任务完成了,该退隐了。
医生惊讶她的乐观,问她为什么不伤感?她反问道:伤感能让事情变得更好吗?
随即,她自言自语道:叹气也是过一天,歌唱也是过一天,那为啥不让自己开心,让周围的人舒心呢?再说了,自己还有一个智障的儿子,需要她的呵护。
那位年轻的护士不无担忧地问她:儿子将来该怎么办啊?
她平静地回答:他傻,那我就努力活得长一点儿,养他一辈子。
3个月后,她戴着漂亮的发套,再次来到月光皎洁的公园,与熟悉的老朋友们相聚。那天,站在水泥地上,她声情并茂地唱了自己最拿手的《刘巧儿》选段,一下子吸引不少人围拢过来,驻足观看,掌声迭起。
唱毕,她牵过一个穿得干干净净、只是目光有些呆滞的小男孩,让他向众人鞠躬致谢。然后,热情地把小男孩介绍给大家:这就是我的宝贝儿子,他很善良,也很听话……
说到她的宝贝儿子,她的语气里,满是一个母亲的慈爱与温柔,眉宇间流露的自豪,仿佛儿子十分优秀。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为她的从容、豁达。
再后来,天凉了,落雪了,她依然会时常带着儿子出来。在月光里,一板一眼地唱着评剧。似乎,有无尽的喜悦,在唇齿间滑落,一如北方洁白的雪花,纯净,妩媚。
心灵甘泉
无论站在怎样的舞台上,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无论掌声是否热烈,都应该努力地演好自己的角色,给生命留下一个个精彩的片段。如此,才能无憾地告诉世界:我曾经爱过,曾经拥有过,像一朵花,美丽过,芬芳过……
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但不能机械地复制别人的人生。
像自己这样生活
他从小就很崇拜那些成功人士,读小学时,就写过一篇题为《像比尔·盖茨那样进取》的作文,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并连连赞许他志向高远。进入大学后,他更是迷恋上了那些励志图书,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诸如《像伟人那样思考》、《像强者那样行动》、《像智者那样探索》、《像明星那样经营》之类令自己热血沸腾的书籍,他敬佩一个个古今中外成功人士辉煌的人生,为他们的梦想、奋斗、激情、执着所感动,暗暗地将他们当做自己的榜样和楷模。
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他:尽管他十分认真地像那些成功人士学习,他始终还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得一进入茫茫人海,便立刻没了踪影。
大学毕业后,他辞掉了不少人看好的那份工作,毅然地去做保险推销员。只因《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那本书,点燃了他从零开始的激情,他要磨砺意志,渴望在一万次遇挫后,也能够像人家那样赢得堪称奇迹的成功。然而,四年艰苦的打拼过后,他并没有拥抱想象的辉煌,依然只是一个整天为温饱而忙碌奔波的小人物。
苦恼过,叹息过,焦虑过,不甘心碌碌无为的他,又开始了新的奋斗,他借钱投资创业,搞软件开发,做品牌服装代理,炒基金,种植进口花卉……多方尝试,多方探索,似乎每一个成功者走过的路,对他都是很大的激励,人家都成功了,为什么自己就不行呢?他骨子里的不服输,让他接连不断地开辟新领域。结果,十几年过去了,时赚时赔,人到中年的他,仍囊中羞涩。成功,似乎有意在疏远他,在难为他。
那年秋天,他回到那个僻远的小山村。家乡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许多孩子也跟着父母进城了。村子里多是一些老人、妇女,春种秋收也大多机械化了,几乎没有人积肥营养土地了,大家更相信化肥的威力,也很少有人再挥锄锄草了,因为有了便捷的除草剂,一喷洒就解决问题了。大家都这样做,因为这样的耕作方式,省时、省力,虽说成本较高,粮食品质较低,对土地的破坏较大,但明显的高产量,却鼓励着大家毫不犹豫地作这样的选择。
难道在农村老家,也吃不到真正的绿色食品了?他有些悲哀地问父亲。
