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他的漫画书开始出版,大受读者的欢迎。很快,他的漫画书便一本接一本地出版了,从台湾到大陆,再到日本、美国、法国……他的漫画风靡了世界。10多年间,他的身体渐渐地恢复了健康,他出版了30多本书,有的改编成了电影,有的改编成了舞台剧,有的变成了动画,有的变成了音乐……
他就是台湾当代着名的艺术大家几米先生。
回望来路,几米感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有着太多的偶然,正是那一个个不经意碰到的偶然,让他品尝到了生活的苦辣酸甜,拥有了与众不同的人生。
心灵甘泉
几米的人生际遇,形象地告诉世人:就在那些看似寻常的偶然里面,其实,往往藏着很多成功的机遇,藏着人生的重大转机,藏着某些令人惊讶的必然。
花落的时候,也会伤感,但是花的心头还有花开着。
只要心里的花还开着
小时候,家在乡村,庭院里有一块不大的花圃。每年春天,母亲都要撒下些不同的花籽,要不了多久,姹紫嫣红的花朵便争奇斗艳地陆续绽开,蝴蝶和蜜蜂也赶来凑热闹。遗憾的是,那些美丽、鲜艳的花,最后都要一一地凋谢。看到那些纷纷坠地的干枯花瓣,多读了一些唐诗宋词的我,便多愁善感地为那些短暂的生命惋惜。母亲却说,枝头的花凋落了没关系,只要心里的花还开着,眼睛里就还会有美丽的花。
那时,我还不大理解母亲话语中的深刻含义。直到那年高考,我才体会到了母亲当年那句朴素的话语里藏着的深刻。
也许是太过于紧张的缘故,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我,卷子答得一塌糊涂,许多非常简单的问题都没答对。我沮丧地回到家里,羞愧地将自己关进小屋,不愿出门见任何人。父亲安慰我:“今年没考好,明年再来,庄稼不收年年种,考砸了一次,也没啥大不了的。”虽然,父亲的话说得有一定道理,可深陷失败打击的我,却一时难以振作起来。我甚至没出息地拒绝回到补习班里,不敢再次面对高考。
对于我有些固执的怯懦,母亲却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帮我收拾那些复习资料,任我逃避地沉浸在几本小说编织的虚幻世界里。
深秋的一个午后,母亲拉着我坐在花圃前的阳光里,陪我静静地看那几乎就要凋零殆尽的花圃,望着秋风中那几朵依依不舍的小花,无奈地一瓣瓣凋落。母亲慢慢地对我说:“看到了吧?多么漂亮的花,最终都是要凋谢的。每一朵花都知道自己早晚要凋落,可是,每一朵花都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地开,开出自己的美丽。这样,花的一生,就没有遗憾了。”
“你怎么知道花是这么想的?难道花不为凋落伤感?”高考失利的阴影还在我的心头。
“我相信,花落的时候,也会伤感,但是花的心头还有花开着。”母亲的目光那样深邃,仿佛看到了花的灵魂。
“花的心头还有花在开着?”我若有所悟地打量着枝头高举的那些花的种子。
“没错,只要心头还有开花的愿望,就一定会找到开花的土壤,一定会等到开花的季节。如果你的眼睛老是盯着那些凋落的花瓣,你怎么能够看到明年的花开呢?难道一次考试没有考好,你就一蹶不振了?我不相信你的目光会那么短浅。”母亲扔下这些话,便走开了。
望着辛勤的母亲微驼的背影,默默地咀嚼着母亲刚才的话语,我蓦然发觉母亲说得真好——只要心里的花还开着,就会有无数的花,在眼前开放,在手边开放。
再次走进考场,我出奇的从容、镇定。我知道纵然这一次仍是失败,我依然会怀抱开花的心愿,从头再来。
多年以后,我拿到了博士学位,成为一所大学里的教师,还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作家。每每有人赞叹我这个出身卑微的农家子弟取得的成绩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想起母亲那句“心里的花还开着”的箴言。
心灵甘泉
即使你周围的花都凋落了,只要你心里的花还开着,你就仍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海,仍可以拥有如花的世界。
真正的洒脱,在于不为欲牵,不为物役,只听从心灵的召唤。
享受心灵的宁静