父亲告诉他,邻村有个老耿头,种地还像从前一样,养猪养牛,广积农家肥,一车车地运到地里,种地从不用化肥。他还用牛耕地、耙地,还靠人力一锄头一锄头地除草。只是,他种的粮食产量不高。
他很惊讶老耿头的固执,问其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种地?老耿头淡淡一笑:“一个人一种活法,为什么像别人那样呢?我觉得像自己这样种地最好,虽说辛苦一些,收入少一些,但保养了土地,还种出了更益于健康的粮食。”
真的这么简单?他很难想象别人都在图轻松、图多获利的时候,老耿头仍能如此悠然,不为别人的成功所动。
“就这么简单,像自己这样生活,我感觉很知足,也很幸福。”老耿头朴实的话语里透着深刻的哲学意味。
“像自己这样生活”,他轻轻地重复了一句,心田里陡然洒入了一缕阳光。
哦,老耿头说得真好。只要是幸福的,就完全可以像自己这样生活,没有必要去模仿别人,去重复别人的道路。更何况,世间的许多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后来,他听说老耿头绿色的种地方式被记者报道后,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很多人争相订购他的绿色粮食,给出的价格很高,他的收入比那些高产的粮食大户还多了。有些人也想效仿他,但是多年掠夺性的耕种,土地已损害得难遂人愿。再说,大家一时也难以建立起像老耿头那样的信誉啊……
没错,每个人都可以有许多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但是,不管怎样虚心学习别人,都不要迷失了自己,不要企图把自己变成别人那样的人,去简单地抄袭别人的生活。
心灵甘泉
不一味地盲从别人,不人云亦云,不草率地改变自我,而是坚定地像自己这样生活,才能准确定位,不迷失自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品味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善于将一件别人不以为然的小事做好,才能做成别人做不到的大事。
50美分与5000万美元
迈克是纽约一家小报的普通记者,他非常敬佩当时事业正如日中天的“汽车大王”福特,很想从福特那里学到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个周末,迈克正在一家不大的酒店里与几个朋友小酌。忽然,他眼前一亮,只见几位身份显赫的企业家正从一个房间里走出,其中一位正是福特,他手里拿着一张菜单径直走向那位服务生,微笑道:“小伙子,你再算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一点儿误差。”
年轻的服务生飞快地瞟了一眼菜单上的数字,很自信地回答:“尊敬的福特先生,没有错啊。”
“请别着急,你再仔细算一算。”那几位福特宴请的企业家已朝门口走去,他却很有耐心地站在柜台前。
看着福特那认真的样子,年轻的服务生没有再核算,而是不以为然道:“是的,因为零钱准备得很少,我便多收了您50美分,但我认为像您这样富有的人是肯定不会在意的。”
“恰恰相反,我非常在意。”福特很坚决地纠正道。
“那就算您付给我的小费吧。”服务生被福特的如此斤斤计较搞得有些难为情了,忙给自己找了一个摆脱尴尬的借口。
“不,小费我已经付给你了,这50美分是你应该找给我的零头。”福特固执地坚持道。
服务生只得低头花了一番辛苦凑够了50美分,满怀歉意地递到一脸坦然的福特手中。而此时,福特宴请的朋友已坐到车子里面了。
对着福特快步离去的背影,年轻的服务生低声嘀咕了一句:“真是太小气了,连50美分也这么看重。”
“不,小伙子,你说错了,他绝对是一个慷慨的人。”目睹了刚才那幕情景的迈克抑制不住激动地站了起来。
“他是一个慷慨的人?”服务生一脸的困惑不解。
“是的,他刚刚向慈善机构一次捐出5000万美元的善款。”迈克拿出一张一周前的报纸,将上面的一则报道指给服务生看。
“可是他刚才……”服务生仍不明白如此大方的福特,为何还要当着那么多朋友的面,去计较那区区的50美分。
“他懂得认真地对待属于自己的每一分钱,懂得取回属于自己的50美分和慷慨捐赠出5000万美元,是同样值得重视的。”就在福特这一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中,迈克忽然领悟到了一个做事原则,那就是——没有任何理由不认真对待眼前的每一件事,无论它是大事还是小事。