很偶然的一天,他点开了大学同窗好友亚楠的博客,翻阅着那些照片和文字,他惊讶地发现多年音信杳无的亚楠,选择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种生活方式——年仅45岁的亚楠,居然干脆辞掉了公职,赋闲在家。
亚楠没做过官,也没经过商,似乎没有任何发财的经历,至今仍住着建筑面积只有55平方米的平房,他的妻子也只是海南省五指山下的一个小镇上的小学老师,收入并不高。但他似乎对自己的选择非常满意,从亚楠博客里的那些阳光灿烂的照片和那些快乐洋溢的文字里面,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无以掩饰的幸福。
怀着一探究竟的好奇,他拨通了亚楠的电话,亚楠爽朗的笑声立刻传过来:“这么做的目的非常简单,我只想享受一下心灵的宁静。”
“享受心灵的宁静?你是在学栖居于瓦登湖畔的美国思想家梭罗吗?”他困惑不已。
“我不是想学谁,只是想让45岁以后的生命,更轻松一些,更自由一些。”接下来,他讲了促使他毅然做出这样抉择的一个小故事。
那年秋天,亚楠见到了从加拿大多伦多回国探亲的小学同桌。特别喜欢音乐的同桌,在事业刚刚有了一些成绩时,便突然宣布退休,不再登台演出。每天,只是在家中弹弹琴,听听音乐,或者到山林里走走,听听潺潺的溪水和欢快的鸟鸣,或者干脆就躺在一块大石板上,久久地凝望蓝天上,那一朵朵飘动的白云,那份超然物外的轻松和自如,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只有那一刻,身体和灵魂才真正地属于自己,而不是被欲望奴役的,不是被忙碌牵扯的。
亚楠问同桌是不是拥有了很多钱财后,才选择了那样一种生活方式。同桌告诉他——其实,一个人要享受心灵的宁静,并不需要多少物质基础。只需淡化了物欲的渴求,让自己的生活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跟上灵魂的脚步,而不是去盲目地追逐欲望。
同桌的一席话,让原本在县城里做公务员的亚楠,不禁转头打量起自己的生活:每天陷于各种杂七杂八的琐碎事务中,看各种脸色行事,劳心劳力地平衡着各种似乎永远也无法平衡的关系,表面一团和气,实际暗中一直在纠缠着、争斗着,只为那显而易见的一点儿名利。这样没意思地熬下去,就是熬到退休,顶多也不过是官位升一点儿,钱多赚一点儿。可是,自己的心灵,何时才能享受到同桌所言的那种宁静呢?
几经踌躇,亚楠便在人们的一片惊奇中,卖掉了县城里的房子,在镇边买了一个小平房,开始过起了“城市里的田园生活”。
他在屋前种花,屋后栽树,还养了一群鸡。每日清晨,他会在那只芦花鸡清脆的叫声中醒来,顺着那通往乡间田野的土路散步,小草上的露珠打湿了腿脚,一朵无名的小花,会让他蹲下身来,细细地嗅出其间弥漫的泥土的味道。
阳光升起的时候,他就坐在树下,捧一本书,慢慢地翻阅。困了,便倚靠在那张别人淘汰的旧沙发上,美美地打一个盹儿。
看到新奇的情景,比如一只忙碌的蚂蚁,一片茂盛的庄稼,他就会欣喜地按动像素不高的老相机。有了感想,他会抓起笔来,在随手捡起的一张纸上写写画画,再敲进电脑,贴进博客。没想到,在机关里一直写头疼的八股文似的材料的他,居然写出了许多读者喜欢的文字,他的博客点击率飞快地飙升,有热情的网友,还将他的文章推荐给报刊,竟接二连三地发表了,甚至有一家出版社主动向他约稿。但他一口回绝了:“我的写作,只是记录心灵的颤动,从不为了发表。”
他不禁由衷地羡慕起亚楠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洒脱:不为欲牵,不为物役,只听从心灵的召唤。
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亚楠和他的小学同桌那样,抛却周围喧嚣的诱惑,一身轻松地走入旷野,看看那些自由的飞鸟,听听那些天籁之音,只是欣赏,什么都不为着。不是一种故作姿态,而是一种本真的自然。就像童年时,独自站在农家的小院里,仰望繁星点点的夜空,一任思绪飞扬。
心灵甘泉
别让太多的欲望,遮住了欣赏的目光,别让太多的纷扰,搅乱了本该平静的心田。不妨让自己的生活节奏再慢一些,让自己的脚步再轻松一些,从容地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聆听世界更加美妙的声响,感悟人生的丰富多彩……