后来,经过多年艰苦的打拼,迈克终于成为美国报界的名家,而那位服务生也成了芝加哥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老板。多年后,俩人再次邂逅,一开口,他们便不约而同地感慨起当年的幸运——没错,是福特教他们走上了成功之路。
心灵甘泉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那些成功者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却很少留意他们的一些细微的举止,其实那里面正蕴藏着成功的秘诀。福特“吝啬”与慷慨的故事,再次提醒我们——只有时刻保持坚守与执着的精神,才会不断地获得自豪与光荣。
一株离开了泥土的树,注定只能青翠一时,风光一时。
不要省略了泥土
林业大学园艺学专业毕业的陈凯,在一位朋友父亲的“特别关照”下,扔掉了专业,进了省教育厅招生办,做了一名小有实权的科员。他在那个位置上顺顺当当地干了4年,没大业绩,也没大过失,很逍遥地打发着岁月。然而,在一个春天的某个清晨,他被突然告知——因机构精简,他下岗了。
尽管他有一点儿心理准备,但事情真的降临到头上,他还是有些慌乱。此时,他找不到更强硬的社会关系荫护自己了,早已习惯了在机关清闲地混日子的他,不知到哪里再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在拥挤的人才市场转了一大圈后,他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一片黯然。
几番求职无着,他带着难以掩饰的失意,回到了老家——北方一个偏远的林区小镇。
清晨,坐在自家小院子里,他跟在木材加工厂干了一辈子的父亲慨叹——都怪自己没有社会背景,又拿不出太多的钱送礼等等。言外之意不是自己无能,而是没有某些世俗的“求职硬件”。
父亲摇头:“当初你考大学,不是凭着自己的本事上去的吗?”
他争辩:“那确实是平等竞争,可现在……”他列举了自己当初进教育厅的实例,告诉父亲——有很多时候,文凭、才学是抵不过关系、金钱的,他若是还有过去的老关系,他不仅不会下岗,还可能得到提升呢。
听到误入迷途的儿子似乎很有道理的狡辩之词,父亲一脸严肃道:“靠关系那算什么能耐?人活一世,关键是找到自己的位置。”说完,父亲不容分说地拉着他走出家门。
父子二人沿着坑坑洼洼的街道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父亲站定,用手指着一座旧房檐上的几棵青翠的榆树,问他:“看到了吗?它们把根扎到了水泥缝里,长得也很精神,也许你要赞叹它们生命力顽强,但它们能长多久呢?”
没等他回答,父亲的手又指向不远处一棵明显要高大许多,但已完全枯萎的榆树:“你再看看这一棵,它也曾让很多人啧啧赞叹过,可现在已彻底死掉了,因为它省略了泥土,屋檐上根本不是它扎根的地方,注定了它只能青翠一时,风光一时。”
父亲扔下还在发怔的他,转身走了。
望着父亲阳光中挺直的背影,默默地咀嚼着父亲那掷地有声的话语,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屋檐上那棵枯萎的榆树。蓦然,他的心中涌过一缕清爽的风,他豁然醒悟:父亲平淡的话语中透着深刻的哲理——即使生命力再顽强的一粒种子,也不能省略了泥土,只有把生命的根扎得更深、更牢,才能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于是,他扔掉了所有的烦恼,在一番仔细的思索和考察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了极有市场前景的盆花栽培,并很快赢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城镇美化速度的日趋加快,他的事业越做越大,拥有了跨省的大公司,有了20多个大型花卉培育基地,优质产品漂洋过海,畅销于欧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